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雕塑昂首踏浪的平民群像

2021-01-16 人民日報

  半個城中村,一群裝臺人,幾度喜樂哀愁。花插著幾場大戲,電視連續劇《裝臺》迎來了大結局。

  三十多集看下來,似乎沒什麼生猛情節發生。但就是靠著對一群西北「裝臺人」粗糲生活的刻寫,靠著對刁順子、蔡素芬這對半路夫妻的情感細描,以及對西安城中村眾生相的拿捏點畫,《裝臺》點燃了觀眾的追劇熱情。

  它讓不少人又找回了看都市劇時,那種油然而生的生活認同感,那種對世俗人生的片刻頓悟。

  對很多劇迷來說,上一次獲得類似的觀劇體驗,還要追溯到本世紀初《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浪漫的事》等一批抖擻平民姿態、張揚日常美學的都市劇湧現之時。

  在如今快速流變分化的都市生活中,普通人對自身生活的意義和世俗平等精神越來越需要確認,《裝臺》的出現恰逢其時。

  

  平民登場:

  邊緣「裝臺人」成了主角

  對於一般百姓來說,「裝臺」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行當。

  裝臺人架起的臺、裝上的燈光、搭出的景,我們看過不少。但每當臺上好戲登場時,裝臺人就已經功成身退,他們永遠不可能成為舞臺上的「角兒」。

  不過,就像刁順子的口頭禪「人就是你給我裝臺,我給你裝臺」所言,為人裝臺,也是一種人生表演。

  在人生的舞臺上,這群負重而行、活得敞亮的裝臺人,就成了主角。《裝臺》的故事,就圍繞著一群跟著秦腔團討生活的裝臺人展開。

  西京城裡人刁順子是隊伍中的「主心骨」。人到中年的他裝臺多年,行事專業、通達人情,有著爽朗周正的脾性。他熱愛自己這份跟藝術有關的工作,也靠著為人包容、按勞分配的作風,聚攏了一幫農民工兄弟。這就有了大雀兒、猴子、墩墩、油餅、麻刀、轉轉、三皮……這一組裝臺人的群像。

  這群平凡卻生命力旺盛的「打工人」,有著不少共性:他們都為了養家餬口來到城市,都有著揉不爛、壓不塌的耐造脾性,在面對尖利現實時,又都有著與之共處的民間智慧。

  但這群人又各不相同,在具備典型性的同時又自成一體。

  有家有口的油餅和麻刀,是吃苦耐勞的中生代農民工的代表。但他們不是呆板的木頭人,工友之間閒時相處,他們是逗趣起鬨的主力,偶爾懶勁上身,也有貪小躲滑的時候。

  年紀稍輕的猴子和轉轉,是皮實中帶著精明的一類工友。他們對手中的活計頗為尊敬,但也嚮往著世故和老練。

  大雀兒和墩墩則形成了有趣的對照關係。大雀兒是人群中最忠厚的一個,也是最執拗的一個。經過生活錘鍊,能吃能幹是他的標誌。墩墩則是個秉性還未磨定的急躁娃娃。他出來裝臺有著更明確的動機——娶媳婦。但是年年打工攢錢,年年彩禮漲價,幾番折騰下來,他的動作開始慢慢「變形」。

  兀自出現的三皮,則跟順子的個人生活絞在了一起。這就不得不說說刁順子煩心也喜樂的家事。

  人到中年的刁順子經歷過兩次婚姻。因為貧窮和疾病,兩段婚姻都沒能善終,倒是留下了兩個女兒囫圇塞進了他的人生。快到50歲的年紀,他屋裡又添了個自己用三輪車埻回來的新媳婦素芬。半路夫妻,難得合拍,但生活卻被脾氣乖張的女兒菊搞得雞飛狗跳。素芬的到來,還帶來了自己的「影子」——曾經暗戀她的學生三皮。而三皮則道出了素芬是殺人犯妻子的驚天秘聞。

  講到這裡,我們可以說刁順子是個不幸的人,幾十年人生被無常和貧病被動重組著,幾無還手之力。但他又是一個真誠、有韌勁和耐力的人。他時刻遵循著自己的人生準則——做個好人、存點好心、行些好事。面對被命運帶到自己身邊的女性,他總是施於最大的溫情和愛意;在自己的夥計中間,他也總是擔著最大的責任和風險。

  對於刁順子這個角色,原著作者陳彥曾寫道,他「不因自己生命渺小,而放棄對其他生命的溫暖、託舉與責任」。這就是刁順子的莊重和可愛之處。也是憑著這點,他站穩了《裝臺》的舞臺中央。

  都市為景:

  西京的腔調和滋味

  我們常說,奔行在現代化軌道上的都市,味道都變得相似,模樣都變得一致了。但在看完《裝臺》後,我想很多人對這句話會多一層反思。

  奔忙的都市中,相似的、一致的是那些被現代化改造得很徹底的部分,有區別、有歲月感的則是藏在城市褶皺裡的部分——是平民聚居的城中村,是味道不改的那碗面,是西北人烈烈耿直的性情密碼。

  生活舒暢了叫「美」,沒有問題叫沒「麻達」,遇到耍心眼的小壞蛋會嗔怪一聲「哈慫」,日常說話總是下意識地加聲「呢」、多個「嘛」……《裝臺》作為一部落地西安的電視連續劇,首先做到了腔調上的地道。

  褲帶面、臊子麵、肉丸糊辣湯、臘牛肉夾饃……就像小津安二郎的日本市民電影那樣,吃飯在《裝臺》中也成為了一件重要的事。這並不是對「舌尖文化」的妥協,而是因為「民以食為天」,在平民日常生活中,吃本就是頭等大事。

  再細究起來,吃的食材不同、方法不同,也蘊含著不同的人生態度和理想。

  比如,劇裡城中村的第一個萬元戶「黑總」,言談都是大領導口氣,但卻把自建房全租出去,自己住在車裡。他的出場戲就是煮麵,在車的引擎蓋下煮麵。對他來說,早晨吃個炸盒子,都要憶苦思甜。這是搏生活、逃苦難的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

  再比如,順子和唱崑曲的竇老師的一場對手戲中,倆人坐在路邊吃粉湯羊血。順子談起自己最羨慕的人生——到點拿錢享清閒的退休幹部。竇老師卻寬慰他別看過去,別望將來,現在就最美,嘴裡吃著的「辣子蒜羊血泡饃就最美」。

  這是「活在當下」的哲思翻譯成西安平民語言後的又一種說法。羊血泡饃這種平民食物,便也成了圓融自得的世俗理念的載體。

  除了語言、美食,對城中村環境的真實復原,也是《裝臺》地域文化工夫的集中體現。

  為了營造城中村雜亂、熱乎的煙火氛圍,劇組搭出了一整條街。這條街狹窄、擁擠,兩面支著各種攤位,頭上吊著密麻的電線,還有紅底黃白字的簡陋招牌,以及水泥磚頭裸露的樓面……

  刁順子家的小院就擠在這條街上。這是一處空間設計極有意味的小院:女兒菊的屋子在二樓,順子和素芬住在一樓帶廚房的居室,院子對面就是三皮租下的能看清全院的單間。劇中,鏡頭在院子中遊走調度、攀高進深,經常幾乎不用一句臺詞,幾人一觸即發的緊張關係便不言而喻了。

  秦腔為光:

  臺上的哀愁喜樂

  普通人的生活總是與行業、時代的律動節奏相關。作為一部在央視一套播出的大劇,《裝臺》妙就妙在,於地道的西北風味和細入微塵的平民書寫之餘,還勾連起了秦腔藝術的沉浮及西安城的經濟發展與變遷。

  文娛浪潮代迭,秦腔乃至整個陝西的地方戲曲都遭遇了時代衝擊,成為了邊緣藝術。

  雖然老一輩秦腔人有振興地方戲曲、挽救民族文化遺產的心願,但現實總不盡如人意。戲票難賣、工資難發、人才流失,乃至練功房的暖氣都裝不起,這就是秦腔團的生存困境。

  困頓之中,秦腔團的「能人」們開始自尋出路。雖然人心難齊,但這些人身上都還保有著對舞臺和秦腔的眷戀。

  劇中,搞燈光的丁大師雖然派頭大,但給團裡的新戲調起燈來並不含糊;戲曲演員「二代」和「丹麥人」別的理想沒有,就是想登臺唱回主角;拉業務的鐵扣主任雖然嘴裡說著這「爛爛地方戲」,但對妻子「丹麥人」進茶館唱秦腔的決定,還是滿懷幽怨……

  更重要是,秦腔的藝術感染力並沒有過時。

  當秦腔團新戲《人面桃花》上演時,本是被迫去「演」觀眾的城中村租客,卻意外被感動得淚光閃閃,更不用說死心塌地為秦腔「裝臺」的順子。有他們在,秦腔的復興便有火種也有燃料。

  如果說秦腔團的興衰是處於背景中的金線,那麼西部經濟發展的浪潮則被《裝臺》用諸多閒筆點化了出來。從黑總口中說的網紅城市,到嬉皮餐館、豪華酒店的建成,再到刁大哥感慨的大雁塔周邊的變遷,當代西部的轉型發展既有平地起樓的「驚豔」,也影響著普通百姓的日常。

  時代大潮滾滾向前,百姓的生活也不會原地踏步。能在螢屏上看到那些坦蕩善良的裝臺人踏浪而行,活成昂揚的平民英雄,美得很!(作者系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講師)

