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大熊貓」淡水水母群 驚現陝西漢中(圖)

2020-11-24 騰訊網

放大後的淡水水母。記者古月攝

本報漢中訊(記者古月)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地球上最原始的無脊椎動物———淡水水母群近日驚現漢中。

日前,漢江工具機廠職工張祥和同事王力在褒河水庫遊泳時,意外地在水中發現了十多隻白色物體。張祥潛入水中,悄悄靠近這些物體,仔細一看,它們非常像自己平時在電視上《動物世界》裡看到的水母,就順便撈起了兩隻體態晶瑩透明、形若傘狀的水母。水母每隻直徑不足1釐米,身體柔軟如綢,傘體不停地收縮與舒張,將傘腔內的水壓出體外,藉此朝相反的方向緩慢遊動,宛如一朵朵飄落水中的桃花。

漢中首次發現的水母究竟是不是淡水水母?記者採訪了陝西理工學院有關人士。據該院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霍科科介紹,這兩隻標本屬於淡水水母,看起來像是淡水水母中的桃花水母,但是沒有經過仔細觀察還不能確認。這種淡水水母以前在漢中史料中是沒有記載的。

據了解,「桃花水母」屬淡水水母,是一種古老的低等水生生物,屬腔腸動物門、刺胞動物亞門、水螅綱、淡水水母目,生活在歐、亞、美洲和大洋洲的溫帶水域。全世界共發現11種淡水水母,我國有9種。淡水水母為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之一,誕生於15億年前,比地球上已滅絕的恐龍古老得多。淡水水母對水體質量要求較高,因較罕見,被譽為「水中國寶」、「水中大熊貓」,近年在我國一經發現即有報導,但迄今僅數十例。水母身體僅由兩層細胞構成,體內有一腔,為消化吸收食物之處,相當於其他動物的腸。其形態優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目前,我國僅湖北、四川、河南、重慶等4個地方發現過活體淡水水母。

桃花水母是淡水水母的一個種類,其外形像一把撐開的傘,或一個倒扣的碗,習慣稱為傘體。傘邊緣有許多細線狀的觸手,這是它的捕食器官。當遇到食物時,觸手上的刺絲囊即射出刺絲,刺中被捕獲物,頃刻將其麻醉,用觸手送入口中。一般桃花水母的出現時間較短,數量稀少,七八天後就不見蹤影。

[責任編輯:aymsslong]

