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灣這個小國家,其實很可愛

2021-01-17 壹行伊朗文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短短三天,就讓我感覺到巴林這個國家的小巧可愛,更因此讓我把它跟伊朗與黎巴嫩,並列為我最喜歡的三大中東伊斯蘭國家。只是如果仔細閱讀歷史,一下就能發現這個國家在繁華現代的外表下,其實也有許多無奈。


2015年冬天,我運用了較長的年假假期,從新加坡途經印度南部喀拉拉邦(Kerala)柯欽市(Kochi)飛往杜拜,隨後轉往巴林,再飛卡達前往阿曼,最後從阿曼返回馬來西亞,完成了這趟遊歷「波斯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多數國家的壯舉,除了籤證較為困難的沙烏地阿拉伯及科威特外,遍訪了GCC六國中的四國,而當中最令我驚豔的,自然是今天的主角:巴林。

比起周遭國家,不管是沙烏地阿拉伯或是卡達,都在國際舞臺中具有強大存在感,巴林的形象卻顯得有點薄弱,除了2011年阿拉伯之春時,許多巴林民眾走上街頭反對政府,最後卻以失敗告終,反而促使政府加強管制的印象外,我只是抱持著多去一國是一國的心態,對這個國家幾乎沒有任何認識。


由於2015年巴林才剛開放臺灣人申請電子籤證,半夜在印度柯欽機場辦理登機時,地勤不停端詳著我的電子籤證,一臉狐疑的打電話確認,更想不透怎麼會有個臺灣人要從柯欽飛往巴林(這世界喜歡特別路線的人還是很多的好嗎?)。

還好經過地勤小哥多次確認,我順利搭上飛機;只是到了巴林機場後,這次換移民官好奇我的電子籤證是什麼(這不是貴國發的文件嗎?),經過再三折騰,移民官終於隨隨便便在我護照上蓋了章,讓我順利入境。

經過一晚的紅眼班機,護照籤證還不停被質疑,光解釋就讓我耗盡力氣,當我正式踏進巴林時,已經沒有興奮,反而只剩提心弔膽。不過還好,我很快就發現擔心是多餘的,這個國家遠比我想像的可愛。

首先,貨幣價值雖然很高,一巴林第納爾(Dinar)幾乎是新臺幣80元,但物價卻很平實,無論吃飯或是交通,價格都十分合理;街上雖然是標準的阿拉伯樣貌,卻有許多現代風格建築,甚至還有F1賽車場以及掛在兩座大樓中間的風力發電機(聽說可以供應大樓五分之一的電力),除了缺乏大眾運輸外,基本上就是個追求永續環保的先進國家。



兩棟大樓間的風力發電機|Photo Credit: 劉晃銘 提供

英文更是超級通用,大多數人都可以使用流利英語,走在街上常常有人主動打招呼,即使是南亞裔或菲律賓裔的移工也都很親切,沒有任何緊張氣氛;跟著當地人一起在路旁的小攤子喝著阿拉伯紅茶,旁邊穿著白袍的阿伯一下就幫我把紅茶錢付掉,跟他說了聲Shukraan(阿拉伯文的謝謝),阿伯馬上露出燦爛的笑容,以及他那幾乎快掉光的牙齒,然後把右手放在心臟前表達不客氣。

更厲害的是,這裡到處都有賣酒的店,甚至聽說還有阿拉伯世界少見的「紅燈區」,完全沒有那種伊斯蘭教的傳統刻板印象!

