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退休的隔壁泥瓦工大爺最近在老家成了新晉網紅,拉了一車空心紅磚在自家小院砌了個灶臺出來,是農村柴火灶的迷你版,一點不佔家裡面積,跟成品灶具比,能省下好幾千不說,關鍵它多管齊下,同時能燒3個鍋,手巧實用性還強!
有了它,就相當於擁有了小廚房了,一般我們在家用的現代灶具,只有2個灶頭,同時最多只能做2個菜,而這空心磚小灶臺就不一樣了,整個外觀形狀是"凹"字狀,擁有3個灶頭,一頓飯一次就能做好,超省時間,而且不用分別點火來燒,1個爐子能同時供3個灶頭使用,讓燒火也變得簡單了,節省木頭燃料,也不費一毛錢的電費或燃氣費。
可僅僅靠底下1個爐子燒火,邊上的2個鍋能得到旺盛的炭火嗎?
確實底下爐子燒火正對著中間的灶頭,兩側灶頭想要得到火,需要在灶頭下面做斜坡道,形成洞口,與爐子連接,這樣在給中間灶頭提供火的同時,炭火也從洞口傳到兩側,簡直太聰明了~
它的生火原理與農村大灶臺是一樣的,但只有大灶臺體積的一半,而且沒有煙囪以及圍繞灶頭的臺面,因此施工起來很簡單,大家看一眼就會做,不過因為沒有走煙囪,因此城裡小區房室內是不建議做的,農村自建房帶院子的家庭,可以嘗試,省錢之外,做出來的飯也超好吃。
說到這兒,我想很多朋友都好奇這迷你灶臺是如何砌築的呢?
空心紅磚、水泥砂漿以及鏟刀、抹刀等材料、工具就位後,也就是砌築的事了,過程不複雜,主要把握這4塊即可。
第一塊:用細鋼筋做爐子打底,分為上下2部分。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燒火的時候,爐灶裡面是絕對通風的,保證旺盛的火候;
上面盛放木頭柴火,下面盛放燃盡的木炭,不會出現堵塞。
第二塊:做中間灶頭
利用木板先墊上一層,然後填充大量砂漿,蓋上中間留空的圓圈鍋蓋用砂漿固定住,等到乾燥後,將墊上的木板拿掉,這樣中間灶頭就完工了。
第三塊:為了將中間灶頭與兩側打通,需要做斜坡洞口。
先填上一層幹的泥沙,加上碎石塊,最後抹上砂漿,做弧形的斜坡軌道,與中間連通,這樣就實現了中間爐火同時燒3個鍋。
第四塊:製作灶架子
兩側放過需要架子,不然鍋一放上,封閉了灶頭,不通風沒法擁有旺盛火候。
與農村大灶臺不同,不需要加煙囪,因此只能在院子裡來砌築,不然在室內油煙沒辦法排出去。
(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