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母案」的當事人已經出獄,如何杜絕此類現象再次發生?

2021-01-10 半仙侃案子

2020年11月18日上午於歡出獄,他就是當年「辱母案」的當事人,被辱母親的兒子,此前他因刺死侮辱自己母親的人被判處無期徒刑,後來改判為有期徒刑5年。

2016年4月14日,蘇銀霞和於歡母子被高利貸追債上門,被11個催債人員限制自由、遭到辱罵、抽耳光、有鞋子捂嘴等「私刑」,有一個叫杜志浩的催債人員當著眾人的面脫下自己的褲子,侮辱蘇銀霞。

絕望的於歡終於爆發,拿起水果刀連傷4人,杜志浩因傷重不治,次日死亡。

2017年2月17日,於歡被判處無期徒刑。

此案一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最高法派出檢察員赴山東閱卷審查,建議重審此案。

2017年5月27日,山東高院二審用直播的方式開庭審理。

2017年6月23日,山東高院改判於歡防衛過當,於歡獲刑5年。

以上是此案的大致情況,有人問於歡被判了五年值不值得?

小編認為這個跟值不值得壓根就不沾邊,因為於歡根本就沒有考慮的空間,就討債者的行徑來說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此案中還有幾個細節,不介紹清楚會有斷章取義之嫌。

在事發的前一天,蘇銀霞已經把唯一的一套房產抵押給對方

到了第二天,對方再次來到蘇銀霞的工廠,從下午三點開始限制母子倆的行動自由。

蘇銀霞沒有辦法只能報警,催債人放下狠話,誰來了都是一樣。

之後,警方來到蘇銀霞的工廠,說了一句「要債可以,不能打人!」然後離開,蘇銀霞母子準備跟隨一同離開,卻被催債人掐住喉嚨,制止其離開。

之後,催債人變本加厲,開始侮辱母子二人,然後悲劇發生。

於歡被抓後,其母親和姐姐也接連被捕

於歡被抓後,蘇銀霞為了救出兒子四處奔走,「私刻公章」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捕,直到2019年12月和2020年6月才相繼出獄。

於歡不想上訴,熱心律師自帶乾糧請求出戰

這是一個讓人非常暖心的細節,不應該被此案忽略掉。

於歡的二審律師名叫殷清利,於歡的姑姑找到了他,殷律師見到於歡的唯一的印象是——絕望。

於歡一開始拒絕殷清利上訴的請求,原因是沒錢。

於歡的母親蘇銀霞有一家工廠,為了把廠做大才去借了高利貸。

一家工廠老闆的兒子,不想上訴是因為沒錢, 寧願坐一輩子牢,也不願意再上訴,可想而知此時的於歡有多麼絕望。

殷清利說出一句話,讓陷入絕望的於歡終於可以釋放出內心的情緒。

「自帶乾糧,自己搞,你放心!」殷律師說完,於歡大哭了起來,說出了自己埋藏在心裡的話。

「當時真的沒有辦法了,能想的辦法都想過了,沒有其他的選擇!」

後來在殷律師的幫助下,於歡上訴成功,在二審中被改判為有期徒刑五年。

於歡於2020年11月18日上午減刑出獄,但是此事件的背後卻暴露出很多問題。

殷清利

殷清利律師

於歡能夠上訴成功並最終改判,除了其家人和殷律師的幫助之外,最大的助力來源於群眾的呼聲,如果不是因為此事當時的轟動效應可能就沒有後來的二審,於歡也許現在還在經歷牢獄生活。

有人說殷律師願意無條件受理此案也是因為此案足夠轟動,說白了不為利就是為名,這裡小編想說這未免就有點「小人之心」的意思了。

不管殷律師的出發點是為了什麼,事實的結果是他成功將於歡救上了岸,就事論事於歡就算有錯,無期徒刑對他而言顯然還是太重了。

還是應該懷著感恩的心去看待這個問題,就算是另有所圖,我也希望多一些這種不怕麻煩另有所圖的人。

另有所圖總比那些成天扛著鍵盤指東說西的人好得多,起碼還在做實事。

最根本的問題,是不是另有所圖不是看辦事人的舉動,而是看問題人的眼界。

舉個例子:某人遇到麻煩向律師求助,律師幫某人解決問題,某人付給律師一定的費用,雙方各取所需。

某人可以有兩種態度:

「謝謝律師替我解決問題!」

「律師別有所圖,之所以幫打官司只不過是為了賺取我的律師費。」

這到底是律師另有所圖,還是某人無中生有?