短短三天,就讓我感覺到了這個國家的小巧可愛,更因此讓我把它跟伊朗與黎巴嫩,並列為我最喜歡的三大中東伊斯蘭國家。

只是如果仔細閱讀歷史,一下就能發現這個國家在繁華現代的外表下,其實也有許多無奈。聽說早期的巴林,充滿綠地與淨水,更被稱為可能是亞當與夏娃居住的「伊甸園」原型。隨後這座小島接受了波斯帝國統治,七世紀時又隨阿拉伯帝國擴張,成為最早接受伊斯蘭教的地區,只是自此綠地與淨水不再,慢慢成為一座沙漠荒島,居民以捕魚及珍珠為主業,直到20世紀前半發現石油後,才改變了這座小島的命運。


16世紀初期,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進入了波斯灣還佔領巴林,更興建了麥納瑪城(Manama),也就是今天巴林的首都,開始了超過一世紀的葡領時期。17世紀初巴林再度回到波斯帝國版圖,不過此時的波斯已不再是過去那個強大的帝國,使得巴林不停受到阿曼侵擾,但伊朗仍舊在巴林維持了超過一世紀以上的統治,直到英國人於19世紀前來波斯灣後才起了變化。

長期的伊朗統治,使得信仰「什葉派」的巴林人佔了人口多數,英國離開後,伊朗想把巴林再度納入版圖,只是由於巴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地緣關係,巴林自18世紀末起就受來自沙特、信仰「遜尼派」的「阿勒哈裡法」( Al Khalifas)家族統治,這狀況直到1971年巴林正式脫離英國獨立,也未曾改變。

剛獨立的巴林,稱呼他的國王為「阿米爾」(Amir),其形態與今天阿聯的七個大公國類似,不過現任國王哈邁德(Hamad bin Isa Al Khalifa)於2002年修改憲法,將國名改為「巴林王國」。

名義上雖然還是君主立憲,但首相系由國王任命,現任首相哈利法(Khalifa bin Salman Al Khalifa),也就是哈邁德國王的叔叔,更是自1971年就坐上首相寶座,是目前全世界任期最長的政府領袖,任期到今年已經快要50年,等於當了半世紀的首相,很多人還活不到半世紀。

如果再加上皇儲薩勒曼王子(Prince Salman bin Hamad bin Isa Al Khalifa),這三個王室成員構成了巴林政治權力的核心,全國不管哪個大街小巷,都能很輕易看到三人的「玉照」。


王室三人組的「玉照」|Photo Credit: 劉晃銘 提供

只是,少數的遜尼派,要怎麼控制多數的什葉派呢?

巴林王室的作法,當然就是運用石油帶來的財富,致力給予民眾福利,簡單說,就是讓百姓過好日子,當人民過得好,就不會管政治,原理跟某大國十分類似。

出於維持王室統治正當性的必要,巴林很早就開始準備「後石油經濟」,因此努力發展金融業及旅遊業,除了吸引大批金融業者到首都麥納馬設點,更致力發展觀光業,開放酒類與紅燈區,並興建連接巴林到沙烏地阿拉伯的跨海大橋,讓巴林成為沙烏地阿拉伯人週末想要喝酒逛夜店的絕佳選擇。


此外,為了讓巴林人生活更舒服,就需要推動大量建設;但巴林人自然不喜歡在夏天動輒攝氏50度的波斯灣豔陽下揮汗如雨,於是巴林也就跟其他波灣國家一樣,開始接納大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菲律賓的移民,幾十年下來,總人數幾乎已經佔了人口快要一半,成為推動巴林建設的幕後功臣。

在麥納瑪街頭漫步,輕易就能看到掛著寶萊塢巨星沙魯克罕(Shah Rukh Khan)照片的美容院、象神甘尼許雕像,以及滿街的印度餐廳。當中,來自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移民更是多數,也因此從喀拉拉大城飛往巴林、杜拜或阿曼的飛機十分頻繁,而這也是我這趟選擇從柯欽飛往波斯灣的原因。

喀拉拉是印度少數由共產黨執政的州份(另外還有東部的西孟加拉邦以及東北的特裡普拉邦),但有別於大家對共產黨統治的想像,喀拉拉其實相當先進繁榮,街上整齊乾淨,聽說衛生及教育也都是印度前幾名。喀拉拉的馬裡亞拉姆語發音十分溫柔婉約,相當適合吟唱情歌,因此寶萊塢電影常常會有馬拉亞拉姆語的歌曲出現。

