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世紀歐洲繪畫中的隆腹著衣女形象——聖母瑪利亞

2021-01-10 挖史人

在西方繪畫史上也存在如阿爾諾菲尼夫人一般有著「微凸的肚子」,並且被證實為是「懷孕著的」著衣女性形象,最為典型的即是聖母瑪利亞畫像。聖母像是西方繪畫中的一個重要的藝術形象,相比於直接突出其懷孕和生產聖子這一生育能力的裸像作品,聖母作為溫婉賢良的代表在歐洲繪畫中多以著衣的形式出現。在 15、16 世紀的歐洲,繪畫作品中的聖母瑪麗亞多為隆腹形象,雖然觀者無法透過服裝直觀地看到聖母瑪利亞腹部的「肉體的」隆起,但是結合作品的故事性及所要傳達的主題來看,藝術家將聖母瑪利亞塑造成隆腹女形象並非空穴來風。

一、《受胎告知》——受孕的聖母瑪利亞

《受胎告知》(Annunciation)又可稱為天使報喜、聖母領報等,是西方繪畫中經常出現的一個重要命題,以此為題的繪畫作品是以《聖經》中的一個故事為原型創作的:「基督的母親瑪麗亞在即將出嫁時,天使受上帝旨命告訴她,她已懷上神孕,並將生下耶穌基督。」3015 世紀前後的歐洲繪畫作品中,有很多都在表現這一情景:虔誠的瑪麗亞正在讀書,忽然有天使飛過來向她告知受孕的消息。因此結合故事背景來看,在這一類作品中,藝術家將瑪利亞這一處女形象塑造為隆腹形象的原因在於凸顯其懷孕這一主題。

弗拉·菲利波·利皮繪於 1455 到 1460 之間的《受胎告知》和李奧納多·達·文西繪於 1472 年的《受胎告知》是兩件題材和形式都十分近似的作品,這兩張作品中聖母瑪利亞和來報喜的天使加百列分別佔據畫面的兩旁,左側的加百列恭敬地跪在聖母瑪利亞的面前,表情欣喜又恭順,似乎正在傳達著上帝的旨意:「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兩幅畫面中的聖母瑪利亞一個將手置於腹部,一個腹部沒有任何遮擋物,但是都具有非常明顯的腹部隆起的特點。

基於受胎告知這一故事背景,我們可以認為在以之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中,藝術家將聖母瑪利亞塑造成隆腹形象是一種刻意的選擇和處理,而且畫面中瑪利亞腹部的隆起是真實的來自於她自身「肉體的」隆起,天使飛來的時候瑪利亞已經有孕在身,這樣的處理有利於增加故事和畫面的真實感。

二、帶著孩子的聖母瑪利亞

在 15、16 世紀的歐洲繪畫中,存在許多抱著孩子的聖母像,這些畫作中的聖母也多具有腹部隆起的特點,雖然這類作品的故事性並不如《受胎告知》那麼明確,但是從聖母瑪利亞作為母親這一角度來說,這類作品也可作為對「懷孕說」的支持,亦或是對聖母生殖能力的暗示。

《西斯廷聖母》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典型的聖母像畫家拉斐爾於 1512 年到 1513 年間為羅馬西斯廷教堂繪製的作品,位於畫面中央的聖母抱著聖子從雲端降落,而她的前方雖然有被抱在懷裡的聖子的遮擋,但是依然可以看到一個明顯隆起的腹部。另外,安東尼奧·維瓦利尼和喬凡尼·德·阿雷瑪那繪於 1446 年的《聖母子和教會的四位拉丁聖師》三聯畫中最中間的聖母子像,懵懂的聖子站立在聖母的左手邊,聖母的腹部也有明顯的隆起特徵。

在 15 世紀前後,聖母子像中的聖母大多端莊賢良,表情溫和,而且相較於前期的那些宗教繪畫而言,這時候的聖母作為「人」的一面被更多地表現出來,她們充滿了母愛的光輝。

