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平教育洞察|全民奧數是如何興起的?

2021-01-09 芥末堆看教育

*來源:教育思想網(ID:eduthought),作者:楊東平

關於「數學恐懼症 」

我們聽到一個說法,幾乎90%的成年人,在成年以後,還會繼續做考試的噩夢。而這個考試的噩夢當中,80%是關於數學考試的噩夢。所以有人便把這個現象稱之為「數學恐懼症」。實際上,在學的青少年當中,有數學恐懼症的學生數量是很多的,就是指他們從心理上對數學非常排斥,感覺數學學習很難。

的確,在現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當中,也充滿了很多偏題、怪題、難題。比如說,有一個朋友就發了一道題,像這道「變態」的三年級的數學題,令他的家長崩潰。ABCD×9=DCBA,請問:這個A、B、C、D各是什麼。我看過標準答案,還是忘了,還是回答不出來。那麼這個題到底是不是奧數,我也不清楚,但是至少它是一種遠遠偏離了小學三年級學生認知的一種偏題、怪題。

小學生奧數的興起,是中國獨有的現象

多年以來,中國的學校裡形成了一個奧數熱。嚴格來說,奧數是在高中階段舉行的一種學科競賽,最初是由蘇聯發起。在1959年,羅馬尼亞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每年舉辦一次,至今已舉辦了52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是有難度的、有挑戰性的,但是,我們現在講的是小學生奧數。小學生奧數的興起,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全世界其他國家都沒有這種現象。這個現象很有意思,就是為什麼我們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對學生進行高難度的數學訓練?我們中國是一個有悠久的人文傳統的國家,但我們意識到,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學習蘇聯以後,我們的整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價值觀是重理輕文的。也就是說,我們教育的核心是在理科教育上。這有歷史的原因。50年代時有一個流行的口號叫做「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80年代的時候,也有人比較過蘇聯、東歐國家和西方國家的數學教材,發現蘇東國家的數學的難度普遍高於西方國家,就是說,它的教育更傾向於發展理科。

就小學生奧數而言,它有兩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起點是1989年9月,人大附中在其數學實驗班的基礎上,創辦了一所「華羅庚數學學校」。華羅庚數學學校創辦的本意是為了開展對超常兒童的教育實驗,即如何發現和選拔培養超常兒童。一開始也只是這一所學校的行為,它開始在小學生當中大面積地選拔學生,大概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選拔,然後一年年淘汰,最後到小升初的時候,先選出一小部分學生作為它的初中生源。

這個做法到後來就被放大了。1998年前後,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各校要嚴格的貫徹義務教育法,就是要免試、就近入學、採取電腦派位等。但實際上在學校資質差距較大的情況下,尤其是存在一些所謂的「重點學校」的情況下,那麼各校為了保持自己學校的優勢和聲譽,並不甘心通過電腦派位來招生。很多家長也不願意接受電腦派位,希望用各種渠道讓孩子選拔性地進入重點學校。所以由於小升初考試的取消,催生了小升初入學的亂象。在這個過程當中,小學生的奧數考試成績就成為這些重點學校掐尖招生的硬通貨。到2004年的時候,人大附中的華羅庚數學學校,更名為「仁華學校」。該校被清華北大錄取的總人數超過了北京四中。因此它的這種從小學生當中大面積地篩選,作為其初中生源的模式就成為一個普遍的模式。這還是屬於一種學校行為,學校自己來選拔優秀生源,掐尖招生。

但是,到了2010年以後,整個教育市場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量的培訓機構成為了培訓市場的主力。他們開展了各種奧數的杯賽,包括迎春杯、華杯賽、希望杯、走美杯等。這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奧數由精英化向普及化、向低幼優化轉變。也就是說,它把所有的學生都卷進來了。最初奧數只是面向少數的優秀學生,但是當市場被全面鋪開以後,所有的學生都被捲入奧數熱潮裡,而且學習者年齡不斷降低,甚至出現了面向幼兒園學生的託班的嬰兒奧數。這就完全偏離了教育的邏輯,成為了一場資本的狂歡。

