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勇軍進行曲》如何成為中華民族最強音?

2021-01-08 黨史博採官方帳號

文/孟紅

誕生於1935年的《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它一經問世,就因其奮進的詞文和激昂的曲調而迅速傳遍祖國大地。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展開,其影響更遠遠超出了中國。多少年來,這首悲壯的不屈之聲、不朽之歌伴隨著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伴隨著新中國的建設事業,成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為祖國獨立富強而英勇鬥爭的一支戰鬥號角。因為它唱出了中華民族的最強音!正因為此,它還最終被定為象徵一個國家尊嚴和民族精神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外族入侵促田漢激憤寫出鼓舞抗日鬥志詞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東三省淪陷。隨後,日本不斷擴大侵華規模,將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危機。全國人民紛紛要求國民黨政府放棄不抵抗政策,抗日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許多知識分子紛紛走上街頭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有的甚至拿起武器奔赴華北。

◆聶耳1932年留影。

面對如此時局,中共秘密黨員田漢與聶耳商議,要搞一首像《國際歌》《馬賽曲》和《船夫曲》那樣有氣勢的歌,來鼓舞人們的鬥志。在此之前,聶耳雖已創作了《畢業歌》《賣報歌》等膾炙人口的歌曲,但總覺得還沒有一首能鼓舞全國人民抗日鬥志的好歌。

兩人說幹就幹,於是找來了《國際歌》《馬賽曲》和《船夫曲》等反覆吟唱,從中尋求創作的靈感。但或許是給自己定的要求太高了,稿子寫了一稿又一稿,卻總是感到不滿意。

正當兩人為此感到苦惱時,上海電通(電影)公司經理孫師毅找到了田漢,要他為公司創作一部電影本子,並說:「題材由你定,只是希望在時間上能快點。」

當時,田漢正在構思一部關於抗日題材的劇本,孫師毅的邀請自然也是適得其時。

當年年末,田漢完成了以古北口長城抗戰為背景的《鳳凰涅槃》(也稱《鳳凰再生》)故事梗概,並交給了孫師毅。

這個故事描寫30年代初期,以詩人辛白華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為拯救祖國,投筆從戎,參加義勇軍奔赴抗日前線,英勇殺敵的故事。田漢為劇中男主角、詩人辛白華創作了一首激昂奔放的自由體詩《萬裡長城》,其中一段成為電影的主題歌,即《義勇軍進行曲》。

◆聶耳《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手稿影印。

在創作這個電影本子時,田漢正因「抗日反政府」罪名遭到國民黨特務的追捕,過著逃亡的生活。然而,嚴峻的形勢非但沒有消弭田漢的革命鬥志,反而激起了他更加高漲的革命激情。在創作中,他的情緒一直處於亢奮狀態。這種亢奮終於在1935年2月19日化成了一首日後聞名世界的歌詞:「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血肉來築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每一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大炮飛機,前進!前進!前進!」

這首歌既是為電影中的主人公而創作的,也是為全國人民抗日鬥爭所創作的。危急中,田漢將歌詞順手寫在了隨身帶著的一個香菸盒的錫箔襯紙上,並將它夾進了剛剛完成的電影故事本子中。不久,田漢還沒來得及對這首誕生在流亡之途的歌曲進行抄寫整理便被捕入獄了。好在電影本子和歌詞經過中共秘密組織之手,轉到了時為中共地下黨「電影小組」組長的夏衍手裡。隨後夏衍趕寫成電影文學劇本,並改名為《風雲兒女》。夏衍回憶當年情景時這樣寫道:「我拿到田漢留下的電影故事本,在裡面發現了那張寫著歌詞的香菸襯紙。歌詞寫在一張香菸紙的襯紙上,因在孫師毅同志桌上擱置了一段時期,所以最後一頁被茶水濡溼,有幾個字看不清楚了。」夏衍就和孫師毅很仔細地一個字一個字辨認,將看不清的字句填補上去,原稿上的「冒著敵人的××××前進」,原文已很模糊,兩人反覆琢磨,認為是「飛機大炮」四個字。隨即認真謄抄下來。

愛國激情催聶耳譜出雄壯激昂曲

田漢被捕後,身為左派活躍分子的聶耳也成為國民黨特務追捕的目標,被列入黑名單。考慮到他的安全,黨組織決定讓他先去日本,然後轉道去蘇聯和歐洲學習考察。就在聶耳即將動身之前,他得知田漢創作了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故事,還寫了一首主題歌曲,馬上聯想到他和田漢關於那首歌的約定,便主動找到夏衍,要求為主題歌譜曲。

