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

2021-01-10 育兒點金術

孩子欺負人怎麼辦?學會這三點,養育出聽話的好寶寶

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

孩子小的時候,或許讓家長頭疼的不是孩子的分數,而是脾氣!

因為經常照顧孩子的家長會發現,寶寶慢慢的長大成人,但是情緒也會變得陰晴不定,父母開始不了解孩子,孩子的心思父母很難猜,寶寶會變得比較任性,愛發脾氣,經常欺負別人,很多新手寶媽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遇到這種事,父母不要著急,要好好教育引導孩子,不能不當回事,而做好「情緒管控」是關鍵!

孩子的習慣跟父母離不開關係,父母脾氣暴躁,在孩子面前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發脾氣,孩子會學著衣服的方式去表達,在平常管教孩子時不能按照老師的"棍棒教育"要讓孩子從心裡接受,而不是讓孩子害怕被父母打而刻意去改變。

現在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裡人都會寵愛孩子,爺爺奶奶比較偏愛孫子,會讓哥哥姐姐都讓著年齡比較小的孩子,這些孩子被寵壞了,稍有不滿意的地方會跟爺爺奶奶告狀,導致孩子經常去欺負別人,因此要想孩子不亂發脾氣,還要從培養孩子的情緒管控能力出發!

孩子有不好的習慣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重視,放任孩子,由著孩子的性子去,喜歡做什麼就做,讓孩子變得難以管教,父母必須好好管教孩子,讓孩子成為聽話的好寶寶。如果孩子經常欺負別人,父母要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被別人欺負了,你又作何感想。

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

1. 了解孩子:父母肯定知道孩子不會隨隨便便欺負人,如果他欺負人了,一定要先搞清楚為什麼,這就需要父母多陪伴孩子,發現孩子身上的一些壞毛病,這些不好的習慣來自哪裡,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2. 教育孩子:如果孩子當著自己對面欺負了別人,這個時候跟孩子講清楚,做錯了事要向別人道歉,告訴孩子,不小心做了錯事媽媽會原諒,但是不能故意去欺負其他小朋友,更不能做傷害別人的事,如果故意欺負別人,要給他一定的懲罰,讓他下次做錯事之前有所考慮,從而教育出好孩子。

3. 給孩子做好榜樣:給孩子營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溫馨的家庭環境,在家裡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遇事不亂發脾氣,看到其他孩子欺負別人及時制止。

孩子成長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不能過於著急,千萬不可"拔苗助長",要合理關愛孩子。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孩子的脾氣陰晴不定,家長的對策也是手忙腳亂,對此家長要懂得利用孩子的天性,通過科學的工具書來幫助孩子養成情緒管控的能力。

《小燈泡兒童性格情緒管理》就是一套針對孩子情緒和性格全面發展的教育繪本,適合2-6歲孩子的教育。

《小燈泡兒童性格情緒管理》,涵蓋了題目中孩子脾氣大欺負人的常見問題,圍繞著生氣、害怕、悲傷、嫉妒、孤單等8種情緒,展開一系列故事,讓孩子隨著小主人公們一起經歷每一種情緒體驗的產生和變化,提高情緒認知與管理能力。

簡言之它就是一套幫助家長培養孩子正確釋放壞脾氣、養成好性格的故事繪本。

《小燈泡兒童性格情緒管理》足足8冊,每個主題都是為孩子的成長研發,它們分別是:我很害怕、我的心,要強大、咚!咚!咚!我很生氣、我要藏起來、幸福,在我身邊、你也會孤獨嗎?、悲傷,快走開、我也會嫉妒。

而現在這套書參加了話題活動,家長朋友們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享受團購價:

育兒有道,養娃有術。最好的帶娃不是又教又育,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各位家長朋友好,我是阿玉媽媽,希望通過【大未來教育】,共創孩子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大吼大叫完就後悔?用這3招控制情緒很有效
    養育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孩子如果不懂事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會對著孩子吼叫。有許多家長都知道對孩子大喊大叫可能會讓孩子心裡產生陰影,但是有時候情緒上來了又很難控制。今天小編就告訴您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成為一對溫柔的父母。
  • 孩子鬧脾氣時,父母要怎麼回應?高情商的父母,3招就能搞定!
    ③冷處理或許有的父母面對孩子鬧脾氣的情況,喜歡採取冷處理的方式。想著你愛鬧就鬧,鬧累了自然就會停下來。這樣的冷處理方式,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父母越不理孩子就越鬧。此外,父母冷處理的方式,還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孩子鬧脾氣時,父母要怎麼回應?高情商的父母,大多愛用這3招,3招就能搞定!
  • 孩子不愛喝奶粉,家長怎麼辦?試試這些招
    隨著孩子的長大,堅持母乳餵養的寶媽漸漸地就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奶量已經滿足不了寶寶的需求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奶粉來幫忙了。但是,有不少媽媽反應,自家的孩子不肯喝奶粉,餓的嗷嗷大哭也不肯喝奶粉。母乳為什麼寶寶不肯吃奶粉?
  • 臨近高考鴨梨大?不妨試試這3種方法……
    不妨試試這3種方法…… 2020-07-06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動不動就打人咋辦?面對兒童「攻擊性行為」,父母可用這3招
    文章/熊二編輯/萌媽有位家長很困擾,他發現自己的六歲的孩子竟然會動不動就打人,孩子的脾氣很差,當有事情不順心的時候,他就會用暴力的行為發洩自己的不滿,除了在家大吼大叫,有時候還會對大人用咬或者踢的方式進行洩憤。家長問:現在孩子年紀還小,還能夠壓得住孩子,等孩子長大一些,力氣也變大的時候,孩子性格這麼暴躁可怎麼辦?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家長不妨試試這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
    「孩子磨蹭、大人催促」的場景會在很多家庭中上演,家長常常因為孩子的漫不經心而大發脾氣,之後卻又非常後悔。很多家長都非常希望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卻苦於沒有具體方法。這篇文章推薦轉給身邊的家長看看!結果他還不耐煩,還說最討厭我們說這句話,有時候飯也不吃了。長這麼大,也沒見他哪次吃飯快點,每天早上跟打仗一樣,真的是沒辦法了。
  • 孩子哭鬧先別安撫,試試這招,有效還不傷娃!
    這個試驗證明,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獲得調節自己的情緒和撫慰自己的能力。不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軌跡,何時能掌握,還沒有很明確的時間界限。但在孩子還未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之前,家長不妨再把孩子往前推一推。
  • 孩子遇到困難就緊張,如何緩解「畏難情緒」?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
    遇到困難就緊張,這樣的現象不僅孩子身上會出現,大人也一樣會出現,譬如說在面試或者接到較為棘手的工作時,都會有這樣緊張的情緒。不過比較心態更加成熟的大人,孩子在調整心態這方面顯得較為稚嫩。
  • 情緒管控夏令營——讓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
    是一款側重孩子心理成長的課程  從認知情緒,感知情緒  表達情緒,管理情緒等方面  讓孩子在體驗中去感受情緒的點點滴滴  幫助孩子學會與情緒相處  做幸福快樂少年  基於沐苗研發的孩子成長模型  以及豐富的正面管教傳授經歷  利用根植在孩子心中的夢想  激發學習動力
  • 【家長必看】孩子多動暴躁,如何培養孩子的好脾氣
    「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孩子多動易怒,專家提醒很可能是多動症在作怪! 多動暴躁不僅對他自己的身體不好,也會影響到他的社交情況,這對於孩子的身心發育是不利的。
  • 孩子總是易怒易暴躁?想要打破與孩子的僵局,3點引導家長要做好
    今日問題:孩子脾氣總是暴躁無常,家長不妨這麼做性格往往是決定一個人成長和命運的關鍵因素,未來的社會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一個人如果有好的性格必然會更容易適應社會,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另一方面,性格的好壞也會一直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同事關係、選擇困難、抉擇衝突、個人情緒等等。
