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閱讀——《白鯨》

2021-01-16 南安市廣播電視臺

白鯨

赫爾曼.麥爾維爾/著

範範--《白鯨》.mp3

08:45來自南安市廣播電視臺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分享的是赫爾曼.麥爾維爾的經典小說《白鯨》。

俞兆平

《白鯨》是19世紀美國作家赫爾曼.麥爾維爾的一部著名的小說。麥爾維爾1819年出生於紐約一個富裕家庭,祖父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他小時候受過良好教育,喜愛讀書。12歲時父親經商破產,家道中落,他不得不輟學打工,19歲起他到一艘貨輪上當差,開始了他的海上生涯。兩年後,他轉到一艘捕鯨船上當水手,在南太平洋一帶捕鯨達18個月之久,因難以忍受單調、寂寞的生活而逃脫;結果又上了另一艘捕鯨船,還被迫捲入一場叛亂,被囚禁於監獄;而後成功越獄,搭船到檀香山;不久應募到「美國號」軍艦當水手,直到1844年回到波士頓。茫茫大海,險情四伏,麥爾維爾這4年多海上生涯的直接體驗,為他寫作《白鯨》積累了豐富的素材;而他所經歷的種種生死考驗,使他在小說中對人的生存及與自然的關係有了深度的思考。因此,他曾稱這海上四年的經歷是他和夥伴們的「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

小說《白鯨》發表於1851年。從故事的層面上看,並不十分複雜,捕鯨船船長亞哈,在一次捕鯨中,被白鯨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條腿,自此,他心中充滿了復仇的念頭,駕著他的「裴廊德」號捕鯨船,逼迫船工們,近於瘋狂似的在世界各大洋去尋找白鯨莫比迪克。他們終於發現了它,經過連續三天的追逐、搏鬥,決定雙方生死的最後時刻來臨了:

莫比迪克現在已經開始它最後的努力了。垂死的它向著垂死的亞哈船長們衝來。「看啊,那傢伙現在轉過頭來了,它在瞪著我們,瞧那額頭,上面寫滿了憤怒!」「可我看得出來,那憤怒是最後的!」 「塔斯蒂哥,趁著我們還沒有死,讓我們再幹一杯吧!」「弗拉斯克,舉起我們的紅櫻桃酒,一飲而盡吧!」

亞哈船長舉起最後的一支槍,用盡最後的力氣,擲了出去。「你這無法徵服的傢伙,我會記住你的,即使到了地獄,我也不會放過你,我還要接著追你,直到你做了我的槍下之鬼為止,呸!」最後的槍擊中了莫比迪克。

莫比迪克用盡最後的體力,狂奔起來。捕鯨索絞在了一起。亞哈船長彎腰去解。如飛的繩索勒住了他的頸。亞哈船長一聲沒吭,就被繩子拖了出去,不見了。繩子放盡的時候,索桶彈了出來,一下子就把一個水手射倒了,只見他往海裡一沉,立時沒了。剩下的水手嚇呆了,半天醒不過來。

海面上迷濛一片。「裴廓德號」已消失殆盡。莫比迪克也靜靜地仰在不遠的水面上,白光一片。幾個原本在高處的水手,現在正以一種安詳的神態,隨著大船一起下沉。一個巨大的同心漩渦形成了,僅剩下的一隻小艇,莫比迪克以及所有的漂浮物都在其內。終於,所有的一切都被漩渦帶走了,即使是一個細小的木片。

一場驚心動魄的殊死搏殺之後,亞哈船長以及他的船員們和兇猛聰明的白鯨莫比迪克雙方同歸於盡了,巨大的悲劇氛圍籠罩著世間。

小說告知了人們什麼呢?首先來分析船長亞哈的形象。作者是這樣地描述的:他身材高大,「銅牆鐵壁似的身體似乎是一個可以鑄就一切的模子」;他從臉上到脖子有一道白線,「就像閃電劈過的大樹,樹身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疤痕」;一條假腿是用抹香鯨的顎骨製成。他冷峻而沉靜地手扶船杆,目光犀利地盯著前方海面,那姿勢中就隱含著讓人畏懼的力量。在船員們的心目中,他不信神卻像尊神,他一開口你就得服從。

船長亞哈的形象從正值的角度來看,是20世紀美國「硬漢」性格的代表,「硬漢」精神的象徵。為著實現某種目標,即使面對的是千難萬險,他也絕不皺眉,堅韌頑強,英勇拼搏,直至付出生命的代價。當亞哈要登上小艇和白鯨莫比迪克以命相搏時,好友勸阻,他說了一段富有哲理的話:「斯達巴克,我知道你想說什麼,可你也要明白我的心,有的人死在退潮裡,有的人死在淺水灘裡,有的人死在洪水裡,而我,註定要死在巨浪之中,這就是我的命,早已註定好了的。」這就是美國硬漢的精神,在而後海明威、福克納的作品中,也都延續、展現出來。