說一件真實的事情,張先生被魚刺卡喉,去醫院尋求李醫生的幫助,李醫生檢查過後,只用了30秒取出了張先生喉嚨的魚刺。

張先生向李醫生表示感謝,愉快地離開了,第二天李醫生收到了一個投訴,投訴人就是張先生。

張先生在投訴的意思是,「李醫生用30秒拔出魚刺收費60元,略貴,建議院方調查收費是否存在不合理!」

李醫生收到投訴哭笑不得,將此事發在網上,訴說自己的冤屈,網友留言有兩條被贊率比較高。

「把六十元退給張先生,把魚刺再幫他放回去。」

「下次張先生拔魚刺,希望醫生能耗時長一點,爭取耗時半個小時,這樣張先生就會感覺物超所值。」

所有人都會生病,病人需要向醫院支付看病的費用,醫院替病人解除痛苦。

難道也是醫院另有所圖要賺病人的錢?生不生病,去不去醫院,選擇權在病人不在醫生。

所以只能說問題出在看問題人的眼界上,不在做事人本身。

蘇銀霞

蘇銀霞的事業心

蘇銀霞為了讓廠子經營下去讓廠子做大,不惜去借高利貸,不得不說有些急功近利,有些事情真不能存在僥倖心理,說白了都是欲望惹得禍,一念之差惹下大禍,最後得不償失,坑了自己也害了家人。

這裡還是要多說一句,網貸和高利貸碰不得,高利貸並不能救急,只能是拆東牆補西牆,最後一場空。

法律是否應該考慮人情嗎?

對於這個問題一般是兩個極端「法律不外乎人情」和「法不容情」兩種。

個人覺得法律應該考慮人情的因素,實話實說我國離法治社會還有一些距離,司法一直在修改和完善,出臺新的政策就是因為「法律不外乎人情」。

很多情況下是罪名一致,罪犯的情況卻是天差地別,為了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所以才需要修改和完善,這就是法律不外乎人情中的人情。

之所以有很多人支持「法不容情」是因為這裡其實有一個誤區。

容易把法律不外乎人情中的人情曲解,把「人情」和「徇私枉法」劃上等號,然後以「疑罪從有」的觀點出發,覺得法律就是應該鐵面無私、冷酷無情,一旦觸犯不問原因,就該狗頭鍘伺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遏制類似的罪案再次發生。

我想問一下現在都什麼年代了,我國都「疑罪從無」多少年了,之前的兇案必破,釀出了多少冤假錯案?屠刀之下有多少冤死鬼,有了替罪羊真兇仍然逍遙法外,就算多年後平反也只不過拿到少得可憐的國家賠償,有的多坐了幾十年牢、有的則死者已矣。

還有那些沒平反的人,不但沒有賠償,一直要背著罪犯的罵名,他們的家人也都會受到牽連,這樣難道就是一視同仁的公平?

法律不外乎人情裡的人情不應該看作是人情世故,而應該看作是道理。講人情等同於講道理,道理又和法律條文息息相關。

法律不應該是冷酷無情的鍘刀,而應該屬於大多數人的道理,不同情況不同對待,決不能一概而論。

西方法治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就是法律不外乎人情中的人情。

陪審團可能是各行業的精英,但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壓根就不需要具備法律知識,只是站在普通人的立場用心去看問題,這難道不就是人情和道理嗎?

如何杜絕此類現象持續發生

此次事件,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於歡是受害者,因為母親的工廠被捲入借貸風波。

被於歡殺死的討債成員是受害者,雖然他不是一個好人,而且行徑太過惡劣,但始終罪不至死,再怎麼說他也有家人,起碼他的妻子和孩子是無辜的。

蘇銀霞也是受害者,因為自己的事業心和欲望,不得已去借高利貸。

相信很多人會認為蘇銀霞活該,沒有人強迫她去借高利貸,是她自己主動去借。

這裡要說一句,高利貸讓多少家庭破碎,不是因為借錢的人都傻,而是裡面有一些細節,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問題,等到發現問題的時候已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所以也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推給蘇銀霞。

小編說這麼多倒不是要幫三位洗白,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根源出在高利貸公司。

這種形式的公司就不應該有生存的空間,一旦借貸的人消失了,也就不會有可供高利貸公司存活的土壤,解決問題一定要從根源上解決,否則類似的事情會再次發生。

讓高利貸消失還得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沒有借貸自然就不會出現高利貸公司,就像公益廣告裡所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市場是由需求來決定的,一旦沒有了需求,市場自然會消失。

只要還有借貸需求存在,總有人會鑽空子。

這也是為什麼借貸公司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正是有適合它們生存的土壤,才讓有些人選擇鋌而走險。

最後留下一個問題,為什麼討債人可以如此為所欲為?

