著名畫家歐日東淺析「油畫與水彩畫的血緣關係」暨作品欣賞

2021-01-10 網易

  

  歐日東

  1957年出生於中國廣州市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後現代研究院研究員

  廣東水彩畫研究會副會長兼執行秘書長

  從事油畫、水彩畫創作四十餘年

  1984年至2008年作品十多次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美展

  曾於2007年和2008年分別兩次獲得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油畫作品展【優秀獎】

  1986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1年

  分別在廣東的廣州、佛山、順德、中山、東莞等地舉行五次個人畫展

  主要獲獎作品與個展

  1983年 水彩《入城》獲廣東省美術作品展【二等獎】

  1984年 水彩《新乘客》獲廣東省美術作品展【一等獎】

  2002年 水彩《晨》獲廣東省第二屆水彩畫展 銅獎

  2003年 水彩《老農》入選第二屆全國美術金彩獎全國美術作品展

  2004年 油畫《古北口抗戰》由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收藏

  2007年 水彩《晌午》獲廣東省第四屆水彩畫展 優秀獎

  2007年 水彩《曉光》獲廣州市美術大展 銅獎

  2007年 油畫《南海漁翁》獲「時代精神」—全國肖像油畫作品展【優秀獎】

  2008年 油畫《摩梭族姑娘之一》獲 第三屆「風景·風情」全國油畫人物畫作品展【優秀獎】

  2011年 油畫《家父》獲廣州市美術作品展 優秀獎

  2014年 水彩《西藏老太》入選第十二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

  2018年獲廣東文化藝術【時尚大獎】

  有關作品、文章分別在《美術》、《中國水彩》、《中國美術》、《水彩藝術》、《當代中國水彩、粉畫選》、《美術關注》、《上海美術》、《廣州美術》、《廣州日報》、《羊城晚報》、《南方日報》、《新快報》、《文化參考報》、《老人報》等美術雜誌及報刊上發表。

  部分作品被有關機構和私人收藏。

  

  (上) 大型油畫「祖國山河頌」系列之一《黃河贊》160x460cm 2008年 私人收藏

  (中) 大型油畫「祖國山河頌」系列之二《長城》160x460cm 2008年 私人收藏

  (下) 大型油畫「祖國山河頌」系列之三《瞿塘峽》160x460cm 2008年 私人收藏

  歐日東油畫的特殊魅力

  李正天

  水彩高手歐日東,他的油畫和那些畫慣水粉才轉油畫的大不相同。歐日東的油畫,越來越痛快淋漓,以《家父》一畫為例,油畫中的任何一個色塊,不但有橫向對比,而且還有縱向對比。沒有畫水彩養成的疊加技藝,是很難畫得這麼通透、玄妙的,無論受光、背光都有一種因生命的力量所產生光的力度、光色的震憾。

  

  油畫《家父》150×120cm 作於2008年 2011獲廣州市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只要讓我們看一看歐日東畫的水彩畫《滄桑》就明了,在這方面,俄國畫家列賓、美國畫家沙金、中國的老油畫家李鐵夫,都是這樣。而那些畫慣水粉的人畫的油畫,是很不容易做到這一點。歐日東的油畫本身在前後也有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在進入「中國·後現代研究院」以來。他像海綿吸水一樣重視東西方學術進展。比如不是平均用光,而是用重視明度提純。在《家父》畫中,老人的上衣、額頭、雙手等大膽地運用了高明度提純,好像很有法國畫家吉爾威克斯《羅拉》一畫和法國畫家科爾蒙《阿拉伯後宮嬪妃的妒殺》一畫那一種所表達的技巧。

  

  (上)水彩《滄桑》78×78cm 2010年 (下)水彩《魚獲》38×90cm 2010年

  而歐日東畫的《家父》在褲子的暗面很明顯採用了低明度提純的技法,顯得非常單純簡潔。《千年睡獅,屹立東方》一畫,帶有明顯的象徵主義的風格。而在色彩的運用上,不僅具有兩大色系色彩的對比美,還具有一種未來派慣用的四維空間的表現手法,似乎看到雄獅憤怒的吼聲。歐日東進入「中國·後現代研究院」以來,認真研究以義大利學派為代表的素描教育體系,他在油畫的用筆就重視了筆序、筆勢、筆型,再加上他在水彩中所磨練出來的用毛筆技巧,使他的油畫不是用小方塊馬賽克式拼接出來的。他近來的油畫,就有一種筆序、筆勢、筆型的對比美。