記得在巴林的市集裡,我閒來無事跟著賣披肩的南印大叔閒聊,剛好他就是來自喀拉拉,當我拿出手機給他看我在喀拉拉參加的政治集會,他忽然很興奮的指著照片裡的旗幟「CPI(M)」,也就是印度共產黨(馬克思派)的旗幟說:「That's my party.」,可見得印共在喀拉拉的實力。

果然,2016年5月的喀拉拉邦選舉,印共就再次從國大黨手裡取回喀拉拉執政權,成為世界少數經民選誕生的共產黨政府,也是目前印度唯一由共產黨主政的州政府。

回到巴林,缺乏基層的少數統治,永遠不會一帆風順。隨著巴林經濟逐漸衰退,債券評比不停被標準普爾(S&P)降等,再加上突尼西亞與埃及發生的動亂,終於讓什葉派多數群眾的怨氣開始爆發,釀成了2011年的大型動亂。只是中東的動亂,永遠不會只是宗教與族群問題,還要包括更多國際政治因素。

例如就有許多謠言指出,什葉派龍頭伊朗試圖帶領風向,讓信仰什葉派的巴林人出來推翻遜尼派統治。

而伊朗的死對頭沙烏地阿拉伯,當然更要因此維持遜尼派統治的正統,再加上巴林還是沙特人周末休閒旅遊的最佳去處,於是在國際漠視下,沙特便應巴林王室之邀,調動軍隊進入巴林協助平亂(感覺像是朝鮮發生東學黨之亂,便引清軍進來平亂,還好沒有因此引發伊朗也進來插一腳,不然就變成波灣版的甲午戰爭);巴林的阿拉伯之春,也就因此胎死腹中。當初民眾聚集的「珍珠廣場」,更因此被推平,連紀念都不讓人紀念了。

中文世界裡,記載這場失敗革命的報導不多,我也只曾在《端傳媒》周軼君所寫的《拜訪革命》一書中看到這段故事。根據《拜訪革命》一書中介紹,巴林人認為巴林雖然是富國,但卻只有王室富有,人民非常貧窮;而少數統治的弊害,有時甚至連遜尼派民眾都看不下去,願意跳出來參加抗爭,呼籲什葉派的訴求。也許從此看來,巴林的問題,似乎不能只用宗教解釋,更應放在經濟不平等,以及人權脈絡下,更容易抓住問題的本質。

只是,這世界聽得到巴林什葉派的怒吼嗎?恐怕也沒這麼容易。因為美國與伊朗長期的對立,什葉派先天上已經被國際主流社會貼上不好的標籤,加上巴林更是世界數一數二親美的國家,1991年便與美國籤署防衛協定,允許美國第五艦隊停靠巴林,甚至還被美國列為北約以外的重要盟友。

如果再加上沙烏地阿拉伯,以及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的特殊關係,幾乎就能斷定巴林什葉派的抗爭,恐怕是無法成功的。2012年,因抗爭而暫時停止的F1賽車,又再度返回巴林,使巴林再度回到歌舞昇平,或許作為少數統治的巴林王室,如何維持沙特及美國的支持,會是一件比爭取什葉派民心更重要的事。

2015年我在巴林的短短三天,見到滿街的巴林國旗都降下半旗,我問了計程車司機,為什麼巴林要降半旗?答案是,沙特前國王阿布杜拉(Abdullah bin Abdulaziz Al Saud)駕崩,而且一降要降一個月(阿布杜拉國王是1月23日駕崩,我拜訪巴林時已經是二月下旬)。

我問司機,為什麼沙特國王駕崩,巴林要降半旗,司機只淡淡地回,因為沙特是我們的老大。這位司機知道我下一站要前往阿曼後,還很主動的留下他的手機,要我去阿曼看看,阿曼國旗有沒有降半旗然後再告訴他。