聶耳回到家中,根據原先同田漢一起提出的構想,帶著滿腔激憤,只用兩夜的時間便譜寫了樂譜的初稿,並將這首歌改名為《進行曲》。

為了使此曲的曲調和節奏更加有力,聶耳又找來《風雲兒女》導演許幸之、孫師毅等人徵求意見,一起商量研討,集思廣益。大家都被這首歌所充滿的革命激情所感動,並就歌詞中某些地方提出了修改意見,對歌詞作了三處修改。第一處,是在歌詞開頭將「起來」與「不願……」分開,又在句末加上了休止符以作強調;第二處,是將原歌詞第六句「冒著敵人的飛機大炮前進」改成「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並在句尾也加上了休止符;第三處,是在原歌詞第七句「前進!前進!前進!」後再增加了一個「進!」。

◆《風雲兒女》劇照。

就在聶耳準備根據大家意見作進一步的修改時,他接到了組織上要他即刻離開上海的指示。他提出,要把未完成稿帶到日本去修改。1935年4月15日,聶耳帶著原稿,匆匆踏上了去日本的輪船。一踏上日本的土地,耳聞目睹日本軍國主義分子「膺懲支那」的狂妄叫囂,想到正飽受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蹂躪的祖國和同胞,聶耳義憤填膺,更增添了他譜好這首抗日歌曲的信念。沒幾天,《進行曲》修改稿便告完成了。修改後的歌詞如下: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與第一稿相比,修改後的這首歌曲調更加激越、高昂。尤其是修改稿在原詞「我們萬眾一心」前一連加了三個「起來!」大大增強了這首歌的激情與號召力,並將旋律引向了高潮,而結尾部分「前進!前進!前進!進!」則使這首歌力度倍增,給人以無窮的力量。

1935年5月初,聶耳將譜寫好的曲譜寄回了電通公司。

這時影片的拍攝已近尾聲。電通公司接到曲譜後,組織專人,幾經推敲,孫師毅等人認為:田漢寫的主題歌歌名是《軍歌》,聶耳譜的歌曲名字叫《進行曲》,歌詞與歌譜珠聯璧合,無可挑剔。但歌名無論叫《軍歌》還是叫《進行曲》,主題都不太突出。於是,他們便將歌名改為《義勇軍進行曲》。5月10日,歌譜在《中華日報》上發表;6月1日,《電通畫報》(半月刊)第二期也刊登了歌譜。因為田漢仍在獄中,所以歌譜只署了作曲者聶耳的名字。

5月24日,電影《風雲兒女》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當《義勇軍進行曲》那充滿震撼力和豐富情感色彩的強勁弦樂在影片中首尾兩次出現的時候,全場觀眾都情不自禁地隨著它的韻律爆發出了陣陣抗日的怒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隨著《風雲兒女》在各個影院的播映,《義勇軍進行曲》立即響遍了整個上海灘,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不久,這首歌便隨著《風雲兒女》在全國的播映而響徹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因此,它很快就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抗戰歌曲四處飛揚。

然而,無論聶耳還是田漢,都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聽到這首《義勇軍進行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電影《風雲兒女》放映之時,1935年7月17日,從日本傳來了年僅23歲的聶耳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遊泳時不幸溺水身亡的噩耗。《義勇軍進行曲》竟成了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作曲家生命中的絕響。悲痛之餘,大家都惋惜不已,扼腕哀嘆。

1935年7月,出獄的田漢,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非常興奮。可是轉而當他驚聞聶耳遇難之事時,失聲痛哭,作悼詩曰:

一系金陵五月更,

故交零落幾吞聲。

高歌共待驚天地,

小別何期隔死生!

鄉國只今淪巨浸,

邊疆次第壞長城。

英魂應化狂濤返,

好與吾民訴不平!