  

  (上)水彩《1206·徵服者·成吉思汗》53×75cm 作於2017年 2018年參加中國寫實水彩第二回展

  (下)油畫《千年睡獅屹立東方》200×188cm 2008年

  西方大師學油畫是從水彩開始,因為油畫從本質特徵上是有不同程度的透明性,幾乎是油性的水彩顏色。歐日東油畫從前到今的變化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歐日東是一個精力充沛的畫家,猛一見以為他是美院一般的好學的研究生,殊不知這竟是一個作品能入選全國美展12次的畫家,極為難得。了解他的人會發現他有極大的藝術潛力,尤其在畫巨幅油畫上,深厚的水彩功底會使他的油畫有極大的馳騁天地。

  2012.2

  中國後現代研究院院長、廣州美術學院教授 李正天

  

  油畫《晚年》125×100cm 2004年入選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上) 水彩《大自然·和音3》53×75cm 2015年

  (下) 水彩《大自然·和音2》53×75cm 2014年

  

  (上)水彩《白髮老翁》50×60cm入選全國人物肖像油畫作品展 私人收藏

  (下)油畫《希望》180×200cm 參加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廣東省美展2008年

  

  (上) 油畫《南海漁翁》60×80cm 2007年 私人收藏 獲「時代精神」——全國肖像油畫作品展優秀獎

  (下) 油畫《山裡來的姑娘》122×150cm 入選廣東當代油畫大展 2000年

  

  (上) 水彩《菸葉》79×109cm 2003年

  (下) 水彩《耕》79×109cm 2001年 入選第十五次全國新人新作展

  

  (上) 油畫《古北口抗戰》110×160cm 由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收藏·2004年

  (下) 水彩《1944·登陸戰》56×76cm 2020年

  

  (上)油畫《夕陽》30×40cm

  (下) 油畫《薄暮》60cm×80cm 2007年

  

  油畫《擱淺》80×60cm 2007年

  

  (上) 水彩《曉光》39×54cm 2007年 獲廣州市美術大展 銅獎

  (下) 水彩《白露沾草》56×76cm 2017年

  

  水彩寫生 2016—2017

  

  油畫寫生《柘坪村》2020年

  從水彩油畫趨同演化及創作實驗中領悟水彩本體語言

  歐日東

  暑月降臨,我們在這熱力四射的季節來到屬於地中海氣候的義大利,遊歷了位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菲齊美術館、佛羅倫斯國立美術學院、凡蒂崗聖彼得大教堂、羅馬多利亞潘菲利美術館……

  而烏菲齊美術館是世界十大美術館之一,它收藏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各畫派代表人物如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波提切利、丁託列託、倫勃朗、魯本斯、凡·代克等作品而馳名,並藏有古希臘、羅馬的雕塑作品,素有「文藝復興藝術寶庫」之稱。

  前段時間後現代研究院先後赴俄羅斯、法國、荷蘭、西班牙、比利時各大美術館博物館進行考察。我就歐洲水彩與油畫的趨同演化進行了學習與探討。

  在這裡我結合自己四十多年來在水彩油畫創作方面的實驗和認知,對水性和油性繪畫語言、及它們之間的異同互補進行了思考研究,提出了一些純屬個人的膚淺見解,以饗讀者。

  畫種類別:從材料成份分析,可概括為三大體系

  (1)水性(水彩、中國畫)

  (2)乳劑性(坦培拉)

  (3)油性(油畫)。

  在人類繪畫史上最早應用的顏料結合劑是膠(動物膠與植物膠),一直沿用到今天,包括水彩(阿拉伯膠)中國畫(植物膠或骨膠),古代歐洲的溼壁畫幹壁畫也屬膠彩畫範疇。

  

  (上左)丟勒《大草坪》(上中)丟勒油畫(上右)達文西油畫(下左)魯本斯水彩(下右)倫勃朗水彩 作者攝於普拉多美術館與英國國家美術館

  (一)水彩畫發生學:

  水彩畫就廣義上可解釋為:用水調合顏料所繪的圖畫,從這一概念理解,水彩畫是人類繪畫史上最古老的一種繪畫形式,古埃及人用水彩方法繪製《死者之書》,古希臘古印度很早也採用水彩畫方法,我國早在晚周時期就是用水調和墨彩作畫(長沙戰國楚墓楚帛畫)。