奧數教育對提高數學能力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所以我們現在討論奧數的時候,必須要把重要的概念需要區分開來。第一個是把面向高中學生的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跟面向小學生的奧數區分開來。前者是由中國數學學會和一些專業委員會承辦的競賽,是一種政府行為、國家行為,只在高中階段舉辦。而社會上流行的面向小學生的奧數,是由各類培訓機構主辦的,主要與小升初掛鈎。第二個區別是,要把正常的數學教育和奧數教育區分。奧數因為有一個「數」字,大家都會認為它會有助於學生的數學學習,奧數的傳播也是打著這樣的一個旗號。

但實際上,奧數成績主要是作為小升初的敲門磚。奧數主要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參加各種考試,拿到一些杯賽的成績,以期被名牌學校點招。你看,初中以後就沒有「奧數熱」了,奧數的任務完成了,它跟正常的數學教育並不相干。因此,幾乎所有的數學家都非常明確地表示,奧數教育對提高數學能力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丘成桐說,他自己教過好幾個得過奧數金牌的中國留學生,但是這些學生的學問太窄,考試有能力,思考沒能力,甚至都不能畢業。很多專家都指出,奧數的學習只適合5%左右的數學思維超常的學生,對於大多數學生是不適用的。

當奧數逐漸地覆蓋了全體小學生的時候,它就成為了一種「社會公害」。在2008年的時候,當時我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叫《打倒萬惡的奧數教育》,沒想到引起了軒然大波,成為一個社會性反奧數運動的先聲。從2010年以後,教育部就三令五申,出臺了很多文件來打擊小學生奧數。之後發生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事件,2012年9月的時候,最負盛名的人大附中的奧數培訓機構仁華學校註銷,改名為「仁才培訓中心」。到2015年的時候,教育部取消除了國際奧賽以外各個省的奧賽名次的高考加分。到了2018年的時候,奧數圈的四大杯賽集體「陣亡」。最為根本的推動力是從2019年開始的小升初招生改革。各地實行公民同招,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同步招生,禁止民辦學校提前招生、考試招生和面試,也就是說,禁止把小學生的奧數成績作為選拔學生的一個依據,從而導致了作為小學升學工具的奧數全面退潮。但是退潮也不是這麼容易的。直到2019年,另外一個非常著名的奧數的「坑班」,清華附中舉辦的被稱為「龍校」的水木龍華培訓學校迫於強大的社會壓力和行政壓力,終於停辦。我想這是一個具有標誌性的事件,代表社會上大張旗鼓地、肆無忌憚地面向小學生開展的奧數教育,基本上是退潮了。

在奧數熱整體退潮了以後,我們要面對的是什麼問題?

奧數在培訓市場全面退潮後,我們今天很多家長還有一個疑問——還有奧數嗎?我們只要打開網絡,看看各個培訓機構的宣傳就可以看到,雖然沒有奧數這兩個字了,但是數學思維啊、數學訓練啊,各種各樣面向低幼兒童的數學訓練班仍然比比皆是,只不過它不再以奧數的名義辦班,而且它對於升學的作用沒有那麼大了。

很多家長往往會覺得,有人學了而自己的孩子不學,是不是會吃虧了或者怎麼樣。在小升初的過程當中並不再需要奧數的成績,但是由於一種慣性,很多家長還是把課外的數學培訓看得非常重要。其實,我個人認為,這件事的意義不是特別大,也不是說它完全沒有意義。

正如我上文所提到的,在我們的課內教學當中,已經滲透了奧數的因素。比如說像上海的課內考試題,數學考試最後一道就是奧數題。這種做法是非常惡劣的。一個方面,它是通過課內的途徑來延續奧數的這種糟糕的教育。另外一個方面,我們要回答中國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在奧數熱整體退潮了以後,我們要面對的是什麼問題?