相關焦點

  • 服刑4年7個月4天,辱母殺人案當事人於歡出獄,網友熱議:要是沒有...
    虎撲11月19日訊 近日,服刑4年7個月4天,辱母殺人案當事人於歡出獄。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服刑4年7個月4天,#辱母殺人案當事人於歡出獄#】服刑4年7個月4天後,昨日(11月18日),山東「辱母殺人案」當事人於歡獲減刑提前出獄。
  • 辱母殺人案於歡獲釋:這一次,能回家感受到母親的溫度了!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作者:陳安慶(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辱母殺人案新聞主角於歡,深陷牢獄五年後獲釋。今天有人問,辱母殺人案於歡出獄,你對當年的案件怎麼看?只想回答一句話,所謂正義,就是每一個人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辱母殺人案刺痛的是大眾樸素正義和人倫最敏感脆弱的神經。2020年11月18日,山東「辱母殺人案」當事人於歡獲減刑提前出獄。
  • 「鸚鵡案」當事人出獄發聲:打算申訴,希望推動司法進步
    「鸚鵡案」當事人出獄發聲:打算申訴,希望推動司法進步 張子淵/法制晚報 2018-05-16 20:54
  • 山東辱母案當事人於歡出獄,想幫父母討回120萬外債
    11月18日是於歡出獄的日子,此前他曾因刺死侮辱母親者被判無期徒刑,後改判為有期徒刑5年。從監獄回到社會,他需要適應的東西很多。  12月18日,於歡出獄已一個月。當晚,他在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通話時說,新年最大的願望是能為家庭承擔更多責任。
  • 於歡出獄後首次公開露面:只求我媽不怪我就行
    2020年11月18日上午,「辱母案」當事人於歡減刑出獄,此前他曾因刺死辱母者被判無期徒刑,後改判有期徒刑5年。聊城中院在《刑事裁定書》中稱,罪犯於歡在服刑期間,能夠悔罪認罪,接受教育改造,積極參加各項學習,完成勞動任務,受到表揚獎勵6次,確有悔改表現,依法可以減刑。
  • 深圳"鸚鵡案"當事人出獄 妻子:熬出頭了 仍想申訴
    (原標題:「鸚鵡案」當事人今出獄 妻子:熬出頭了)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消息
  • 深圳「鸚鵡案」當事人王鵬今日出獄 |沸點
    新京報記者 王煜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王煜)今日(16日)上午10時50分,深圳「鸚鵡案」當事人王鵬刑滿釋放。王鵬今年33歲,是深圳一家電子廠職工。2014年,王鵬在家中飼養多隻鸚鵡,又將其中6隻出售給朋友。2016年5月17日,深圳寶安警方來到家中,將王鵬帶走調查。
  • 香港「寶馬山雙屍案」少年犯人坐牢19年後出獄
    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香港媒體報導,曾在香港轟動一時的寶馬山雙屍案中的少年犯人尹三龍在經過
  • ...案罪犯需戴7年電子腳鏈 出獄後照片將公開5年,請記住這張惡魔圖片
    素媛案罪犯需戴7年電子腳鏈 出獄後照片將公開5年,請記住這張惡魔圖片時間:2020-09-10 14:19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素媛案罪犯需戴7年電子腳鏈 出獄後照片將公開5年,請記住這張惡魔圖片 韓國電影《素媛》原型罪犯趙鬥淳,將在今年12月,也就是3個月後刑滿釋放。
  • 深圳「鸚鵡案」當事人將出獄 妻子:我認為他沒有罪
    原標題:深圳售賣6隻鸚鵡獲刑男子即將出獄,妻子表示若丈夫同意將繼續申訴每日人物殷若冰報導再過兩天,「鸚鵡案」的被告王鵬即將出獄。5月14日,其妻任盼盼告訴每日人物,自己不認可二審判決結果,如果丈夫同意,他們還將繼續申訴。另外,她希望丈夫出獄後先去做個體檢,再帶孩子一起回老家平平靜靜地生活一段時間,讓已經兩年沒見面的父子倆重建親密關係。
  • 傳媒觀察 | 「反轉新聞」緣何頻頻發生:傳播機制與規治方法