  古代水彩畫與現代水彩畫相比,在面貌、材料、方法技巧等方面相去甚遠,到目前為止好像還找不到從古代到十六世紀之間水彩畫那些持續發展的例子與水彩作品(有待進一步深入發掘),雖然歐洲中世紀也出現過手抄本的裝飾畫,插圖大多為水彩畫。但真正獨立成為一幅水彩畫作品的是16世紀德國巨匠丟勒(1471-1528)所畫的《大草皮》(維也納艾伯特納博物館藏)這一點在學界基本無異議,此畫也是世界上符合現代概念的最早一幅水彩畫,十六世紀與十七世紀中魯本斯與凡·代克也畫過明暗法的水彩畫,十七世紀荷蘭倫勃朗把水彩技法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十九世紀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谷及俄羅斯畫家列賓、蘇裡科夫、謝洛夫、弗魯貝爾也經常畫水彩畫。

  到了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經過英國水彩畫家的共同努力,使水彩畫發展成為獨立的畫種,並漸臻完美,雖不能說水彩畫源自英國,但從水彩規模及領域拓展再到技法探究不能不說:英國藝術家功不可沒,英國第一個水彩畫家是約翰·懷特、笫二個是被譽為水彩畫之父桑德比、第三個是古典主義風景畫家威爾遜、第四個是抒情主義風景畫家透納,透納除了畫水彩還畫油畫。

  

  (上左上右)列賓水彩(中左下左)蘇裡科夫水彩(中右)謝洛夫水彩(下右)弗魯貝爾水彩

  (二)坦培拉繪畫的水性與油性發生學:

  坦培拉材料繪畫是一個古老的畫種,它是油畫的前身,分油性和水性兩個系統,①水性蛋黃丹培拉乳液:一個蛋黃加入等量或二分之一的清水,再滴入幾滴白醋,使其乳化並防腐。②油性蛋黃丹培拉乳液:先將達瑪樹脂與松節油按1∶2混泡溶解,然後將這種達瑪上光油與亞麻仁油按2∶1混合製成,取兩小勺混合劑加入一個蛋黃,充分乳化後再滴入幾滴白醋防腐。

  目前國內對它的研究主要以油性系統居多。以往水性材料繪畫僅限水彩、水粉、丙烯的概念。水性坦培拉繪畫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6世紀的拜佔庭),據傳十三世紀古代佛羅倫斯畫家契馬布埃(1240-1302)是最早將水性坦培拉繪畫技巧自古希臘傳到義大利,他的代表作《聖母榮登寶座》就藏於義大利烏菲齊美術館。喬託(1266-1337)是契馬布埃的弟子,他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他在老師契馬布埃的基礎上把水性坦培拉技巧加以完善,油性坦倍拉從這時開始成為主流,在歐洲文藝復興前後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坦培拉繪畫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油畫。包括喬託《猶大之吻》、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達·文西《天使報喜》。

  

  (上左)梵谷水彩(上右)康斯太勃爾水彩(中左)透納水彩(中右)透納油畫(下左)契馬布拉蛋彩畫(下右)喬託《猶大之吻》

  (三)油畫(間接畫法)起源:

  14世紀末,尼德蘭(包括現在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地)的兩位畫家凡·愛克兄弟(1370-1445)找到了一種簡便的用油溶化色粉作畫的方法,發明了純粹的油畫。這位油畫創始人被稱為油畫之父。揚·凡·愛克最著名的作品《根特祭壇畫》(現藏於比利時根特城的聖·巴馮教堂,由23幅畫組成)被認為是世界第一件真正的油畫作品,他另一件代表作是《阿爾諾芬夫婦》,揚·凡·愛克確實是油畫的奠基者,這製作方法很快傳到了義大利,並被那裡的畫家所採用,事實上,從他以後,油畫就在歐洲各地的畫家中逐漸傳布開了。

  再經幾代畫家的提高完善,已達到令人驚嘆的程度;義大利畫家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威尼斯畫派提香、荷蘭畫家海達,直到後來巴洛克藝術傑出代表比利時畫家魯本斯、荷蘭畫家倫勃朗等大師的出現……油畫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文藝復興早期基本由蛋彩向油彩過渡時期(早期在蛋彩畫上面塗上一層油作保護已很像油畫了),當時油畫的畫法就是透明罩染法,也稱間接畫法。

