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嘴裡長白點,婆婆用針挑,對嗎?醫生說處理不當會致命

2021-01-09 兒科醫生雨滴

小嘉發現剛滿月的兒子,嘴巴裡有些白色的點,一開始還以為是奶漬,想用紗布給擦掉,結果發現不僅擦不掉,孩子還哭鬧了起來。

「這是馬牙,沒事,我去拿個針,給孩子挑掉就好了。」婆婆說完就去拿針了。

「馬牙嗎?可我查了下網上,又像是鵝口瘡呀?而且要用針給孩子挑破?這個怕是會感染,安全起見,我們還是去找醫生診斷吧。」小嘉說到。

「大驚小怪,你老公以前也長過這種東西,我都這麼處理的。」婆婆非常不開心回應。

這時候,小嘉老公剛好回來了,就把一家人帶到醫院找醫生。

醫生看完寶寶嘴巴裡的白點,用棉籤擦拭都擦不起來,就確診為鵝口瘡,給寶寶開了藥,並交代不能用針去挑,否則可能引起感染導致敗血症,甚至致命。

在新生寶寶口腔的突發情況裡, 馬牙和鵝口瘡,出現機率是比較高的。馬牙,米粒大小的小白點的樣子,和由於白色念珠菌感染導致的鵝口瘡確實有點像,但無論是馬牙還是鵝口瘡,都不能用針來挑破哦,要這麼來解決。

一、區分馬牙與鵝口瘡

1.馬牙

「馬牙」是老百姓的叫法,醫學上我們稱其為上皮珠,常見於新生寶寶。一般會在口腔牙齦邊緣或上顎中線兩旁出現單個或幾個白色像米粒大小的,觸摸有硬結感的囊泡,直徑在1~3毫米,因為含有角質而呈現黃白色。

馬牙多是單個出現,不會迅速地大量出現。如果嘗試去輕輕推這些小白點,你會發現它們不容易被推掉。如果寶寶出生幾周內不長馬牙,一般就不會長了。

2.鵝口瘡

鵝口瘡是一種由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又稱雪口病。多發生於新生兒和6個月以內的嬰兒。

與馬牙比較,鵝口瘡出現的位置非常不固定,可分布在口腔黏膜的各個位置。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表面覆蓋白色乳凝塊樣小點或小片的白色膜狀物,小點可逐漸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如若強行剝離可能會出現滲血,而且不久後白色斑膜很快就又會出現。

二、馬牙不需要治療,更不能用針扎!

馬牙看起來像是一個個牙齒,但並不是真正的牙齒,只是未被吸收的上皮組織,是一種生理現象,沒有病理意義的。

新生寶寶中出現馬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本身是無害的,也不具有傳染性,不妨礙哺乳,不會對乳牙和恆牙造成影響,通常2~3周或數月內,就會萎縮、變小、消失。

臨床上不需要治療,切忌用力擦拭,更不需要用針刺挑,挑破後反而會有繼發感染、炎症的危險。此時,做好寶寶的常規口腔衛生就好,家長要做的是在每次吃奶後,加強口腔清潔處理,用軟紗布包著食指用溫開水幫助小寶寶清潔口腔。

少數長馬牙的寶寶會因為牙齦發癢、發脹等不適感,出現焦躁、咬媽媽奶頭,拒食等現象,也建議到醫院找醫生幫忙處理。

三、鵝口瘡需要及時治療

如果家長懷疑寶寶口腔內的白點點可能是鵝口瘡,要及早到醫院就診治療。

鵝口瘡是一種口腔裡的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較為嚴重的鵝口瘡白色斑膜會覆蓋口腔,還可能伴有低燒、拒食、吞咽困難等情況,嚴重的鵝口瘡如沒及時治療,會導致寶寶口腔黏膜潰瘍,甚至會合併身體其他部位的深部感染。

四、預防鵝口瘡,從日常護理做起

寶寶患鵝口瘡可能是生產時經母親產道感染,也可能是接觸感染念珠菌的哺乳用具、乳頭、甚至玩具和衣物從而感染,如果沒有做好護理,寶寶很有可能會復發的:

一方面,母乳餵養的媽媽要保持乳房尤其是乳頭的清潔衛生;另一方面人工餵養時食具一定要煮沸消毒,包括玩具也要注意清洗消毒,減少感染發生。

爸爸媽媽們,你們學會辨別了嗎?