  • 你越管,孩子越差勁!只需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家長的內心當中一直是盼著孩子越來越好,對孩子的期望也從來沒有改變過,希望孩子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出色的人才。但很多家長會出現,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孩子的脾氣也逐漸變得越來越大。經常會出現與自己頂嘴、對著幹的現象,一些家長面對孩子的這一現象,總是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其進行責罵,甚至是打罵的行為。他們內心也知道,這種行為解決不了孩子的根本問題,但自己卻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法對孩子進行引導。孩子越來越淘氣,變得異常不聽話。一些家長面對孩子所出現的現象,對其說教起不到任何作用。
  • 孩子總發脾氣怎麼辦?別再說這是「天性」了,家長循循善誘是關鍵
    一旦受到家長們的回應之後,孩子不明所以,但是卻很興奮,就會繼續去回應家長,正是這樣不知對錯的表達方式,對家長造成了極大的苦惱。3、 同樣也意味著親子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一旦孩子鬧了脾氣,家長千萬不要覺得都是孩子的問題。孩子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就說明了家長的教育方式不正確,沒有正確的理解到問題產生的原因,沉下心來多溝通,才能緩和現在的僵局。
  • 「零吼叫」媽媽不是高情商,情緒的管控重點,不是制止而是hold住
    情緒的魅力在於它可以提高父母的溝通力、影響力以及教養力,是父母表達自我、管理孩子的必要方式之一。亂發脾氣對孩子來說的確有不好的影響,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面對情緒管控的重點,不是制止而是hold住對於任何人來講,一旦情緒爆發都是很難HLOD住的。
  • 寒假家長試試這三招,做到這3個「及早」,讓孩子遠離手機
    5、孩子變得內向、易怒。因為缺少和人交流的經驗,在人際交往中往往缺乏自信,拘謹內向。還因為難以識別他人情緒和控制自己情緒,容易發怒。6、影響親子關係。手機成了爸媽的兒子,手機也成了孩子的爹媽。各玩各的,誰也不用管誰。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變得孤僻、冷靜、叛逆、逃避,甚至患上網癮,越來越多未成年人的負面新聞被報導出來,讓無數家長為之心痛。
  • 娃情緒總失控,可能是元情緒不受控,你成為情緒引導型家長是關鍵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段之後,就可能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不管家長怎麼勸阻,他們都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只想把所有的怒火都發洩出來。比如說大家在逛商場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小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只要家長不給他買心儀的玩具,他就會用這種消極方法來應對。
  • 孩子不聽話,不要急著打罵,先試試這幾招
    兒童第一個反叛期,可能是「兩歲期」,兩歲的幼兒開始有自主意識,很多事喜歡自己做決定,吃飯就是他們實踐自我意識的時刻,往往不願意按父母的要求去吃飯,以致無法吸收均衡的營養,令家長們頭大。小朋友不聽話 家長3招應對當家長愈要阻止,小朋友的好奇心就愈大,當他們堅持犯錯,家長可以參考以下3招,讓孩子乖乖妥協:1.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放手比控制更有力量
    文章/育雅編輯/育雅說到叛逆期的孩子,多數家長的反應都是"頭疼"怎麼管教都不聽,做事喜歡反著來。家長越不想孩子做的事情孩子越要做,還時常因為這些事情吵架起衝突。想讓孩子作業早寫完早休息,磨磨蹭蹭玩手機就是不寫作業,家長說孩子兩句孩子就跟你急眼,嫌你嘮叨,根本聽不進去。家長"望子成龍",過程總是困難重重,越嚴苛的控制有時會換來孩子加倍的逆反心理。面對叛逆期的孩子,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適當放手比時刻控制更有力量。何為"魚缸法則"?一個公司養了一缸金魚,基本都是三寸的長度。
  • 孩子亂發脾氣、攻擊他人,小心糟糕的情緒,讓孩子成為一個孤獨者
    4歲的多多最近很讓媽媽煩惱,因為幼兒園的老師已經不止一次找自己談話了,老師反映多多在幼兒園裡總是攻擊其他的小朋友,而且很容易就發脾氣了,當和其他小朋友產生矛盾的時候,會大吼大叫,特別兇,多多媽媽告訴老師,多多在家也是這樣的,稍微不順心,就會大發脾氣,哭鬧不止,很難安撫下來,有時候哭的嗓子都啞了,實在不知道這孩子的脾氣怎麼這麼大呢。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
    不少寶媽在面對孩子這種脾氣不好的行為,多半都會在一氣之下對寶寶施行棍棒教育,但換來的結果是孩子越來越叛逆不聽話,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家長沒有在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給寶寶立下規矩,導致孩子養成了壞習慣。根據研究調查發現:2歲是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具備了自我意識,所以孩子才會不聽父母的話,覺得父母的話是不對的,所以才會拒絕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