  

  (上左)波提切利《春》坦培拉(上右)達文西《天使報喜》(中左)揚·凡·愛克《阿爾諾芬尼夫婦》(中右)《根特祭壇畫》(中2左)提香與卡拉瓦喬油畫(下左)籍裡柯《梅杜薩之筏》(下右)委拉斯貴茲《英諾森十世》以上圖片是作者攝於各大世界美術館

  (四)油畫直接畫法起源:

  (1)直接畫法是在間接畫法基礎上進行厚塗,並經過三個世紀幾代畫家變革發展完善起來的,早在十五世紀,提香的厚塗法首次讓油畫具有亮厚暗薄的特色,其調色方法可直接將幾種不同色相和純度的顏色調合出豐富多變的複合色(灰色),在他以前是靠間接層層透明罩染而勉強獲得,我們可以在魯本斯、倫勃朗透明畫法的作品中,能看到這種厚塗塑造所產生的色彩和魅力。從間接到直接發展過程中,頗具開拓性意義的畫家還有西班牙畫家格列柯、委拉斯貴茲、荷蘭畫家哈爾斯、法國畫家安格爾、德拉克羅瓦。

  (2)到十九世紀中葉,由於印象派在藝術上的特殊追求,他們完全放棄了室內那種多次罩染的間接畫法,而徹底採用了能滿足他們即興寫生對外光色彩捕捉欲望的直接畫法。所謂「直接」,是相對「間接」技法而言,是用油畫顏料直接通過色彩去塑造形體,從而達到形色兼備的繪畫方法。

  (3)直接畫法是通過油畫顏料的覆蓋能力去塑造的,但是在直接畫法過程中根據需要適當運用間接畫法的技術進行局部罩染或整體罩染,可令畫面更具表現力,更有層次空氣感。就如印象派之前的畫家儘管有直接畫法的大傾向,但仍然在局部使用了透明罩染以達到形與色的調整目的,這種畫法的畫家有庫爾貝、柯羅、米勒等。

  水彩、坦培拉、油畫間接畫法(古典油畫)及油畫直接畫法有什麼異同,借鑑及互補,在製作過程中有些什麼規律?又應該遵循那些步驟呢?

  水彩創作體驗:水彩顏料具有透明的特點,水是水彩畫本體語言中一個最基本的語言要素,在水彩畫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水彩畫的生命,水彩畫是通過媒介水把透明顏料畫在潔白的特製水彩紙上,在純水彩畫中,明亮的色彩是來自底子,顏料是經水調合後以極薄的塗層畫上去的,水分多顏色淺,水份少則顏色深,一般傳統畫法是先淺後深,可透疊渲染,水彩畫顏色幹後會淺些,為保持其透明性水彩不適宜改動太多。

  通常修改方法有三:(1)洗,棉質紙難洗(浸透在深層),木漿紙易洗,有些特殊效果是靠洗出來的(一種技巧),(2)也可用刀片平刮修改,(3)是填上白粉遮蓋,王肇民曾對李正天說「不要說水彩不能改,這樣會令學生不敢畫水彩,其實可塗上白粉再畫……」。(注一)

  水彩可分溼畫法與幹畫法,或乾濕並用,幹畫法可畫得深入具體些,而溼畫法利用水的流動性做出水色交融若即若離、似有非有的夢幻感覺,這種痛快淋漓的藝術效果是其它畫種難以達到的。而乾濕並用可產生肌理差異形成潤枯對比,更符合中國傳統藝術「帶燥方潤,將濃遂枯」的要求(孫過庭書譜),這也是融會了中國文化內涵的結果,也是水彩本體語言特徵的重要體現,在這方面畫家黃中羊特別有研究。透納的水彩風景在當時來說也是水分用得較多的一個,而魏斯的水彩則幹畫法為多,薩金特的水彩是乾濕並用的典範。

  坦培拉的畫法與油畫間接畫法相似,也是像水彩那樣從淺到深透疊,分多層罩染後獲取初心所求的最終色彩效果,步驟是:先在畫布上做好素描稿再罩染基底色,提白再罩染,罩染出來的色彩不是一步到位,每次都要為後面留下罩染餘地,要堅持魯本斯所提出的「肥蓋瘦」原則,提香有些色彩是經過上百遍罩染才獲得的。