當然,阿曼沒有降半旗,卡達沒有,阿拉伯也沒有,所以這樣的降半旗決策,並不是GCC統一的,而是出自於巴林王室對老大哥的尊榮。或許這樣的巴林與沙特關係,更像古代朝鮮王朝奉中國明清兩代為正統,內部雖然獨立,但發生內亂外患時,總會試圖尋求老大哥來拯救有點類似吧。

Photo Credit: 劉晃銘 提供

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絕不是巴林唯一的他者,前殖民宗主國英國及另一個鄰國卡達,也對巴林的國家形塑,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

18世紀末,在巴林站穩腳步的阿勒哈裡法家族,將勢力範圍延伸到了卡達,雙方甚至在19世紀中葉爆發了戰爭,最後在英國調停下才暫時停戰。自此,巴林與卡達成為世仇,甚至還產生了領土糾紛,特別是英國把距離卡達只有四公裡的侯瓦爾群島(Hawar Island)劃給巴林,引發卡達強烈不滿,不停聲稱對侯瓦爾群島的主權,雙方一度還差點發生武裝衝突,還好在沙烏地阿拉伯出兵幹預下,才沒釀成全面戰爭。

只是經過百年來的愛恨情仇,兩國也沒力氣真的打上那一架,而於2001年將領土問題送交國際法院(ICJ)審議,最終ICJ做出了較有利巴林的判決,也算是給了巴林一點面子,更立下國際法院和平解決領土紛爭的典範。

只是卡達當然不滿于波斯灣小島國地位,除了運用石油財富大力建設,更積極推廣卡達式的伊斯蘭文化,成立半島電視臺,甚至以遜尼派為主體的卡達,還跑去跟什葉派的伊朗攜手開發天然氣,這引來了沙烏地阿拉伯強烈不滿,因此上演了2017年沙特宣布與卡達斷交的大戲,之後包括巴林在內的一串中東國家,也都選擇跟進。中東國家的恩怨情仇,或許確實無法單純用教派就做出解釋。

而中東有趣之處,就在於沒有一個單一因素可以完美解釋其政治樣態,即使宗教還是最重要的一塊。我參訪巴林大清真寺(Al Fateh Grand Mosque)時,在這座同時可容納7000人的大型清真寺裡,很幸運地遇到一位熱心的嚮導,他用清楚的英語,很詳細的為我解說伊斯蘭的原理與習俗,以及伊斯蘭為什麼愛好和平,讓我受益匪淺。


今天的巴林國旗,中間有五個三角形,象徵的便是伊斯蘭教的「五功」(念、禮、齊、課、朝),由此就能知道宗教對於巴林人的重要性。有趣的是,今日的巴林國旗形狀與卡達國旗相當類似,充分展現出兩國曾有的密切關係。只是宗教情感,畢竟比不上現實政治的重要,在巴林宣布與以色列建立正式邦交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立刻譴責巴林背棄了穆斯林兄弟,雖然更早承認以色列的埃及及約旦,立刻表達了歡迎。

在歐美列強錯誤的中東政策影響下,以色列的存在,對於伊斯蘭國家而言永遠如同塊疙瘩,看了不開心,但不理他卻又不行。因此與以色列鄰接的埃及與約旦,才會早早就承認以色列,只是這樣的超前部署,讓前埃及總統沙達特(Anwar Sadat)付出了慘重代價,甚至因此被暗殺身亡。

不過這樣的政策,終究為以埃關係帶來正面發展,今天可以自由自在地從埃及穿過陸路邊境前往以色列,也是多虧了當年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積極促成埃及與以色列籤署大衛營協定。

以埃的陸路邊境,可以說是我走訪全世界各個大小國境中,最令我驚豔的地方,當我已經習慣了埃及境內所有女生都包得黑壓壓甚至只剩眼睛時,只是走路穿越以埃國界,一進到以色列,居然就看到了一群穿著緊身小可愛的健美少女。一個國境兩個世界的衝擊,至今仍在我旅行生涯上,寫下非常重要的印記。

中東地區的複雜樣貌,世界變動得比你我想像的還快!

