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一場波及數億人口的太平洋戰爭爆發。在之後的三年多時間裡,美日兩國為了最後的勝利,在太平洋這個全球最廣闊的海域中殊死搏殺。無數的鋼鐵巨艦在太平洋的海面上衝殺,數不清的戰鬥機在太平洋的天空中搏擊,堪稱戰爭史上的絕筆。那麼這場驚天大戰的最高指揮官是誰呢?
首先美軍的最高指揮官是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其中麥克阿瑟是陸軍最高指揮,而尼米茲是海軍最高指揮。麥克阿瑟這個人,因抗美援朝戰爭的原因被中國人民廣為熟知(當然也不是什麼好名聲)。他是美國陸軍五星上將,畢業於大名鼎鼎的西點軍校,是西點的天才畢業生,曾以98.43分的畢業成績創下西點的歷史記錄(後來也是西點最年輕的校長)。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麥克阿瑟被羅斯福總統任命為美國遠東軍總司令,負責對日作戰。剛上任,麥克阿瑟就犯了個大錯,面對敵強我弱的惡劣情況,他拒絕手下轉移美軍戰鬥機(美國部署在菲律賓的)的要求,最終導致這些寶貴的戰鬥機被日軍炸毀在機場上。
失去飛戰鬥機的麥克阿瑟更不是日軍的對手啦,他只能放棄菲律賓,一路南撤至澳大利亞。這個時候的麥克阿瑟才真正重視起日軍這個對手,面對太平洋上星羅密布的島嶼,他發揮自己的超絕才智,提出了著名的蛙跳戰術(也稱跳島戰術)。
所謂的蛙跳戰術就是有選擇地攻佔對美軍推進有重要意義的島嶼,而不是和日軍一個島一個島的爭奪。蛙跳戰術大大提高了美軍的反攻效率,在麥克阿瑟的蛙跳之下,美軍迅速反攻紐幾內亞、棉蘭、馬尼拉、衝繩等重要島嶼,推進到日本的家門口,勝利結束了太平洋戰爭。
而尼米茲是美國海軍五星上將,珍珠港被襲擊後,他臨危受命,擔任太平洋艦隊司令,開啟了美國海軍對日本的復仇之旅。尼米茲接手的太平洋艦隊幾乎是個空殼,除了三艘航母完好外,其他的艦船都在日本的偷襲中損毀殆盡,艦隊官兵的士氣更是低沉到極點。
尼米茲毫不氣餒,他一邊恢復官兵士氣;一邊從零開始,在戰火的硝煙中,重新組建太平洋艦隊。1942年6月尼米茲帶領新生的太平洋艦隊以弱勝強在中途島大破日軍海軍,以損失1艘航母的代價,擊沉4艘日本主力航母,打斷了日本海軍的脊梁。
1942年底,尼米茲在瓜達卡納爾島海戰中再次重創日本海軍,使得太平洋戰場的局勢徹底扭轉,吹響美軍戰略反攻的號角。1944年3月,尼米茲指揮美軍以傷亡1.65萬人的代價攻克戰略要地塞班島,消滅日軍3萬,並擊沉日軍3艘航空母艦和315架飛機。從此以後,日本海軍再也無一戰之力。
我們再來看一下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最高指揮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日本海軍的天才將領。山本早在一戰以後就提出航母制勝論,堅持優先發展艦載機,是堅定的航母派。可惜他的思想一直受到日本海軍保守派的抵制,縱使他擔任了海軍司令,也無法完全貫徹自己的航母戰略。
1941年12月,山本成功偷襲美國珍珠港,徹底癱瘓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可惜半年後,山本卻因海軍通訊密碼被美軍竊取,而折戟中途島海戰。此戰使得日本海軍元氣大傷,7成的航母被美軍擊沉。1943年4月,山本在視察部隊途中,因座機被美軍飛機擊落而斃命,這是一個悲情的海軍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