  從凡·愛克到提香再到倫勃朗雖然風格差異極大,但都離不開這傳統的間接畫法,從藉裡柯《梅杜薩之筏》草圖到作品完成就可見一斑。

  自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一年林風眠聘請法國印象派畫家克羅多分別在北平國立藝專和杭州國立藝專任教西畫。從此開啟了中國現代主義藝術的改革之路。克羅多也同時研究水彩與油畫,他有眾多中國學生,如李可染、胡一川、王肇民、蕭淑芳等。

  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李鐵夫是最先到西方學習並造詣最深的「中國油畫第一人」,中國油畫之父,首屈一指的油畫藝術大師,1887至1891年分別在英屬加拿大阿靈頓美術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1912年入美國紐約藝術大學,任副教授兼學生同盟主席,與約翰·薩金特一起進行油畫與水彩畫研究,1950年8月,81歲高齡時,終於被接回廣州,任華南文聯副主席,華南文藝學院名譽教授、油畫系主任。

  李鐵夫是中國笫一位油畫水彩同時造詣最深的大家,可以與歐洲同代大師比肩。王肇民則是中國少有的把西方的水彩、色彩學與中國的筆墨精神高度融合,並自成一格的大家,兩位大家在水性與油性本體繪畫語言方面創下了難於逾越的豐碑。

  1955年至1957年俄羅斯畫家馬克西莫夫作為中央美術學院油畫訓練班的指導教師以及中央美術學院顧問,為新中國培訓了一批美術院校學生和師資,所傳授的是油畫直接畫法。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法國油畫家賓卡斯、依維爾到中國傳授的歐洲傳統油畫材料技法,其實就是歐洲傳統的坦培拉與油畫相結合的間接繪畫技巧。

  綜上所述:大家不難發現水彩、坦培拉、油畫間接畫法,它們都有著一種趨同的技術特徵:(1)「透明罩染」,都是通過透明半透明顏料進行疊加而獲取所需要的色彩。(2)肌理對比,水彩可乾濕對比,如黃中羊《時兒的歌》、油畫可厚薄對比、油性流動與厚塗肌理(法拉圖克效應)對比,如(李正天《安泰俄斯》、《煉獄》、《升華》),作者本人也在水彩、油畫創作實驗中反覆體驗了法拉圖克效應的應用(在畫紙或畫布表面根據創作要求先做各種肌理,包括沙子加底料等),如本人作品水彩《晌午》、《滄桑》,油畫《1944·諾曼第》、《家父》等。

  這張在2017年美國獲獎的表現東方和平女神的油畫作品《升華》一畫,就是得益於李正天長期在水彩畫上下的功夫,西方稱之為水性的油畫。下圖《煉獄》同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印成年曆發行,並獲獎。

  而油畫直接畫法(包括水粉畫畫法),它們不是透明罩染,而是通過覆蓋去完成製作。

  水彩畫比水粉畫更具設計性、預知性、秩序性,其藝術感染力要高出一節。畫水彩的人會慢慢養成一種做什麼事情都很有計劃性,很講程序。

  懂得水彩的人所畫的油畫明亮透氣且層次分明

  只有水粉基礎又不懂油畫間接畫法的人所畫的油畫,畫面容易灰粉、缺乏空氣感、有堵塞閉氣之感。

  反之,油畫對水彩又起到什麼作用呢?大家觀察一下會畫油畫的畫家所畫的水彩畫,就不難發現他們的色彩特別豐富、造型渾厚、不會流於輕薄。只因油畫有著幾百年的色彩學理論做基礎,對色彩規律有著豐富的經驗,所以畫水彩的畫家可從油畫及其它畫種中多吸收養分,這樣有利於促進水彩畫的全面深入健康發展。黃中羊老師他創作水彩時,通常先用油畫做色彩小稿,這樣更有利於水彩作品的色調色彩控制,大家看看他的《慈禧系列》《無情未必真豪傑》等作品就明白了。

  基於上述原因本人也經常用同一題材用不同的構圖同時創作一張油畫一張水彩,如作品《古北口抗戰》、《大涼山姑娘》、《南海魚翁》、《摩梭族姑娘》、《晌午》等。

  歐洲有很多畫家他們是水彩畫會會員但同時又是油畫會的會員,像透納、康斯太勃爾以及拉裴爾前派的羅西尼、米萊士、提耿馬都是油畫與水彩畫的大家。(注二)

