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觀察員丨誰小時候買小浣熊乾脆麵只是為了吃的?

2020-12-04 幸會Salon

「其實我一開始對這些東西的看法是帶點鄙視的。」已經收集潮玩2年的妮妮,跟人說起自己的入坑經過時會這樣起頭。

●各種IP的潮流玩具

早些時候的妮妮並不懂潮玩、手辦、公仔、大娃這些概念和定義的異同,在她眼裡,這些一隻普遍幾十元起,動輒上百上千的「小玩意兒」純粹就是「浪費錢」。

「花這麼多錢,買這些並沒有實際功能的小玩意兒的腦子都有點問題。」早在大學時期妮妮,除了在對這些小玩意本身以外,對擺弄它們的人群也頗有微詞。

●彼時妮妮還不曾聽過這樣一句話:手辦一道牆,北京一套房

當時的妮妮看到,身邊一些男孩,私下收集著一些巴掌大的人形玩偶,叫做「手辦」,手辦的形象也多以日本動漫或遊戲中的女性角色為原型。

而這些男孩平時在生活中大多不善言辭,更不善於與異性交流,卻常常聽到他們聚集在一起交流看劇或遊戲心得,有些人甚至直呼其中女性角色為「老婆」,購買與收藏手辦的行為成了「養老婆」,有些被稱為「大佬」的圈內手辦收藏者的老婆可以擺滿整一面牆甚至一間房。

●當時妮妮眼中的宅男的手辦房,大概就長這樣

不得不承認,這些見聞多多少少讓彼時涉世未深的妮妮產生了一些心理不適,不可避免地,也開始對手辦與其愛好者或多或少產生了一些偏見。

如果沒有認識現在的男朋友阿林,妮妮對這些小玩意的看法可能很難改變。阿林是某網際網路公司的軟體工程師,二人通過相親認識,據妮妮自己說,阿林給她的第一印象完全就是個陽光大男孩,經常笑,也經常能讓周圍人笑,穿著短袖能看到臂膀上的肌肉,渾身上下散發著活力——總之,完全不像妮妮以往印象中的「宅男」。

二人確定關係後,妮妮發現阿林的業餘愛好十分豐富,運動健身,電子遊戲,動漫番劇都有所涉獵,阿林也有收集動漫人物形象手辦的愛好,家中的手辦堆滿了各個角落,出於增進感情的動機,妮妮也經常與阿林了解購買收集這些小玩具的心理,一來二去,妮妮對手辦的印象也開始有所改觀。

●阿林的房間

起初的妮妮想要與男朋友培養相似的興趣愛好,增加共同語言,所以開始嘗試了解各個手辦背後的背景作品,但妮妮與阿林不同的是,她所了解得動漫作品非常少,與阿林同時看到一個手辦時的主觀感受很可能完全不同:阿林或許能出於對角色和背後作品的了解,萌發由衷的喜愛,而妮妮只能在一旁乾瞪眼:這有什麼好看的啊?

有意無意的,妮妮開始將目光瞄準了潮玩,一次在某商場閒逛時,她看到擺放在商場內的泡泡瑪特盲盒機,由此打開一隻盲盒,收穫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隻潮玩,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我開始發覺這個的樂趣,首先是拆著一個又一個盲盒,即使我未必是那個IP的粉絲,但拆盲盒時,類似探索未知的心理和快感,真的很上頭。直到現在,我依然喜歡拆盲盒時撕開帶子的一瞬間,然後拿出一樣精美的玩具。而當一個又一個這樣由我悉心收藏的寶貝擺上桌面,我會有一種非常非常治癒的感覺。

●泡麵貓頭頂有糧盲盒

借著妮妮的故事,到此我們在此可以先將潮玩和手辦進行一下區分

人們所熟悉的手辦模型,大多依賴於已有IP,例如動漫、書籍、電影等作品,從屬於IP中的人物或劇情設定。而潮玩則源於設計師個人靈感,生活中的人、各種物品都可以成為潮玩的原型,甚至還有自身情感具象化的作品。

