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捕殺1000多隻老鼠,捕鼠能力比貓都強,「三有」動物:黃鼠狼

2021-01-08 動物與環境

黃鼠狼學名黃鼬,也許是由於它晝伏夜出、移動速度快和吸食家禽血液等原因,在古時候被人們所神話,於是就有了黃皮子、黃大仙等稱謂。

後來人們對它的認識逐漸加深,黃鼠狼不再那麼神秘,但又因為經常被指咬死家禽而不受人待見,總之留給人的印象都不是太好。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與進步,終於人們已經普遍了解到,黃鼠狼偷吃家禽多數都是因為食物匱乏,黃鼠狼為了生存就冒著危險,把主意打在了家禽身上。然而,就在人們已經意識到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重要的今天,依然有人對黃鼠狼萬般仇恨!

2020年12月,一則報導震驚了廣大野生動物愛好者。某地破獲了一起非法狩獵黃鼠狼案件,繳獲的被獵殺的黃鼠狼高達653隻!100多隻黃鼠狼被曬成肉乾,同時繳獲作案工具若干……現場畫面觸目驚心。

黃鼠狼是對人類真正有益的小動物。它們最喜歡吃的食物其實是老鼠等嚙齒類動物,並不家禽。

數據顯示,一隻黃鼠狼一天能吃掉6-7隻老鼠,保守估計它一年就要吃1000多隻的老鼠,這個捕鼠能力比貓都強。而且黃鼠狼的壽命一般在10-20年,也就是說一隻黃鼠狼的一生最少也能吃掉近萬隻老鼠,這還僅是一隻黃鼠狼做出的貢獻呀!

黃鼠狼是名副其實的「三有」動物:即有益的野生動物;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希望大家改變對黃鼠狼的固有認知,堅決抵制對野生黃鼠狼的買賣與偷獵等行為。

自然界所有動物在生態系統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有動植物之間似乎都有一種生態平衡。