相關焦點

  • 《犯罪現場》曝群像陣營海報 警察平民多線追兇
    該片今日(9月19日)發布三張群像陣營海報,眾角色悉數亮相。網友感慨:「全員帶場景亮相,氣氛肅殺太帶感!」古天樂透露:案中有案!劫匪組「亮相」珠寶行此次曝光的三張群像陣營海報,整體氛圍呈現一觸即發的肅殺之感,從劫匪到警察再到平民,每個人都處在一種神經緊繃的狀態。在早先曝光的幕後特輯當中,古天樂曾透露影片的特別之處,「現在很少有警匪片會以匪徒為出發點。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因「不裝」引來叫好,螢屏咋就稀缺這類生活劇?
    最近,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熱播,引起了不少觀眾的叫好。這部劇聚焦一群被大多數人忽略的勞動者——舞臺演出的裝臺工人,在搭臺、架燈、裝箱的忙碌生活中,他們的故事充滿苦辣酸甜,卻也鮮活熱鬧。「好久沒有在電視劇裡看到尋常老百姓的真實日子!」
  • 情融暖流堅冰破,愛灑心海景弘麗——吟評熱播電視劇《裝臺》
    簡評:近期在央視熱播的電視劇《裝臺》,是庚子年末影視圈的口碑之作。「半個城中村,一群裝臺人。」裝臺人順子帶領一群精壯青壯年組成裝臺隊,在各種舞臺演出的幕後辛勤勞動,並以此為契機與五行八作人們之間產生種種互動。他們裝臺的既有本地秦腔劇團、也有各色歌舞演出、婚喪嫁娶的表演。順子他們盡心盡責、吃苦耐勞,始終認為這是一份與藝術有關的工作,並最終隨秦腔團進京匯演大獲成功。
  • 裝臺多少集 裝臺大結局是什麼?
    裝臺多少集42集裝臺大結局是什麼?1、刁大順結局刁順子有三次婚姻,作為普通的底層小人物,他是人生經歷看似平凡卻也曲折,不過不管生活怎麼艱辛,他個性樸實,踏實肯幹,帶領著幾個兄弟幫別人裝臺,從來不埋怨,也從來不會耍滑頭。
  • 電視劇裝臺劇情介紹 裝臺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內容
    由閆妮、張嘉益主演的《裝臺》在央視播出了,這是一部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劇,刁大順和蔡素芬半路婚姻坎坷多,最後在平淡中找到幸福。那麼《裝臺》講的是什麼故事?《裝臺》原著小說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電視劇《裝臺》講的是什麼故事張嘉譯飾演的刁順子是一個裝臺人,他結過三次婚,現在帶領著一幫兄弟靠搭建舞臺養活一大幫子人。
  • 電視劇《裝臺》圓滿收官 凌孜逆襲塑造鮮活角色
    由馬曉勇編劇、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宋丹丹、秦海璐特別出演,陳小藝、凌孜、尤勇智、孫浩、姬他、李傳纓、姜冠南、王一、吳曼思、王熙元等主演的溫暖現實主義大劇《裝臺
  • 《裝臺》第三十集
    裝臺人是文藝團體以外的人,但又是這個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長篇小說《裝臺》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刁順子踏實肯幹,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計,雖然身處底層,始終貧困,但心中一直有滅不掉的燈火。
  • 裝臺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裝臺是根據哪部小說改編的
    《裝臺》目前正在熱播中,開播不久,關注度就比較不錯,這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在原著小說中,描寫得更為現實,那麼,《裝臺》講述了什麼故事?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裝臺》講述了什麼故事該劇根據陳彥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從事舞臺演出裝臺工作的刁順子(張嘉益飾),與二婚妻子蔡素芬(閆妮飾)在生活和工作中,以一個裝臺人的視角,目睹和經歷了古城西安的一次次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正因圍繞了接地氣的小人物故事而展開,該劇也備受劇迷期待。
  • 世界最大混凝土巨熊雕塑落戶延吉
    7月28日,隨著世界紀錄協會認證師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認證,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巨熊雕塑正式在延吉市依蘭鎮的樂遊夢都美民俗旅遊度假村「安家」,成為延吉市地標式景觀。這座混凝土熊雕塑景觀長117米,地平線至熊頭高40米,平均寬度35米。
  • 品牌推薦:北京仿真雕塑定製
