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金魚,前人早已有「養魚先養水」的經驗,這表明水質的好壞將直接影響金魚的生長發育。換水的目的是去除汙垢(垃圾、魚糞和剩餘飼料、陳舊的雜質),保持水的清潔,調節水溫,增加水中的氧氣,從而刺激金魚的生長和發育。
想養好金魚,必須對養魚水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1.生水
指剛剛釋放並且未經晾曬的自來水或井水。水溫通常與魚缸中的水溫差別很大,水中含有較多的氯氣,這對金魚極為有害。
2.新水
就是自來水、井水或泉水,經過晾曬2~3天左右的水,與魚缸(池)溫度相同或相近。
3.陳水
指的是魚缸底部含有魚便,髒汙的水,包括魚缸內,長時間不更換的水。
4.老水
是魚缸中乾淨的、嫩綠的、綠色的或略帶綠褐色的水的總稱。其中,嫩綠的水是最好的。老水中漂浮的綠藻較多,是金魚一種很好的補充飼料。這種水分有機物較少,溶解氧較多。常用嫩綠而潔淨的老水養魚,魚的食慾會旺盛,魚體強壯,色澤鮮豔,發育很快。
5、回清水
如果發現原來魚缸中的老水突然變成清澈的水,許多綠藻沉澱在缸底,這種現象叫做回清水。這種水很容易引起魚病,需要全部更換。
(1)在正常換水的情況下,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只需將魚缸底部的糞便和汙垢與陳水用軟管一起輕輕吸出1/10-1/5,清除水面灰塵和浮出的糞便,然後注入新的等溫水,以保持水清潔。這種換水方法不易損壞魚體,簡單安全,最適合家用魚缸或小型池塘養魚戶。
(2)部分換水,主要在兩種情況下進行。一種是在酷熱的夏季和初秋,魚池(缸)中的飼水換了沒有幾天,而水色轉綠極快(飼料投餵量偏少的緣故),水質尚且乾淨的情況下,為了避免金魚燙尾,可把池(缸)中的金魚全數撈出,而後把池(缸)中的水成螺旋轉動,待靜止片刻後,把池(缸)中心的汙物和陳水用橡皮管吸去1/3—1/2,而後注入等溫、等量的新水,再把金魚撈入原池(缸)內豢養。
另一種情況是水池(缸)裡的水換了沒幾天。"水色"是好的。但是,由於餵食過多出現浮頭現象,必須採取應急措施。換水的方法和上面一樣。
(三)徹底換水 這種換水往往是結合翻池(缸),挑選幼魚或成魚的同時進行的一種換水法。常常是由於水質嚴重敗壞或青苔過長,魚過密的情況下才採用的。具體有兩種方法:
1.在沒有空閒魚缸的情況下,必須將所有金魚捕撈到盆中,並在盆中加入氧氣頭以增加氧氣。然後,刷洗原缸壁上的苔蘚,徹底衝洗,重新注入等溫新水,在水溫相等之前讓它靜置一段時間,然後將魚撈入原缸。
2.如果有空閒池和新水時,則只要將全部金魚撈入盆或網箱內,分別挑選處理好,該分池的分池,不分池的待水溫相等後就可將金魚移入新水內飼養。這種換水方法應特別注意水溫,最好在晴天上午9點前進行。然而,這種方法一般只適用於成魚或較大的魚,幼魚不宜使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徹底更換水之前,最好先將備用水箱注滿水,然後直接將魚撈入備用水箱。這樣,水溫變化小,魚很容易適應新的環境。在春秋兩季,這種換水方法通常每半個月左右進行一次。夏季,當天氣較高,水溫超過28℃時,水色極易濃色,水質很易混濁的情況下,5-7天換一次水。冬季,當水溫降到4攝氏度左右時,金魚移動緩慢,食慾下降,水質不易惡化。無特殊情況一般不全部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