  世界上油畫水彩都畫得好的畫家有;瑞典左恩、美國薩金特、英國的透納、康斯太勃爾、俄羅斯列賓、蘇裡科夫、謝洛夫、弗魯貝爾等。中國的李鐵夫、還有是我們熟悉的黃中羊等等。1978年冬黃中羊老師在廣美就讀油畫研究生時,受校方委託前往長沙湖南省展覽館,參觀學習由中國對外文委舉辦的《瑞典畫展》,並現場臨摹左恩的《我們的麵包》水彩作品。據黃老師介紹:展覽同時展出的還有左恩的水彩《在樹林裡》和他的油畫,觀看這兩張水彩的觀眾特別多,這水彩除了有非常高級的技巧外也充分體現了作者細膩的感情和藝術主張。因白天太多人所以臨摹只能安排在晚上進行(閉館後)。

  李正天老師曾跟王肇民老師說自己水彩畫不好,王肇民老師說:「你不要埋怨自己水彩畫得不好,你的油畫成功就是得益於你的水彩」據李正天老師說,他所畫的水彩畫足有幾麻包袋。

  水彩畫還有一大優點就是工具簡單,攜帶方便,釆風寫生,水彩是第一選擇。作為兒童美術教育或美術院校學生色彩基礎訓練,甚至高考色彩所選擇的畫種,水彩也是當仁不讓。水彩三原色的相互透疊可產生無窮無盡的色彩,重要的是在這調色罩染操作實驗中使兒童大腦神經元得到開發與促進,在這方面要比水粉畫那種簡單直接用色要強100倍,聽說烏克蘭設計了一款調色器(Picolor),調色器內裝有五色,就是三原色加黑白,可以相互混合製成100萬種不同的顏色,方便設計,但不適合美育,不適合神經元成長。中國美術教育應該把水彩教學這一重要課題放進教學大綱裡,水彩教學應重視其本體語言的傳授,尤其是培養學生駕馭色彩與水份的能力,不要把老師自己已固化的畫風硬塞給學生,這不是傳播精神,而是培養了掘墓人。

  

  (上左)左恩水彩(上右)李鐵夫水彩(中左)李鐵夫油畫(中中)左恩油畫(中右)薩金特油畫(下左)王肇民水彩(下右)薩金特水彩

  注一:李正天從考進七年制起,到畢業進油畫系,天天水彩不離手,在宿舍存了六麻袋水彩,老說自己是一個典型膽汁質,難興奮難控制來得慢去得慢,練水彩正好針對了自己的缺點,但他老說自己是水壇敗將,王肇民曾經勸說過李正天,你不要老誇大水彩的難處,什麼「很難反覆修改」呀,其實水彩如果用,由淺入深的幹畫法是很好深入的,即使畫錯了大不了將錯處塗白,等白色幹透再在上面用水彩的透明畫法畫同樣能深入,同樣能修改缺點,其實水彩的最大優點是工具簡潔。你的油畫比如《升華》《煉獄》《安泰》不正是得益於你在水彩上下的功夫嗎?

  注二:世界上很多油畫家他們的油畫畫得好,都得益於他們的水彩功底,包括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德國、荷蘭、俄羅斯和北歐諸國等。由於油畫顏料和水彩顏料都有透明性和透明度的問題,因此易於渲染透疊和揮灑,所以有了水彩基礎,對於畫油畫極其自由,不少油畫家的第一遍色彩往往就是用水性技法畫的,尤其是英國畫家把這點用的淋漓盡致。

