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蓬萊有個免費「奉粥點」 愛心早午餐溫暖你我他

2021-01-09 廈門網

  越來越多人到「奉粥點」享用愛心早午餐

  核心提示

  廈門網訊 據泉州晚報報導 有人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可在安溪縣蓬萊鎮聯盟村,卻有這麼一個地方,為周邊的困難群眾、老人等群體以及偶爾來不及做飯的群眾,免費奉上早餐、午餐。近日,記者走訪了這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地方。□記者吳志明文/圖

  現場: 40多位村民享用免費午餐

  13日11時許,記者來到安溪縣蓬萊鎮,愛心粥點設在該鎮案山小學舊址校舍一樓的一間教室裡。走在通往該教室的過道時,迎面牆上寫著幾個大字「保安愛心粥」,通道裡已經有10多人在等待。他們有男有女,以老人居多。走進該教室,裡面擺放著四張大圓桌,圓桌中間都放著一大盆滷麵,桌子周圍擺著塑料椅子。當天中午吃的是滷麵,工作人員黃美華正在將滷麵打進一個個碗裡。

  幾分鐘後,柯保安和愛人賴金鳳招呼老人進來。很快,四張圓桌就坐滿了人。老劉和老伴來得比較晚,柯保安一邊和他們打著招呼,一邊將他們引到人比較少的圓桌旁坐下。記者粗略數了一下,當天中午來的有41人。看到人來得差不多了,柯保安就招呼大家開始用餐。他們夫妻倆和黃美華將已經打好的滷麵送到老人面前,其中有幾個男的用的是大碗,「他們的食量比較大,我們特地給他們準備了大碗。」柯保安介紹。

  大家開始吃了起來,吃完了就從桌子上的盆裡繼續添加,很快,盆子也見了底。黃美華則端了一碗麵,站在一名小女孩的旁邊餵她。據介紹,小女孩因為智力發育比較慢,經常要大人餵著吃。10多分鐘後,大家吃完了,便將碗拿到前面的一個大桶裡,而後離開。有幾個人幫忙將塑料椅子收拾起來,就餐者柯油根則推著裝滿碗的桶來到洗碗池旁,黃美華開始洗起了碗。

  講述:如今每個月成本近萬元

  柯保安是一名旅新僑胞,今年70多歲,樂善好施,數十年如一日把敬老愛老助老當成自己的分內事,省政府曾授予他「惠澤桑梓」匾牌,表彰其貢獻。他告訴記者,「保安愛心粥」於去年5月8日開始奉粥,一開始只提供早餐,早上6點多開飯。今年6月3日新增午餐,除了滷麵外,店裡還會提供炒米粉、鹹飯等。

  說起開辦免費「奉粥店」的初衷,柯保安深有感觸地說,他長期奔赴在公益第一線,經常下鄉慰問貧苦孤寡老人,發現雖然送了米和油,但有些老人年紀太大了不會煮,有些老人有了米和油,卻沒有柴火可以燒。種種原因使得他們奉獻的愛心大打折扣。

  「老人苦了一輩子,如果三餐沒有辦法保證,那也太讓人心酸了。」他之前在河南省支持別人經營愛心粥,在安溪湖頭也支持泉州愛心媽媽之家開愛心粥店。於是,他萌生了在家鄉開免費「奉粥店」的想法,並得到了愛人的支持。

  去年5月8日,「保安愛心粥」開始奉粥,並請了黃美華來幫忙,場所則由案山學校免費提供。剛開始知道的人比較少,來吃的人並不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吃的人越來越多,範圍也慢慢擴大。「目前每個月費用在1萬元左右,這其中有一部分來自兄弟姐妹與身邊的愛心人士捐助,還有一部分由我自己支付。」柯保安說。

  希望:更多人參與其中傳遞愛心

  黃美華表示,她每天早上3點多就開始煮飯,老人6點多就會來吃。「雖然是一些簡單的飯菜,我們也希望有需要的人能像在家裡一樣,吃得方便,吃得開心」。同時,他們還準備了三個飯罐,每餐沒有吃完的都會打包好,讓一些家裡比較窮的老人帶回去。

  在「奉粥點」的廚房,記者看到案板上放著苦瓜等蔬菜,冰箱裡則有蝦米、肉等食物,地上還擺放著金龍魚大豆油。柯保安表示,自己做善事感動了鄰居,不少人都將自己家裡種的菜送過來。

  來自聯盟村的劉參阿婆今年93歲了,家人都在廈門,她一個人在家,平時都是自己做飯。現在有了免費「奉粥點」,她在早餐和午餐時段都會來這邊吃,「很好吃,很方便。太謝謝保安了。」