而與手辦相比,原創潮玩很少對其背景進行具體而詳細的設定,這樣的操作對於潮玩的普及有不小的好處:購買手辦的,往往是出於對作品中人物的喜愛,所以購買行為的前提是要對原作有所了解,因此沒有設定背景的潮玩,對於消費者來說認知門檻就要低很多。

潮玩強調IP,弱化故事。日本動漫如火影海賊,超級英雄如漫威DC,背後總是有個宏大的世界觀在驅動消費者買單。而大多數潮玩只有一個形象。

但對於商業而言,這未必不是一個優勢。購買潮玩背後的心理動機之一是收集,一件物品本身帶著故事向消費者走來,消費者勢必會跟著他們的故事線去走;但不是所有人每時每刻都需要別人的故事,單一IP的潮玩,帶來的是更大的想像空間。

●但並不是說所有潮玩就不會涉及已有故事的作品IP,在這裡我們討論的是「大多數」

這些潮流玩具允許消費者將其掏空,然後把自己的故事裝進去。擁有美好的物品能讓人感到充實和寄託,就像妮妮至今仍然記得她收穫自己第一件從盲盒中打開的物件一樣,她當時開心地擁抱了阿林。

由此,在有所區別於「手辦」的「潮玩」圈,消費者購買的動機從對人物原型的喜愛,轉變為對形象本身的迷戀,設計外觀的「好看」和「流行」成為購買的主要理由。另一方面,原創也增加了作品的自由性,避免了還原原作的壓力,可以通過修改細節賦予作品不同的含義,尤其空白的設定,有利於設計師進行二次創作,創造出不同的個性化形象。

2016年以來,潮玩逐漸成為新零售、新消費、新經濟、新文旅等各種新概念的寵兒。它們以盲盒為主要銷售模式,佐以中高端限定款,通過抽選、收集、交換、兜售、二創等衍生玩法進一步發酵,逐漸突破小眾圈層,進入大眾視野。

數據顯示,潮玩的購買用戶近60%為18-35歲的寫字樓人群,在一二線城市,20多歲的女性白領是目前不少潮玩商家最核心的受眾群體,她們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也喜歡好玩可愛的玩具。深受社交產品的影響,朝九晚五之餘,也更加希望展示自己的個性。

●2015——2024十年全球&中國潮玩市場規模(含估計)

潮玩正是站在了這樣一個風口上,成為了人們情感的集中爆發點。

為何潮玩在年輕人中發展的如此之快?也許是情感,而非物質。

就像QQ X 凱度《Z世代青年消費力白皮書》中寫道:對於Z世代(1995年到2009年的出生的人口)來說,消費的內在驅動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物質層面的滿足;擴大社交圈、自我愉悅和探索存在這些深層次的情感訴求越來越成為重要的消費驅動。

與此同時,潮玩不僅因其藝術內容和外形吸引年輕消費者,更符合當下年輕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用來滿足他們所需要的陪伴感、擁有感,還有社交認同。

這裡簡單聊個例子:很多人心目中,年輕人總是朝氣蓬勃、精力旺盛,2018年左右,各個網際網路公司還曾經興起一場做社交產品的浪潮,卻大多不能善終——為什麼?

或許對比往屆消費者而言,Z世代更關注自我,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更加「內向」。人與人交流時的障礙感有增無減,因為需要表現「有趣」而形成的壓力,在與跟物品打交道時並不存在。就像寵物市場的繁榮背後,是越來越多養狗養貓的人——從寵物到潮玩,其底層的消費心理邏輯,是相似的。

●kaws

深受年輕消費群體喜愛的潮流玩具,也在2020年雙十一期間迎來銷售高峰。

其實早在2019年的雙十一當天,天貓就賣出了超過200萬個盲盒,銷售額為8212萬元,成為雙十一玩具大類銷售冠軍。而到了2020年,單就以盲盒為主要產品類型的品牌泡泡瑪特,這一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42億元。