只是希望,無論外在環境怎麼改變,這個小島國仍然可以維持他一貫的友善、好客、進步與繁榮,也希望美國在巴林持續擴張影響力,甚至推動其與以色列建交的同時,也能真正為巴林守住民主核心價值,讓巴林少數派的聲音不再被忽略,不再有如同2011年般的血腥鎮壓,也讓我有一天還能踏上這塊小島,前往南部沙漠,拜訪那棵400年來附近沒有任何水源,雖然孤獨,卻仍枝葉繁茂的「生命之樹」(Tree of Life)!

這個亦非東亦非西方的神秘古國

她的面紗下究竟什麼樣?

壹行 · 伊朗 | 伊朗與你想像的不一樣

神秘 | 波斯 | 熱情 | 美好

 

文章作者劉晃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由壹行伊朗編輯

如需轉載,請聯繫客服,並註明出處


請發至郵箱:yixingyilang@126.com

壹行 · 伊朗客服微信:614989451





相關焦點

  • 美航母留在波斯灣,不是要對伊朗動手,反而是在「示好」
    (尼米茲號航母撤離波斯灣並非是由於伊朗的壓力,更多的可能是美軍內部調整)自從1979年伊朗革命之後,伊朗和美國之間就徹底淪為敵對關係,伊朗把美國和以色列視為自己的主要敵國,並以徹底消滅以色列、把美國從中東驅逐出去作為伊朗的政治目標。
  • 美軍大批「核轟炸機」出動,波斯灣上盤旋36小時
    演習地點被定在波斯灣,此舉自然會受到伊朗的大力反對,但是在聽到美軍方面的通報之後,伊朗直接讓海軍、空軍隨時備戰。 但此次不同於以往,美國軍方明確表示在演習之外,所有參加演習的B52核轟炸機將前往波斯灣,對伊朗進行武力威懾。該消息一經發布,就引起了伊朗方面的高度關注。首先波斯灣本身就是一個「敏感海域」,作為伊朗的主要出海口,任何一個國家的戰機長時間逗留,都不利於國家安全。而此次前來威懾的還是臭名昭著的美國海軍,沒有人會相信美國。伊拉克戰爭,就是最好的例子。
  • FGO提亞馬特的黑泥看似可怕,卻造福了千年後的波斯灣居民
    甦醒的提亞馬特用黑泥將整個波斯灣染黑,從海水中誕生的魔獸蜂擁向陸地,如行軍蟻過境般橫掃一切。魔獸不需要進食,但它們被下達了消滅舊人類的命令,以一種淫樂的心態肆意屠殺沿路的居民,不管舊人類投降還是抵抗,所過之處無人倖存。提亞馬特的黑泥如同浪潮般,一波接著一波快速地湧向地面,凡是被黑泥吞噬的舊人類統統被改造為魔獸,加入魔獸大軍當中。
  • 美軍「獵雷海龍」直升機趕赴波斯灣
    美軍「獵雷海龍」直升機趕赴波斯灣  據報導,為了保護荷姆茲海峽免遭水雷威脅,美國海軍正加緊將MH-53E掃雷直升機派往海灣地區。一旦發生戰爭,美軍將主要依賴大型艦載直升機清除波斯灣水域的水雷。  武裝到牙齒的「海龍」  據介紹,美軍向海灣抽調的MH-53E是拿西科斯基公司的CH-53E重型運輸直升機製造的,首架量產機於1986年交付給海軍,綽號「海龍」,迄今裝備美國海軍57架。
  • 伊拉克油輪駛入波斯灣,船體被發現水雷,伊外長:美編造開戰藉口
    水雷資料圖援引伊拉克安全媒體中心報導,這枚「特殊水雷」在一艘從伊拉克港口駛出的油輪船體上被發現,當這艘船駛入波斯灣國際海域後,被發現「不明異物」。目前,伊拉克已經就此事成立團隊應對。這枚不明水雷是何種水雷暫時未知,幕後兇手也不清楚,但是與水雷被發現的同日,伊朗外長發表推文,表示美國計劃「編造開戰藉口」,雖然未提及伊拉克郵船的水雷,但聯想去年的波斯灣「水雷事件」。到底誰在伊拉克油輪上安裝了這枚不明水雷?這枚水雷的目標只是伊拉克的油輪還是一場美國去年未成功的「洗衣粉」事件的後續?幕後指使已經不言而喻。
  • 小浣熊看著可愛,其實是危險的外來物種
    據《國家地理中文網》的相關報導,浣熊實際上是一種適應力強,易泛濫擴張,又貪吃的雜食動物。強大的環境適應力浣熊最適應河流環境。科學家表示:「這個物種能夠適應高度多樣化的環境和生物氣候條件,從加勒比海紅樹林到歐洲溫帶森林,再到寒冷多雪的美國北部森林。」世界各地都有適合它們生活的氣候條件,而它們的棲息地預計還將向北不斷擴張。不挑食,垃圾都吃除了適應力強,對食物不挑剔也是浣熊的一個特性。
