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蝙蝠是一種夜間行動動物,它捕食的方法十分獨特,依靠回聲定位導航捕獵。通過聲波接觸獵物反彈回饋,蝙蝠能夠在漆黑的夜晚環境精確地探測到獵物的所在位置。目前,南丹麥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員最新研究表明,蝙蝠回聲定位這一奇特生理能力源自「超快速肌肉組織」。
這項研究工作是由賓夕法尼亞大學藝術科學分校生物系研究生科恩-埃勒曼斯、約翰-拉特立菲爾、安德魯-梅德和拉舍-雅克布森完成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他們發現蝙蝠喉部的超快速肌肉運動速度比普通身體肌肉運行快100倍,比人體最快速運動肌肉——眼瞼肌肉運行快20倍。梅德主要研究肌肉生理學,埃勒曼斯主要研究神經系統科學和生物力學,此前他們合作研究超快速肌肉如何有助於鳥類歌唱。
埃勒曼斯說:「此前僅發現響尾蛇、鳥類和幾種魚類產生聲音的肌肉組織是超快速肌肉,目前我們首次發現超快速肌肉也存在於哺乳動物中,表明這種曾被認為非常獨特的肌肉組織比預想得更加普及。」
動物通過視力可獲得或多或少的信息流,通過回聲定位,蝙蝠僅能獲得每次叫聲產生回波的信息反饋快照,通過連續快速叫聲從而準確定位獵物位置,能在任何方位快速發現獵物昆蟲的移動狀況。在臨界點蝙蝠可產生「終端鳴叫」,每秒可發出190次叫聲。(卡麥拉)
(責任編輯:羅園)
微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