  柯保安表示,希望能夠有更多愛心人士、更多志願者參與進來,幫助更多的老人,將愛心傳遞下去。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南昌一餐廳為老人、環衛工等免費提供早午餐
    素食餐廳的負責人吳女士介紹,素食餐廳主要是為老年人、生活不便的市民、環衛工人等提供免費午餐,傳遞愛心;◎文/圖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楊高輝義工為來用餐的市民打菜每天有眾多市民免費用餐餐廳買來一臺大豆漿機為市民磨豆漿吃完飯的市民主動幫忙收拾餐具
  • 送溫暖午餐的人又來了!「我們都認得保溫袋上的鼓勵和紅色愛心」
    明天華城因為疫情封閉後,這已經是他連續第三天這麼做了。周杰是周浦鎮居民,也是一家本幫菜餐飲店的老闆。明天華城小區封閉的當晚,他恰好開車經過。「看到一大批身穿防護服的醫務人員在為居民測核酸,還有不少保安守在小區門口,覺得他們特別不容易。」回去以後,周杰開始琢磨,能怎樣給小區做點事,「讓大家感受到團結抗疫的溫暖。」
  • 「營養愛心粥,濃濃社區情「巢湖市營養學會「送粥祛疫「「行動
    皖光社區裡卻是熱氣騰騰,還不時傳來吆喝聲「愛心粥、免費送」,大家來喝碗營養粥暖暖身子...這不,市營養學會黨支部及營養科技志願服務隊,熱熱鬧鬧的舉辦起了「富有機硒營養粥祛疫行動」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社區群眾們接過熱氣騰騰的營養粥說:謝謝巢湖市營養學會黨員和志願者們冬日裡還記得我們,這營養粥喝下去,身暖,心更暖!
  • 湖南首個"精神免費午餐"開餐 如新圖書室掛牌
    7月8日上午,懷化新晃中寨地堡村小的「如新圖書室」上架2000餘冊愛心圖書,成為湖南第一所開設「精神免費午餐」的學校。  村小的31個孩子還收到了笛子、葫蘆絲30餘件,其中7個孩子分別和來自長沙的三湘華聲小記者結對成為「讀書夥伴」,他們現場一同讀書,分享樂趣。
  • 暖人的愛心奉粥—財經新聞—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她抓緊洗漱,準備去往位於平中大街的平橋區愛心粥屋參加奉粥活動。 外面的寒風格外刺骨,天依然很黑,路上不見一人,付勤的愛人怕她一個人步行不安全,就親自把送她過去。到了粥屋,付勤就與另外兩名單位志願者一同忙了起來。他們擺好桌子和凳子,為就坐的環衛工人們端上熱騰騰的粥和小菜。就餐結束後,他們又忙著洗碗筷,收拾桌椅板凳。
  • 蘭州一家小餐館免費餐茶溫暖環衛工
    異常寒冷的天氣對長期在戶外工作的環衛工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有家餐館免費提供午餐和茶水,讓在嚴寒裡堅守工作的環衛工人們心裡暖意融融。今年54歲的包元蓮是蘭州新區的一名環衛工人。入冬以來,她在環湖西路完成自己的清掃工作之後,中午都會和自己的同事們來到這家飯館吃飯。這幾天,隨著氣溫再次降低,這裡也成了他們避寒的地方。
  • 心疼社區工作人員吃泡麵 寶雞愛心團隊每天送百份午餐到一線
    寶雞新聞網訊(記者 羅君)「大家再加把勁啊,飯點的時候一定要給社區的工作人員送到啊!」話音剛落,一鍋麻辣燴菜就從爐灶間「華麗起身」,飄著香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寶雞市公益慈善聯合會長趙玉峰就格外忙碌,每天早上八點,他就得和愛心企業的志願者們一起為我市11個社區的工作人員準備免費「愛心午餐」。
  • 小酒吧打烊後竟變免費早餐店!
    12 月 24 日凌晨 4 點,城市睡眼惺忪,街道空無一人,沿街店鋪還沒有開門營業。而在寧波北侖岷山路上,有一家精靈酒吧,燈火通明。店裡坐滿了環衛工人,他們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早餐,早餐種類繁多,有粥、包子、饅頭、年糕湯等。
  • 6點起床,9點開飯,曬曬我準備的5人早午餐,花錢少,吃得特舒服
    為了排遣心中的憂傷,必須得找點事情,轉移注意力,對於我來說,下廚折騰吃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我昨晚上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工作,今天6點爬起來,在廚房忙活了3小時,雜七雜八的準備了7樣,有麵食,甜點,還有炒菜,叫上爸媽,一起開心地吃了一次全家聚齊的早午餐,收拾收拾妥當,呆會趁著大家都午睡的空檔,帶上全家都森林公園溜溜彎,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也讓自已轉換一個心情~來,給大家看一看,
  • 有多少人被免費領養給套路,你的愛心是否被這些免費所綁架
