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看法,拜登親口表態

2021-01-08 長安街知事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60分鐘》節目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做了一場專訪。主持人諾拉·奧唐納追問拜登:「哪個國家是美國最大的威脅?」拜登的回答是「美國最大威脅是俄羅斯,中國是最大競爭對手」。

《60分鐘》的推特截圖

「從破壞我們的安全與盟友關係來說,目前(最大的威脅)是俄羅斯」。拜登緊接著說,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取決於我們如何處理(中美)關係,這將決定中美之間是競爭對手,還是進入涉及軍事層面的更嚴重競爭。」

有美國網友對此稱讚道:「他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也有網友認為拜登對國際關係的理解水平遠在川普之上,稱「川普無法規劃長期戰略,而拜登正擅長此術。」

還有網友稱,「對美國而言,最大的威脅應該是愚蠢。改變愚蠢,同時不要發起戰爭,一切就都會好的。」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事實上,拜登此次言論與他之前強調「要依靠聯盟的方式來重塑美國地位」的態度基本一致。

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指出,比如在新冠疫情的處置上,拜登希望「由美國協調全球對策,而不是讓每個國家都自生自滅,或者讓中國或俄羅斯領導全球對策,這樣才能使所有人受益。」

拜登資料圖。圖源:CBS

拜登在《外交事務》上發表的文章《為什麼美國要再次領導世界》中稱,在亞太地區,他宣稱在其治下的美國將會進一步鞏固與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的聯盟關係,深化從印度到印度尼西亞的夥伴關係,在一個將決定美國未來的地區推進共同的價值觀,以此強化與北美和歐洲以外的朋友們的團結。

報導截圖。圖源:《外交事務》雜誌

由此可見,拜登的戰略方向是讓美國強調傳統西方聯盟體系的內部團結,通過聯盟來塑造整體性的對華戰略,統合民主聯盟的龐大資源來聯合「制華」。

美國《國會山報》注意到,「在這個競選季,圍繞中國的政治熱議甚囂塵上。」大打中國牌是美國曆年總統大選繞不過去的環節,即便中國再三反對不願牽扯進去,總統候選人們也樂此不疲。2020年的總統大選依然延續了這個套路,共和黨和民主黨在涉華問題上只有語言表達的不同,沒有實質意義的差別。

上周,川普也參加了CBS的《60分鐘》節目錄製。主持人對川普提出了相似的問題:「誰是美國外交上最大的對手?」 川普當時直接回答「中國」。只是在具體用詞上拿捏不準中國到底「是一個對手(adversary), 競爭者(competitor)」,還是「在許多方面是敵人(foe)」。

對於美國大選中的「中國話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表示,中方對美國的大選不感興趣,也希望美國在大選中不要拿中國說事。

