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下:詩歌是一束光

2021-01-15 騰訊網

詩歌,對我而言,是一束光。為什麼這樣說呢?在我年輕的時候,正是八十年代,喜歡讀詩,雜誌上看到過北島、舒婷的詩歌,也買過一些詩集,比如泰戈爾,普希金等等。覺得寫詩歌很聖神,是與上帝的對話。

看到喜歡的詩,還經常摘抄在筆記本上,自己也捯飭過幾首,但不敢拿出來。一是無人指路無法著筆,二是那時很單純,沒有什麼經歷,不善思考,也沒有生活沉澱,文字很蒼白。模仿寫,更會蒼白。

然後工作、結婚生子。繁雜的生活瑣事已經忘記了曾經對詩歌的喜歡。長期三點一線的生活,身心疲憊。總想找到一點什麼方式來排解。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我選擇了詩歌。也許是詩歌可以抒情言志的緣故。

首先是選擇寫古詩詞,感覺有章可循,可能容易些。開始興趣還濃,後來覺得古詩詞的平平仄仄等等規則有點限制自己的思路,於是就開始寫現代詩。

經過一段時間的寫作,我覺得寫詩能宣洩自己的感情,寫完一首詩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詩歌是讓我快樂讓我輕鬆的。詩歌就是照進我生命裡的一束光。

今天既然說到詩歌,我就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淺顯的體會。

一、對詩歌語言的認識和理解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詩歌的靈魂。意象、張力、跳躍、空間想像等等這些詩歌常識和理論,對初學者來說多少有一些心理負擔,擔心一下筆就不知道如何敘述。只有在不斷地寫作中摸索和總結。

但凡初學者寫詩都是有感而發。對看到的物像,觸景生情,繼而抒發之。當有感而難發的時候,這就可能對詩歌語言的駕馭不夠,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不夠。這個時候不要勉強去寫,如果勉強寫,基本是很死板,不能感動自己,更不能感動別人。唯一能解救的就是用你的詩歌天賦去駕馭自己的情感,用最樸素真實的文字去組織語言。真情實感的表達有時比詩歌技巧更讓人覺得彌足珍貴,也更能獲得一氣呵成的詩歌效果。

個人的情緒抒發了,內心平靜了。我們需要多看書,多觀察生活,保持一顆熱愛生活的好奇心。

通過看書接收各種知識,精讀和粗約閱讀都是必要的,甚至接收一些自媒體的文章以及各種信息,只是需要我們去過濾。通過看書,會讓你有獨到的眼光,睿智的語言甚至是尖銳的語言,然後運用到詩歌當中。所謂「功夫在詩外」就是這個道理。

我一直認為詩歌在時間和空間上處理要取決於對事物的敏感程度,以及是否留白給讀者帶來想像的空間,並在讀者閱讀想像的同時有對詩歌文本的二次思考和創作。

詩歌語言可以直白樸素,但不能口水化。一首好詩,它的語言過濾了技巧和辭藻後還能留下思考的餘地,那就是成功的。

二、創作思路的幾點體會

1、詩歌的鋪陳不應太繁雜。簡單的意象,簡單的語言。關鍵是要提升,對你的詩歌作品帶來的思考要有交待,就是你要表達什麼。對自己對讀者,你想告訴什麼。提升來源於自己對事物的判斷,來源於你思考問題形成的觀點和感悟。

2、創作的視角。儘量避開別人用過的視角,找準適合自己的切入點,即使沒有新意也不會落入別人的陳詞濫調中。每個人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看待事物有千差萬別,這些都是情感中豐富的崚角,都是不同視角的出發點,做到這點應該不是很難。所以,你的視角決定你的高度。

3、理性的思考和感性抒情相結合。任何時代的詩人都應該有悲憫的情懷,這是寫好詩歌的前提。我寫的詩比較偏憂傷、偏理性,不太喜歡寫唯美的,或者說很少。這也許和性格有關係。在創作的時候忠實於自己的內心,不著重去考慮詩歌技法,儘量用準確、簡單的文字來描述。既有感性的抒發也有理性的思考。能感動自己的或者不能感動自己都讓詩歌文本有引人思考的地方,或者有疼痛的點。

4、關於採風。應時應景的作品也是要注意糅合自己的觀點和情感的。應時有節氣、重要的事件。應景的情況比較多一點,比如參加詩歌活動、出去旅遊,玩耍等等,不能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要擅於發現別人看不見,想不到的東西。大多數人都能想到的東西,寫出來也沒有什麼意義。大多數人想到了但不知道怎麼表達或者還沒有看到一種表達能夠引起共鳴的文字。如果這時你寫出來了,肯定就是好詩。