今年雙十一正式開啟之前,阿里巴巴副總裁古邁就曾向記者透露:如今的潮玩交易規模僅在天貓就有約40億元,而在全渠道,保守估計這個數字可以達到300-500億元。

●雙11」當日的天貓交易指數較高的部分潮流玩具相關店鋪與盲盒3大品類(整盒公仔、pvc擺件、整盒擺件)銷量榜單

放眼世界,目前全球的潮玩市場業已達到了236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而且在今年這個經濟的下行周期中也能獲得近20%的漲幅。而中國的潮玩市場不僅規模大,增速也領先全球接近30%的年化增速。

潮玩市場的迅速崛起,其實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畢竟,之前吃乾脆麵來搜集卡片的那些小朋友們,現在已經長大了,人們總需要一種方式來留住或延伸童年。

換句話說,人類在每個生命階段都需要玩具,只是其形式在發生變化。告別童年的洋娃娃和四驅車時,有人愛上了數碼周邊,有人痴迷於奢侈品牌,還有人熱衷於各樣文玩。

當然,不同玩具擁有各自的風格和故事,同樣的潮玩也能夠滿足不同屬性的用戶需求。有人買的是小眾品位,有人買的是萌系觀感,也有人只是湊個熱鬧。

當潮玩市場中的需求旺盛值驟增,供給加入工業化大生產中,為了滿足快速擴展的需求,潮玩的設計工期也開始被大大縮短,有名氣的設計師一年之內產出的系列也越來越多,潮流玩具身上的收藏和藝術價值就開始不斷被稀釋。

●2020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

不得不承認的是,潮玩走向大眾,既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愛,也能給產業鏈上多年堅持的從業者們帶來巨大的收益回報。但同時,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商業化的運作,導致整個行業價值竭澤而漁式的被壓榨。

潮玩早期玩家褲衩說,剛進圈的時候,自己會對一切都感到新鮮。通過豆瓣、貼吧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他四處求學大神、結識同好,還認識了許多外國潮牌。

●但當時國內潮玩屬於小眾愛好,市場尚未得到規模開發,玩家們也比較單純。

「當時雖然購買的正規渠道少,但大家都比較坦誠,在群組裡進行轉賣、代購也很少出問題。」褲衩的早期庫存多數來自二手市場。每逢品牌推出新系列,許多清貧玩家就會選擇賣掉舊貨回血。當時,潮玩圈刻意炒價的現象並不多見,除稀缺的限量款和隱藏款外,多數能用合理價格回收。

而隨著潮玩粉絲的隊伍不斷壯大,褲衩的愛好逐漸成為一門被關注的生意事。

成立於2010年的泡泡瑪特,早期主要是販賣服裝、玩具、日用品等百貨,但在短短6年時間後,迅速生長為國內潮玩領域的拓荒代表。

●圖片來自:泡泡瑪特官網

據說,在2016時,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在微博發現網友們對王信明設計的Molly潮玩興趣強烈。他隨即帶團隊飛往香港,拿下Molly的獨家IP版權。

此後,泡泡瑪特做起了設計師和藝術家的經紀公司生意,大批發掘和籤約具有潛力的潮玩設計師——幾年過去,如今的泡泡瑪特已經構建了穩定的潮玩開發鏈條:設計師進行IP創作,泡泡瑪特負責產品生產包裝,然後推向市場,並繼續在品牌運維上發力。

除了實體直營店外,泡泡瑪特還通過機器人商店、天貓旗艦店和官方商城等豐富購物場景。就像妮妮一樣,很多新玩家就是在商場閒逛時沒能抵擋誘惑,在泡泡瑪特機器人商店打開了人生第一個盲盒。

為了增強用戶粘性,泡泡瑪特還頻頻布局潮玩社交。研發了潮玩軟體「葩趣」,希望藉此對資訊、社交和銷售進行整合:葩趣既能作為泡泡瑪特新品發布、活動抽號的陣地,又能供用戶進行交友互動、心願分享和二手交易。此外,泡泡瑪特還舉辦了多場潮流玩具展會,為品牌、設計師和粉絲提供展覽和交流的線下空間。

