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擦清歷史的鏡子 走好未來的路

2021-01-09 中國網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日。

1937年,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家庭支離破碎。目前,登記在冊的倖存者已不足百人。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今天上午在南京舉行,10點01分,儀式現場拉響防空警報,全場默哀。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在公祭儀式上,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發表了講話。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發表講話

國家公祭儀式現場

這些是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龐興雷 王曄 季春鵬等 攝(圖片來源:新華視點)

在國家公祭儀式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接下來還參觀了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其中的一塊展板上,記載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梅汝璈這樣一段話。他說,「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帳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這樣的話語,同迴蕩在南京上空的和平鍾一樣,永遠值得警醒!

習近平會見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和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親屬代表。攝影:新華社記者 鞠鵬、謝環馳

習近平總書記還親切會見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和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親屬代表。習近平與大家一一握手,詢問他們「今年高壽」「身體好嗎」,希望他們健康幸福,一代一代把記憶傳承下去。習近平說,無論歷史的美好,還是歷史的災難,都需要真實。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擦清歷史的鏡子,抹去灰塵,以史為鑑,走好未來的路。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同志講話全文

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80年前,日本侵略者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婦女兒童遭到野蠻的蹂躪、屠殺,南京滿城殘垣斷壁。

日本侵略者這一反人類罪行滅絕人性、令人髮指,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十分黑暗的一頁。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緬懷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緬懷同中國人民攜手抗擊日本侵略者獻出生命的國際戰士和國際友人,宣示中國人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莊嚴表達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願望。

80年時光流逝。南京大屠殺的黑暗歷史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成為人類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面對日本侵略者滴血的屠刀,我們的同胞守望相助、休戚與共,眾多國際友人不懼風險、伸出援手,以各種形式保護無辜民眾,並記錄下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行徑。

他們中,有德國的約翰·拉貝、丹麥的貝恩哈爾·辛德貝格、美國的約翰·馬吉等。對他們的大無畏精神和人道義舉,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

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面對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中國人民同仇敵愾,愛國熱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凝聚起血戰到底的頑強鬥志。

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堅持抗戰的中堅,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中華兒女以血肉之軀築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用生命和鮮血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譜寫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抵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

在中國人民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中,中國付出了3500萬人傷亡的沉重代價,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無論是南京大屠殺還是馬尼拉大屠殺,無論是巴丹死亡行軍還是泰緬死亡鐵路,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都不會忘記。

只有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好開創未來。為了將來,我們要記住過去的歷史;為了子孫後代,我們要記住先輩的故事;為了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我們要為人類持久乃至永久和平作出不懈努力。

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這場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巨大傷害。中日兩國人民應該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和平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需要大家一起坦誠面對歷史,從歷史中獲得維護和平的力量。為了和平,世界各國人民要同心協力,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為了和平,中國將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無論發展到哪一步,中國將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會把自身曾經經歷過的悲慘遭遇強加給其他民族。

中日兩國是近鄰,是搬不走的鄰居。中日民間交流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中國將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的關係。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將迎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日兩國要從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準確把握和平、友好、合作大方向,以史為鑑、面向未來,世代友好下去,共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在這莊嚴的時刻,我們緬懷逝者、告慰先烈、感恩友人、昭告世界,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今天,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的徵程上,中國人民將自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全面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中國人民願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謝謝大家!

延伸閱讀:

政協提案 推動國家公祭日設立

清明節前後,南京市民會自發悼念遇難親人,從1994年開始,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市還會舉行哀悼儀式,包括撞和平鍾、敬獻花圈等,紀念大屠殺中的死難同胞。

1995年,紀念館增建了「哭牆」,至今,上面鐫刻的遇難者名字已由最初的3000名增至上萬名。

2005年,全國政協委員趙龍遞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將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2012年,南京市政協副主席鄒建平再次遞交相關提案,為國家公祭日的設立起到了推動作用。

國家立法 以國家名義舉行公祭

2014年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

《決定》指出,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胡俊)