  文章撰寫過程中得到李正天、黃中羊老師的指導,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相關焦點

  • 著名畫家歐日東藝術的審美特質|油畫|水彩|水彩畫|美術_網易訂閱
    大型油畫「祖國山河頌」系列之三《瞿塘峽》160×460cm 2008年 私人收藏  歐日東的水彩藝術  羅宗海  歐日東,廣州市青年畫家中的佼佼者  油畫《山峪》100×130cm 2005年 私人收藏  歐日東油畫的特殊魅力  李正天  水彩高手歐日東,他的油畫和那些畫慣水粉才轉油畫的大不相同
  • 曾崇智(臺灣)水彩作品欣賞
    曾崇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創作西畫組 碩士臺灣世界水彩聯盟 理事科技大學講師、高中設計群教師作品欣賞《平凡的偉大》個展2017,「怡然」,星漾商旅,臺中2017,「神怡」,和顏牙醫診所,臺中2016,「爵音佳色」,中區區公所藝文展示區,臺中
  • 淋漓酣暢自然灑脫 範雷水彩風景畫欣賞
    >>>藝術簡歷<<<範雷,1960年出生於青島,著名水彩畫家,青島水彩畫協會副秘書長;青島山水畫協會理事;青島民盟書畫聯誼會會員;青島油畫學會、青島市南美協會員;青島出版藝術館、青島九水美術館、紅畫館特聘畫家,師從水彩畫大師晏文正先生和賈波先生,擅長山水寫生,畫風厚重淳樸、灑脫大氣,色彩豐富。
  • 美國水彩畫大師,約翰·辛格·薩金特,水彩畫作品欣賞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葉, 活躍在歐美兩地的優秀人像及水彩畫大師,約翰·辛格·薩金特是出生在義大利的畫家。約翰辛格薩金特,1856年1月12日,出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曾在法國高等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就讀過。後入美籍。薩金特雖然參加過印象派的畫展,莫奈還是否認他是印象派畫家。1925年4月14日逝世,享年69歲。
  • 6位油畫大師的速寫和素描作品欣賞
    世界知名的油畫大師,通過他們傳世的作品,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自己光輝的姓名。這些大師紮實的繪畫功底,不僅體現在經典油畫作品,他們日常練筆和寫生的素描或者速寫的手稿,保留下來的也成為了傳世佳作。今天,我們就來欣賞6位西方油畫大師的速寫和素描作品。
  • 荷蘭畫家提勒的水彩風景畫
    小編為大家介紹荷蘭畫家約翰·提勒(Johannes Teyler)的兩幅水彩風景畫作品,分別是《阿姆斯特爾河全景》《海軍部造船廠》;約翰·提勒同時還是在荷蘭黃金時代的雕刻家、數學教師、以及彩色列印的發明者;欣賞更多荷蘭畫家的水彩風景畫
  • 臺灣著名水彩畫家林順雄動物畫絕美,盡展「中國風」水彩神韻
    用水墨畫動物是許多傳統國畫家的喜好,近現代中國湧現了許多藝術大家,如徐悲鴻畫馬、齊白石畫蝦、黃胄畫驢、李可染畫牛、吳作人畫熊貓、張大千畫虎、李苦禪畫鷹等等。而在當代臺灣,有一位藝術家他也特別喜愛畫動物,他擅長水彩畫,他筆下的水彩動物和大師水墨動物一樣唯美可愛,令人讚嘆!他就是林順雄。
  • 著名畫家黎增輝獨創3D油畫 眼睛可看立體效果(圖)
    著名畫家黎增輝獨創3D油畫 眼睛可看立體效果(圖)   中新網北京10月17日電 (記者 張中江) 著名畫家黎增輝歷時十年研究的
  • 創作國畫的畫家畫油畫水平也不差麼?國畫油畫雙絕的藝術家多麼?
    油畫而油畫是依靠科學手段來創作的,首先要追求造型結構的逼真和準確,所造物象要合乎比例。追求色彩的豐富和準確,色彩在複合物象本來固有色彩的基礎上,還可以適當誇張一些,體現出更強的視覺衝擊力。追求光影關係下體現出來的亮暗分明的效果,能被光照上的地方,必須畫出亮度,不見光的地方必須體現出暗度。國畫其二,國畫和油畫欣賞審美完全不同。
  • JP水彩畫家Yutaka Murakami:貓系列作品欣賞
    日本京都畫家村上豊(Yutaka Murakami),喜歡畫風景和小動物,他的作品中,貓系列最受歡迎他筆下的貓生動、靈氣、安逸。村上豊的水彩畫題材很多。結合水彩和中國畫畫法。表現出貓可愛調皮的性格和毛絨絨的質感!
  • 最有天賦的俄羅斯畫家尼古拉·布洛欣,女性人物油畫作品欣賞
