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都在提倡以領養代替購買,這種方式確實能夠有效地控制流浪動物的數量。但是我們卻發現現實的狀況卻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獸醫小明發現有不少被領養的流浪動物被陸陸續續退了回來,領養它們的鏟屎官當初信誓旦旦說會好好照顧它們,但是在之後的相處中卻發現了不少問題,最後只能選擇棄養或者退回。
獸醫小明想說以領養代替購買的初衷確實是好的,但是鏟屎官只是一時腦熱的話,卻只會適得其反。領養的那些準備鏟屎官做好了嗎?
領養竟也有要求?收起無處安放的愛心,你可能並不適合
不少人在聽到領養竟也有要求的時候,可能會不屑地笑出聲:我來獻愛心就很不錯了,竟然還有這麼多門檻。獸醫小明想說這並不是矯情,而是對這些流浪動物負責任的一種做法。
1.你做好為流浪動物花錢的準備了嗎?
人都會生病,這些流浪動物也不例外。如果鏟屎官決定領養它們的話,就要做好花錢的準備。食物、營養品什麼的我們就不說了,鏟屎官還要定期帶它們進行驅蟲、疫苗,當它們生病的時候,還要帶去醫院接受治療,而且動物的治療費用都是比較貴的。
有些鏟屎官可能自己本身就是月光族,有了寵物之後還要負擔它們的支出,可能會覺得吃不消。所以如果決定領養的話就一定要保證自己的經濟水平跟得上。
2.徵求家人或者房東的意見
如果鏟屎官一個人住的話,並且房子是自己的話,那就無所謂了。對於那些和家人一起住或者租房子的鏟屎官的話,一定要提前徵求他們的意見,否則以後會有不少的麻煩。
獸醫小明見到太多因為家人或者房東不同意養動物而把動物退回來的事情了,這不僅會給工作人員帶來不少麻煩,也會對流浪動物的心靈造成不小的打擊。
那些被拋棄多次的流浪動物,它們的安全感會很低,並且沒有那麼信任人類了。每當看到這些流浪動物時,獸醫小明的心如同被針扎過一樣痛。
3.做好磨合期的準備
流浪動物要麼是被人拋棄,要麼就是一直生活在戶外,它們對於人類的態度不會像那些家養的動物那麼黏人,所以鏟屎官需要做好磨合期的準備。
正所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鏟屎官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怎麼可能輕易就能得到它們的信任。在相處的初期,它們可能會經常做出攻擊的行為。
鏟屎官要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儘量安撫它們,讓它們知道自己是沒有惡意的,一段時間的相處下來,這些流浪動物其實都會敞開自己的內心。
但是獸醫小明發現許多人都熬不過這段磨合期,他們的耐心會隨著時間消失殆盡,最後還是選擇了棄養。獸醫小明想說領養動物遠比我們想像得要難多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領養動物的,希望大家能夠三思而後行呀!也希望所有的流浪動物都能找到它們的港灣!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