5、關於同題。現在很多的詩歌平臺都喜歡用同題方式鼓勵大家創作。我們面臨的生存環境很豐富同時也很浮躁,各種生活壓力引起的焦慮,很多時候不能給予精神層面更多的創造空間,看到和體會的生活經常讓人處於一個無感的狀態。大多數時間是沒有靈感的,同題詩寫作能夠強迫自己進入一個緊迫狀態,來刺激敏感的詩歌神經。所以同題詩也能寫出好作品。

三、詩歌經驗在於寫作的積累

隨著詩歌寫作數量和質量的增加和提升,每個寫作者都會得到一些詩歌寫作和認識上的經驗。

1、古詩詞對我的影響。我現在很少寫古詩詞,但是學習古詩詞的過程對我後來寫現代詩很有幫助,比如在用詞的精煉,意境的營造上,選擇的角度上很受益。我們的傳統古詩詞的精髓永遠是現代詩取之不盡的源泉。

2、關於詩歌格局

有的詩歌讀起來很有那麼回事,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很像詩,但言之無物。寫得很華美,極盡優美的辭藻,無關痛癢的鋪墊和空洞的結尾,最後不知道在寫什麼。

有的詩只限於個人的情緒中不能自拔。說到個人情緒,我認為情緒需要抒發,但不能無休止的反覆敘述。這種情況就屬於小家子氣的無病呻吟。對事物要廣義地去理解,不能去狹隘的思維。

還有就是,詩歌並不是寫出來好看的。如果一個詩人總是不關注民生,不反觀生活,不揭示生命內核,其詩歌內涵估計也沒有什麼意義。說到民生,好像很大。一個小老百姓談什麼民生呢,其實民生就存在於我們的周圍。我認為把自己擺放在生活的低處,或者多關注生活的底層去寫作,就是一種文化自覺。所以詩歌文本應處於一個時代背景和個人情緒的交界地,而不是朝著兩個極端方向去創作。

當然,形成詩歌寫作的格局必須涉及到詩人的人文情懷,情懷不但要有情感的渲染,還要有胸懷的氣度和包容。

3、關於自救

詩歌是靈魂的自救。寫詩的人多半都是孤獨的。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自救的過程就是你復甦的過程,你自救成功,會在岸上欣賞風景,自救不成功,你繼續在孤獨的海中掙扎。詩歌能自救,但又不能高估詩歌給你的希望。詩歌也許不能救你於水深火熱中,但生活情感上的困頓在詩歌的滋養中會讓自己變得平靜、睿智和從容。

最後我要說,藝術都是相通的。詩歌是最接近靈魂的表達方式,但不是唯一的表達方式。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情感宣洩的出口,而每個人的孤獨,各有各的自救方式。

我找到了那一束光。希望每一個姐妹都能找到照亮自己生命的那一束光。有的已經找到了,還發出耀眼的光芒,有的可能還正在路上。願所有的光芒都是讓我們的生活錦上添花!

作者

梅下,原名黃曙榮,女,現居遵義。貴州省作協會員。遵義女子文學社社員。

遵義女子文學社招募啦!