  • 伊朗的彩虹島——波斯灣荷姆茲島
    陸地衛星8號2020年9月23日拍攝的荷姆茲島不斷抬升的鹽層和其它沉積巖與變質巖混合在一起,造就了波斯灣中這個小島五顏六色的景色。紅灘實際上是最優質的紅色粘土,應用於多種工業和化妝品,這些礦物的質量僅次於西班牙紅土。
  • 核航母繼續遊弋在波斯灣,此前曾下令撤離海灣
    但是令人詫異的是,美國這位代理國防部長竟然出爾反爾,不顧眾人的反對,取消了之前的撤離命令,要求尼米茲號航空母艦繼續留在中東,留在波斯灣,應對可能存在的威脅。這顯然沒有得到多數人的同意,這樣的做法也直接導致了兩國的關係繼續僵化。
  • 哪個國家是人們心目中最宜居的國家,是美國嗎?其實是這個國家
    那就是這個國家有遼闊的疆域,豐富的資源、適宜的氣候、還有得天獨厚的戰略地位。目前,世界範圍內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其中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國家並不多。所謂幹得好不如生得好,有些國家一開始就有機會變得富強,而有些國家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成為世界大國,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 72小時關鍵時刻:美國航母進入波斯灣,伊朗的報復行動或將終止?
    一個人只有專注於一個目標,才能在這個目標上取得成功。型心大家對麥當勞都不陌生吧,可誰又了解它背後的故事呢!麥當勞在創業之初只是小店,當時有一個叫克羅克的年輕人和一個荷蘭人從麥當勞兄弟手下買下了這個小店。克羅克是一個有點愚蠢的人,他只開麥當勞店,加工牛肉,養牛錢都由別人賺,而荷蘭人卻十分聰明,他不讓任何人有賺錢的機會,麥當勞,牛肉加工廠,養牛場全在他一個人旗下。
  • 為威懾伊朗,美軍從本土派兩架轟炸機飛越波斯灣
    報導稱,這兩架美軍B-52H「同溫層堡壘」轟炸機從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起飛,執行了大約36小時的飛行任務,橫跨歐洲,穿越紅海北部,穿越沙烏地阿拉伯境內,再從北向南飛過波斯灣。這位官員稱,飛行路線圍繞卡達進行逆時針旋轉,並一直保持在更接近阿拉伯海灣西部和伊朗領空之外的空域位置。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和卡達的飛機,在部分飛行航程期間伴飛美軍飛機。
  • 都知道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卻很少人知道島嶼最多最美的國家是哪
    千萬年來,有數不清的海鳥來到這個小島上棲息,在島上留下了大量的鳥糞,經年累月,鳥糞起了化學變化,成為一層厚達10米的優質肥料,人們稱之為「磷酸鹽礦」。全島3/5被磷酸鹽所覆蓋,只有沿岸有一窄條平地。3.面積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東臨波斯灣、阿曼灣,南臨亞丁灣和阿拉伯海,西隔紅海與非洲大陸相望,北與亞洲大陸的分界大致在西起紅海東北部的亞喀巴灣北端東至波斯灣的阿拉伯河口一線,是世界最大的半島。南北長2240千米,東西寬1200-1900千米,面積322萬平方千米,海拔1200-2500米,是古老平坦臺地式高原。
  • 威風凜凜的大型犬古牧,其實內心又萌又暖,是個小可愛
