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雜談]高考結束,在書堆裡奮戰了12年的同學們終於可以好好放鬆一下。那麼考完試,很多同學都想玩一下電腦遊戲,重拾起當年挑燈夜戰打副本的那種激情,有些同學還計劃帶著桌上型電腦進大學。但電腦的性能已經跟不上遊戲大作的推出速度,應付自己專業的各種學習工作軟體也會比較吃力。想升級電腦又沒頭緒?看完這篇攻略就啥都懂啦。
文章字多,不想看字的朋友我們也準備了視頻版,流量黨請注意~
註:因為價格的時效性,加上最近I/A兩家互相掐架,導致CPU競爭激烈,價格瘋狂波動,視頻中的價格與薦品僅供參考。
正文開始魯迅曾經說過:高考好與否,只是決定了你在哪個城市玩遊戲。考到哪家學校,會直接影響你玩遊戲的體驗。可能這家學校有空調,那家學校有百兆電信光纖,另外一家學校不斷電。所以選到一個好學校,不管是居住環境還是實際遊戲體驗都會有質的差別。
環境跟上了,手上設備也要與時俱進,裝一臺能陪著你走完大學生涯的電腦怎麼看都覺得划算。下面我會將各個電腦部件分類來說明怎樣升級配件性能夠用的同時還實惠。
CPU
要玩爽遊戲的前提下,選擇英特爾家的處理器是絕對沒有錯的,公認的單核性能強勁,玩遊戲就能有更加好的體驗。
目前最經濟實惠的英特爾處理器應該就是i5-9400F,砍掉了核顯的它比i5-8400便宜200塊,性能還多了幾個百分比,6核6線程的規格也能基本滿足大學生學習的需求了。
但是,大學可不完全是「遊戲人生」,你會碰到各種需要工作幹活學習的場景:做圖,做視頻,建模畫電路板等等,這時候同檔次,框框更多的AMD處理器就出場了。
由於最近AMD發力,推出了7nm新品的原因,Ryzen 5 3600成為了取代Ryzen 5 2600的最優性價比選擇,論遊戲性能,它可能比不過同為6核的i5-9400F,但論生產力,i5-9400F就只能在它背後吸尾氣了。
小結:重度打遊戲,一天到晚都泡在宿舍的那種,建議選擇i5-9400F,遊戲會有更好的表現。
而如果你的專業是計算機類,機械工程,媒體等對電腦生產力要求略大的,那選擇Ryzen 5 3600會對學習工作效率有比較大幫助。
主板
主板的產品線非常豐富,雖然正常來說主板能插上東西能用就沒什麼問題,但也不是說隨便買就完事了。
打算買i5-9400F的朋友:我們建議選擇最新的B365晶片組主板,遵循買新不買舊的原則,雖然不會對CPU的性能帶來任何影響,但擴展方面卻有了比較大的強化:新B365系列主板PCIe總線比B360多了8條,直接帶來的福利就是多了兩個USB 3.1 Gen1接口,6個USB 3.0接口和一個M.2滿速接口。
想購買Ryzen 5 3600的朋友:AMD厲害就在於舊主板能支持新CPU:B350到X570均可以安裝新CPU使用,所以在主板的選擇上有非常大的自由度,其中以B450系列主板為最實惠選擇:刷BIOS後即可支持新CPU,性能發揮不會受到影響,且某些主板能開啟PCIe 4.0,不花錢升級主板就能體驗到下一代技術。
小結:英特爾建議B365晶片組主板,AMD建議B450系列主板,並刷上最新BIOS。主板品牌選購建議選擇大廠品牌:「臺系三大廠」技嘉、華碩、微星的主板就肯定穩妥保險。
內存、固態硬碟
將內存跟固態硬碟歸在一起講是因為它們的本質差不多:除了某些有自己的研發中心與生產線的廠商,其他很多品牌推出的內存與硬碟,基本都是貼牌產品。那麼,硬體規格差不多的情況下,各個品牌之間如何較量?