相關焦點

  • 瑪利亞是聖母,為何卻越來越像普通人?她是如何從神壇到人間的?
    正如13世紀是教會年齡,和國家的重視14世紀臣子,到15世紀由新人文主義的復興,16世紀的完整的振興,一系列關於社會總的變化,現在的處女摘要世俗化。中古時代的藝術教育起源於羅馬文化帝國的藝術中國傳統和晚期基督教音樂藝術的影像學傳統,相沿了多種教學藝術管理系統,但中古時代在文藝發展振興的海潮中,經常容易被忽視。
  • 聖母瑪利亞大教堂:「懸空教堂」,聖神的聖母瑪麗亞
    聖母瑪利亞大教堂:「懸空教堂」,聖神的聖母瑪麗亞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的是法國裡昂一起遇見小王子的米其林,三星之力量像極了孩童時代的自己隨性童真有人說巴黎是世界的而裡昂才屬於真真正正的法國想到自己。就需補上並作廢歐洲鐵路系統是全球鐵路發展的起始地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對歐洲人來說火車是他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為歐洲的每個國家都是並肩相鄰火車可以輕易跨越國界而不用面對海關的審查找個位置坐下他在火車小康前看火車穿過叢林越過長河。在平原上吳曉靈過一票在手即可便捷地穿梭於各國之間同時變成當地人體驗歐洲的生活方式是我最期待的體驗曾看過一部名為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浪漫電影說的就是了。
  • 聖母瑪利亞是天主之母,有什麼《聖經》根據?
    公教會稱瑪利亞為「聖母」,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瑪利亞的兒子耶穌,就是「那要誕生的聖者。」(路一35)否定瑪利亞是聖母,就是否定她的兒子耶穌是聖者;或者否定耶穌是瑪利亞的親子。(路一42)
  • 「聖母瑪利亞」驚現聖卡洛斯疫區,基督教徒:上帝將庇佑阿根廷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網》(Sputnik News)3月28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三下午5點左右,阿根廷東北部聖卡洛斯市疫區的天空中驚現聖母瑪利亞的投影,引發當地轟動。
  • 英國遊客稱拍到聖母瑪利亞「出巡」靈異照片(圖)
    中新網3月3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英國一位前往紐基(Newquay)西海岸度假的遊客格雷(Caroline Gray)夫人表示,她竟然在海灘旁的天然石壁懸崖上,拍到了聖母瑪利亞手持油燈「出巡」的靈異照片。
  • 300來年前的歐洲油畫名作欣賞
    從這幅畫中可以看出畫家高超的繪畫水平,他被當作是同時代人中羅馬畫派無可非議的佼佼者,巴託尼的風格特點非常顯著,在晚期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義的界限之間。值得注意的是這幅畫中的埃克勒與畫家漢尼拔·喀拉蚩為愛德華·法爾內塞紅衣主教繪製的埃克勒之間的相似性。巴託尼對於這一主題的闡釋,與17世紀埃克勒「現代英雄」形象特點相一致,偏重於強調主人公的內心滿腹疑慮、無從選擇的寫照。
  • 學術文摘丨蒙古人在義大利:十四世紀義大利藝術中的「蒙古人形象」問題
    04 參見蘇裡埃(Gustave Soulier):《託斯卡納繪畫中的東方影響》(Les Influences Orientales dans la Peinture toscane),亨利·羅蘭出版社,巴黎,1925年,第15-16頁。05 筆者沒有找到原書。參見德爾莫(J.
  •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將重開,「歐洲繪畫史教科書」同時亮相
    倫敦國家美術館建於1824年,專注歐洲繪畫。此次展覽將呈現美術館館藏中的61幅作品,橫跨文藝復興至後印象派的繪畫歷史。這是美術館首次在英國以外的大規模巡展,也是這些作品首次亮相日本。展出作品包括卡羅·克裡韋利(Carlo Crivelli)的《聖母領報》與梵谷(Van Gogh)的《向日葵》。
  • 十五和十六世紀的歐洲,從人文主義發展至文藝復興運動的過程!
    十五、十六世紀的人們,在發現古代文獻的同時,也熱衷於發掘地下的古代文物;由此產生了考古學。從古羅馬的遺址裡發掘岀無數藝術品。這些藝術品也支持了十四世紀以後對人的新看法。具體說來,中世紀雕刻的人像都是頭小身體長,不符合人的正常身體比例。而考古發掘出的古代希臘羅馬雕刻的人體比例都井常勻稱,例如「擲槍的人」和「受傷的武士」。