生態系統能達到所有動植物共存並相互平衡,是大自然母親經過長時間的反覆嘗試和不斷完善,最終得到的一種無懈可擊的狀態。

保護野生動物,保持生態平衡,有助於減少我們對地球的負面影響,並幫助我們解決諸如全球變暖、汙染、環境幹擾等問題。

相關焦點

  • 小黃鼠狼捕捉大老鼠,老鼠的體型比黃鼬還大,卻被黃鼠狼輕易捕殺
    在動物世界中,老鼠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但老鼠在食物鏈上天敵也很多,貓、蛇、鷹、鼬等都是老鼠天敵,黃鼠狼也是老鼠的一種天敵。而在國外,有網友分享到黃鼠狼捕鼠有趣一幕:一般都是黃鼠狼體型佔優,這次是小黃鼠狼捕捉大老鼠,老鼠的體型比黃鼬還大,卻被黃鼠狼輕易捕殺。
  • 貓的壽命有多長?捕鼠能力有多強?這些你都了解嗎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無法靠岸43,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貓的壽命、捕鼠能力。貓的壽命有多長?我們怎樣才能準確判斷貓的年齡?貓的壽命一般為810年,最長可達14年。貓的足趾有肉墊,爪子平時隱在肉墊和短毛中,不但彈性好,而且行走無聲,可以敏捷地靠近老鼠,出其不意地撲到老鼠面前,張牙舞爪,並發出威武響亮的叫聲,把老鼠嚇得驚慌失措而束手就擒;貓的尾巴有平衡作用,貓在捕鼠時,無論躥跳翻滾,都能始終保持著身體的平衡和穩定,即使從高處跳下,也不會跌傷。在生理特性方面,貓的表現更優於其他動物。
  • 捕鼠高手:這種貓一年能吃300隻老鼠,身手矯健跳躍能力強
    捕鼠高手:這種貓一年能吃300隻老鼠,身手矯健跳躍能力強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養寵物,尤其是貓狗更受歡迎,他們自己養的寵物一般都是可以陪伴自己的,在日常生活中,還會抽出時間帶他們出去逛一逛。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貓這個種類,大家都知道,貓是抓老鼠的高手。只要在家養一隻貓,家裡的老鼠可能就沒有蹤跡。其實貓不僅有家養的,還有在野外生長的,有一種貓一年能抓300隻老鼠,可以說是非常厲害了。這種貓就是豹貓,在我國是一種珍稀野生動物,體型很小。豹貓的毛髮帶著斑點花紋,就跟豹子比較相似,顏色非常亮眼,看起來很漂亮。
  • 除了貓,老鼠最怕什麼動物?今天可算知道了!
    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諺語,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人們平時有多討厭老鼠了,作為四害之一的老鼠,大家都很討厭,老鼠身形猥瑣,穿梭在城市的各個陰暗角落,到處偷吃,傳播各種病菌。為了對付老鼠,人們是想盡了一切辦法,那大家知道,老鼠最怕什麼嗎?
  • 捕鼠籠捕到的不是老鼠 黃鼠狼逛進辦公室
    公司的員工說,樓裡原先沒發現過老鼠,去年3月,後面的老小區拆遷,大樓裡的老鼠多起來了。  「辦公桌抽屜裡放的餅乾常被偷吃,桌上經常有一粒粒老鼠屎,大家說,會不會是老小區拆遷後,裡面的老鼠都跑到我們這裡來了。後來開會時,隨口就說到這事,結果副總說,4樓的辦公室裡也進了老鼠。去年5月,公司就買了10隻捕鼠籠。」張女士說。
  • 老鼠真的怕貓嗎?淺談老鼠的天敵
    老鼠,俗稱「耗子」,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在適宜的環境下,從理論上說,老鼠的數量可以按幾何級數倍增。貓行動敏捷,善於跳躍,平衡能力極強;同時,貓的趾底有脂肪質肉墊,因而行走無聲,捕鼠時不會驚跑鼠,可謂是老鼠的剋星。很多人不知道,貓之所以喜愛吃魚和老鼠,是因為貓是夜行動物,為了在夜間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磺酸,而老鼠和魚的體內就含牛磺酸,所以貓不僅僅是因為喜歡吃魚和老鼠,也是因為自己的需要才吃。天生克制,典型的爸爸打兒子,吃了還有好處,老鼠能不怕嗎?
  • 老鼠多,貓呢?
    意思是儘量把牆壁牆角的洞窟填上,留一個往裡面灌煙,把老鼠燻出來。當然,這都是家庭主婦的事,《詩經》裡就說,一個婦女在家等待遠行的丈夫回家,每天就打掃房屋,燻殺老鼠,以免丈夫回來看見責怪:「家裡這麼多老鼠,你持的什麼家,哪家的女人像你這樣?」 可能有人會問,貓呢?主婦難道不會養幾隻貓,一勞永逸解決鼠患?這話就外行了,因為在《詩經》時代,貓還在野外捉田鼠,離馴化成家畜還有一段時間呢。
  • 獵奇:夜幕下的精靈,被人誤會的黃鼠狼,捕鼠能力甚至比貓都強悍
    它們主要的食物是田野中的老鼠和野兔,每到冬天大雪降下的時候,它們餓的沒辦法也會跑到民居中偷雞吃。黃鼠狼還有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叫做過捕。它們不會因為非常充足的食物而停止捕獵。所以黃鼠狼在農村鄉鎮給人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漫天雪花飛舞,大地和山巒都覆蓋上了潔白的雪花,時間仿佛都已經靜止了。在人的認知中,這麼冷的天,曾經在曠野上四處活動的小動物也都開始蟄伏起來了。
  • 巴掌大的動物,一年吃上3000隻老鼠,敢捕殺比自己大數倍的動物
