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網際網路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成立於2015年的智能雲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智能雲科)是其中奮勇當先的弄潮兒之一。
作為2018年國家首批六家網際網路可信雲服務平臺之一,智能雲科聚焦機加工領域的工業網際網路頭部平臺,為製造企業提供產品優化、生產製造、質量檢測、運維服務等裝備全生命周期數位化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
「端+網+雲」協同發展,打造工業網際網路良好生態體系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許多製造企業渴望更好更優化的工業服務。智能雲科以工具機設備連接為基礎,「設備層-車間層-網絡層」三層聯動,依託「智能終端+工業互聯+雲服務」創新模式,打造了iSESOL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能夠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工業服務,致力於滿足用戶的需求。
說到iSESOL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不提iSESOL BOX和iSESOL WIS。iSESOL BOX,智能雲科自主研發的工業平臺級智能硬體,致力於中小型製造企業的網端升級和裝備智能化。有了它,生產效率上升了,便也有創造更大價值的可能性。
iSESOL WIS,智能雲科實踐多年打造的工業APP簇,為中小企業提供生產管理、設備維護、質量監測和庫存管理等雲化車間管理功能,覆蓋製造企業全業務流程,助力其由「製造」轉向「智造」。相關負責人表示:「iSESOL WIS了打破企業-工廠-車間之間的信息孤島,讓生產現場各環節過程數據透明,實現工廠的信息穿透與可視化管理。」
基於iSESOL WIS+iSESOL BOX,iSESOL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現的是企業數據、車間數據、裝備數據的全面入網,是企業IT和OT層數據與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深度連接的結果。
一站式工業互聯服務,力求解決實際痛點
目前,基於設備智能化和車間信息化,智能雲科結合大數據,運用新方式,為製造企業提供一站式工業互聯服務,解其燃眉之急:
智能雲科推出實時互聯、即時結算的裝備租賃模式,提高社會閒置裝備的利用率;利用大數據和雲計算,實現貫穿設備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服務;打造訂單交易在線優選匹配平臺iSESOL BIZ(iSESOL智造在線),通過線上線下產能資源協同,面向機械加工領域企業提供訂單交易與多維度增值服務;面向企業、高校、科研院及個人等社會開發者搭建APP開發者中心,提供服務調用與工業APP應用開發能力。
「簡單舉個例子,如果有企業在生產作業過程中遇到難題,就可以我們的iSESOL應用商城下載對應的工業APP使用,這樣既有針對性,又能解決實際痛點。」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力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建設iSESOL平臺應用生態
今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提出加快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二十條」,包括加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融合創新應用,致力於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近年來,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態勢良好,在新技術革命面前,新的機遇已經到來。但與高度成熟的消費網際網路不同,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在落地實踐中還有一些必須突破的瓶頸。
不過歷經五年深耕,智能雲科乘風破浪,成效初顯。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雲科iSESOL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各項業務及產品生態基本成型,建設成效明顯。相關業務逐步深入中國一些製造大省,成功入選上海、廣東、山東、河北、重慶、浙江、遼寧等省市的工業互聯資源池單位;並在山東、浙江、廣東、遼寧等多地設立子(分)公司。
截至目前,iSESOL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服務範圍已涵蓋26省、161市,服務企業客戶3600餘家,連接智能裝備近3萬臺,累計服務機時近1200萬小時。
此外,智能雲科正積極推進區域行業雲平臺建設,以產業集群協同的思路,為區域雲平臺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集約化發展提供關鍵性基礎能力,助力區域產能整體抬升。如,山東博山鑄造產業雲、浙江永康門業雲平臺、浙江瑞安汽摩配行業雲平臺等的建設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未來,智能雲科何以「更上一層樓」?智能雲科總經理朱志浩表示:「我們的專業知識在機械加工領域能充分發揮,使這樣一個垂直領域能夠得到更好的服務。在未來,尤其是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上,必然會出現一個個縱深企業與平臺服務橫縱結合。」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