資料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央視新聞等。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今日談:擦清歷史的鏡子
    「我們要擦清歷史的鏡子,抹去灰塵,以史為鑑,走好未來的路。」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後,親切會見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等,希望他們健康幸福,一代一代把記憶傳承下去。深情的祝福,溫暖人心;深刻的話語,啟人深思。
  • 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校國旗護衛隊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只有人人記得戰爭的慘痛和平才是有希望的83年前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這段慘痛的歷史每個人都不能忘記12月13日上午在第7個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為了緬懷在災難中逝去的30多萬同胞校國旗護衛隊隊員在文明禮儀廣場舉行了紀念「國家公祭日」活動
  • 國家公祭日主題漫畫再刷屏!作者畢業於南信大數學系,他說...
    國家公祭日主題漫畫再刷屏!作者畢業於南信大數學系,他說...·澎湃號·媒體 還記得連續多年刷屏的國家公祭日主題漫畫嗎
  • 掌上公祭、徒步尋訪——國家公祭日前群眾線上線下祭同胞
    新華社南京12月12日電 題:掌上公祭、徒步尋訪、接力閱讀——國家公祭日前群眾線上線下祭同胞新華社記者蔣芳、邱冰清掌上公祭、徒步尋訪遺址、「和平許願牆」籤名、12小時接力閱讀
  • 疫情無法阻隔的情誼,國家公祭日前夕約翰 · 馬吉後人發來視頻祈願...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夢雲)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國際友人不能來到現場。近日,現代快報收到約翰 · 馬吉的孫子克裡斯 · 馬吉從澳大利亞墨爾本發來的視頻,表達他對和平的期盼,並希望全球能夠儘快戰勝疫情。他說:" 和平讓我們感到安寧,也讓我時刻保持純真之心。"
  • 一個半小時 三百人自發公祭遇難消防官兵(圖)
    瀋陽市民 特意到哈參加公祭  4日12時45分,在哈市老道外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區內,離北方南勳大市場倉庫火災現場不遠外的警戒線外,一輛白色的「遼A」牌照車停在路邊。司機姓王,是一名中年男子,他3日下午開車從瀋陽出發,開了6個多小時的車後,在晚上9點趕到了哈爾濱。  面對記者的採訪,王先生一直沒透露自己的名字。
  • 不忘「來時路」,走好「今後路」
    從王進喜、雷鋒到焦裕祿、孔繁森;從鄧稼先、郭永懷到黃大年、羅陽,一代代共產黨人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點燈熬油,赴湯蹈火,詮釋這共產黨人的初心。作為共產黨員中的九千萬分之一,我們要做那個點燃蠟燭照亮他人者,保持初心,堅守信念。用「帶入感」帶動初心,讓初心有力。
  • 走好「新的長徵路」 川大附中喚醒黨員教師從教初心
    中國網12月18日訊(鄧海燕)通過「重走紅軍長徵路」「重溫入誓詞」,喚醒黨員教師的從教初心,進一步堅定黨員教師的教育使命。近日,四川大學附屬中學(成都十二中)黨委組織黨員教師開展以「重走長徵路」為主線、學習紅軍長徵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 【每日一習話】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  這段話出自2016年10月21日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偉大長徵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 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隆重舉行
    (完)2018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在臺北舉辦  中新社臺北6月22日電 (記者 路梅)2018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22日在臺北市與甘肅省天水市同步舉辦。這是兩岸連續第五年同步祭祀伏羲。
  • 被傳公祭日赴日本開演唱會 那英怒發聲明向假新聞宣戰
    針對近日自媒體流傳「那英公祭日在日本開演唱會」謠言一事,12月22日晚間,那英及其工作室發表聲明:向那些無恥下流的假新聞宣戰。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後,多家自媒體發布「那英確選擇了公祭日在日本開演唱會,全場座無虛席,網友這次絕不原諒」的虛假消息,配圖多為那英2017年4月日本演唱會的現場圖片。
  • 訪談︱霍宏偉:歷史是一面鏡子,鏡子是一段凝固的歷史
    澎湃新聞專訪了該書作者、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霍宏偉博士,請他談談銅鏡背後的故事。霍宏偉博士在遼寧省博物館拍攝銅鏡(霍奕然 拍攝)銅鏡的歷史澎湃新聞:歷史上有哪些關於銅鏡的故事?銅鏡對於古人意味著什麼?霍宏偉:歷史上與銅鏡相關的故事不勝枚舉。
  • 歷史是一面鏡子
    在這一重要歷史節點上,著名導演陳力率領她的團隊攜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古田軍號》北上南下,走進社區和院校,深入老區和部隊。由一部電影引燃的歷史情懷,一次次感染著現場觀眾。陳力用一把軍號去觸動一個民族的靈魂,用一篇史詩去觸摸一個政黨的初心,用一部影片去回望一支人民軍隊歷史關頭的生死抉擇,用一顆赤子之心去呈現一個國家艱難的奠基……讓歷史燭照當代,讓歷史告訴未來。
  • 【地評線】銘記歷史 讓和平之光永遠普照世界
    特約評論員/李義   2019年12月13日,是第6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國家的名義設立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戰爭,是人類的劫難,是不堪回首的噩夢。
  • 成都今日公祭定基調:不提地震
    本報特派記者 呂宗恕 攝  昨日(3日),記者從成都市殯葬協會了解到,定於清明節舉行的公祭活動,只針對革命烈士及普通逝者,並不針對5·12地震的遇難者。  「成都公祭基調不提地震」  據成都市殯葬協會秘書長李崇祿介紹,鑑於此時正處於災後重建的關鍵期,政府工作繁重,同時擔心遇難者家屬的心理創傷受到觸動,故此次公祭將不提5·12祭奠。  「公祭主要為了祭奠革命烈士和普通逝者,當然,5·12遇難者也在普通逝者之列,但我們定的基調不提地震,可能比較敏感,公祭的基調是積極向上。」
  • 前方的路依舊渺茫,你要做的是走好腳下的路,不留遺憾
    前方的路依舊渺茫 ,你要做的是走好腳下的路,不留遺憾1:人要懂珍惜,更要懂感恩,不要欺負忍讓你的人,不要無視包容你的人;每一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日後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日子。
  • 西安市殯儀館清明公祭 市民零距離接觸殯葬服務
    核心提示: 4月3日上午,西安市殯儀館舉行2018年清明節公祭典禮暨公眾開放日,參觀群眾代表零距離接觸殯儀服務全過程。
  • 大陸遊客家屬在臺北第二殯儀館公祭遇難者
    中廣網北京11月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臺灣蘇花公路塌方災害今天進入第15天。今天(4日)下午3點,大陸遊客家屬在臺北第二殯儀館為遇難者舉行公祭。我們連線中央臺駐臺北記者彭玉冰:  主持人:介紹一下現場的情況。
  • 百度地圖貨車導航落地車旺大卡APP 讓司機不繞路、走好路、更省錢
    「關於導航,貨車司機核心關注三點:一是省成本,走最省錢的路線;二是安全,避免違章事故等情況;第三是產品穩定和便捷性,能幫自己找好路近路,還能和別人交流分享怎麼走。」談起貨車導航,中交興路相關產品負責人曾這樣介紹。作為全球最大商用車車聯網運營商,中交興路自身數據積累及技術優勢結合百度地圖提供的貨車導航能力,可以更好地解決司機行車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