  • 一座八百年古修道院何以「煉」成歐洲超級動物園
    這裡名人輩出,接待過古代皇帝的臨幸,還是長達4個世紀的朝聖之路目的地,與之相關的宗教傳統活動至今尚存。然而,受到法律保護的古蹟遺址,卻被打造為歐洲第二大的動物園!聖伯爾納鐸流傳最廣的一個形象:聖母瑪利亞在哺育聖嬰的間歇,把自己右乳的乳汁擠在了聖伯爾納鐸的臉上,因此給予了他智慧……可見其在歷史上備受推崇的地位。此後,坎穆布隆迅速發展壯大,陸續建立或收羅了遠達根特和梅赫倫的7家下院和土地,其名聲甚至引來了兩位大主教在此退休終老。14世紀末,修道士們向當地的農民輸出了先進的農耕技術,推進了地區社會的進步。
  • 從寫實到抽象,透過宗教發展與思想變遷,看歐洲抽象繪畫的起源
    一、阿拉伯式繪畫成為了抽象派最早的起源阿拉伯式繪畫最早起源於阿拉伯帝國建立後的一個世紀當中,而這也被稱為繪畫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特別是阿拉伯繪畫中果斷拋棄古希臘的純寫實繪畫引入抽象性的繪畫,一方面傳達了更多的信息,一方面又避免了寫實派的繪畫單調性,所以當阿拉伯式繪畫成型的時候它迅速成為了繪畫界的寵兒,成為了當時爭相效仿的對象。
  • 將14世紀和15世紀,看做是兩個巨大的過渡時期,向前發展的路徑
    將14世紀和15世紀看作是兩個巨大的過渡時期是向前發展的路徑一種向前發展的路徑是將14世紀和15世紀看作是兩個巨大的過渡時期,並且具有顯著的連續性。第一個小禮拜堂在1350年代晚期,由安德烈亞(Andrea,活躍於約1343—1368年)和納爾多·迪·喬內(Nardo di Cione,卒於1365/1366年)兩兄弟為其繪製了壁畫,在這些壁畫中已經有了判罪和救贖的圖像。與這些壁畫一起的還有一幅引人注目的祭壇畫,主導這幅祭壇畫的是前景中僵硬的基督形象,他正在將基督教的律法和教義傳給聖彼得和聖託馬斯·阿奎那(Tomas Aquinas)。
  • 美塗塗:高雅而奔放的1 7世紀巴洛克繪畫大師代表人物——魯本斯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教名伯多祿·保祿·魯賓斯,17世紀佛蘭德斯畫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魯本斯是佛蘭德斯畫家,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 盤點那些被修復失敗文物,耶穌竟被修復成猴子,聖母成芭比娃娃!
    那麼在我們觀看的這麼多歷史遺蹟中,有很多都是經過我們後天人為的保護才能讓世界更好的了解的,比如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萬裡長城等等,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那些年我們修復失敗的文物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形似海綿寶寶的城堡,早在2015年土耳其決定修復一座歷史悠久的拜佔庭堡壘,以讓它們有更好的保護,不過修復出來的結果讓大家大吃一驚。
  • 我拍過的羅浮宮名畫268_委拉斯開茲《瑪利亞.特蕾莎公主》
    迭戈.委拉斯開茲(Diego VELáZQUEZ,1599-1660),西班牙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也許不止17世紀吧。他的畫在法國的不多,羅浮宮也就三四幅,而且多是肖像畫。他最有名的代表作是《宮娥》,那要到西班牙馬德裡的普拉多博物館去看了(我還沒去過)。
  • 15世紀歐洲歷史上的「瑞士長矛兵」!
    現在的瑞士是和諧美麗的中立小國,經濟發達,不過在古代可不是這樣的,古代瑞士由於國家狹小,加之國土多為山地,所以國民生活普遍艱難,加之當時歐洲正好遍地烽火,所以很多瑞士人選擇做僱傭軍來維持生計,逐漸形成了最著名的傭兵,瑞士長矛兵。
  • 揭秘丨火災前的巴黎聖母院裡竟有這麼多寶貝
    據法國媒體Franceinfo報導,當地時間15日晚,巴黎聖母院神父Patrick Chauvet表示,聖母院內最重要的文物——耶穌受難荊棘冠已經被成功搶救。除了荊棘冠,路易九世的一件長袍也已被成功搶救。但不少其他文物的狀況依然未知,其中包括三部管風琴、大鐘以及一些油畫和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