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有一種兇猛昆蟲,全身布滿嚇人尖刺,還敢張牙舞爪對峙獵食者

2020-11-12 六維自然

在動物種類中,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所以昆蟲分布非常廣,幾乎遍及整個地球,每一個區域都有很多獨特的昆蟲。這次來認識南美洲的一種兇猛昆蟲,外形非常魔幻,全身布滿嚇人的尖刺,個性也兇猛,敢張牙舞爪對峙獵食者的——鬼王螽斯。

一、鬼王螽斯的種群


鬼王螽斯種群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叢林中,古巴,巴西,秘魯,玻利維亞等都有這種昆蟲分布,體長一般50~60毫米,較大個體可以達到70毫米,也是一種兇猛的獵食者。

鬼王螽斯的外形顯得異常兇猛,額部頂端有黃色棘狀突起,頭部邊緣有3對大刺,看起來像是3個小眼睛,還有非常可怖的口器,最讓人驚訝的是這種昆蟲全身上下,包括頭部兩側以及六足的腿節,脛節上都布滿了嚇人的尖刺,進化出如此盔甲,一看就知是兇猛的昆蟲。

二、鬼王螽斯的食物鏈


食物鏈中,鬼王螽斯也是一種肉食性的螽斯,主要以各種昆蟲等為食,它們捕食速度非常敏捷,加上又如此盔甲防禦,例如螳螂等昆蟲獵食高手,都難於捕殺鬼王螽斯,鬼王螽斯在昆蟲食物鏈也是頂級獵手。

鬼王螽斯捕獵兇猛,個性更為兇猛,一方面長有嚇退獵食者的外形,同時它的個性也非常好鬥,在遇到威脅時,鬼王螽斯不會逃跑,反而是張牙舞爪對峙獵食者,即使是遇到人類時,它們都不會害怕人類,也敢張牙舞爪對峙著。

三、鬼王螽斯也成為寵物


在大自然中是「適者生存」的法則,每一種動物都有其獨特的本領,全身布滿尖刺也是鬼王螽斯一種防禦方式,前爪上的刺是狩獵的攻擊武器,其它的刺都是為了自保所產生的,讓其它獵食者難於吞食。