「泡泡瑪特把潮玩推向市場,但也正親手毀掉這種文化的精神和個性。」褲衩對這種過濃的商業氛圍表示擔憂,像他一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都表示,現在各個品牌的潮玩,無論從原創設計到品控質量,都與從前有所差距。

從小眾圈層進化到好生意,潮玩像無數亞文化一樣,正在進入必然的混亂時期。

●泡泡瑪特線下門店

潮玩介乎於收藏和玩具之間。玩具的屬性是娛樂,而收藏的屬性不可避免地帶著溢價。

而「盲盒+限量」的銷售特徵,更讓潮玩的收藏屬性不斷加強,隨之而來的高溢價也吸引了不少人擾亂市場正常秩序。

在高昂的二手價格引導下,黃牛總是能找到方法參與潮流玩具的搶奪。這就造成了玩家難以以原價獲得一手的限量產品,只能夠在二手市場高價購買,而在這裡,也有潮玩品牌的內部工作人員自行消化限量的潮流玩具,利用職務之便優先購買後,另行銷售的許多商品。

在由此催生的灰色產業鏈作用下,山寨、翻模和改裝逐漸成為無力購買高價正品的玩家的選擇,大量山寨與盜版產品的出現正在讓潮玩老玩家們扼腕。

就像前幾年的球鞋、漢服、JK一樣,突然繁榮的市場背後是什麼樣,沒有人知道。

有不少聲音擔憂地感嘆:資本的強勢注入對產業發展很難產生長遠的影響,畢竟投機倒把行為不產生真實的價值,這些小眾文化最終都逃不過出圈、被遺忘的命運。

不過依然有許多人圈內人士對潮玩接下來幾年的發展持樂觀態度:

「不可否認,潮流產品生命周期都比較短。但潮玩可以將藝術、設計、繪畫、雕塑等多元素融合為一體,很難找到替代品。」他們還表示,球鞋、漢服、JK能找到替代品,但潮玩之類的玩偶公仔是不一樣的,它們被每個玩家賦予了獨特的意義。

業內人士表示,盲盒只是一種營銷方式,一條產品式孵化IP的道路——這是目前最有效率的一條路,但不是唯一一條。

頭部公司如泡泡瑪特,已經開始在平價的盲盒產品之外,嘗試更多延續IP生命力的方法。如在設計與定價上分出更具梯度的結構,打造更多限量、更具設計感的高端玩具,為已有熱門IP衍生更多品類的產品,包括徽章、T恤、拼圖等。

●當功能飲料品牌紅牛涉足潮玩

的確,潮玩熱的延續必然有它的道理。

一方面,追求新奇、投機的消費心理不會消失——盲盒的存在完全對標於此,大多數消費者可以只為開箱的新鮮感而買單,也沒有人不會不喜歡可愛公仔的形象。

而更深層的是,當代青年對包括設計在內的文化商品消費需求越來越強烈,潮玩可以作為很好的平價藝術入門產品。

溫飽之後,文化藝術所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是剛需。

最後,妮妮不忘友好地提醒我們,也希望藉由我們提醒許多尚未解除潮玩但有此意向的朋友:潮玩水深,入坑謹慎。

如果思考再三仍然執意上路,還望做好功課,另外附上她個人的購買心得,希望能夠幫到大家,以此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妮妮推薦的

購買渠道&方式:

實體店

泡泡瑪特、酷樂潮玩、樸坊、九木雜物社、1983推盒機都可以買到,但每個地方買到的類型均有不同。

淘寶等官方線上渠道

尋找獨角獸旗艦店:雖然在運營方式上受到圈內部分人士爭議,但貨源豐富,許多產品在他們家首發;

Toy4u潮玩鋪:許多IP與他們家有相關合作,可以在這裡蹲到一些顯示不限量的產品;

BANG STORE/TYCTOYS:這兩家都是圈內較知名的買大娃渠道,有很多大娃可以在這裡買到;