    最有天賦的俄羅斯畫家尼古拉·布洛欣,女性人物油畫作品欣賞! 尼古拉·布洛欣,俄羅斯油畫家 列賓美院繪畫系教授,布洛欣的一生都與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緊密聯繫著 他一畢業就留校任教
  • 列賓眼中的天才—俄羅斯著名畫家尼古拉費欽油畫人物作品欣賞
    尼古拉·費欽(1879-1955)又譯尼古拉·費申、尼古拉·費迅,全名尼古拉·伊萬諾維奇·費欽,俄裔美籍畫家,出生在俄羅斯喀山的木雕工手藝人家庭。,列賓的學生,作品別具一格,代表作有《秋天》、《卡努裡雅肖像》、 《父親像》等。他的畫色彩明快、明暗對比響亮,表現力強。
  • 「藝術中國」——朱麟繪畫作品集
    ,獲藝術碩士學位從2016年開始嘗試水彩畫創作,作品先後入選:重慶市「向人民匯報」——2019美術作品迎新展(重慶美術館);2019「發現兩江之美」慶祝新中國70周年美術作品展(重慶寶林博物館);2019「南岸起風景——2019南岸畫家畫南岸」美術作品展(重慶市南岸區美術館)。
  • 英倫畫家約翰威廉格威德的油畫人生之一:家人眼中的叛逆少年
    然而這也為他後來與父母之間關係的惡化埋下了伏筆。到老伍特納1881年去世的這三年間,在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學習,為「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約翰·威廉·格威德烙上最顯而易見的烙印,是他後來在幾乎所有美女、人體油畫作品中的背景,都仔細而且深入的刻畫白色大理石的怪癖,樂此不疲,成為他眾多著名畫作的顯性符號。
  • 頂級油畫大師用20幅畫作告訴你,畫風景的人,也可以畫好動物
    比如,搞雕塑的人看不起畫油畫的人,畫油畫的人看不起畫水彩的人,而畫水彩的人則看不起畫素描的人,畫素描的人看不起畫塗鴉的人。這種鄙視鏈不僅存在不同繪畫形式,就連同一繪畫形式,也存在鄙視鏈條,不信來看看,畫人物的人,看不起畫動物的人,畫動物的看不起畫風景的人,畫風景的看不起畫抽象的人。這是因為,他們都認為自己所繪畫的題材難度最高,自己會畫人物,繪畫能力最強。
  • 美術作品鑑賞|感受畫家筆下的春天,培養孩子審美的眼睛
    今天,鴻雁老師就帶大家來欣賞幾位畫家筆下的春天,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氣息吧!描繪春天首先,我們先來欣賞柯倫筆下的春天,查爾斯·考特尼·柯倫是美國著名的畫家,他憑藉在油畫布上描繪出各種不同場合下的女性和鮮花的作品而聞名於世。從他的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出,柯倫是一位典型的印象派浪漫現實主義者。
  • 「藝術中國 」——朱麟繪畫作品集
    個人簡介  重慶市「向人民匯報」——2019美術作品迎新展(重慶美術館);2019「發現兩江之美」慶祝新中國70周年美術作品展(重慶寶林博物館);2019「南岸起風景——2019南岸畫家畫南岸」美術作品展(重慶市南岸區美術館)。
  • 臺灣著名水彩畫家陳陽春畫展在北京舉行
    新華網北京4月21日電(記者楊維漢)由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和中國美協等共同舉辦的「愛與美——陳陽春大師水彩畫特展」21日在北京國粹苑開展,展期一周。一邊是萬裡長城,一邊是鹿港小鎮……臺灣知名畫家、臺灣藝術大學教授陳陽春用水彩繪就兩岸美景,筆下丹青傳遞濃濃兩岸情。
  • 美國現實主義水彩畫家史蒂夫·漢克斯繪畫作品欣賞
    Steve Hanks筆下的水彩人物,可能由於水彩本身的特性,顯得十分靈動嬌豔。讓人看時宛如沐浴在山林的雨露中,氛圍裡淨是花朵淡淡的芳香。  如此性感動人  曲線曼妙的身姿,是不是美呆了  怪不得Steve Hanks也被深深的吸引  在70歲時,他才將這600多幅  女鄰居人體作品公布於世
  • 知名水彩畫家|臺灣水彩畫家謝明錩畫作分享
    ▼臺灣著名水彩畫家謝明錩先生作品賞析。謝明錩1955年生於臺北大龍峒,畢業於輔仁大學中文系,擅長用斑駁老舊的光影來表現水彩技法。他的水彩作品得到大眾認可,現任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出版作品《水彩畫法的奧秘》等,獲得雄獅美術新人獎、全國美展金龍獎、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獎等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