《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是散文式的自由體新詩,充分鮮明地表現了我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的民族危機時刻,誓死不做亡國奴,堅決與日本侵略軍血戰到底、捍衛民族尊嚴正義和國家領土及人民家園的英雄氣概,表達了人民的呼聲、民族的怒吼。聶耳用六個長短不等的樂句,組成了單段體的一部曲式。整首歌曲激昂雄壯,義憤填膺,氣勢磅礴,戰鬥性極強。它以號角式的音調作為全曲旋律發展的基礎,壯懷激烈而穩健豪邁。它是時代絕唱式的不朽作品,全歌如此短小,內容的表達和形式的完善是如此高度統一,渾然天成了一曲不可模仿的時代強音。在當時成了動員中國人民起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最響亮的號角,它的強烈的節奏,激昂的曲調,永遠鼓舞著中華民族奮勇前進。

廣為傳唱的激情戰歌

《義勇軍進行曲》應和了當時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背景,由此它成為不願成為「亡國奴」的中國人最激憤的吶喊。正如當初聶耳與田漢所期望的那樣,自從這首著名歌曲誕生的那天起,它便伴隨著「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的學潮、救亡運動的巨浪、抗日戰爭的烽火、解放戰爭的硝煙,響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成為鼓舞全國人民英勇鬥爭的戰鬥號角!它確實對抗日救國運動起了巨大的宣傳鼓動作用,不少人就是唱著這首歌走上抗日戰爭第一線的。

◆聶耳1933年由田漢(右)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圖為二人在上海時的合影。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這首《義勇軍進行曲》也成了中華民族不屈精神最真實的心聲。抗戰期間,國民黨中央廣播電臺也定期安排播放這首歌曲。戴安瀾將軍的國民革命軍第200師曾將這首歌曲定為該師的軍歌。

那個年代,《義勇軍進行曲》不僅影響了中國,還隨著中國人民反對日本法西斯的英勇事跡傳遍了全世界,成為一支國際戰歌,激勵著許多國家的革命者為爭取解放而鬥爭。美國、英國、法國、印度及南洋各國的廣播電臺也經常播放這首歌。1940年,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聽了這首歌后大為感動,並在紐約的一次演唱會上唱起了這首歌。他因為喜歡《義勇軍進行曲》,不僅四處演唱,還特地灌制了一套名為《起來》的中國革命歌曲唱片,並請宋慶齡為這套唱片撰寫了序言。田漢還曾收到過一筆寄自美國的稿費。1944年,馬來西亞一支由華僑和其他各民族青年組織起來的抗日隊伍,就將《義勇軍進行曲》歌詞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改為「馬來亞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作為抗日遊擊隊隊歌四處傳唱。

事實上,在國際範圍內,《義勇軍進行曲》早已形成了代表中國人民最強音的地位。在當時的反法西斯戰線上,很多國家的廣播電臺都將《義勇軍進行曲》視為中國國歌加以播放。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美國國務院還批准將其列入《盟軍勝利凱旋之歌》的曲目中,《義勇軍進行曲》赫然在世界的高規格莊重舞臺上被演奏。美國還將它與美國的《美麗的美利堅》、法國的《馬賽曲》等一起定為同盟國勝利之日預定的音樂節目廣播歌曲。1945年在聯合國成立時,這首歌曲作為代表中國的歌曲也再次被演奏。

◆《義勇軍進行曲》第一版唱片。

1935年,隨著電影《風雲兒女》的熱映,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也跨越海峽,成為臺灣抗日團體的戰鬥歌曲。臺灣光復後,為了推廣普通話,學校不斷教唱《義勇軍進行曲》,也讓這首歌一度流行(只是1947年被國民黨政府正式查禁後而消失了20多年)。

被莊重定為共和國第一歌

1949年春天,「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開。中國共產黨應邀派出由郭沫若等人組成的代表團出席大會。根據大會規定:開幕式那天各國代表團進入會場時,要奏唱本國國歌。中國代表團這下有些犯難了,因為當時新中國還沒有成立,沒有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由於其在世界範圍的影響,被代表團作為民間「國歌」首次響起在「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上。

郭沫若等人回國後,立即將這一情況向中央作了匯報,並引起了有關方面對制定國歌的重視。1949年6月,第一屆政協籌備會把這個任務交給了由馬敘倫任組長,葉劍英、沈雁冰任副組長的政協籌備會第六小組,並設立「國歌初選委員會」。委員會由田漢、茅盾、錢三強、歐陽予倩、郭沫若和徐悲鴻等人組成,另聘馬思聰、呂驥、賀綠汀、姚錦新等4名音樂家擔任顧問。7月15日至26日,政協籌備會第六小組在《人民日報》等國內外報紙上,連續刊登了「國旗、國徽、國歌徵集啟事」,引起國內外強烈反響。截至8月20日,僅國歌一項應徵稿就收到632件,歌詞歌譜6926首。