    本文列舉了近年來發生的「重慶公交車墜江」「榆林產婦跳樓」「山東辱母殺人」等一系列比較典型的反轉新聞事件,通過鮮活的事例來解讀「反轉新聞」現象給媒體、受眾及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如「網紅Saya毆打孕婦」事件中,在事情真相尚未有定論的時候,隨著當事人雙方各自發聲,輿情也隨之不斷反轉,從聲討網紅囂張跋扈到譴責孕婦「碰瓷」,從辱罵網紅到對孕婦腹中胎兒進行咒罵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公眾已經逐漸喪失了理智。  2.
  • 韓國素媛案「惡魔」出獄,獄友透露一個不安信息
    他將在行政手續完成之後回京畿道安山市住處,那裡既是他的老家,其妻在此定居,也是綁架性侵案的發生地。出獄前,趙鬥淳在監獄佩戴了電子腳鐐,並由保護觀察官確認通信功能。出獄後,他將接受一對一的貼身監督,全程乘坐監獄派出的專車,以免在公共場所發生突發情況。據中國新聞網消息,趙鬥順出獄後,他的照片等個人信息,將在網上持續公開5年;他必須佩戴可定位的電子腳鏈,為期7年。
  • 常平塌陷事故無人員傷亡 呂業升、梁維東要求:堅決杜絕再次發生事故
    呂業升、梁維東赴常平塌陷事故現場查看並提出明確要求  以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原則  堅決杜絕再次發生事故梁維東強調,寧可放慢軌道的建設進度,也要堅決杜絕再次發生事故。  常平鎮主要領導及安監、住建、公安等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現場查看。
  • 「惡魔」出獄!該給他的照片打馬賽克嗎?
    來源:中新網11年前,韓國曾發生了一起8歲女孩被強姦毆打的慘案。這個案件被拍成電影《素媛》,震驚世界。不久前,電影中兇手原型趙鬥淳(音)被曝將出獄,受到廣泛關注。現實中,他曾在警局做筆錄時發出威脅:「我就算吃15年,20年的牢飯,即使出來已經70歲,我也會在裡面好好運動,你就等著我出獄吧。」
  • 素媛案罪犯明天早上出獄 將回案發地住
    趙鬥淳(SBS電視臺)海外網12月11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法務部11日消息稱,《素媛》原型罪犯趙鬥淳將於當地時間12日上午6點左右刑滿出獄。預計會回到京畿道安山市居住,那裡既是他的老家,有妻子在生活,也是綁架性侵案的發生地。
  • 「鸚鵡案」王鵬出獄:不值 我會繼續上訴
    5.15日晚上,任盼盼一家人都沒有睡著,這正是丈夫王鵬出獄的前一天,兩歲半的兒子一凡,知道第二天要去接爸爸後,發著燒的身體還是在沙發上歡快的蹦了起來。王鵬王鵬「鸚鵡案」,2017年進行二審,改判為2年,16日正是王鵬出獄的當天。
  • 蕭山死緩案:程序有錯疏,正義必缺席
    繼「兇手」入獄十年、「死者」突然回鄉的趙作海冤案之後,這起17年前的蹊蹺案件,再次引發了公眾對於司法公正的關注。  讓人感慨的是,本案審判時正值刑訴法的修訂;17年後,本案「翻案」時,又值刑訴法的再次修訂。這次的刑訴法及相關配套文件,在之前的基礎上明確了非法證據排除、審訊錄像錄音、堅決杜絕刑訊逼供的制度,這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法治的進步。
  • 鸚鵡案當事人今出獄,那些被「解救」的鸚鵡在救助站死了很多!
    鸚鵡案當事人今出獄,那些被「解救」的鸚鵡在救助站死了很多!任盼盼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丈夫由於喜歡養殖鸚鵡居然惹上了官司,並且還坐了牢,被剝奪了2年的自由。事情還要從4年前說起,2014年,來自江西的王鵬已經在深圳打拼了多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養上了鸚鵡。王鵬對著這種色彩斑斕、會學人說話的鳥兒十分歡喜,為此他不惜花費了自己本來就不算高的收入與有限的精力去照顧鸚鵡,這些鸚鵡在他的悉心照顧之下,不斷繁衍壯大,由最初的幾隻變成了將近50隻。
  • 崑山反砍案:不談法律談血性,好嗎?
    文|大漠魚崑山「反砍致死案」從27日案發至今已過去了4天的時間,但輿情發酵的深度和廣度還在繼續,硬生生地打破了「網絡輿情事不過三」的魔咒。更有意思的是,據說澳門還為此開闢了專門的盤口。網絡圖片民意如何,在法律意義上並不能起到太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