在動物世界中,鬼王螽斯長著兇猛的外形,但在爬蟲愛好者看來,這種昆蟲能給人造成非常強烈的視覺震撼,所以鬼王螽斯也成為寵物,只是在飼養過程中,鬼王螽斯必須單獨飼養,不能多隻一起養,因為它們個性兇猛又好鬥,不然很難飼養這種昆蟲。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面相最為兇猛竹節蟲,全身布滿利刺,若被扁竹節蟲刺到,像被針扎
    在昆蟲世界中,竹節蟲在全世界大約有2200多種,大多數種類竹節蟲的體型都比較修長,像一根小樹枝有利於它們躲藏,也有很多奇特的竹節蟲,例如這種體型不是修長,而且是全身布滿利刺,面相最為兇猛的竹節蟲——扁竹節蟲。
  • 面相最為兇猛竹節蟲,全身布滿利刺,若被扁竹節蟲刺到,像被針扎
    在昆蟲世界中,竹節蟲在全世界大約有2200多種,大多數種類竹節蟲的體型都比較修長,像一根小樹枝有利於它們躲藏,也有很多奇特的竹節蟲,例如這種體型不是修長,而且是全身布滿利刺,面相最為兇猛的竹節蟲——扁竹節蟲。
  • 渾身尖刺的豪豬,是如何交配的?你以為是正面硬剛嗎?
    導讀:有一種動物叫豬不是豬,像鼠不是鼠,它就是豪豬,自然界一種奇特的存在。豪豬的尖刺那麼豪豬的尖刺究竟有什麼特殊,能讓這些草原的頂級獵食者都束手無策。一隻豪豬身上大概有30000根尖刺,這些尖刺長短不一,鋒利程度也不同。所以反而給人一種毛茸茸的錯覺,但你得清楚在這些看似人畜無害的「長刺」下,還藏著粗短鋒利的刺,它能輕易破開動物的皮毛和鱗甲。
  • 國外奇葩昆蟲鑑賞:鬼王螽斯
    ★鬼王螽斯,Spiny devil katydid(Panacanthus cuspidatus),屬於螽斯科(Tettigoniidae),Panacanthus屬,是一種大型螽斯,體長可達7cm~10cm。分布於南美的秘魯北部和厄瓜多東部。
  • 清道夫魚在南美河流為什麼不泛濫?看巨獺一口一條,是魚都在食譜
    在國內,清道夫魚是一種入侵物種,特別是南方一些河流,清道夫魚已成為河流中主要霸主,吞噬其它魚類魚卵,危及本土魚類,已泛濫成災。而在清道夫魚的原產地——南美河流,清道夫魚卻無法泛濫,因為南美河流有眾多清道夫魚的天敵,其中巨獺就是天敵之一,在南美河流中的魚,都在水獺食譜上。
  • 冷知識:全身布滿刺的刺蝟如何「親熱」,生小刺蝟會不會扎到自己
    刺蝟是一種身體短小肥胖的小型哺乳動物,成年後體長不超過25釐米,雖然刺蝟全身布滿尖刺,但它幾乎不具備任何攻擊性,所以可以給人留下了一個善良可愛的印象,刺蝟在世界、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肌肉示意圖刺蝟最大的特徵就是除了頭部、腿部和腹部以外,全身都布滿互相交疊的尖刺,成年刺蝟全身大概長有
  • 世界上最奇特的鯊魚:肌肉強壯還學會了走路,是當地的頂級獵食者
    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給人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說到鯊魚,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鯊魚是一種非常兇猛的海洋生物,能夠敏銳的捕捉到血腥味,而鯊魚的品種有很多,例如雙髻鯊腦袋與錘子非常相似、巨口鯊的嘴巴較為龐大等,都是海洋中特殊的鯊魚種類。
  • 深海傳奇,頂級獵食者——虎鯨
    嘴巴略長並長有許多鋒利的牙齒。是海洋中的頂級獵食者,以企鵝、海豚和海豹等動物為食。性情兇猛,善於發起群體攻擊。偶爾會偷襲其他鯨類,甚至大白鯊等動物都無法倖免。所以看上去黑白相間好像很萌萌噠,實際上人家可是敢主動襲擊鯊魚的主!根據資料顯示,虎鯨作為一種有著高度社會化的動物,具有一定的智商,他們是所有群體家族動物中最穩定的。
  • 敢獵殺大黃蜂一種螞蟻,且在大黃蜂飛翔時,犬蟻彈跳到其背上刺落
    在動物世界中,蟻科動物是一種體型微小的動物,一般體長2~20毫米,但已知的全世界約有15000多種螞蟻,其中有很多兇猛的螞蟻,例如行軍蟻、子彈蟻等等,而在澳洲就有一類螞蟻,敢捕殺昆蟲界頂級獵食者——大黃蜂,連大黃蜂都不敵的螞蟻——鬥牛犬蟻。