相關焦點

  • 拜登的釣魚島表態,實為在中日之間打楔子
    美國政府官員有關釣魚島「適用於《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的表態,始作俑者是歐巴馬政府國務卿希拉蕊。她在2010年10月與日本外相會談期間表示,釣魚島「屬於規定美國對日本防衛義務的《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的適用對象。」此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2014年訪日期間也做出了類似的表態,並成為美國首位就釣魚島適用《日美安保條約》進行表態的總統。
  • 拜登過渡團隊的一位官員就臺灣問題表態 中國外交部回應
    拜登過渡團隊的一位官員也表示,一旦拜登就任,將會繼續支持以符合臺灣人民願望和最大利益的方式和平解決兩岸問題。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中方對美方上述舉動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基本事實,也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 拜登正式鎖定勝局,蔡英文忍不住表態了,這回還把川普扯了進來
    彭斯表示,拜登在大選中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選舉人票,因此拜登當選為下屆美國總統。隨後,一直不願承認自己敗選的川普也終於做出讓步。他發表聲明稱:「儘管我完全不同意選舉結果,事實也證明了我的觀點,但1月20日將會有一個有序的過渡。」在拜登正式鎖定勝局後,蔡英文忍不住表態了。
  • 美遭到網絡攻擊,拜登喊話「報復」,川普發聲還扯上中國
    拜登作為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對此也是迅速做出了自己的表態,連連擺出強硬的態度聲稱,將要對那些參與網絡攻擊的對手進行「報復行為」。 看起來拜登已經將這件事,看作是轉移國內民眾怨氣的一大利器了。這也代表著,接下來的拜登對俄羅斯所採取網絡戰態度,或許將會比川普更加強硬。
  • 鮑威爾表態偏鴿、拜登甩出1.9萬億美元方案 黃金多頭無懼壓力
    來源:匯通網原標題:黃金交易提醒:鮑威爾表態偏鴿,拜登甩出1.9萬億美元方案,黃金多頭無懼壓力,但需警惕空頭反撲周五(1月15日)亞洲時段,現貨黃金小幅上漲,交投於1852附近;拜登公布1.9萬億美元刺激案並沒能再次拖累金價下跌,而初請失業金人數的陡升和鮑威爾的鴿派表態給金價提供了部分動能。
  • 陳文玲:川普是機關槍掃射,拜登是精準施策
    「拜登表示大概率不會加徵關稅是一個好的信號,但其提名的華人貿易代表戴琦曾講過兩個可怕的故事,其核心在於要用更大的力量抗衡中國。」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青花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提到,拜登與川普的不同點在於,拜登表示會聯合盟友來與中國抗衡。
  • 若拜登上臺,美軍會協防臺灣?島內民眾吐露心聲!讓蔡英文失望了
    為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力度,今年以來,美國方面頻頻在臺灣問題上挑戰中國的底線,除派遣軍機軍艦穿越臺海,多次對臺售武外,美國國內一些政客還叫囂,要在大陸出兵所謂「入侵」臺灣時,武力協防臺灣。對於美國方面有關「協防臺灣」的表態,蔡當局無一不喜出望外並表示感謝。那麼,在拜登上臺後,美軍會協防臺灣嗎?
  • 洪秀柱怒批蔡英文:真以為拜登這麼好騙?
    作者:年負據多家美國媒體測算,在這次美國大選中,先於川普拿到270票的拜登將會是下一個美國總統。雖然正式結果還未公布,但是拜登上任已是八九不離十,所以世界各國的各界人士紛紛對拜登表示祝賀。其中也包括了中國臺灣地區的領導人蔡英文。
  • 美媒:歐洲讓拜登的對華政策「難上加難」
    然而,美國並不樂見中歐關係更進一步,無論是川普政府亦或是拜登團隊。與此同時,多家美媒悲觀預測,歐盟的做法將損害拜登就任後的歐美關係,打亂拜登的對華政策,讓其變得難上加難。美國《華盛頓郵報》7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曾表示,他希望建立起一個全球聯盟,以抗衡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此前,拜登團隊還曾表達過希望與歐盟在涉華問題上密切合作的願望。
  • 綠營名嘴:美國大選揭曉前 臺灣千萬不能表態
    美國大選開票陷膠著,綠營名嘴、臺灣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教授董立文5日下午出席「美國總統大選與兩岸關係」座談會提到,川普和拜登陣營應該「會打持久戰」,在結果揭曉前臺灣千萬不能表態,蔡當局對各種變數都有沙盤推演。
  • 日本新「劇本」,一旦拜登上任,解放軍就「拿下」東沙島?