    威風凜凜的大型犬古牧,其實內心又萌又暖,是個小可愛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每天看盡科技知識,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呆萌的寵物了!古牧算是大家經常能接觸到的一種大型犬了,它們的毛髮濃密,有的甚至能蓋住眼睛,讓人疑惑這個狗狗是不是能看清眼前的路。其實這個看起來威風凜凜的古牧,其實內心是個又萌又暖的小可愛呢!古牧來自於英國地區,本來是作為牧羊犬來培養的,因為體型巨大,有時候連牛群也能一併的管理。這種狗狗的血統古老,在不斷的繁育過程中和其他的犬種融合,又產生了新的犬種。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柳北這個公園「安家落戶」,你見過這個「小可愛...
    通過查找資料比對,發現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戴勝。洋紫荊下的美麗園林人近年來雀兒山公園致力維護和諧園區環境,在做好園林建設的同時,抓好噪音治理、嚴禁偷釣濫捕,使得公園不僅成為市民遊客悠閒、遊覽的好去處,還吸引了一批野生動物前來安家落戶。
  • ...波斯灣緊張局勢急劇升級。伊朗表示,以色列和美國很可能是周五...
    伊朗譴責以色列、美國是導致核科學家被殺的幕後黑手;① 在距離川普離任只有最後幾周之際,波斯灣緊張局勢急劇升級。伊朗表示,以色列和美國很可能是周五殺害其一名頂級核科學家的幕後黑手,並誓言將為此實施報復。② 根據政府的一份聲明,被殺的Mohsen Fakhrizadeh是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部門負責人。
  • 吃貓肉,是這個國家的習俗
    貓咪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很多人都很喜歡可愛呆萌的貓咪,小編的家裡也是養了一隻英短>,但在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卻將貓咪端上了餐桌,貓咪對於這個國家的很多人來說就是一種吃的肉而已,小夥伴們知道是哪個國家嗎?
  • 消滅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他們怎麼忍心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義大利的「國中之國」。小到什麼程度?水,電,一切資源均由鄰國提供。同樣是義大利,曾出現過一個「大」國。有多大?這麼說吧,它曾激起戰後義大利發起第一次、且唯一一次的侵略。還迫使聯合國修改了憲章。但它面積更小。
  • 警事| 快遞櫃下的「小可愛」,竟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快遞櫃下的「小可愛」  竟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2020年12月14日,高新區公安分局金鳳派出所民警接到群眾求助稱金鳳苑小區內出現一不知名動物,疑似國家保護動物。  隨後民警將此動物帶到金鳳鎮農業技術服務辦公室,經過工作人員鑑別得知,該白色動物屬於白鼬,別名短尾黃鼠狼、掃雪鼬等,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中國,該物種也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
  • 警方救助一隻「小可愛」!你知道它是國家幾級保護野生動物嗎
    警方救助一隻「小可愛」!你知道它是國家幾級保護野生動物嗎 2020-05-14 0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給雞拜年的黃鼠狼並不是黃鼠狼,而是這個小可愛
    你說說長得這麼可愛怎麼可能是!實際上這個小傢伙叫伶鼬,單純看外貌就是很可愛的小動物,而且還有兩種形態,夏天和冬天是不同的毛色,下圖就是它冬天的樣子,可以說是小可愛本可愛了。它換毛色的理由也是非常簡單,為了捕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