以及包括幸會潮玩、52TOYS、樸坊旗、泡泡瑪特在內的許多知名品牌旗艦店。

微信社區抽選

購買大娃等產品入坑後,可在微博、小紅書等IP官方運營的社交媒體帳號尋找或索要加入微信粉絲群的途徑,群內定期會由官方運營者開啟抽獎選活動,中獎後獲得購買資格。

微信小程序、鹹魚等二手收購渠道

目前上述提到的許多商家,包括九木雜物社、酷樂潮玩以及潮玩族等,都開啟並運營了微信小程序,這裡有許多售賣二手或未拆盒閒置盲盒的玩家,且價格大多比起原價更為友好;

鹹魚上,水較深,運氣好可以撿到一些較便宜的大娃好貨,但還是建議選擇小程序等專業聚集性更強的社區或市場平臺。

摩點App

在摩點App上有許多全新的優秀盲盒/大娃設計師發布其IP製作的眾籌計劃,在此選擇加入有機會以最低價格購入許多品質極高的產品。

動話題

點擊文末「寫留言」告訴我們

你也是潮玩愛好者嗎?

你在用什麼方式延續你的童年?

相關焦點

  • 除了可以集水滸卡的小浣熊,你還懷念哪種乾脆麵?
    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特別喜歡吃乾脆麵,記得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零食,那就是乾脆麵。因為小時候吃的乾脆麵種類沒有現在這麼豐富,不過也很便宜。在媽媽的手中要出5毛錢就可以在小賣部買到一包特別好吃的乾脆麵。不過現在我們可以去超市裡買到各種各樣口味的乾脆麵,但卻少了小時候的那種味道。
  • 「酸湯魚經濟學」為什麼小浣熊乾脆麵不會漲價?
    比如我的一個同行給了我一個問題,「乾脆麵市場是被『小浣熊』這個品牌壟斷了,而市場的壟斷者往往可以制定對自己更有利的價格,那為什麼『小浣熊』乾脆麵這麼多年來不通過漲價獲得更大的利潤?」這看起來這是真的。小浣熊乾脆麵在20年前的零售價格就是1塊錢,而現在好像還是(如果從網上成箱購買,每包價格還能降到8毛左右)。而這年來,中國內地平均通貨膨脹率在每年3%左右。
  • 小浣熊/乾脆麵/小熊貓傻傻分不清?
    在我國經常會出現小浣熊/小熊貓/乾脆麵傻傻分不清的情況,這可能跟小時候吃過的某款乾脆麵有關,九十年代的時候有款集卡零食——小浣熊乾脆麵。也只能故事因為如此,大家管小浣熊叫做乾脆麵。多少人為的不是吃乾脆麵,而是為了裡面那張卡!
  • 「小浣熊」不只是乾脆麵 變身手遊一樣萌
    相信不少80、90後的朋友都曾看過《小浣熊》這部治癒系動畫,還記得裡面那隻又萌又聰明的小浣熊嗎?還有小時候風靡校園的小浣熊乾脆麵,這些都是這隻萌物帶給我們的美好回憶。現在,這隻小浣熊又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啦,《小浣熊》官方近日推出了一款休閒益智遊戲《配對小浣熊》,裡面各種萌翻你的小浣熊等你來玩哦!
  • 回味|小浣熊、小當家……乾脆麵是曾經的快樂之源
    「經典」小浣熊乾脆麵藍藍的天空,黃綠色的玉米地,戴著彩色帽子的棕色小浣熊正要鼓掌;藍天白雲下,挺拔的松林中,棕色白肚子的小浣熊舉著火炬奔跑……這些是記憶中還大約有印象的早期兩款小浣熊的包裝。當時的小浣熊乾脆麵,口味也與現在有所差別,大約是過了幾年才有了市場上依然可見的香辣蟹等口味。小浣熊乾脆麵曾經風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集卡——108位水滸英雄卡。到如今,新京報記者還留著當時集的英雄卡,只不過距離108位還差得很遠。
  • 8090後的集體回憶:有一種童年,叫做小浣熊乾脆麵
