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飼養熱帶魚的時候都會喜歡上燈科魚,在水草缸內到處穿梭的燈科魚就像是自然精靈一樣能夠格外吸引人們的目光。
關於燈科魚的區分沒有一個非常嚴謹的分類,我們口中的燈科魚一般是指部分的脂鯉科、鯉科、銀漢魚科甚至鱂魚科組成的體長不超過6cm色彩豔麗有集群遊動行為的小型魚類的統稱。雖然孔雀魚也在這一範圍內,但是相信沒有人把孔雀魚當做燈科魚來對待。
一般市面上常見的燈科魚是紅綠燈、寶蓮燈、紅鼻剪刀等魚種,當然還有許多燈科魚就不一一贅述啦。

身價從5元1條到現在10元30條
愛上燈科魚的很多原因相信是因為「群遊」二字!在家中如果能欣賞到像大自然中「魚風暴」一樣的景觀更是令人期待。
但是很多人買了很多燈科魚後發現入缸以後燈科魚們都是各自為戰,東一群西一堆在魚缸內遊得雜亂無章,究竟該如何讓燈科魚在自己的魚缸裡面浪起來?
第一:你需要一個大缸
小型魚缸本身就不能容納太多數量的魚類,想要讓燈科魚遊得開一個大型魚缸是必須的。
這裡建議是1米+以上的缸才會開始體現群遊的初級效果。
第二:魚缸造景不能過於複雜
很多人的魚缸布置得就像瑪雅的水底神廟一樣,各種奇石怪草看得出主人非常花心思,但是這樣對燈科魚來說環境過於複雜,而且非常有隱蔽性。所以進一步喪失了群遊的先天條件。
太複雜也不利於群遊觀賞
我見過很多群遊缸都是牛毛鋪底或者矮珍珠,幾乎沒有中後景草。布景中錯落有致的青龍石可以讓你的燈科小精靈顯得更加美麗。
造景相對整潔的群遊觀賞效果更佳
第三:掠食者的刺激
當然我們不會把真正的掠食者放入燈科魚群中,但是燈科魚群遊很多時候都是為了躲避外界捕食者而形成。放一些活潑而且富有攻擊性的魚給予燈科魚群一定的刺激也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短鯛金波子,但是金波子不算好動,只有進入自己領地範圍才有一定的攻擊性。吃蝦小能手一眉道人本身也有群遊屬性,還有鬥魚或者活波好動的虎皮等等具體還是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
一眉道人比較淘氣但是本身也群遊
第四:不是叫燈科魚就會群遊
很多人經常會說怎麼我的紅綠燈不群遊呢??很多燈科魚經過長期馴化已經失去了自然界中對抗掠食者的集體陣型。其中紅綠燈這種無組織無紀律性的燈科魚就經常散落在魚缸內的各個角落。如果能把它們聚在一起,相信一定是開飯了吧?
迄今為止根據所有統計表現群遊門檻最低的燈科魚——紅鼻剪刀。如果喜歡群遊的不妨試試從紅鼻剪刀開始,另外很多其他燈科魚群遊愛好者也都是喜歡放幾條紅鼻剪刀讓其帶動其他的燈科魚群遊。
也許一條魚看起來很醜,但是一群魚看起來會很美!
群遊是弱小的魚類對抗捕食者的最佳方式,但是和我們所想的不一樣,在群遊中是沒有所謂的頭領魚的存在。這一點不像哺乳動物和其他族群動物中均有著一個頭領的存在,一般都是誰最強壯遊得最歡快誰就能帶領魚群。關於這點可以自行百度搜索「鰷魚效應」結果會讓你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