  • 盜蛛兇猛的一面:跳入池塘水中,捕捉體型大過自身兩倍的金魚!
    在動物世界中,蜘蛛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豐富的捕食性天敵,捕獵方式通常是織好網捕食昆蟲為主,但也有很多種類蜘蛛是另類捕食的,敢捕捉水中魚為食。近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一位養魚愛好者Jeremy就拍攝到盜蛛兇猛的一面:跳入池塘水中,捕捉體型大過自身兩倍的金魚!
  • 似黑魚而非黑魚,似泥鰍而非泥鰍,全身布滿珠色亮點的「七星魚」
    但是我們中國也有一種雷龍魚,養出狀態之後也是非常好看,那就是有「國產巴卡」之稱的月鱧魚。相信在兩廣地區的朋友多少都會認識,也有的叫七星魚。七星魚的學名月醴,似黑魚而非黑魚,似泥鰍而非泥鰍。全身布滿珠色亮點,背鰭與臀鰭各有多行珠色亮點,尤以雄性更顯著,這些特點無疑讓七星魚加分不少。
  • 堪稱地獄獵食者!
    牛蛙的「盤中餐」  據臺灣新聞報導,非洲有一種長相兇神惡煞的牛蛙,是來自「地獄」的可怕獵食者。        非洲牛蛙的獵食對象包括:昆蟲、嚙齒類動物、鳥類,甚至嗜食同類。成年非洲牛蛙體重可達到兩公斤,體長達到24釐米,在非洲強烈的陽光照射下,它們可以形成一種不漏水的繭狀結構,避免乾旱。
  • 遠古巨齒鯊到底有多可怕?作為頂級獵食者的它,還有天敵嗎?
    那麼遠古時期的巨齒鯊到底有多可怕?作為頂級獵食者它真的沒有天敵嗎?大白鯊在眾多鯊魚種類中是十分兇猛的一種,而且它也是海洋食物鏈的頂級獵食者,它們以尖銳的牙齒給人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要比牙齒的話,恐怕大白鯊和下面這種鯊魚比起來就遜色許多,它就是遠古巨獸巨齒鯊。
  • 形似土狗的澳洲野狗,卻是當地最強獵食者
    看著這頭長得有些像「大黃」的狗,很容易讓人以為這就是土狗,是中國國犬——中華田園犬,但它不是忠誠溫柔聽話的「大黃」,而是澳洲最具危險性的動物,澳洲當地最強獵食者
  • 鱷魚與亞馬遜森蚺的死亡對峙,都不敢先下手為強
    >        在亞馬遜沼澤地中,一頭鱷魚正在棲息,鱷魚號稱是沼澤之王,在沼澤地能迅速爬行,虎視眈眈看著周圍,很少動物敢在鱷魚地盤挑戰鱷魚
  • 奧一隻白肩雕發現拍攝者,立即展翅走向鏡頭,氣勢洶洶警告著
    在鳥類世界中,猛禽是一類非常有戰鬥力的鳥,遇到威脅時,有時不是被嚇飛,反而是氣勢洶洶對峙著。近日在奧地利,攝影師Kreinz拍攝一隻白肩雕,當白肩雕發現有拍攝者,反而是展翅走向鏡頭,氣勢洶洶警告著拍攝者不要靠近。
  • 小海豹被企鵝群欺負得很狼狽,母海豹霸氣護犢,勇猛對峙王企鵝!
    但這次,有攝影師在海邊拍攝到一隻落單的小海豹,被企鵝群欺負得很狼狽,這隻小海豹毫沒有反擊之力,任由企鵝欺負。這隻小海豹已經垂頭喪氣了,被企鵝啄得一身傷,小海豹眼神已露出一絲絕望。沒有大海豹在旁保護小海豹,企鵝不會放過這個報仇機會,瘋狂的啄擊小海豹,避免小海豹長大,成為企鵝它們的獵食者。當小海豹越來越絕望時,母海豹終於捕魚回來,看到小海豹這樣被欺負,母海豹立即霸氣地站到企鵝群前,勇猛對峙企鵝,霸氣警告企鵝群。這種企鵝也夠勇猛,面對成年海豹,竟然不後退,和母海豹對峙起來。
  • 昆蟲界的頂級獵食者,優秀的長臂拳手,螳螂的拳法有多精湛?
    在我國的傳統功夫中,有一種拳法叫做螳螂拳。顧名思義,這種拳法的要領是模仿螳螂的動作。 螳螂是一種很讓人印象深刻的昆蟲,它們最大的特色是倒三角形般的頭部和一雙死神的鐮刀般的前足。 前足是螳螂的主要攻擊器官,大多數的螳螂的前足上帶有許多細小的刺,這些刺用於在捕獵時限制獵物的行動。 相比於用於行走的中足和後足,它們用於攻擊的前足明顯要強壯的多,儘管三雙足在長度上並沒有太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