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的閒置物品出售,這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尤其是當大家的消費能力提升時,免不了會出現「買買買」的衝動,這必然會產生許多的閒置物品。
與其將這些物品放在抽屜裡吃灰,還不如將它們出售,發揮其最大價值,而交易雙方也獲得了金錢及使用需求上的滿足,可謂是達到了各取所需的目的。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二手物品都適合交易,比如原味絲襪、內褲等。
前幾天,有用戶反映在閒魚App上發現有人出售原味絲襪、內褲等低俗色情產品。
該用戶表示,他在閒魚上購物時,發現有店主出售「原味絲襪」,不僅如此,在銷售頁面上還掛著多張店主穿著絲襪的性感照片,並且在產品說明中還會標註:「已穿」、「私家」等字樣,產品的價格在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這些產品的下面不少人留言詢問價格,還有人要求私聊價格等細節。
一些閒魚的店主除了出售原味絲襪外,甚至還會提供同城陪聊服務。
據媒體報導,一些店主聲稱可以提供一小時150元的陪聊服務,視頻內容可以是「絲襪表演」或者「語音指揮」,但價錢要再談。
一些店主則表示,一小時的價格從500到800元不等,你可以先聊天體驗一下,看我的功夫怎麼樣。
截止目前,閒魚客服已表示,消費者遇此情況可進行舉報,並且已經刪除了含有該信息的商品,不過在閒魚上搜索「穿過」等關鍵詞時,仍會自動彈出「體味女」、「體味男」、「懂的私」、「沒洗」等非常敏感的關鍵詞,只是點擊進去並沒有發現涉黃的信息,大部分的商品都是二手的衣物、鞋子或是內衣。
隨後又在轉轉App上搜索了「原味絲襪」關鍵詞,發現該平臺上同樣也出現了類似的商品。由此可見,這應當是大部分二手物品交易平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作為二手物品交易平臺,「原味絲襪」的出現確實也在考驗著它們的監管能力。
根據相關規定,網上銷售的商品包括「用於傳播色情信息的軟體及圖片;含有情色、暴力、低俗內容的音像製品;原味內衣及相關產品」。很顯然,原味內衣和絲襪均屬於網上禁止銷售物品。
但問題在於,如何鑑別及限定這些商品。
可以看到,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存在許多合法的二手女性衣物商品,這些商品中就包括穿過一兩次的鞋子、裙子、內衣或是絲襪。
這些商品雖然沒有標明「原味」等字樣,但從某種角度上看與原味內衣和絲襪其實並沒有太大區別。如果原味內衣和絲襪屬於禁止物品,那麼穿過一兩次的內衣、絲襪又是否合法,這應該是閒魚和轉轉需要思考的問題。
「原味絲襪」的出現或許還能理解,但陪聊服務的出現卻真正體現了閒魚在監管上的缺失。
根據相關規定,網上禁止銷售「含有色情淫穢內容的音像製品;色情陪聊服務;成人網站論壇的帳號及邀請碼」。作為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有義務對這些色情信息進行把關,並且陪聊本身也並非實體物品,如果這種服務都能出現在平臺上,那麼各種小視頻的文件或種子是否也能作為二手產品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