    小碗熊乾脆麵是統一集團進入大陸市場的第一款產品,但是在最初的幾年,其銷售並不理想,直到他們悄悄地在乾脆麵裡塞進一張小小的水滸人物的卡片,便迅速的徹底的風靡了全國的中小學校。小賣部門前場面異常火爆:「叔叔,買兩包小浣熊!」不是為了吃,只是為了卡。為了集齊108張卡,老爹吃了很久的小浣熊,當早飯。有一種任性叫做:買面、拿卡、扔面。我從來沒見過大街上扔著那麼多方便麵,一度,連學校門口的乞丐看到乾脆麵都躲,吃怕了。那時的小孩集水滸卡,用瘋狂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 小浣熊乾脆麵還是小熊貓乾脆麵
    小浣熊和小熊貓看起來比較相似,其實是有天壤之別的。很多人會把他們兩個混淆,可能主要原因是大家熟知的一款小浣熊乾脆麵的形象卻是一隻小熊貓吧。其實小浣熊和小熊貓它們很好區分,為了能更清楚的了解它們的區別,下面是區分的幾個方法。
  • 浣熊敲門討食:一窩小浣熊嗷嗷待哺 網友:乾脆麵成精了
    近日,一隻乾脆麵敲門討食,哦,一隻浣熊敲門討食視頻萌翻網友,據悉這隻浣熊是一隻正在乳期的浣熊媽媽,視頻拍攝者經常在寵物窩裡為其放置食物,讓它拿去給浣熊幼崽們享用。如今,當浣熊一家面臨「食物危機」時,浣熊媽媽就會拿著小石頭敲門討食。浣熊敲門討食,不少網友震驚:乾脆麵(浣熊)成精了。不少網友對小時候的小浣熊乾脆麵依舊不能忘懷。
  • 小熊貓VS小浣熊,分不清?誰才是真正的乾脆麵君!
    長得好像小浣熊!然鵝,人家不是乾脆麵君,人家是正經小熊貓!誰叫我們從小吃乾脆麵長大呢?印象裡,「小浣熊」就是這個樣子:這樣:可這明明就是小熊貓哇!我們吃的乾脆麵雖然名字叫小浣熊,但卡通形象的配色分明更接近於小熊貓!
  • 小浣熊乾脆麵竟然還在送水滸人物卡!水滸一百零八好漢的卡,你還留...
    話說很多小夥伴都有一個被吃麵集卡支配的童年不少80後看到這久違的畫面,不用小編多說,你們都知道那時候1塊錢一袋的乾脆麵其實不便宜(準確來說,一塊錢一張卡片,不便宜)@狗狗_好想抱抱樂高老爺還是放假回家收拾出來的東西小時候的東西還留了一點。有大大泡泡糖送的小卡。有小浣熊乾脆麵的卡(我覺得丟了好多。
  • 「乾脆麵」小浣熊比銀河護衛隊的「 火箭浣熊」萌但沒有它火爆!
    但是不光有「火箭浣熊」這個火爆版本的,還有一個非常懶惰,好吃,賣萌的,「乾脆麵小浣熊」這個我們大家就更知道了,因為在我們的小時候有很多的零食,其中就有個非常好吃的「乾脆麵」就是這個小浣熊代言的,看到它讓我回味小時候的味道了。
  •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網友掀起了「乾脆麵」之爭
    學校門口小賣部一元錢一包,把麵餅捏碎伴著調料可以直接吃,今天喜歡收集「敬業福」的你或許當年也有一大盒從乾脆麵裡開出的三國或是水滸人物卡........「小浣熊」牌乾脆麵,是許多人口袋裡裝著兩元錢就敢稱寬裕的年紀裡,最簡單最實惠的快樂。
  • 小浣熊乾脆麵,我們難忘的童年
    因為它每次吃東西之前都要將食物放在水中洗去泥沙,所以被叫做「浣熊」,同時呢,小浣熊乾脆麵曾伴隨很多人度過難忘的童年,包裝袋上的小浣熊憨態可掬,形象各異,令人喜愛。鑑於小浣熊乾脆麵超強的"群眾基礎",於是不少人又將小浣熊稱之為"乾脆麵君"。哈哈是不是很可愛呀?浣熊最大的特徵是眼睛周圍的黑色區域,與周圍的白色的臉顏色形成鮮明對比。看起來跟大熊貓有點像,但他們有很大的區別。浣熊尾巴很長,有黑白環紋,而且是"遊泳健將"哦!