相關焦點

  • 四川內江發現「桃花水母」 系水中「大熊貓」
    四川內江發現「桃花水母」 系水中「大熊貓」2016-07-15 11:0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內江新聞網        瀏覽量: 1429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7月5日,一篇名為「連界驚現水中國寶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廬山保護區
    近日,廬山保護區內梘窪水庫驚現較大種群數量的桃花水母。8月8日,為進一步了解保護區內桃花水母在其生活水體環境中的狀態,廬山保護區工作人員聯合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員、九江海憶潛水俱樂部潛水員共同潛水完成了此次桃花水母的科研調查與水下拍攝工作。
  • 淡水塘驚現桃花水母?
    淡水塘驚現桃花水母?  事發龍華一小區,專家稱尚待鑑定  晶報訊(記者盧育鴻/文溫文鋒/圖)「在我們這裡的水塘發現有很多像桃花水母一樣的生物!」陳先生昨天向本報報料。在寶安龍華街道錦繡江南小區廣場水塘內,前日突然浮上一些透明生物,形狀疑似珍貴桃花水母,引得不少市民前去捕捉。
  • 疑似「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驚現海南五指山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以其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世界級瀕危物種。通訊員 李方遠 攝在五指山市通什鎮什會村的一口水井裡,村民發現了數十隻拇指般大小的水生物,生物呈乳白色、通體透明,由絮狀主體及4個略帶橢圓形的肢體分別連接1條外環構成,身體周邊長滿的觸角像飄落水中的桃花
  • 重慶一水庫發現桃花水母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圖)
    璧山青龍湖大溝水庫發現疑似桃花水母 璧山水務局供圖  商報記者 朱婷  重慶商報訊 日前,多位網友在大渝網發圖稱,璧山青龍湖大溝水庫裡有不少透明的小水母,直徑約2釐米,外形像飄落水中的桃花。昨日,璧山水務局供排科科長袁偉稱,大溝水庫確有水母,且數量較多,初步判斷為桃花水母。他稱,桃花水母6.5億年前就已出現,一般生長於溫帶淡水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據我所知,桃花水母出現在重慶的水庫裡,還是頭一次,實屬罕見。」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亮相南京東郊水庫!
    通過圖片,長期調查研究水生生物的江蘇動物協會理事姜盟介紹,陳先生發現的水生生物叫「桃花水母」,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桃花水母在分類學上隸屬於腔腸動物門、水螅綱、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桃花水母屬。世界上目前有記錄的有11種,中國分布9種,其中7種被列入物種紅色名錄,故此它也有「水中大熊貓」、「水中國寶」之稱。據了解,桃花水母最早被我國的古人稱為「桃花魚」,1609年(明萬曆三十七年)《歸州志》中有「桃花魚」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記錄。
  • 水中「活化石」罕見 廬山西海頻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往年在七夕前後出現的桃花水母,今年端午一過就看到了,非常多,有時從湖裡打一桶水都能撈上來,」7月2日,廬山西海風景區明珠島島主陳國清興奮地說,「桃花水母的出現意味著這裡的水質非常好。」桃花水母通體透明遊動姿態非常優美    桃花水母比恐龍還古老,可追溯到數億年前,是地球上一種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腔腸動物,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桃花水母個頭最大長兩釐米左右,通體透明呈白色,生長於溫帶淡水中。在水中遊動時,宛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瓣,遊動姿態非常優美。
  • 湖北梁子湖驚現大面積高密度淡水桃花水母
    新華網武漢6月25日電(記者李鵬翔)湖北梁子湖國家野外站日前發現大面積淡水桃花水母。專家指出,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淡水桃花水母大面積出現非常難得,這也是梁子湖水質淨化的顯著標誌。
  • 安徽懷寧驚現桃花水母 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此次發現的桃花水母(懷寧縣供圖)日前,在安徽省懷寧縣平山鎮高澤村的一處池塘內,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大規模現身。專家表示,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6.5億年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近日,高澤村村民在池塘內發現大量通體透明的傘狀浮遊生物。
  • 誕生於6.5億年前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驚現安徽懷寧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8月24日,記者從安慶市懷寧縣政府獲悉,近日,一種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大規模現身在該縣平山鎮高澤村陳屋組一池塘裡。研究專家認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這一發現,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 誕生於6.5億年前「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驚現安徽懷寧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8月24日,記者從安慶市懷寧縣政府獲悉,近日,一種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大規模現身在該縣平山鎮高澤村陳屋組一池塘裡。研究專家認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這一發現,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 廣西都安疑似發現桃花水母 被譽「水中大熊貓」
    新華網南寧8月25日電(記者張鶯)記者從廣西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有關官員處證實,當地疑似發現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淡水生物桃花水母,正在等待專家的進一步鑑定結果。  6月中旬,來自南寧的一批特警隊伍在都安東廟鄉的地下河進行洞穴潛水訓練,在架珠屯一處名為架珠天窗的河段中,他們意外發現一種水生物,初步斷定為珍稀淡水生物「桃花水母」。  潛水訓練隊女教練韋慶華首先發現了這種水母,她在水下7米處發現大量此類水母,估計水中存在一個水母群體。她立即進行了水下拍攝。
  • 四川一魚塘現大量「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系一級保護動物
    四川一魚塘現大量「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系一級保護動物發稿時間:2017-05-11 14:07:1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國青年網  魚塘中發現的桃花水母 仁壽廣電 供圖  中新網仁壽5月11日電 (劉剛 彭娟 韓博)「有成千上萬個,很稀奇,也很好看!」
  • 福建一水庫疑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有人出價一萬一只
    「海水裡的水母我見多了,但生活在淡水裡的水母,我卻是第一次見到,太神奇了。」今天上午,福州車友黃先生向1007爆料,說自己在國慶假期期間,到寧德古田水口水庫釣魚的時候,在魚排上見到了幾隻淡水水母,很像是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
  • "桃花水母"現身南京一水塘 被稱"水中大熊貓"
    趙先生供圖 前天,南京市民趙先生在雨花臺區板橋紅太陽城附近的水塘中發現有遊動的水母,經過百度圖片比對,覺得很像是桃花水母,趙先生認為很稀奇,因為他聽別人說「桃花水母」算得上是一種「水中大熊貓」。記者諮詢南京海底世界的水族館朱館長得知,依照桃花水母的生活習性判斷,有可能在水塘中出現,只要水溫等生長條件許可,但「桃花水母」的壽命只有兩三個月。
  • 淡水桃花水母
    □記者 王新昌 文 張琮 攝影  閱讀提示 | 水母作為海洋鹹水物種,極少出現在內地淡水水域,因此淡水水母又被稱作"水中大熊貓"。近日,本報讀者李慧超報料,汝陽西泰山山區由於水質等生態條件好,發現淡水水母。昨日上午,記者和汝陽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一起驅車前去探訪,一場尋找"淡水水母"之旅由此開始。
  • 比恐龍還古老,「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為何重現人間?
    有一種水母,它不在海裡,卻生活在陸地裡。它誕生在6.5億年前,比恐龍還早,瀕臨滅絕,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它不僅是活化石,更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這就是桃花水母。在安徽懷寧縣驚現了大量的桃花水母,在浙江蕭山也出現了它的蹤跡,在湖北瀏陽、江西廬山這些地方都出現了桃花水母。這種珍貴物種,為何在最近又重現人間?
  • 什邡八角水庫驚現水中大熊貓,專家鑑定為活化石桃花水母!
    近日什邡八角水庫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進行日常湖面管理時驚奇發現水中出現了大量白色浮遊生物疑似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它們遊動起來像水母一樣一張一合,完全展開時呈圓形,宛若漂浮在水面的降落傘
  • 存活了6億年的桃花水母,它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如今瀕臨絕跡
    存活了6億年的桃花水母,它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如今瀕臨絕跡 據報導,日前在雲南曲靖市富源縣,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專家們,在經過鑑定後,確認被稱作「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在當地現身,它們極其的珍貴,被稱作「水中活化石」,誕生至今,已經有6億年的歷史。
  • 有顏無價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桂林
    原標題:有顏無價 「水中大熊貓」現身桂林最近,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汙水處理站內出現了一種罕見生物。經過鑑定,它是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5.5億年前,出現時間比恐龍還早。今年9月,該物種在連續三年都在同一地點同一時段出現後,經過上海一家公司的基因測序,被鑑定為桃花水母。這種水母呈白色、粉色或稍帶藍綠色的透明傘狀,直徑約15—25毫米,觸角約20毫米長,傘狀周圍有螺紋串狀的觸手圍繞其圓邊(環形緣),是僅有的一種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借出芽方式產生水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