    如今,拜登成為美國下一任總統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有很多人猜測在他上臺後,「臺美」之間的關係該如何發展?對此,很多媒體做出了預判。 今年五月份,日本「共同社」在一篇報導中指出,拜登上臺以後,解放軍有可能會佔領東沙島,這不僅可以威懾美國,同時還能震懾臺灣。與此同時,他們認為,根據目前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能夠以最快的時間和最小的規模佔領東沙島,而這也將是拜登上臺後面對的第一個「危機」。
  • 事關中印邊境,美大使親口承認:美國參與了印度與中國的對峙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印度軍方頻繁出現的單方面行動,導致如今中印兩國邊境地區的局勢變得有些緊張,而且在此之後其他領域也受到了這一方面的影響,對於中國和印度來講,這樣的局面並不符合雙方的利益,針對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已經展開了數次溝通。
  • 王毅表態鮮明,支持法國
    法總統馬克龍公開表態對於德防長的說法"完全不同意",並且強調歐洲需要獨立自主的防衛戰略,就如美國與中方一樣打造自主 中法展開緊要通話,王毅表態鮮明 在馬克龍重磅發話的第二天,德防長再次站出來與馬克龍唱
  • 蔡英文發祝福,拜登「已讀不回」
    若在全球列出幾個對美國大選關注度最高的地方,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臺灣一定在內。近日,蔡英文硬著頭皮給拜登在推特上送去了祝福。但拜登團隊卻「已讀不回」,相當尷尬。更尷尬的是,民進黨大佬透露,民進黨目前和拜登團隊還沒有牽上線。臺當局「押錯寶」帶來的不僅是尷尬,還讓一些人憂慮:未來美國新總統會不會搞「清算」?為何拜登對蔡英文「已讀不回」?
  • 拜登:我阻止了川普再當總統 是給美國做了好事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拜登:我阻止了川普不再當總統,是給美國做了好事【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邊子豪】「通過保證唐納德川普不再當四年總統,我感覺我為這個國家做了好事。」當地時間12月1日晚,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託馬斯L弗裡德曼約一小時的電話採訪時這樣說道。弗裡德曼寫道,拜登一上來就為自己遲到道歉。報導說,在採訪中,拜登說:「通過保證唐納德川普不再當四年總統,我感覺我為這個國家做了好事。」但他緊接著說目前沒時間興高採烈,因為疫情肆虐正導致人們的正常生活受影響,因此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 拜登贏了!多國領導人祝賀!
    圖 / 視覺中國 據央視新聞援引美聯社11月7日報導, 與此同時,拜登的推特認證也被修改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推特上發表獲勝感言。
  • 拜登宣布團隊名單,蔡英文這下坐不住了!同期解放軍臺海雷霆亮劍
    已經對川普政府押錯寶的民進黨近來忙於向拜登團隊靠攏,拜登宣布"戰隊名單",蔡當局果然坐不住了。拜登宣布"戰隊名單",蔡當局忍不住表態根據國際在線所報導,近日拜登宣布一系列內閣人員名單,美國務卿、美國防長以及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也都已經確認人選並對外公布。縱使川普政府還在不服輸地叫囂著訴訟戰還在繼續,但也擋不住拜登組建"戰隊"的行動。
  • 日本表態值得關注
    在美國西部時間的11月5日上午,美國大選正在面臨著最後的計票環節,由於川普政府突然的政治幹預,令兩位候選人的選票在過去數小時內未能出現任何變化,仍舊是拜登以264:214戰績贏得了暫時的優勢。據美媒報導,早在11月3日之前,就已經有超過9500萬美國選民,投出了自己的選票!
  • 拜登對蔡英文「已讀不回」是其對華政策的縮影
    而拜登對蔡英文的「已讀不回」,可能是其對華政策的一個縮影。在拜登47年的政治生涯中,雖然其對華態度也出現兩面搖擺的情況,但理性在搖擺的天平中佔上風。拜登多次表示他與中國領導人有過累計25小時的會談時長。1979年中美建交,37歲的拜登就以參議員身份訪華,了解剛剛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中國的實際情況。
  • 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拜登對中美關係抱有現實態度
    中國既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對手,也是美國必須設法共存的國家。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當選總統拜登及其團隊必須制定一項戰略。幸運的是,拜登與其前任形成了鮮明對比,為這次考驗做好了充分準備。他具備擔任副總統、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和冷戰時期議員的數十年經驗,一直在努力應對最艱難的抉擇,並且就世界的運行方式形成了成熟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