但亞哈船長的形象同時也存在負值的一面。他偏執專橫、剛愎自用,為了個人的復仇目的,一意孤行,置其他船東的利益於不顧,並威逼利誘船員為他報私仇而賣命。當他面對白鯨的出現時,幾乎失去了理智,他無視他人的生命,殘忍地驅使船員去做無謂的搏殺,導致船毀人亡,同時他又成了暴君、惡魔的化身,成了這場悲劇的起因。但正是人物的多重性格的組合,亞哈船長才是一個具有圓型性格的、有血有肉的、生活中真實的人,才成為文學經典中的典型人物。

《白鯨》的另一象徵意義是寫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顯然,在作者的筆下,大海中遨遊的白鯨莫比迪克隱喻著大自然神秘的不可徵服的力量,甚至可以說是大自然的守護神,它抗擊了人類的殘暴與貪婪。人類對鯨魚的肆意的獵捕、殘忍地屠殺,這在書中許多章節中都有描寫,那血淋淋的場面,令人慘不忍睹。那麼,人類有什麼權力站在世界的制高點上來殘殺其它的生物呢?來破壞自然生態的平衡呢?作品客觀地表現了麥爾維爾對人類自身道德文明的質疑。的確,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潮該到反省的時候了。大自然不能缺少人類的智慧與能動性,人類為了生存也不能毀滅自身居住的家園,雙方誰也不能絕對徵服誰,而只能在衝突之後,在更高的層面上和諧共存,或許這也是麥爾維爾的祈求吧。

作為一部經典的作品,《白鯨》還有更多的象徵蘊意。像捕鯨船「裴廊德」號在沉沒之後,全船人都沉入海底,只有水手以實瑪利一人得救。「以實瑪利」是《聖經》中的人名,這就使作品與《聖經》聯繫起來,有了宗教的背景與氛圍;也使小說所寫的事件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產生了精神上的超越。

由於作者在作品大量地敘述了有關鯨類的知識,描述如何宰割、肢解鯨魚的過程,以及介紹它的食用與經濟價值等,《白鯨》一書又被人稱之為捕鯨時代的百科全書等,這都說明了它作為經典的影響之大。《白鯨》與福克納的《熊》、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一起被譽為美國文學史上的三大動物史詩。

書香南安

閱讀,是一個民族精神發育和文化傳承的基本途徑,也是一個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近年來,由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相關部門組織發起的「全民閱讀」活動在全國開展以來,全社會閱讀氛圍更加濃厚,社會影響日益深遠。

當前,全民閱讀在八閩大地方興未艾。為了進一步濃厚我市的書香氛圍,號召更多人加入到閱讀的行列,在閱讀的陪伴下開啟美好新生活,南安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平臺與迪豐讀書APP平臺聯合共建「書香南安」融媒體文創項目。