我覺得有些學者講得很好,基本的評價是說,高的不高,低的不低。一方面,很多小學生有數學恐懼症,數學總學不好,挫傷了學習的熱情。另外一方面,有很多有數學潛質的尖子生覺得不解渴,覺得學習的內容太淺。這是中國基礎教育的一個典型的問題。清華大學的錢穎一教授曾講到,中國的學生整體存在一種「高均值、低方差」的現象。大家的平均水平比較高,但是差距比較小。這種高均值、低方差的教學比較適合大多數的中等資質的學生,但是對於優秀的學生而言,他們是「吃不飽」的,對於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他們是「跟不上」的。

我們環顧世界,國外的數學教育現象是什麼樣的呢?大家都知道,大多美國人的數學能力,按中國人的標準來說是非常差。單是一個兩位數的加減,他必然要用計算器算。這對我們在中國每一位買菜的大媽,心算三五樣蔬菜的價格真是非常神速,是外國人不可想像的。那麼,中國人的日常的數學能力好像很好,考試成績好像整體也很好,比如我們的PISA測試成績突出等,但是我們並沒有給世界貢獻多少第一流的數學家,也就是說真正的數學專門人才並不多。這就是我們數學教育的一個問題——真正有潛質的人,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有人說,美國高中的數學教學標準只要求學生會運用簡單的三角函數就可以了,因此大多數美國人的數學水平勉強可以自理。那麼美國的好學生到底怎麼教育的呢?在美國非常流行的一種課程叫做AP課程,現在國內也有一些學校在學習教授AP課程。AP課程就是「大學先修課程」,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選修難度更高的課程。如果你在高中階段選修AP課程的話,上了大學可以減免學分和學費。同樣,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如果你學有餘力,也可以提前學習有些課程,比如三年級的學生可以跳級去學五年級的數學。美國是用這種方式培養學生,而不是要求所有的三年級的學生,都要達到五年級的學習水平。這就涉及到一個整體性的教育改革,我們的教育模式和整齊劃一的這種教學方式急需改變,從而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他們各得其所,得到各自的發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教育思想網」,作者楊東平。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楊東平教育洞察|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有小升初嗎?
    *來源:教育思想網(eduthought),作者楊東平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楊東平。因為它是一種保障性的教育,是人人有份、全民共享的一種基本人權,所以天生就是非選擇性、非淘汰性、非競爭性的。有點像我們所說的「低保人人有份」。所以,當然是離家越近越好。按照這樣的理念,你建設學校的時候、教育資源配置的時候,必須是一視同仁的,不能有親有疏、有高有低有。比如,有的學校建得漂亮一些,有的學校建得豪華一些。
  • 奧數唱罷,劍橋登場
    奧數,簡稱IMO,以中學生為對象的國際競賽活動,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出題範圍超出了國家義務教育水平,難度遠遠超過了大學入學考試。多年以來,中國代表在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成績優異,舉世矚目。如我們所知,任何奧林匹克賽事的選手們,首先要天賦異稟,其次要刻苦勤勉;若想在競賽中拔得頭籌,還需要專業性指導以及一點點運氣。
  • 中國奧數那麼厲害,為何卻出不了像高斯、歐拉這種級別的數學家?
    ,期望從更深層次的課程訓練出一些對於常規課程有利的方法,很多家長都覺得,我孩子奧數那麼難的題目都會做,一些普通考試的題目還不會做嗎?前些年,的確有很多常規考試的許多解法思路來自奧數。 奧數只是升學的踏板 有個朋友讀中學的時候,獲得省競賽一等獎,就可以有保送資格,或者高考降分二十錄取。這個誘惑實在太大,家長們看到這個苗頭,不惜給孩子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培訓,希望等到真正高考時可以走這一捷徑,這個也是為什麼全民奧數的最根本原因。