相關焦點

  • 8個月寶寶長了水泡,媽媽好心用針挑破,結果隔天收到了病危通知
    對此,很多寶媽不以為然:不就是被叮一下嗎?能有多大點事,誰小時候還沒被蚊子叮過?可事實真是如此嗎?未必,陳女士的女兒玲玲就因為蚊子叮咬遭了大罪了——玲玲今年5歲了,生的乖巧可愛十分討喜,小姑娘由於胃口好,整個人都胖嘟嘟的,特別可愛。可能也正因為這樣,蚊子就喜歡盯著她咬,為了給女兒防蚊,陳女士可算操碎了心。
  • 一歲寶寶腳上長水泡,媽媽用針戳破,這可能是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
    ,嘴裡一直喊別抓了,別抓了,可是寶寶癢啊,哪裡管得了那麼多呢。到了晚上,小月婆婆給孩子洗澡時,發現孩子腿上長出了些水泡,還有些紅腫,因為沒見過就問了小月,孩子這是什麼情況?小月看了看說「沒事可能是蚊子叮的。」沒想到第二天,孩子的腿腫得更厲害了,寶寶還一直哭鬧,於是小月就想起了自己以前看過大人用針刺破水泡的情景,就讓婆婆拿了根針,仔細將寶寶腿上的水泡刺破了,同時還把裡面的水給擠了出來,小月以為這樣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 新生兒寶寶遲遲不睜眼,婆婆強行掰開用嘴舔,醫生怒斥無知
    就這樣,十月懷胎後,麗麗在婆婆的悉心照料下,順利生下一個女寶。  可寶寶自從出生後眼睛就一直都沒睜開過,出院時醫生也說寶寶沒什麼問題,於是麗麗也就不當回事了。只是一個多星期後,寶寶的眼睛還是一直緊閉不肯睜開,這讓麗麗開始不由得擔心了。她就和婆婆說了這事,婆婆卻說:小孩子麼都是這樣的,哪有孩子一出生就睜眼的啊!要是再不睜開,就把眼睛掰開,我給她用舌頭舔舔好了!
  • 寶寶指甲裡面有白點,真的是因為缺鈣嗎?
    「寶寶的指甲上莫名出現很多小白點,是怎麼回事兒?」「寶寶指甲上的小白點真是因為缺鈣嗎?」「手指甲上有白點就是肚子裡有蟲嗎?」……寶寶指甲上出現小白點,其實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家長們發現之後就會非常慌張:我們要給寶寶補鈣嗎?
  • 寶寶肚臍發炎,婆婆用黑色粉末塗抹,老公心疼「小情人」
    阿玉的婆婆更是喜歡這個孫女,從出生就過來幫忙,每天悉心照顧。可是有一天,大概女兒出生十天左右的時候,阿玉發現女兒的肚臍有一點紅腫。婆婆說:「我有辦法。」然後就去了自己的老宅。從老宅回來後,婆婆打開一個小紙包,裡面是一些黑色的不明粉末,婆婆拿過來塗在了孫女兒的肚臍上。阿玉連忙問:「這是什麼呀?這到底是什麼東西?能給孩子用嗎?會不會危險啊?」
  • 9個月寶寶沒長牙,寶媽被「問責」,寶寶何時「冒牙尖」才正常?
    寶寶出生後身體一直在發育,其中長牙也是他發育的象徵,和福氣沒有關係。 寶寶9個月還沒長牙,寶媽被「問責」 冰寧的女兒已經9個月了,從寶寶出生後冰寧一直在堅持餵母乳,在別的寶媽都訴苦說寶寶吃奶時總是咬人,冰寧卻從沒有體會過這種感覺,因為她的寶寶到現在還沒有長牙齒。
  • 兒科醫生:寶寶的指甲會「說話」,看指甲就能判斷寶寶是否生病?
    有個寶媽發現寶寶指甲上有小白點,家裡老人說是寶寶有蟲,非要給寶寶吃驅蟲藥,寶寶媽媽不同意,為了說服老人,就帶著娃和老人來找我。一進診室,寶媽就問寶寶指甲上的白點就是有寄生蟲嗎?是不是缺乏微量元素,需要治療嗎?寶寶指甲的學問不少,讓我們輕鬆學幾招,這樣遇到問題也安心。
  • 闢謠:婆婆說坐月子不能給寶寶洗澡,新生兒洗澡好處多
    一個網友說:寶寶出生在醫院住了四天,天天洗澡,現在回家都快一星期了,一次都沒有洗過,今天提出要給寶寶洗澡,婆婆說:不出月子不能給寶寶洗澡!看來坐月子不但是媽媽不可以洗澡,小寶寶也不可以洗澡啊,其實建議新生兒還要要洗澡的。
  • 寶寶指甲上有白點就是蛔蟲嗎?藏在孩子指甲上的小秘密你要知道!
    寶寶手指上有白點,坊間有著各種傳說,有人說是缺鈣,有人說缺微量元素,還有人說是因為肚子上有蛔蟲。 01 指甲有白點是缺乏微量元素嗎? 鋅缺乏 鋅缺乏的寶寶,容易出現異食癖,比如啃咬指甲。
  • 婆婆用這樣的方法哄住了受到驚嚇的寶寶,我至今無法理解
    米米家寶寶八個月大了,因為老公的特地要求,所以年末的時候就帶著寶寶回農村老家去過年了。因為天氣挺好的而且老家還有廟會,所以米米媽就和寶寶婆婆一起去看廟會。期間的時候寶寶看著那些喜慶的人物也是開心得不得了,又是手亂動又是哈哈笑的。米米媽還想著沒白來,居然寶寶能這麼開心。