    銅雕塑,塑料雕塑  又可分為:城市雕塑、名人雕塑、人物雕塑、園林雕塑……   1、圓雕作品又稱立體雕,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賞的三維立體雕塑。圓雕的手法與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寫實性的與裝飾性的,也有具體的與抽象的,戶內與戶外的,架上的與大型城雕,著的與非著的等;雕塑內容與題材也是豐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動物,甚至於靜物;材質上更是多彩多姿,有石質、木質、金屬、泥塑、石膏、紡織物、紙張、植物、橡膠等等。多用於噴泉或花園及室內。園林雕塑。  作為一種正式的作品,竹雕在西周時已經形成。
  • 張嘉譯 、 閆妮主演的新劇《裝臺》
    裝臺別名:我待生活如初戀主演:張嘉譯 / 閆妮 / 宋丹丹 / 秦海璐 導演:李少飛 這部電視劇大腕雲集啊,宋丹丹、秦海璐、文章、曲凌子、尤勇、陳小藝……導演李少飛這是有多大能量啊。電視劇[裝臺 / 我待生活如初戀]改編自陳彥的小說《裝臺》,劇中的張嘉譯就是一名裝臺的工人。那麼「裝臺」到底是幹嘛呢,就是演出的時候搭建舞臺。
  • 大劇看總臺!電視劇《裝臺》登陸CCTV-1黃金檔
    這是人生的「裝臺」,也是「裝臺」的人生!電視劇《裝臺》今晚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  《裝臺》預告片  「人啊,就是你給我裝臺,我給你裝臺。」電視劇《裝臺》聚焦舞臺搭建的職業群體,圍繞一個充滿煙火氣息、極具生命力的家庭故事展開,講述了刁順子和他的裝臺隊遭遇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
  • 《裝臺》原著小說各人物結局是什麼?裝臺刁順子蔡素芬結局是好是壞?
    劇版《裝臺》改編自陳彥創作的長篇小說,故事圍繞著裝臺人刁大順的生活展開,蔡素芬是他的第三任妻子,這部劇中人物有很多,各有特點。那麼《裝臺》小說各人物大結局是什麼?《裝臺》每個人的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 《裝臺》:一部劇帶熱一座城
    由陳彥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裝臺》日前在央視一套播出,引發熱議。  作為文學和影視聯姻的成果,《裝臺》充分說明了影視創作中文學營養的重要性,原著為電視劇改編提供了獨特的視角、罕見的形象和豐沛的生活細節。電視劇在忠實原著、抓住原著精髓的前提下,從影視藝術轉化需要出發,對個別人物的性格走向作了部分改寫,結合當下生活元素,開拓和發掘小人物的生活空間和精神世界。
  • 商販、外賣、裝臺大雀:2.9億農民工年收入47544元的秘密
    《裝臺》是今年最值得稱道的電視劇,在張嘉譯、閆妮的傾力演出下,劇情精彩,感動人心。其中演員姬他扮演的大雀兒這一角色,深深的觸動了很多人的心。所謂裝臺,就是給戲班子搭建戲臺、安設場燈,是一項重體力活,負責這項工作的是一群來自農村和城中村的窮苦人,而大雀兒就是這群人的副隊長。大雀兒來自農村,人講義氣,也有一身的力氣,裝臺隊中的人都服他,隊長刁順子也很信任他。
  • 戲裡戲外拆臺裝臺,寂寂無名的裝臺人,在暗處發光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孫雯如果不是作家陳彥的小說《裝臺》,以及由此改編的同名電視劇,絕大多數人大概不會注意到每一座城市都生活著一群裝臺人。在一個城市中,裝臺人不是龐大的人群,但他們在自己「舞臺」上的樣子,卻能引發群體的共鳴。每一位普通的勞動者,都從事著自己的工種,不驚人,也不可或缺;這種職業的存在之外,還有更為日常的衣食住行、人際往來,以及伴隨而來的喜怒哀樂。那麼,我們當如何「活著」?無論是陳彥的書寫,還是張嘉益與閆妮在電視劇中的演繹,都給出了一種方式,也給出了選擇異於這種方式的思考空間。
  • 許鴻飛雕塑作品亮相雲南省美術館
    掌上春城訊8月1日,「時代樂章——許鴻飛雕塑展」在雲南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展出許鴻飛120件雕塑作品,是歷站展覽中作品最多的一站。作品涵蓋音樂、舞蹈、愛以及廣州花城等主題,展出場地包含雲南美術館的1、2號廳、中央圓廳以及戶外廣場。
  • 「陝味兒」電視劇《裝臺》央視開播
    11月29日晚,由中央電視臺、西安兆麥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貳零壹陸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西安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陝西星光盛世影業網絡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精彩亮相。
  • 線上展|目擊者群像#引力#
    >參展人員(排名不分先後)NEUROSIS / 冷山 / 大臀村 / k / bodhi sea / 艾芩 / 不可li喻 / 崔善生 / 林靖鴻 / 上癮了 / dd / 太陽 / 餘未知 / lei / 點擊下方連結可閱讀目擊者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