  • 「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清華教授怒批奧數
    眾所周知奧數是一個很難的東西,但是前不久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清華大學的教授竟然連自己孫子的奧數題都做不出來,難道現在小學生的奧數題已經這麼難了嗎?「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清華教授怒批奧數出於對孩子教育的重視,我經常會在網上找一些教育類的講座進行觀看和學習,希望能夠用最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前不久看到一個清華大學教授的講座,於是便點了進去,看看能不能學到什麼,點進去之後發現講座的人原來就是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文湛。
  • 鄔書林:全民閱讀順應改革開放蓬勃興起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3日在深圳表示,多年來,中國堅持用古今中外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支撐和推動改革開放,如今全民閱讀順應改革開放蓬勃興起。  深圳一年一度的讀書月11月3日正式啟動,鄔書林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
  • 四年級過FCE、上仨奧數班,沒時間吃蘋果,是教育內卷還是早規劃
    「現在小學3年級,目標是第二梯隊以上國際部,如何規劃」「CAE也不難啊,北京牛娃四年級就CPE了」「我家娃四年級,現在一周就三個數學班,其他全是自學。因為沒時間上機構,路上浪費時間,我娃現在連吃個蘋果的時間都沒有」「五年級要把數學能拿到的杯杯碗碗都拿到,6年級才能輕鬆開始學初中的課程了。」
  • 搖號時代,小學還要不要學奧數?奧數還能幫助擇校嗎?
    搖號了,數學普娃們終於暫時擺脫了小升初奧數噩夢。坑班、三奧、四奧,這些當年的熱門詞彙漸漸離我們遠去,似乎普娃不用學萬惡的奧數了。可是,小學奧數輔導書還在不停地上架,線上、線下的數學培訓機構仍在正常運轉。很多家長那就糾結了,我們還要學小學奧數嗎?初中知識要提前學嗎?
  • 義方教育攜當貝市場 聚焦親子教育送「小學生」月卡
    在線教育從網際網路電視大面積滲透進千萬家庭的那一刻起,就預示著家庭教育的興起。可以預見,智能教育將成為未來客廳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亦是電視生態的重要布局。當貝市場聚焦電視智能教育,攜手最熱電視教育應用「小學生」,關注孩童教育問題。
  • 小學奧數幾何問題專項練習:陰影部分面積
    奧數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真題 > 小升初奧數專題訓練 > 正文 小學奧數幾何問題專項練習:陰影部分面積 2017-08-29 10:12:44 小學奧數幾何問題專項練習:陰影部分面積
  • 中小學超綱、超前學習被叫停,奧數或被「禁」
    近年來,隨著應試教育的不斷深入,老師、家長叫苦不迭,學生作業負擔加劇,對此,教育部看在眼裡,終於「出手」了!而且,也應該重視體育音樂美術的教育,不要讓孩子成天坐在教室裡埋頭讀書,一點兒童應有的樣子都沒有。現在不少學校美其名曰要重視安全,也不讓孩子們跑操了,也不讓孩子們自由活動了,任何時間都在教室裡,只能是加劇他們的學習負擔,一點好處也沒有。除了課程難度要改變,不能再出現過難的內容,中小學一度流行的奧數,或許也將被叫停!對於奧數,許多人詬病:難度過大,拔苗助長,浪費時間!
  • 全民國防教育日系列活動啟動
    21日,由深圳市國防教育辦公室、深圳警備區政治工作處、深圳市國防教育促進會共同主辦的「2019·全民國防教育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第五屆中國國防教育論壇」在市民中心多功能廳舉行,正式拉開了2019年全民國防教育日系列活動的序幕。國防大學原副政委李殿仁、深圳警備區政委常清華、市老領導崔曉漢等出席本次論壇。
  • 你的一天VS北京海澱家長的一天|教學|奧數|編程|老師_網易教育
    網傳「海澱家長」陪孩子上奧數課此前有人戲謔地稱,海澱黃莊是家長們的「朝聖地」,因為這裡匯聚了各種知名教育培訓機構,佔據了海澱家長和孩子的全部假期。據海澱家長們說,除了傳統的英語、奧數,目前最火的補習項目是鍛鍊邏輯思維的少兒編程課。「畢竟,從長遠發展上謀算,未來是人工智慧的時代。早點讓孩子掌握一門『越來越值』的技能,未來才能不被AI淘汰。」前陣子,全國政協委員、網易CEO丁磊建議把少兒編程納入學業水平測試的消息登上熱搜,再次驗證了海澱家長們的「先見之明」。
