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頭配樂中有酒紅朱雀的鳴唱聲。
【尊重自然精靈 共享美好生活】
自然界有不少鳥類羽毛以紅色為主,混搭其它顏色很漂亮。例如前面介紹的紅頭長尾山雀、紅腹錦雞、紅嘴相思鳥等,羽毛顏色靚麗,光彩奪目。本集的主角是幾乎全身羽毛為深緋紅色的酒紅朱雀。它也是朱雀家族的成員。本集還配發了另外3種朱雀和1種紅色鳥類。
【鳥種概況】
酒紅朱雀(雄) 雀形目燕雀科 2013年7月6日拍攝於湖北神農架
酒紅朱雀是燕雀科朱雀屬的鳥類。體型似麻雀。體長約16釐米。雄鳥頭部至後頸呈鮮紅色;上背暗褐,下背至腰紅色暗濃;尾羽暗褐、羽緣紅棕色;頦、喉和腹暗紅色,胸部緋紅色。
酒紅朱雀(雌)雌鳥,橄欖褐色而具深色縱紋;三級飛羽羽端淺皮黃色而有別於暗胸朱雀或赤朱雀。
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中國中部、西藏東南部及臺灣。
棲息於山區的針闊混交林、闊葉林和白樺、山楊林中,也在山地闊葉林的櫟樹、楊樹、榆樹上活動。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很少成大群。飛翔呈波浪形。平時鳴叫聲單調,但繁殖期鳴聲婉轉動聽。
食物春季為白樺嫩葉、楊樹葉芽、榆樹花序;夏季以鞘翅目昆蟲為主;秋季則以漿果和各種種子及昆蟲為食。
酒紅朱雀繁殖於甘肅、陝西、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向南遷徙時幾乎遍布全國各地。
繁殖期在5一7月。巢營於灌木密枝上,由禾本科植物的莖和根等編成。僅雌鳥營巢。每窩產卵4-5枚,卵呈藍綠色,卵表面有一些暗褐色和黑紫色斑點和亂紋,並多集中於卵的鈍端。
【特別推薦】
酒紅朱雀,2013年7月6日,北京宋永旺老師(微信名旺歌)拍攝。拍攝參數:相機 Canon Eos-1DX;鏡頭 EF800mm f/5.6L IS ; 快門速度 1/3200s;光 圈 值 F5.6 感 光 度 ISO1250。
這些年也拍攝了以下朱雀:
擬大朱雀 雀形目燕雀科 2014年10月25日拍攝於四川甘南
白眉朱雀 雀形目燕雀科 2014年12月7日拍攝於拍攝於雲南保山百花嶺
普通朱雀 雀形目燕雀科 2013年7月6日拍攝於湖北神農架
視頻配樂中有普通朱雀的鳴唱聲。視頻節選自濰坊邱勇鋼(微信名秋歌)老師攝影並製作的《飛羽印象》 。
酒紅朱雀,幾乎全身羽毛為深緋紅色,而血雀則是幾乎全身羽毛為鮮紅色:
血雀 雀形目燕雀科 2015年12月10日拍攝於雲南保山百花嶺
【鳥類知識】
野鳥專用腳環(節選許晉榮著《野鳥放大鏡》)
候鳥的遷徙路徑與範圍,既長且廣,直接追蹤不易。 為解開候鳥遷徙的奧秘,國際上針對候鳥的遷徙狀態,制定了一套足旗系統,通過各國的環志作業團隊,在鳥類的跗蹠部位裝置足旗或腳環,以便研究者通過不同顏色的足旗, 了解候鳥的遷徙路線, 包括其越冬、過境、繁殖等地點, 並可進一步推算出它們的飛行速度與遷徙時間、路線等詳細數據。
隨著鳥類環志研究的日趨積極,最近幾年,臺灣各地的賞鳥者常在野外發現裝有足旗的鳥兒,其中以春秋兩季鳥類過境高峰期發現的頻率最高,此觀察數據會通過鳥會的協助傳送給國際環志研究單位。成為鳥類研究的重要憑據。
【相關文化】
朱雀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於八卦為離,於五行主火,象徵四象中的老陽,四季中的夏季。
在先秦被認為能接引死者靈魂上升於天,後世認為其能予人長生。漢時讖緯學說大興,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典藏、丙丁、禮德,漢後道教將其吸納為護法神,稱陵光神君。
《淮南子》中的五獸之一,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黃龍,又稱天官五獸。 現代很多人將其認為是鳳凰或是鳳凰的一種,但實際上作為天之四靈與四方星宿之一的朱雀與禮記四靈之一的鳳凰存在極大的不同。
亓鑫銘所著《泛亞論》稱古越國以朱雀為圖騰, 在甘肅等地區至今仍有祭祀朱雀等四象的民俗存在。
【佳作分享】
國家林業局鳥類宣傳片《飛鳥中國》
飛鳥靈動了中國,飛鳥讓中國更美麗。
國家林業局與鳥類攝影愛好者深度合作,從上萬條鳥類視頻素材中,選取61種鳥(國家一級9種 中國特有3種),其中有大鴇、黃腹角雉、紅腹錦雞、黑琴雞求偶,中華秋沙鴨交配和水下覓食,白眉山鷓鴣、蓑羽鶴育雛,東方大葦鶯義哺大杜鵑等精彩的畫面,匯成了鳥類公益宣傳片——《飛鳥中國》。
下集內容:(53)我國瀕危和受保護鳥類知多少?敬請瀏覽。
歡迎關注此公眾號 請長按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