  •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網際網路「乾脆麵」之爭
    打開B站或是微博,在小熊貓與浣熊相關的內容裡,「乾脆麵」都是個常出現的詞彙。學校門口小賣部一元錢一包,把麵餅捏碎伴著調料可以直接吃,今天喜歡收集「敬業福」的你或許當年也有一大盒從乾脆麵裡開出的三國或是水滸人物卡........「小浣熊」牌乾脆麵,是許多人口袋裡裝著兩元錢就敢稱寬裕的年紀裡,最簡單最實惠的快樂。
  • 「小浣熊」乾脆麵重出江湖,還記得童年的味道嗎?
    吃乾脆麵,集水滸英雄卡,這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近日,統一在天貓旗艦店上架了一款新口味小浣熊乾脆麵,讓淡出人們視線多時的「小浣熊」印象開始復甦。誕生於1994年的小浣熊乾脆麵曾經是風靡大江南北的「爆款」產品,一元一包,在學生群體非常流行。
  • 小浣熊「乾脆麵君」變身熱情前臺,小搗蛋鬼逆襲了……
    想必對於小浣熊這一生物大家都不陌生,畢竟無論是在電視裡還是在現實動物園裡,甚至我們吃過的小浣熊乾脆麵零食,我們都能看到小浣熊,並且因為人們生活日益富裕,寵物行業的普及,小浣熊也慢慢加入了人們喜歡飼養的寵物大軍,小浣熊和我國國寶大熊貓一樣眼睛周圍一圈都黑黑的,像帶著墨鏡一樣,長長的尾巴上圈著黑白相間的圓環
  • 這些乾脆麵你都吃過嗎,滿滿的都是兒時回憶,小浣熊這輩子忘不了
    乾脆麵作為我們國內的小零食,既方便又好吃,一直深受廣大學生族的喜愛。我們在閒暇之餘或者餓了的時候,拿兩包幹脆面一直是以前大家常有的事。相信看完我的介紹後你都會回憶兒時的情景。脆司令乾脆麵在現在的知名度可能不是特別高,但是它的種類很多並且味道也不錯,但是每逢下課經過小賣部等等都能聽到三五好友購買脆司令的聲音。魔法士這款乾脆麵大家應該絕大部分都有吃過把,都是小時候的影子,每次逢年過節都要連續吃上幾包,還迫不及待的想開到再來一包兌換券,這樣又能多吃上幾包。
  • 中國網民的乾脆麵,在美國卻成居民的噩夢,浣熊究竟做錯了啥?
    對於很多人來說,小浣熊和小熊貓確實是非常類似的兩種東西,甚至於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小浣熊乾脆麵名字叫浣熊,實際上使用的形象卻是更加可愛軟萌的小熊貓,不過這也擋不住很多網民喜愛乾脆麵,因為他賤萌賤萌的。
  • 這是乾脆麵還是寵物?小浣熊-洛克王國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遠古絕版寵物-小浣熊(我在網上搜了半天沒有看到現在還能獲得的方法)文章看的不過癮?不怕,我發了小浣熊私家視頻奧,可以去我的動態查看!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寵物名字居然和乾脆麵的名字一樣!其實這個乾脆麵在當時還是很火的,而我也是拼命集齊乾脆麵中的水滸傳卡牌!而後,在洛克王國中我也發現了這隻寵物,當時也是想辦法搞到一隻,滿足收集欲望!
  • 小熊貓、浣熊、貉,哪個才是真正的「乾脆麵君」?
    說到小浣熊乾脆麵,想必又能引起一場回憶殺,畢竟這是我們兒時愛吃的零食之一。但是吃了這麼多年的乾脆麵,你分清楚這位「封面人物」到底是誰了嗎?看看下面的幾幅圖,你認得出誰才是我們的乾脆麵君嗎?它們好像長得都一樣,又好像不太一樣......那它們到底都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