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
童年很多人都有過養貓養狗的經歷,相對於養狗而言,養貓的價值更大。傳統意義上的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而那時家家窮的叮噹響真是無物可看,養狗純粹是玩,一條狗的食量並非家家都能養的起。貓就不一樣了,貓的食量小,乖巧溫順,更可貴的是它能捉老鼠。老鼠這個東西實在是可惡,現在食物豐富了,老鼠反而少了,缺糧食的年代老鼠也跟著起鬨,家家都有老鼠,處處得見老鼠,它是什麼都吃,不吃也咬,那時對老鼠之恨可謂咬牙切齒,有句&34;老貓釣魚」的故事,故事裡的老貓都是用尾巴做誘餌,我們也深信不疑。直到八十年代我才知道老貓不是用尾巴釣魚,而是用爪子。八十年代我養了很多花,為了澆花方便,我用廢油桶做個大水桶放在院子裡,夏天桶裡水好生蚊子,有人教我放幾條小鯽魚,就不會生蚊子,果然是魚把蚊蟲卵都吃掉了。有一天無意中發現一隻老貓臥在桶沿上一動不動,雙目緊緊的盯著水面,我也不知老貓想要幹什麼。過了一會兒只見老貓飛快地伸出前爪在水面上一掠而過,一條魚便飛出了桶外。哦,原來它在釣魚。這時我才明白了老貓釣魚的真相。下雨天魚頂水都在河邊上,老貓守在岸邊,待魚一接近有效距離,老貓便用爪子把它掠到岸上。原來故事裡的老貓釣魚不是那樣的,是這樣的。
老貓喜歡釣魚,但它從來不吃生魚,每次釣到魚它都會從雞洞裡送回家。經常是早晨一起床發現雞洞(雞洞:那時家裡養小雞,為了方便雞回家生蛋,便在門角掏一個小洞)邊有一堆魚,品種還挺多,鯉魚、鯽魚、鯰鬍子等等,魚也都滿大的。見主人起床了,老貓會走到魚堆旁叫幾聲,算是表功吧。
老貓偷嘴也是有絕技的,碗櫃是那個年代必不可少的。因為老鼠多,再加上有貓,還有雞,剩菜是不能放在桌子上的,都要收進碗櫃裡。碗櫃很簡單就是用木頭釘個柜子,裡面有兩三個隔層,門是用窗紗釘在木條上,兩門用門栓子固定,門栓子也是木頭做的,其實就是把兩個木塊中間掏空一半釘在兩扇門邊,右邊木塊中間串一木條,木條兩頭高中間凹,這樣不會脫落,銷上門就打不開了。碗櫃對付老鼠夠了,而對付老貓就不行了。我家老貓會開碗櫃,它坐在邊上,用爪子撥門栓,幾下就把門打開了。後來想了個辦法,在門栓上打個眼與門框相通,插上門栓再把一個長釘子穿進門栓和門框的眼裡,老貓徹底沒辦法了。
有人說貓嫌貧,其實不然,我家老貓養了有好多年,後來發現它有了一些變化。我家鄰居找過我家,說我家貓把他家蚊帳撕爛了一大塊,後來在我家貓窩裡果然發現了撕下來的蚊帳,原來是它生小貓把蚊帳拿來做床墊了。類似的事不止一次。沒辦法只好送人吧,把它送給了河對面的大隊書記家。第一次送過去是夏天,沒過多久它跑了回來,夏天大河漲水,水面是很寬的,它競然遊了過來。第二次又送了過去,他家用繩子栓了大半年,在春節過後它又回來了。它臥在烤火爐邊,毛透溼的,冷的渾身直打哆嗦,原本圓圓的身子只剩下皮包著骨頭,眼神呆滯已無往日的精神,見到主人也只是弱弱地叫了一聲。見此情景再也不忍心送人了。而老貓從此也一直沒有恢復元氣,默默地終此一生。
媽媽用奶水救了小貓一條命,小貓用一生回報主人的恩情,滅鼠、抓魚、陪小主人玩、給小主人暖被窩,逗主人一家人開心。嫌貧愛富是人們對貓的誤解,其實貓是懂得感恩報恩的,貓的情感世界同樣也是很豐富多彩的。
貓自從被人類訓化,一直平靜地生活在人們中間。直到有一天有兩隻不安份的貓&34;在歷史的大舞臺上濃妝豔抹地一番表演,讓世界都知曉了中國有兩隻神貓。一時間學習貓的風暴席捲了神州大地,貓的功能從捉老鼠一下子上升到了抓錢的高度。
貓暈了,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