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女士與醫生溝通
劉佳慧的功能鑑定申請表
媽媽奔波13天,醫院也開具相關證明,但內江車管所不斷提出新的要求
因為先天失聰,內江市東興區的劉佳慧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一直堅持在正常學校讀書,並參加了今年的高考。6月7日本報曾以《吹半年蠟燭 學一個聲母 內江失聰學生獲準免考聽力》對劉佳慧的事跡進行了報導,感動了不少網友。
今年高考,劉佳慧取得了501分的成績,這樣的成績,讓母親廖女士十分欣慰。完成志願填報等高考後續事宜後,從小將孩子當做正常人培養的廖女士決定為劉佳慧報名考駕照。令她沒想的的是,明明女兒通過了申領駕照的聽力測試,可是從7月5日至今,她還沒通過報名。
初次報名沒成功 新規允許聽力合格考駕照
7月18日上午,廖女士再次來到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裡的文件袋裡裝著兩張表格,「醫院已經開具了一次聽力證明,車管所還叫補開一份,不知道還要跑多少趟。」
7月5日,廖女士帶著劉佳慧來到城區一家駕校報名,得知劉佳慧聽力有障礙時,駕校工作人員說只有通過了醫院的功能鑑定,車管所審核通過,駕校才敢接收。
第二天,廖女士到交警大隊開具了機動車駕駛人身體條件證明。「如果是正常人,這張證明拿到手了,就可以直接報名學習,可是鑑於女兒的條件特殊,交警隊要求還需要到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聽力。」
按照最新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申請駕駛證時,兩耳分別距音叉50釐米能辨別聲源方向。有聽力障礙但佩戴助聽設備能夠達到以上條件的,可以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準駕車型的機動車駕駛證。
廖女士前往位於321國道附近的內江市車管所領取「功能鑑定申請表」,拿到表格再趕到醫院,醫生已經下班,劉佳慧當天沒有接受到音叉檢查。
關閉門窗練聽力 媽媽的膝蓋敲擊成淤青
雖然劉佳慧從1歲多開始就接受各種聽力測試,但音叉測試從沒做過。擔心女兒一時不能適應,廖女士決定購買音叉在家試試。為了買音叉,她跑遍了內江各大醫療器械店,最終在一家賣樂器的地方買到了。
從 7 月 8 日開始,廖女士每天陪著女兒在家練習。為了保證環境安靜,練習時,她需要把門窗、空調、風扇等一切可能發出聲音的幹擾物關閉,然後用音叉敲擊膝蓋後,放到女兒上下左右各個方位,讓劉佳慧閉著眼睛憑藉聲音辨別聲源位置。
上午、下午、晚上,一天至少練習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長期敲擊膝蓋,廖女士的右膝蓋已經有些淤青。
值得欣慰的是,7月12日,當她們再次來到醫院檢查時,劉佳慧通過了測試。在「功能鑑定表」鑑定結論一欄中,醫生寫道:「雙耳戴助聽器距50cm能辨別音叉聲源方向。」
聽力通過還是不認 可車管所要求出具檢查報告
7月12日下午,拿到醫生籤字、醫院蓋章的「功能鑑定表」,廖女士滿懷希望得再次來到內江市車管所,「車管所只需要在表格最下方的『領導意見』欄籤字蓋章,孩子就可以報名了,由於負責蓋章的領導不在,當天沒蓋到章。7月14日,我又去了一趟,領導還是不在。」
聽說駕校工作人員常去車管所辦事,兩次蓋章未果的廖女士將表格轉交給了工作人員,希望他們代為蓋章。
7月15日,廖女士被駕校告知,車管所要求還需要醫院開具一份證明。無奈之下,7月18日,她只好再次來到醫院。
在醫院健康體檢中心,廖女士撥通了內江市車管所電話,工作人員稱,醫院還需要出具檢查報告,將音叉測試的具體結果寫清楚,具體到多少釐米。
這樣的解釋讓廖女士有些困惑,、「音叉測試不像其他檢查,沒有檢查報告單。」
健康體檢中心主任韓正清也不明白,查閱了有關聽力障礙申請駕駛證的最新規定,並且與耳鼻喉科主任電話溝通後,韓正清認為,按照規定只要達到50釐米的要求就可以申領駕照了,醫院沒有必要再出具什麼證明。
提前準備理論考試學開車 只為掌握一項技能
7月18日上午,記者就此事撥通了內江市車管所的電話,工作人員解釋,「醫院做了檢查後,應該有一個測試單子,是好多寫好多,剛剛卡到50釐米,我們就不曉得她到底符不符合要求,醫院不應以文件為標準,應以測試結果為標準。」
記者詢問醫院不願意開具檢查報告怎麼辦,該工作人員說:「內江市在我們備案的醫院只有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如果不行,只有到成都備案的醫院,或者家長再到我們這裡拿張表格,再去試試讓醫院蓋章。」
沒能報上名,廖女士有些失落。考駕照是她先提出來的,女兒也非常贊同。廖女士:「我把劉佳慧當做正常人來培養,開車是一項基本技能,駕校學習後,即使將來不開車,孩子至少可以了解相關的交通規則。」
至於對駕駛安全的擔心,廖女士同樣也有,她說,就算女兒最後考到了駕照,她也不允許女兒單獨開車,至少旁邊坐一個會開車的指導。「如果以後科技發達了,各方麵條件允許了,我才允許她單獨駕駛。」
如今,劉佳慧已經在家自學駕校知識,通過幾天的學習,網上的科目一考試軟體測試,她能夠考98分。記者手記
溝通交流 讓市民少跑冤枉路
採訪時,廖女士一再強調,她把劉佳慧當正常人培養,正常人能夠考到駕照,劉佳慧也可以。所以即使跑了很多次,她從沒想過放棄。
報名為何難?不可否認,出於安全考慮,對於聽障人士報考駕照,相關部門的嚴謹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僅是對報考人員的生命不負責,更是對廣大行人的生命不負責。
縱觀整個報名經歷,流程並不複雜,可是家長之所以跑13天都辦不下來,或許與溝通交流有關。我們需要嚴格的程序來確保駕照的含金量,也需要公開透明規定來節約辦事人員的時間。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黃曉慶 攝影報導
讀本調查
13天奔波之路
7月5日廖女士帶聽力有障礙的女兒劉佳慧到內江一家駕校報名,駕校說要有醫院的功能鑑定,需要車管所審核通過
7月6日廖女士趕到交警大隊,交警開具了機動車駕駛人身體條件證明,但要求劉佳慧到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聽力
7月8日起廖女士每天陪著女兒在家練習音叉檢查,為保證女兒閉著眼睛能辨別聲源位置,廖女士把膝蓋敲擊得淤青
7月12日上午廖女士帶女兒到醫院檢查,通過了測試,醫生填寫了「功能鑑定表」。但內江市車管所負責蓋章的領導不在
7月15日廖女士被告知,車管所要求醫院還要開具一份證明,醫院的測試單子剛剛卡到50釐米,沒把具體結果寫清楚
7月18日廖女士再次來到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醫院解釋,按照規定只要達到50釐米的要求就可以申領駕照,沒必要再出證明
原標題:內江失聰考生考駕照 「一張紙」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