徵集選定國旗和國徽圖稿的工作都進展得比較順利,唯有國歌,雖徵集到數以千計的稿件,「國歌初選委員會」對這些應徵歌曲一一研討,卻沒有一首滿意的。

9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主持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郭沫若、茅盾、黃炎培、陳嘉庚、張奚若、馬敘倫、田漢、徐悲鴻、李立三、洪深、艾青、馬寅初、梁思成、馬思聰、呂驥、賀綠汀等人。

在座談會上,馬敘倫等主張暫用《義勇軍進行曲》代國歌,著名畫家徐悲鴻和建築學家梁思成等全國政協首屆委員也表示贊成。代表們認為,國歌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義勇軍進行曲》經受了鬥爭的考驗,完全可以選作新中國的國歌。

但有的代表對「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詞句提出了質疑。

張奚若、梁思成認為這首歌曲是歷史性的產物,為保持其完整性,詞曲最好不做修改,並舉法國的《馬賽曲》為例。黃炎培先生也贊成不修改歌詞。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登的關於國旗、國歌和年號的「新華社信箱」。

周恩來聽了大家的發言後說:「國歌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民族氣質和精神面貌,《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於中華民族危難關頭,正是表現了中華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我們前面還有著帝國主義敵人,我們建設越進展,帝國主義將越加嫉恨我們、破壞我們、進攻我們,你能說:我們就不危險了嗎?我看還不如留下這句話,經常保持警惕的好!」「用原來的歌詞才能鼓動情感。修改後,唱起來就不會有那種情感。」

毛澤東最後表態說:「雖然我國就要完全解放了,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但是,我們今後還要進行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還要居安思危。所以,這首歌曲中的這一句,我看很好,意味深遠,我表示贊成。」

會場上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會議結束時,毛澤東、周恩來和大家一起放聲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國歌。

在10月1日隆重舉行的開國大典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響起。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登的關於國旗、國歌和年號的「新華社信箱」中,對將《義勇軍進行曲》採用為國歌作了如下解釋:「《義勇軍進行曲》是十餘年來在中國廣大人民的革命鬥爭中最流行的歌曲,已經具有歷史意義。採用《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的國歌而不加修改,是為了喚起人民回想祖國創造過程中的艱難憂患,鼓舞人民發揚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熱情,把革命進行到底。這與蘇聯人民曾長期以《國際歌》為國歌,法國人民今天仍以《馬賽曲》為國歌的作用是一樣的。」

《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國歌被唱了17年。

「文革」期間,田漢遭迫害含冤去世。田漢遭難,他作詞的歌曲當然不能再唱了,正式場合只能演奏國歌的曲譜,群眾集會時也只是高唱《東方紅》和《大海航行靠舵手》,這樣國歌就成了有曲而無詞、只能奏而不能唱的奇怪之歌。

粉碎「四人幫」後,有些人認為《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已不能反映變化了的現實,建議用聶耳曲調另填新詞。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新的國歌。歌詞為:「前進!各民族英雄的人民,偉大的共產黨,領導我們繼續長徵。萬眾一心奔向共產主義明天。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英勇地鬥爭。前進!前進!前進!我們千秋萬代,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前進!前進!進!」國歌的作者被註明為「聶耳曲,集體填詞」。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1979年,田漢終得昭雪平反。

著名作家陳登科在1979年6月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為與會的文藝界代表,向大會提出了議案——要求大會討論通過恢復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最後在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得到通過。

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決議: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同時撤銷第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978年3月5日通過的關於國歌的決定。2004年3月14日,經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全體代表審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在第一百三十六條中增加一款,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國歌同國旗、國徽一樣,是國家的象徵。

這樣,已經傳唱近70年的《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的地位,被《憲法》正式確認。

本文為《黨史博採》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侵權必究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相關焦點