    導語:」有多少人被免費領養給套路,你的愛心是否被這些免費所綁架」大家對於寵物的喜歡,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大,而大家對於路邊的貓貓狗狗也逐漸的關心起來。我們更是會在小區的樓下、商場裡,主動的去和一些家養的貓貓狗狗玩耍。而這些小動物也是十分喜歡我們親近他們。
  • 湖南這所高校太暖,免費提供粥和餃子給師生跨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紅網時刻1月3日訊(記者 劉力 通訊員 羅航)12月31日晚,中南大學後勤保障部為全校師生精心準備的熱騰騰的免費紅棗粥和水餃在中南大學五個校區的食堂分享給全校師生還不到晚上九點,中南大學食堂門口就早早排起了長隊。九點半,由後勤保障部飲食服務中心籌備策劃的跨年夜活動在五個校區的食堂同步開始。「今年是我在中南過的第一年,我們宿舍四個一起跨年,開個好頭。」一位男生笑著拍了拍身邊的室友。在跨年夜為師生免費提供熱粥是中南大學歷來已久的傳統。寒意涼涼,情意暖暖,一碗暖粥驅散冬意,早已成為無數中南學子的溫馨回憶。
  • 下廚房|簡單兩道式早午餐,你也可以輕鬆搞定
    下廚房|簡單兩道式早午餐,你也可以輕鬆搞定 劉嘉酈 2018-05-06 09:52 來源:澎湃新聞
  • 臺灣美食地圖-好點早午餐
    好點早午餐位於運河望月橋過安平路與民權路中段的華平路上,現場的餐點均現點現做,所以要稍加耐心等候,這天來這裡點的餐點為歐姆蕾與脆片披薩,點主餐飲料可半價加購。店面場景好點早午餐位於運河望月橋過安平路與民權路中段的華平路上,現場的餐點均現點現做,所以要稍加耐心等候,這天來這裡點的餐點為歐姆蕾與脆片披薩,點主餐飲料可半價加購。MENU菜單概述這裡的料除有歐姆蕾、帕尼尼、咖喱、義大利面、燉飯、飲品以及單點炸物等。
  • 慵懶時光品上海頂級餐廳的奢華早午餐(圖)
    這就是周末,睡到日上三桿,吃早餐有點晚,午餐又過早。於是合二為一,英文裡的兩個單詞幹脆就此合併,造出了Brunch這個詞,名曰早午餐。奢華早午餐1895年,英國《Hunter's Weekly》上的一篇文章第一次提到了「早午餐」,讓讀者羨慕的是上流社會不用起早貪黑的生活。
  • 「愛心驛站 情暖冬日」 市區27個點每天為戶外工作者提供千份暖食
    1月12日上午8:30,在紹興市中興路魯迅路裡入口處的「愛心驛站」,用棉被保暖送來了30份熱粥和茶葉蛋,值守的志願者把這些暖食放進了保溫櫃。60多歲的桂秋娥和周明成聽到工友們招呼,特地走過來領取這份提供給戶外工作者的「暖食」。從志願者手裡接過溫暖的茶葉蛋,兩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 【社會】安溪或有石虎 菜地驚現手掌大「梅花印」
    「這裡有好多老虎的梅花印,有老虎出沒了。」近兩日,這一傳言,從安溪縣參內鄉圓潭村的普陀寺山路口不脛而走,嚇得附近村民們不敢從此經過。安溪曾發生過虎患,不過,已是半個世紀前的事。這回村民發現的「梅花印」,又是咋回事?  見到這些「梅花印」的村民,是28歲的謝輝雄,安溪縣參內鄉圓潭村人。昨天,他講述了發現「老虎」腳印的經過。
  • 早午餐Brunch是因為想睡懶覺發明的?還是為省點飯錢發明的?
    很多人很喜歡早午餐brunch,卻不一定知道Brunch的由來。作為一名資深吃貨,當然不能錯過早午餐的起源和文化背景,那一起來看看吧!Brunch起源於19世紀,最早是英國人發明的,後來慢慢在美國流行起來,這個詞是由早餐Breakfast和午餐Lunch結合來成。
  • 一杯粥一個包子!杭州有份早餐不用花錢買,背後故事太暖了
    一杯粥,今天的粥是紅棗銀耳粥,有時候是南瓜粥、玉米粥、蓮子粥、八寶粥; 一個包子,今天的包子是肉包,有時候是豆沙包、紅糖包、菜包、椰絲包、高莊饅頭、花卷、刀切、燒賣、大餅油條…… 「粥加包子」的愛心早餐不要錢,只需要你講文明講禮貌,排隊領取。
  • 真有免費午餐!高校連續7年投入700萬元為畢業生發免費餐券
    真有免費午餐!高校連續7年投入700萬元為畢業生發免費餐券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隨魯琦 張亞可)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河南一所高校已經為大學生提供免費午餐好多年了!
  • 美食情報|兼具顏值與營養的早午餐,為你的周末注入靈魂
    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推出了全新的健康周日早午餐SUNDAY BRUNCH,可以讓你在周末有陽光明媚的好心情。Brunch就是一個飯點兒,是由早餐「Breakfast」和午餐「Lunch」結合而成的Brunch(早午餐),通常只在周日吃,由早上10時至下午3時,老外們把它叫做「sundaybrunch」(星期天早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