①比速度,用的一樣主控,速度能差到哪去;
②比容量,規格一樣,1TB固態,8G單條內存,大家賣的價格都差不多;
③比售後,三年質保人人都有。
那麼要讓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有些廠商就會靠一些歪路子來打價格戰,最省事低成本的方法就是將快閃記憶體顆粒換成黑片,直接降低生產成本,但這種產品就會存在數據方面的安全隱患。黑片其實是廢棄顆粒,短時間使用可能不會發現什麼問題,但使用時間久了就會出現掉數據,掉盤,系統運行不穩定等毛病。試想一下,你在準備畢業設計與畢業論文的時候,突然碼好的稿子,做好的作品資料全部消失,哭都沒眼淚。
所以,選擇一個顆粒來源靠譜的內存與固態硬碟會讓你的數據安全度更上一層樓。
目前比較靠譜的選擇就只有三星和美光,兩個品牌都使用了自家生產的顆粒,三星的東西性能雖然厲害,但價格也比較貴,這時美光的東西性價比就凸顯了出來。英睿達的內存與固態盤性能足夠日常遊戲工作,價格也比較親民。
小結:有錢買三星,準沒錯。沒錢選原廠,英睿達美光原廠性價比很高,性能與安全兼得。
顯卡
顯卡是決定你遊戲能不能玩爽的關鍵配件,都說N卡刀法好,A卡功耗高,但如果考慮上預算,其實也沒有多少款顯卡可以選。
這裡就準備了A與N兩個陣營的待選顯卡,分別是RX 590與GTX 1660。
論遊戲性能,GTX 1660要比RX 590略強一點,在5%左右;論價格,GTX 1660比RX 590要貴400元左右;論功耗,RX 590比GTX 1660高几十瓦。
小結:綜合考慮,目前還是選RX 590比較划算,性能都夠用,差的那點功耗讓你大學用四年電費也不會多出幾百塊。
電源
電源選擇可就不能像上面的部件那樣隨意了,選擇質量不過關的電源,輕則燒主板,重則燒房子,選錯電源真的會後悔一輩子。
在選購電源時,一定要以品牌為首先考慮因素,先確保使用時不會因為質量問題而出現各種事故,比如燒主板或者爆炸等,再考慮其它功耗、轉換率等參數。知名的電源大牌子有振華、臺達、酷冷至尊、鑫谷這些。
選好品牌後,就可以計算自己的整機功耗來考慮需要購買多大瓦數的電源才夠用。一般來說,買電源時要預留一部分餘量,我們這次推薦的DIY主機整機滿載功耗在300W以下,那麼大家選擇額定450W的電源就可以保證穩定運行了。
小結:電源部分不能省,花多點錢,買大牌子最好。買好的電源還能陪你到換下一臺電腦。
電源
最後,萬事大吉,就差將我們買好的硬體塞進機箱了,如果你喜歡光汙染,那麼不要猶豫,選一個側透機箱把你的光全部亮出來吧。
但是在大學宿舍,我建議是不要裝那麼酷炫的RGB主機,打擾到舍友然後被大家圍毆的滋味可不好受。一個靜音且密封的機箱就是大學宿舍的最佳選擇。
配置就推薦到這裡了,綜合下來,整合了一個表格,給大家算算總價:(售價均取京東自營價)
5000元大學四年肥宅快樂機配置單
Intel CPU:i5-9400F1299元AMD CPU:Ryzen 5 36001599元Intel主板:七彩虹 CVN B365M GAMING PRO649元AMD主板:微星 B450M MORTAR迫擊炮739元內存:英睿達鉑勝8GBx2518元顯卡:迪蘭惡魔RX 590 8G1299元固態硬碟:美光BX500 480G349元電源:振華冰山金蝶450戰鬥版299元機箱:航嘉GX580H189元Intel平臺總價4602元AMD平臺總價4992元 結語都說大學宿舍是懶惰的溫床,在大學玩了三年的超大陸深有體會:人家是有課沒課早睡早起,我是沒課睡到天昏地暗。不過玩遊戲可不是自己頹廢懶惰的藉口,合理分配時間,作息規律。沉迷遊戲傷神傷身,適度遊戲不沉迷才是正路。
然後就來點評一下兩套配置:兩套平臺的價格都在5000元以內,AMD平臺由於處理器是新品的原因,價格會相對貴一點。總的來說,Intel平臺重遊戲輕工作,AMD平臺重工作輕遊戲,如果不是某個方面非常側重的話,那兩套平臺都能滿足使用需求,選便宜的就完事了。
題外話超大陸上大學時也是裝了一臺主機來用,但大學三年,我用電腦的體驗可以說是非常波折:從高中到大一那時,我比較沉迷於「撿垃圾」,高中時家裡的主機用的機箱還是快遞盒摳出來的。
入學時裝了一臺X3440+P55+HD7970的主機,風平浪靜用了半年多然後就炸了:處理器超頻把主板超炸了。然後又換了一塊H55繼續超頻用,用了一個多月又炸了。
之後上貼吧論壇找了一下資料,才了解到「撿垃圾」其實非常考經驗:水洗板,掉電容處理器,黃菊花礦卡等這些新司機都會翻車的地方。而且我的那顆X3440已經是一顆大雷了:1.38V才能超到3.8GHz穩定運行,主板供電能頂得住就怪了。後來到了學期末,我打了一整個暑假的工,花了4000多塊換了一套i7-4790K+華碩M6G+GTX 1070的配置,大二至今服役了3年,一直沒出現過大毛病,感覺用多5年也不是大問題。
廢話這麼多,其實我就想說明一個道理:除非真的有心折騰,不然一勞永逸比你現在省點錢撿垃圾要舒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