  • 文史|《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文史 |《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2020-07-26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義勇軍進行曲》:關於國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文革沒歌詞只能奏不能唱  最為中國人熟知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早期被國人熟知,應該是作為電影劇本《風雲兒女》的主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這首歌曲由於其雄壯、激昂的旋律很快就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抗戰歌曲。
  • 曾福剛:讓我們時常在內心唱響《義勇軍進行曲》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如果問我哪首歌曲能唱得人內心激動、情緒亢奮、激情澎湃、血脈賁張,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這首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
  • 1949年,《義勇軍進行曲》作國歌的前因後果
    從這個記錄中可以看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是誰提出來的,大家又是怎樣討論和通過的。同時也澄清了一些傳聞的東西。如一些報刊發表的文章中,都說當時周恩來等提出,用《義勇軍進行曲》作國歌,可以使我們「有憂患意識」。其實,記錄中並沒有這些話。
  • 遊戲那點事:談談輻射4中的義勇軍組織
    玩過《輻射4》的玩家們肯定都對遊戲中那四個玩家可加入並影響著最後結局的組織不會感到陌生,義勇軍,鐵路組織,鋼鐵兄弟會以及學院。我今天我們就來比較概括的聊聊這四個組織之一的聯邦義勇軍。最初的義勇軍是一個由聯邦廢土多個定居點的居民組成的民兵組織,隨著越來越多的成員加入,其實力也逐漸壯大。在2180年,義勇軍因幫助鑽石市抵禦一次超級變種人襲擊而一戰成名。後來,義勇軍佔領了位于波士頓城堡島的獨立堡壘作為根據地,並將其命名為「城堡」。他們在城堡內架起了大型電臺,用以聯絡整個廢土的義勇軍成員,當然這是義勇軍的最巔峰期,之後他們就開始迅速的衰落。
  • 中國國歌歷史:《義勇軍進行曲》的三個版本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說起這收首歌,作為中國人沒有一個人,不清楚的,這首《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9月27日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讓更多主流聲音成為叩響青春心靈的「最強音」
    「如何讓更多主流聲音叩響青春的心靈」,這一話題隨即引發業內人士熱議。在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張國濤看來,高滿堂的觀點正在被創作者有意識地運用到當下一批主旋律影視作品的創作中。以最近播出的扶貧攻堅題材電視劇《花繁葉茂》為例,該劇在青年人云集的嗶哩嗶哩網(以下簡稱「B站」)獲得了極高的評分與觀看量。
  • 翻譯令人捧腹 如何用英文解讀中華民族「基因」
    翻譯令人捧腹 如何用英文解讀中華民族「基因」 2016年04月21日 09:20 來源:光明日報 參與互動
  • 2020年「洪德最強音」他們最具人氣~
    2020年「洪德最強音」他們最具人氣~ 2021-01-09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最強音》4導師聚首 陳奕迅自稱"阿神老師"
    陳奕迅、章子怡、羅大佑、鄭鈞  備受矚目的湖南衛視2013年大型音樂勵志真人秀節目《中國最強音》即將於4月19日登場,近日公布的強大導師陣容更讓觀眾很興奮。昨日,羅大佑、鄭鈞、陳奕迅和章子怡四位導師齊聚深圳為節目拍攝宣傳片,並為《中國最強音》錄製首期樣片。雖然四人是初次合作,但默契度極高,拍攝現場笑聲連連,讓觀眾對四人坐鎮導師席的精彩點評更加期待。  羅大佑大師風範 陳奕迅"鬼馬搞怪"  當天的宣傳片拍攝地點選擇在寧靜莊重的遊艇港灣。
  • 信樂團劉文杰參加「最強音」 稱章子怡點評無用
    劉文杰參加《最強音  搜狐娛樂訊 本周五,《中國最強音》大眾演唱會將播出最後一場北京站。據了解,北京站將迎來最強實力歌手的井噴:2006年《夢想中國》的冠軍熊汝霖、濱崎步的同門師妹阿蘭以及《信樂團》新主唱劉文杰。其中《信樂團》主唱劉文杰的加盟,更讓無數歌迷熱血澎湃,迫切想看到他在節目中的表現。
  • 尋找宇宙最強音,「Douvoice唱片計劃」如何改寫音樂人出圈路徑?
    多位選手憑藉「天籟之音」備受讚譽,吸引了大批粉絲,該計劃又是如何影響音樂人的出圈路徑,並改善其生存狀況?尋找「宇宙最強音」的「Douvoice唱片計劃」,如何探索「用戶出品人」強交互?與此同時,素人轉型成為音樂人後粉絲積累不足,後續發展乏力的狀況並不少見。當市面上湧現出大量同類音樂偶像選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拋開一切外在因素,更有效地回歸歌者的本身潛能,以音色、音準、感情、節奏等作為判斷標準,將選擇權重新交還到聽眾手中,並尋找到最動人的「宇宙最強音」?「Douvoice唱片計劃」嘗試以直播特色為音樂競技賽事探索更多的交互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