    曾經有一張照片,一隻伶鼬趴在一個鳥的上面,看上去好像是伶鼬搭載著這隻鳥的上面去很遠的地方旅行,是否跟動畫場景很像?很多人根本上不不會相信這樣的畫面,因為感覺看上去的話太神奇了。但是這事實上確確實實的是出現一位攝影師之手,並且在後來,攝影師也出來證實了,人們這才相信。而這伶鼬並不是去旅行,而是嘗試著捕殺啄木鳥。
  • 黃鼠狼偷雞是偶然,捕鼠才是主業,意外成了被喊打的偷雞賊
    根據這個現象,大家也能夠從側面看到黃鼠狼殺雞是多麼的不容易。雞肉雖多,但想要吃上風險實在是太大。所以說,黃鼠狼偷雞的現象確實是存在的。但只有在黃鼠狼陷入了極度飢餓的困境時,才會選擇鋌而走險,在大公雞和母雞的虎視眈眈下獵殺小雞。我國動物學家盛和林在《中國動物志》當中記載,他收集了近5000隻黃鼠狼的胃,最後發現這其中只有兩個胃裡有家禽,另一隻胃裡有家兔。
  • 一年吃3000隻老鼠,壽命可達20年,卻被人類當補品大量抓捕
    一年吃3000隻老鼠,壽命可達20年,卻被人類當補品大量抓捕,說到鄉下的捕鼠人,可能很多人會想到貓,但現在鄉下的貓也被當作寵物飼養,所以吃和喝都不愁,也沒有必要為了填飽肚子而捉老鼠,其實是另一種野生働物農村,這是貓捉老鼠的能力更強,那是3000年,只可以吃的老鼠,對農民來說也對農業來說,也能大大益獸說
  • 一小黃鼠狼迷路等救助,大黃鼬瞬間出現,不顧圍觀,叼著幼崽就逃
    在人與動物中,很多小型動物都是害怕人類的,見到人類都躲得遠遠,在人多時,更加不敢出現。而近日在吉林長春,一隻小黃鼠狼出現在路邊,吸引很多路人的圍觀,也許這隻小黃鼠狼迷路了,更是害怕那麼多人,不斷發出叫聲等待救助,很快大黃鼠狼就出現,不顧眾多路人圍觀,叼著幼崽就逃。
  • 衛輝一男子買捕鼠籠欲捕鼠 結果逮住個黃鼠狼
    尚先生說,這個「老鼠」非常活潑。體重約一公斤,身長40多釐米,尾巴長20公分,皮毛呈黃褐色,非常光滑,眼睛比一般老鼠大,而且明亮。仔細看過後,尚先生發現,這個「老鼠」雖然頭部像老鼠,但其他地方和老鼠都對不上號。首先,顏色不像老鼠,皮毛要比老鼠長,尾巴上的毛有點像松鼠尾巴。另外,身體和尾巴長度,是一般老鼠無法比的。正在納悶中的尚先生,突然聞到一股奇怪的騷臭味,他突然意識到籠子裡關著的應該是黃鼠狼。
  • 人們為什麼不願捕捉黃鼠狼?原來真不敢殺,終於解開疑惑了
    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們肯定會對黃鼠狼非常熟悉,提起這個小傢伙,好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神出鬼沒,見首不見尾!黃鼠狼又名黃鼬,因為身上的大部分鬃毛髮黃而得名為黃鼠狼,主要食物是一些鳥類、哺乳動物和兩棲類的爬行動物!
  • 小時候奶奶常說黃大仙不能殺,科學研究證明:黃鼠狼真不能殺!
    而機智的炎黃子孫面對黃鼠狼吃雞的行為也想出一系列應對方法,比如養狗還有養大鵝,因為這兩種動物的領地意識比較強,對擅自闖入的黃鼠狼能起到驅逐作用,社會鵝,大家懂的。出色的捕鼠技巧,被居民利用解決鼠患作為優秀的捕鼠達人,黃鼠狼對人類最有益的方面就是它出色的捕鼠能力,說起老鼠,那幾乎每個人都恨得牙痒痒,老鼠雖然很討厭,但它也有天敵,撇開貓不說,更何況如今哪只貓還會抓老鼠呢?
  • 天生的「捕鼠能手」,一年吃3千隻老鼠,外表看起來卻人畜無害
    對於很多人來說老鼠都是比較煩人的動物,因為老鼠身上一般都帶有很多的細菌,歷史上也曾經因為老鼠的緣故發生了很多次災難。因此在人類這麼多年的歷史中,其實一直都是在和老鼠作鬥爭,各種捕鼠夾老鼠藥層出不窮,但是老鼠的繁殖能力又太強,數量完全沒有變少的趨勢。
  • 為何老人總說黃鼠狼不能殺?科學表明,並非迷信,是真的不能殺
    同時,民間有五大家仙的說法,分別指向五種動物,人們認為他們是五大財神,神聖不可侵犯,其中一仙,叫做黃仙,就是指黃鼠狼。黃鼠狼在中國歷史中名聲很廣,是源於一個歇後語,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這一歇後語有好幾個版本的背景故事,有一種版本是說,有一年過年,黃鼠狼家裡已經彈盡糧絕了,但是因為家裡孩子嗷嗷待哺,所以必須出去尋找糧食,他聽說雞家裡山珍海味,應有盡有,於是就假意去雞家拜年,順手牽羊,偷了雞家的一大堆食物,雞全然未覺。眼見雞如此好騙,黃鼠狼於是決定以後每年過年都來給雞拜年。
  • 「捕鼠小能手」伶鼬:體型只有巴掌大,一年能吃掉3500隻老鼠
    自然界的動物都有著通過偽裝保護自己的能力,伶鼬也不例外,它有一項換毛的特殊技能。冬季來臨,大雪封山的時候,伶鼬會換上自己白色的皮毛,通常情況下,除了尾巴有少許的褐色毛髮以外,冬季的伶鼬渾身雪白,沒有一根雜毛。伶鼬與茫茫白雪完全融為一體,毫無違和感,也正因如此,伶鼬躲避了很多天敵的追捕。
  • 黃鼠狼抓住為什麼不能殺?老農民說出理由,漲知識了
    在農村,有句俗語「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黃鼠狼喜歡夜深人靜偷農民養的雞吃,所以人們對於黃鼠狼基本上沒啥好印象。然而,抓到黃鼠狼後老一輩農民卻說「黃鼠狼不能殺」,即使人們抓到也會將其放掉。這是為什麼呢?
  • 應對鼠害 動植物公園徵集貓、黃鼠狼、紫貂
    最終動植物公園決定採用三種捕鼠方法:徵集數隻貓、黃鼠狼、紫貂捕鼠的「天敵法」;安裝專業捕鼠籠子的「牢籠法」;往老鼠肛門裡塞黃豆,封死肛門,讓老鼠認為是別的老鼠咬它,產生廝咬的「塞豆法」。    「現在看來,『天敵法』是首選,其它方法也將陸續試行。如果您有會捕鼠的貓、黃鼠狼、紫貂,請及時與公園動物飼養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