  • 貓吞了針後,自己能拉出來嗎?
    許多主人表示,自己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貓咪把針舔進嘴裡 最麻煩的是,如果主人長時間沒發現貓咪吞針,進入口腔的針就極有可能因為貓咪的不適感而 貓吞了針自己能拉出來嗎瞧瞧這生鏽尖銳的長針哪些針帶線,線有多長……把知道的都告訴醫生,他需要根據這個決定處理方案;不要隨意摸貓咪肚子和刺激它
  • 手上長個小膿包 用針挑破險丟命
    記者 張姝 通訊員 徐尤佳    杭州市中醫院重症監護室病區副主任王秋雁昨天提起一例罕見的病例:患者手上一個小膿包,因為處理不當,險些丟命。  患者夏女士是淳安人,一個月前,她在殺魚時不小心剪破手指頭,傷口出了膿包。夏女士嫌礙眼,隨手拿起繡花針把膿包挑破了。
  • 魚身上長白點,是用藥好還是用設備好?
    每當 春季或深秋季來臨之際,魚身上的白點也就來了,這是為什麼呢很多魚友單以為這就是水質問題,其實不然,白點是一種小瓜蟲不耐高溫,一般25℃以上就會停止發育,當水溫升至28~30℃時,就容易死亡。但若不積及治療,也會相互傳染、而且危害嚴重,否則死亡率極高。
  • 小孩公園玩耍被蜱蟲咬傷 醫生:處理不當會致死
    據了解,蜱蟲叮咬危害極高,如果處理不當盲目拔除,嚴重的話會導致死亡。  孩子被蜱蟲叮咬 爸爸寫下「蜱蟲受襲記」  「今天莎莎帶布布去觀山湖公園遊玩,由於眼睛好,加上對布布的熟悉,發現一個小黑點。仔細一看有點像傳說中的蜱蟲。」記者了解到,網友「布布爸爸」在朋友圈裡寫下了「蜱蟲受襲記」,講述了孩子被蜱蟲叮咬的過程。
  • 貓咪拉出幾十釐米長條異物嚇壞主人,醫生說處理不當可致命
    形容貓咪的一般就是「好奇心會害死貓」,貓咪對什麼都好奇,發現一些新物品,它甚至會當是食物誤食,從而引起危險。 ​在一名飼主家中,發現貓咪排便困難,一直哼哼唧唧,樣子十分痛苦。被嚇壞的主人隨即帶貓咪去寵物醫院,在醫生的操作下,居然從肛門拉出了一條巨大的長條異物。
  • 婆婆針長的像針一樣的野草,藥用價值特別高
    小時候家離大草原比較近,所以很多花花草草就成了小孩子的玩具,有一種那時我們叫婆婆針的草,我們都非常愛玩,因為這種草的種子長得像一根根針,聚合在一起,我們就扒下其中的一根針,然後小心的別在衣服上,不小心會扎到手或者身體,那是和真的針扎了一樣的疼,那個針扎在衣服上後,就會變彎,然後捲起來,然後大家一起,比一比誰的針彎了幾個卷,小孩子們覺得這也是一種樂趣
  • 寶寶不愛刷牙,我說嘴裡有細菌,蟲子會把牙齒咬光光
    說不能吃糖了。蟲子會吃牙齒,牙就會疼得。於是在他每次去買東西時我都會提醒他不能買糖吃,可以換點別的吃。要買了糖以後都不給他花錢了。其實孩子愛吃糖我能理解。畢竟孩子都這樣,糖果糖果越吃越甜,甜甜的吃了還想要吃,我們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俗話說孩子給顆糖就會笑嘛。吃糖果也是孩子的愛好。可讓我有點煩惱的是大寶不注重口腔衛生。不愛漱口。
  • 2歲寶寶眼皮上長了一個疙瘩 長沙醫生提醒:疙瘩雖小但要及時治療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陳雙)2歲寶寶綿綿(化名)眼皮上長了一個疙瘩,家中老人說不要緊,是「偷針」,過幾天會化膿,用針一挑破把膿擠出來就好了,可是20多天了,疙瘩沒有化膿,而且越長越大。
  • 寶寶多大才適合用枕頭?醫生:很多人都用早了,不利脊椎發育
    記得生下樂樂之後,我出院回家,婆婆就拿來了書枕要樂樂枕,說是有助於睡頭型。當時我就犯嘀咕,這書本足有幾釐米厚,當枕頭寶寶不會覺得硌嗎?跟婆婆說明我的疑惑,婆婆不以為然,說多少人都給寶寶睡頭型了,就算不枕書枕,用小米枕、定型枕當枕頭的還少嗎?也沒見有什麼事呀!
  • 聽說耳朵大有福氣,婆婆要把新生寶寶耳朵扯大,這科學嗎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我的大兒子剛出生的時候,婆婆說耳朵大的人有福氣,剛生下來的寶寶要多扯耳朵,這樣以後耳朵就能更大一些。當時老公也認可這種說法,鑑於婆婆動作比較輕柔,我也沒有反對。但是對「給小寶寶扯耳朵能扯大」這樣的民間傳說我還是表示好奇和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