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是魚友們問到的,也是我自己時不時會遇到的。先說說我開在公司的魚缸吧,之前也拍過開缸視頻,以前老看我視頻的朋友應該記得,時間是在1個多月前,開了一口60公分的南美風格原生缸。
這口魚缸裡面的配置是:埃及神仙魚幼魚6條,噴火燈8條,紅綠燈6條,熊貓老鼠魚6條,豹紋清道夫魚1條,鬍子魚1條,這是最開始開缸的配置,後來魚缸水面油膜比較多,加了5條龍鬚燈魚,再後來加了4隻波子魚。
除了網購的龍鬚燈因為1條受傷來了沒幾天就走了,最近半個月內陸續死了2條神仙魚,1條老鼠魚,剩下的魚目前狀態良好。好了,我描述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相信隨便養過半年觀賞魚的朋友,都會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什麼?那就是觀賞魚養著養著忽然出狀態,我們常常會因為不知道原因,就歸納餵暴斃。其實,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原因的,魚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死掉,對吧?可是目前以我們對魚類,尤其是觀賞魚類有限的認識裡面,又很難找出具體的原因。不過,根據我的日常觀察,還是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我們人類有高矮胖瘦,有體質健康活潑亂跳的,也有體弱多病的,同樣的道理,觀賞魚也是如此。同一胎幼魚裡面,有健康的,搶食快的,身手敏捷的,自然而然就長得快,狀態也好,發色也棒。如果喜歡從魚苗把它們養大的朋友,幾乎一定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這批魚苗裡面,肯定會在飼養的過程中陣亡掉一些,而留下一些身強體壯的個體,即便你餵得再好,照顧得再棒,也拜託不了這樣的情況,這是必然會發生的。
正是基於每個個體都有體質強弱的懸殊,才有了每個個體壽命不同的情況,所以我們在描述某個物種的壽命,才會用一個詞:平均壽命,而不是統統都是固定的壽命。
我時不時會在後臺收到類似這樣的私信:我養了某種魚好些年了,從魚苗養到大的,這幾天忽然出現了什麼什麼的情況,請問怎麼治療?說心裡話,收到這樣的私信我也很無奈,因為以目前對魚類有限的認知,還沒什麼好的辦法治療,沒有有效的醫療手段能提高它們的壽命。所以我只能回復人家,我也沒辦法,這魚的生命估計差不多到頭了。
如果是魚缸某1-2條魚偶爾出現狀況,其實還是魚本身體質的問題。可是如果是一個魚缸裡面,大部分的魚,甚至全部的魚都出現的狀況,那麼肯定是在養魚的過程中,要麼水質出問題,要麼食物出了問題。這兩種情況還是要區分清楚的。
正如我這個南美原生缸,其實除了這幾條忽然走掉的魚,其他的魚狀態還是比較健康的,吃食也是比較正常,所以整個魚缸的水質和其他方面都沒太大的問題。諸如這樣的情況,是不需要全面排查問題的,而如果是很多魚都出狀況,那麼就得從各個方面去仔細排查看,到底哪裡出了差錯。
所以,魚友們,現在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嗎?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