  • 光明區召開國防教育骨幹隊伍專題培訓會 推進全民國防教育常態化
    推進全民國防教育常態化 信息來源:光明區 信息提供日期:2020-11-19 09:38 【字體:大中小 】 視力保護色:   11月18日下午,光明區2020
  • 提前學,搞培優,拼奧數?看不透關鍵點,99%的孩子依然是陪跑
    李懷源:北京教育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曾任清華附小CBD分校執行校長。有沒有必要超前學?  我小時候也參加過奧數班,可是一點都不感興趣,上課對我來說簡直是種折磨。後來參加競賽也沒拿獎——小學低年級時靠著自己的小聰明還能拿個獎,從小學同年級到高中,什麼數學競賽的獎都沒拿過,完全就是不感興趣,上奧數課根本不聽。
  • 淺談英語新加坡奧數-古北夢樹
    古北夢樹-英語新加坡奧數數學教育家克萊因有過這樣的描述:「音樂能激發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卻能提供以上一切。」奧數全稱叫「奧林匹克數學」 ,稱呼起源於「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體現了數學與奧林匹克體育運動精神的共通性:更快、更高、更強。奧數體現了數學的巧思、靈活、多變與其中滲透的數學美學。今天我們談的新加坡奧數其實是合了中國數學的精髓和英國美國等西方數學的優勢,可謂是中西合璧,強強聯合。
  • 二年級的孩子,家長如何自己在家輔導孩子奧數?
    有一些家長問我,二年級有沒有必要學奧數,你這裡還收不收二年級的學生。對這類問題,我的回答一般都是家長能在家裡陪伴孩子,提供必要的輔導,帶領孩子做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完全不需要參加課外的培優輔導,當然,有一部分孩子天資很聰慧,家長希望孩子提前學習奧數知識,我也會提供在線輔導。對於絕大多數二年級孩子,如何在家裡進行奧數學習呢?
  • 英語啟蒙:如何在「全民英語啟蒙」中保持領先?
    在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出國熱席捲中國大地,同時,「英語熱」也悄然興起。事實上,英語熱在中國興起是比較晚的了,日本和韓國的「英語熱」比中國要早二三十年,而且至今熱度不減。這種群體跟從效應,如果能夠正確引導,是一件好事,比如當年的全民下海,如今的全民微商,基本上都是順應了時代d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如果缺乏正確的導向,就會產生消極的影響。例如,二戰時期的德國的宣傳,眼下的仇富心態、網絡暴力等,都是一種反人性的、病態的現象,對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是有害的。
  • 教師直言:奧數補習班就教這些,全部整理給你,不要錢!
    我想對目前絕大部分學奧數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來說,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各種杯賽獲獎得到一個上重點中學實驗班的機會,這個本身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現在的升學制度決定了奧數已經成為升學的一個重要手段。經常有家長問我:"我的孩子剛開始接觸奧數,怎麼樣能快速提高?"
  • 新加坡奧數男神、超級「學爸」揭秘育兒的那些「套路」!
    於是,寶媽就邀請了新加坡的頂級「學爸」、奧數男神Chong Kian來分享爸爸們的育兒「套路」!Chong Kian說他從小學開始參加奧數學習班,一路拿著第一,一直到國際奧數比賽獲得銅牌。兒時的夢想,就是想做數學家。數學使Chong Kian變得很有自信。
  • 班主任:「瞎」報啥補習班,這20例小學奧數方法,吃透,考試100分
    班主任:「瞎」報啥補習班,這20例小學奧數方法,吃透,考試100分奧數作為數學學習過程中務必要掌握好的一個知識點,在小學階段,對於它的一個考察不多,但是也不少,尤其是在一些應用題當中,往往都會涉及到一些奧數知識,所以,在小學階段,讓孩子必備一些奧數知識,這不僅對孩子的數學成績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