我們攜手迪豐讀書,每周計劃提供2本新書,全年共計96本新書分享給市民朋友。每本新書製作成音頻需經寫作、校對、審核、錄音、製作等環節,每本新書的撰稿、審核都由知名學者負責把關,錄音邀請知名主播參與。通過歷史文脈和歷史敘事的梳理,讓南安人民更好地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南安人民的閱讀熱情,從而進一步增強南安人民在新時代開創嶄新事業的信心,助推南安率先在全省建設「全民閱讀示範市」。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小男孩給白鯨表演翻跟鬥,下一秒白鯨的反應,真讓人忍不住笑!
    小男孩給白鯨表演翻跟鬥,下一秒白鯨的反應,真讓人忍不住笑!在動物園裡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白鯨就是很多小朋友非常喜歡的一種,小男孩給白鯨表演翻跟鬥,下一秒白鯨的反應,實在是讓人忍不住想笑,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主動獻吻萌娃,卻把對方嚇得哇哇大哭,白鯨:我做錯了什麼?
    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寶寶在海洋館看白鯨,在水池旁邊蹲著被抱住的寶寶猝不及防的被水裡的白鯨衝出水面親吻了一下。本該是難得又溫馨的畫面,萬萬沒想到寶寶並沒有感到驚喜,而是放開的哇哇大哭起來。要知道,去水族館看白鯨的時候,很多人巴不得被白鯨親吻。更多人會選擇拍照留念,因為在很多人眼裡,這是幸運的象徵。
  • 馴養員想逗一下白鯨,卻被白鯨吐口水?怎麼還真生氣了
    白鯨這種動物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它們長相非常可愛,在2013年曾被評為最可愛物種第12名。一身白色的皮膚,圓圓的腦殼,嘴角仿佛一直是在微笑一樣。不光長得可愛還擁有著多種技能,比如說口技。科學家探查發現,白鯨能夠發出幾百種聲音。
  • 主題水族館是中國第一家,白鯨表演館是中國內地最大的
    上海長風海洋世界分為水族館、白鯨劇場和藝術水族館。水族館建於銀鋤湖底13米處,以自然海洋為主題,擁有超過300餘種,萬餘海洋水生生物。共分為與鰩共舞、觸摸星地帶、世界熱帶雨林奇觀、海馬王國、繽紛珊瑚帶、深海秘境、鯊魚甬道、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栩栩如生的主題造景、寓教於樂的創意互動,將人與自然完美融合。建議遊玩時間1小時左右。
  • 白鯨消除吃掉的人存在的原理,為什麼會有人記得白鯨?
    我前面兩篇已經分析了第十七集的劇情,今天再來科普下第十七集,第三次回宅邸,昴依舊找了奧拓準備強衝宅邸,結果依舊遇到了白鯨。這次面對白鯨,依舊是由蕾姆留下阻擊……說白了就是拿命拖時間,因為蕾姆若是單人留下,絕對只有一個死字。
  • 鯊魚吃白鯨嗎?白鯨如此的溫順,能否打得過鯊魚?
    白鯨白鯨的外觀非常的討喜,它有著白色的皮膚以及凸起的額頭,遠遠看上去就是一條白色的海豚,除此之外,白鯨對人特別的友好,在遷徙的季節(每年的七月份),成千上萬的白鯨的會組成一個大的團體進行遷徙,它們的遷徙並不像其他動物遷徙那樣非常的趕,它們的整個遷徙過程都像是一次遊玩,尤其有人在岸邊時,它們還會躍出水面表演。
  • 白鯨愛麗絲的幸福生活
    有著「水中冰美人」之稱的白鯨是眾多海洋生物裡最耀眼的明星之一,通體雪白,生性溫和,成年的白鯨體長約3到5米,體重約1.5噸左右。幼鯨體長約1.5米,體重400-500公斤。來自俄羅斯的白鯨愛麗絲和小夥伴們已經在廣州生活了3年多,除了愛麗絲、還有大白、小白和小灰,它們一共4頭白鯨。
  • 《白鯨》是一本十分原創的書
    ∞《最後的對話Ⅰ》,2018 En Dialogo I 博爾赫斯×費拉裡 著 陳東飈 譯 新經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白鯨
  • 烏克蘭白鯨與潛水員戲水 白鯨「搶鏡」賣萌(組圖)(7)
    攝影師涅克拉索夫說,自己與白鯨在一起時很快樂,從未感到緊張。(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7日報導,近日,在烏克蘭敖德薩的尼莫海豚館內,42歲的烏克蘭攝影師安德烈·涅克拉索夫抓拍到一組白鯨與潛水員戲水的有趣照片。照片中,白鯨不斷地闖入鏡頭,甚至「咬」潛水氣管和攝像機,玩得不亦樂乎!各種賣萌表情,讓人忍俊不禁。  涅克拉索夫接受採訪時稱,為拍攝這組照片,自己和兒子潛入深達6米的水池,與白鯨戲耍了兩個小時。
  • 著名詩人、翻譯家馬永波譯著《白鯨》問世
    然後,人生風雨交加,心頭百感交集;然後,毅然上岸,決定當作家;然後,世上有了一部叫《白鯨》的巨著。寫出偉大小說的作家,會過上怎樣紙醉金迷的生活?他過上了超越你想像的生活。《白鯨》出版了,整整一年,賣出了五本。對以版稅謀生的寫作者而言,這當然是一記棍棒。怎麼辦?一個闖蕩過大海的傢伙是不會輕易低頭的。
  • 小女孩對著白鯨吐舌頭,白鯨有樣學樣,網友:太可愛了
    一位網友在海洋館中無意中拍到的畫面,在海洋館中,一對父母帶著女兒圍著白鯨看,而小女孩一隻趴在玻璃上看,一隻吸引白鯨看過來,但是白鯨一隻在裡面不停的轉圈圈玩著,就是不理小女孩
  • 北極熊居然捕殺白鯨
    北極熊一開始是不會捕捉白鯨的,白鯨其實沒有多大,大概有一個成年人那麼大,即便如此,北極熊要捕捉白鯨還是很難的,但是近些年由於氣候變暖使得北極熊的食物來源越來越少,一些聰明的北極熊不得不學會了捕捉白鯨!聰明的北極熊很有耐心,他們通常會在一些潛的石頭上呆坐著,而且一動不動,就像一尊石像一樣,等待著白鯨在附近遊過,伺機而動,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沒有耐心就捕捉不到,就算有耐心,很多時候也是無功而返,目前會捕捉白鯨的北極熊並不多,但是慢慢的就會傳承下去,使得更多的北極熊會學捕捉白鯨!
  • 北極熊捕殺白鯨,不一會白鯨就被捕獲
    北極熊捕殺白鯨,不一會白鯨就被捕獲北極熊在我們的印象中是溫順可愛的,但實際上的北極熊每天都會面臨著沒有食物的情況,一旦當它遇到能夠捕食的獵物,它們便會毫不猶豫的衝上去,下面這隻北極熊正在冰面上覓食。它突然發現了水中有動靜,於是快速的俯衝進水中,原來是一隻白鯨,不一會北極熊就輕鬆的將白鯨捕獲,直接在水中大快朵頤起來,看著北極熊吃食的樣子,可是和可愛一點都不沾邊的。
  • 海洋霸主為白鯨保駕護航,也不知道這隻白鯨是什麼來頭
    海洋霸主為白鯨保駕護航,也不知道這隻白鯨是什麼來頭提起海洋中的霸主,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白鯊,大白鯊體型龐大擁有鋒利的牙齒和強悍的咬合力,是深海中毫無疑問的霸主級生物,但是你知道嗎在海洋中還有一種生物。
  • 像人類一樣,白鯨也交朋友
    一項開創性的研究首次分析了北極 10 個地區白鯨的群體行為、群體類型、群體動力學和親屬關係。結果表明,白鯨不僅經常與包括近親在內的近親相互聯繫,還經常與遠親和無關的個體聯繫。白鯨廣泛分布於北極與亞北極地區,自古以來它們一直是北極地區人類社會的重要商品,為當地原住民提供了食物、燃油、皮革等物資。它們的活力與適應力、特殊的外貌、易受吸引的天性、以及可接受訓練等因素,使其成為海洋世界 的明星之一。幾個白鯨集中的地區已成為賞鯨聖地,包括加拿大東部的聖勞倫斯河下遊與哈德遜灣西部的邱吉爾河河口。白鯨的潛水能力相當強,對於北極的浮冰環境有很好的適應力。
  • 裸女與白鯨,震撼人類的對話!!
    白鯨是世界上最美麗與最高智商的動物之一美國加州海洋館中有一隻白鯨在多年來不停地發出「人語聲」,
  • 寧波海洋世界「白鯨攻擊潛水員」視頻引熱議 園方稱白鯨與人玩耍
    視頻爆料者稱,一位自由潛水者在體驗「白鯨同遊」項目時,白鯨有明顯的攻擊行為,而且潛水員還受了傷,認為這種體驗項目非常危險,應該停止。&nbsp&nbsp&nbsp&nbsp針對該博主的爆料,寧波海洋世界相關人員回應說,視頻中反映的白鯨攻擊潛水者事件並不存在。
  • 梅爾維爾精華名句14個,讓你5分鐘讀懂名著《白鯨》!
    赫爾曼·梅爾維爾作為美國浪漫主義文學家,出生在紐約,在海上度過自己的青年時代,長期的海上生活經歷為小說《白鯨》的撰寫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於1851年,梅爾維爾發表了自己的小說作品《白鯨》,並因此一舉成名。在世界文壇上,梅爾維爾享有很高的聲譽。
  • 【梅爾維爾誕辰200年】6個我們今天仍要讀《白鯨》的理由
    記不清有多少次,當我問別人是否已經徵服了《白鯨》時,他們的目光都變得茫然起來。《白鯨》是文學上的珠穆朗瑪峰:崇高無比、不可翻越——它的雪峰就像書中大白鯨莫比·迪克的尾巴一樣難以捉摸。1970年代,我十來歲,伴隨著「拯救鯨魚」運動的興起度過了整個少年時代,由是我格外喜愛鯨魚,以至於約翰·休斯頓1956年拍攝的那部華而不實的《白鯨記》使我大感失望。
  • 美國經典文學作品《白鯨》,我們為什麼要讀?
    8月1日是《白鯨》()的作者、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1819年8月1日-1891年9月28日)的誕辰。關於《白鯨》這部經典文學作品,一本關於梅爾維爾的書裡記載了這樣一則軼事:Moby Dick19世紀70年代,一個英國女人上了一艘停泊在薩摩亞群島的船,她對船長說:「我給你和你的船員買了些書,其中有三卷本是美國作家梅爾維爾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