相關焦點

  • 「在深邃黑暗的通道盡頭,有一束光」——馬丁·普林格評疫情影響下...
    普林格先生是這樣期許未來的:「在深邃黑暗的通道盡頭,有一束光……」。以下為普林格觀點全文,由融語獨家翻譯發布親愛的讀者們,在我們的技術分析研究中,就有一部分是利用短期指標來評估群體心理的。當這些指標達到歷史極值隨後反轉時,一般都反映了向好的市場情緒變化。
  • 人品如梅香在骨,寫梅,再談梅一一一一閆友會寫梅雜談
    人品如梅香在骨,為寫梅,再來談梅。一一閆友會寫梅雜談(梅花圖片,來源於網絡)梅開獨先天下春,花中氣節最高堅。由於梅花的迎霜破雪傲寒綻放,並且最早給千家萬戶報來春天的信息,因此梅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早已不僅僅是一種花卉,它已成為一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精神追求的目標。
  • 你是黑夜的一束光照亮心如死灰的過往是什麼歌 黑夜一束光歌詞
    你是黑夜的一束光照亮心如死灰的過往是什麼歌 黑夜一束光歌詞  你是黑夜的一束光照亮心如死灰的過往是什麼歌?抖音你是黑夜的一束光歌名、歌手、歌詞介紹  黑夜一束光  歌手:摩登兄弟劉宇寧  所屬專輯:黑夜一束光  播放收藏分享下載(203120)  作曲 : 羽田  作詞 : 壹同/羽田  編曲:羽田  製作人:羽田  未來還能承受多少傷 才練就鐵石心腸  用真心換來
  • 「觀潮的螃蟹」新年獻詞丨讓一束光點亮另一束光
    就像一束光點亮另一束光,一雙手牽起另一雙手,一個靈魂喚起另一個靈魂。我們,偉大的國度,給了世界一個新的朝向。2020,每一個人都站在時間的中心,震驚於世界原來離我們這麼近。人是在霧中前行的人。米蘭·昆德拉說,我們的視覺受雙重限:讓人什麼也看不見的強光和完全徹底的黑暗。疫情突如其來,強光與黑暗同在。
  • 「志願活動是我生命中的一束光」
    馮倩說:「我是在黨和政府的關愛下長大的,所以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名對社會有用到的人,畢業後將公益繼續堅持下去,將這份愛傳遞給更多人。」命運多舛 12歲照顧生病的養父 承擔起生活的重擔1997年,馮倩出生在鹹陽市長武縣一個農村家庭,因家庭貧困,她被送到養父家生活,好景不長,養父因長期從事體力勞動,身體透支嚴重,喪失了勞動能力,從此家庭狀況每況愈下。
  •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摽有梅》史上最早待字閨中女子的求愛詩
    摽[biào]有梅,其實三兮!梅,今名青梅,落葉小喬木。原產於我國西南,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史。果實除食用外,亦可釀醋。目前各地均有栽培,品種多達三百種以上,主要分為白梅類、青梅類、花梅類,其中花梅是歷史悠久的觀賞植物。這裡借梅子成熟墜落,喻成年女子待嫁之切。摽,打落。
  • 【踏青記】清水河,一份營生一束光
    【踏青記】清水河,一份營生一束光 2021-01-12 2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神眼」追蹤 鹽城刑警憑一束光破獲系列盜竊案
    (原標題:「神眼」追蹤 鹽城刑警憑一束光破獲系列盜竊案)
  • 給自己找一束光,你會發現另一個天堂 | 聽主播
    說來不怕你笑話,年少時期從來不關注藝人明星的人,現在一把年紀,卻開始追星了。這一點,我身邊的人大多都不能理解。我也理解他們的不理解,所以從來也沒去強調解釋什麼。其實,在這一次重新聽《追光者》這首歌之前,我還沒有意識到喜歡的藝人給自己的帶來的影響。
  • 《殺死一隻知更鳥》:所有被仰望的人,都是一束光
    然後,努力像他們一樣,活成一束光,把生命照亮。當我翻閱哈珀·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時,我發現,這就是我要尋找的光。可是,在這個黑人眼中,尤厄爾小姐承受的生活苦難實在太多,尤厄爾小姐的父親經常過量飲酒,母親不知所蹤,她作為家中最大的孩子,把所有的活兒都攬於一身,以至於當被談及「朋友」一詞時,她竟以為是一種對她的嘲弄。
  • 一束光照射在牆上,會產生推力嗎?科學家的解釋讓人眼前一亮!
    一束光照射在牆上,會產生推力嗎?科學家的解釋讓人眼前一亮!說起光大家肯定不陌生,光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必不可缺的東西,但換而言之,它也是最神秘的東西,因為我們雖然能感受到它的溫度,但卻觸摸不到它,它的速度很快,光速是人類已知的最快速度,它由無數個光子組成!
  • 就像一束光,總是在陪伴
    一開始,報名的學生並不多。錢珊主動出擊,帶著自己烤的麵包邀請學生來吃早餐,這一妙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們紛紛主動吐露心聲。學校搬遷到新校區後,錢珊在學生生活區申請到了一間固定活動室,並搭建了一個「外語村」。為了吸引學生前來,錢珊把學生們有可能思考和困惑的話題整理出來,比如轉專業、寢室交往、戀愛、就業等,用「珊言兩語」的方式發布在年級群裡。
  • 愛是生命中的一束光
    愛是點亮生命中的一束光,就像陽光與空氣一樣,缺一不可,愛也是生命中最珍貴的一種感情。——題記有的人來得早,有的人來得晚,有的人是一見鍾情,更多的是朋友介紹,有的人戀愛過程一帆風順,有的人一波三折,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更有甚者終其一生也沒有找到合適的那個人。青年時候談戀愛,和誰談戀愛都是最難忘的,和你談戀愛的這個人,決定了你以後的生活方式與情感歸途,甚至你自己的後代也是這個人和你共同擁有的一個人。
  • 茶與梅都是高潔之物,詩人在梅下飲茶境雅心悠
    晚宋人亦不例外,在晚宋的詩歌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關茶水的記錄。方一夔《食菜》:「茶甌氣味堪相配,更汲源頭活水煎。「「活水」即流動的新鮮的主用水,蘇軾詩歌中曾提到「活水還須活火烹」,詩人在這裡沒有分水質的好壞,張用活水烹茶井水煎茶待客俞德鄰楊公遠《沽酒行》:「朝來啜韭暮食鹽,汲井煎茶待佳客。《龍金庵借張山長韻》:「薇烹石挑供常撰,太和。」
  • 紫露凝香的唯美詩歌《梅雪之戀》
    ★歡迎投稿(詩歌,散文,詩詞,小說,攝影,繪畫,剪紙,刺繡,器樂等藝術作品)附個人簡歷一份,生活照一張.    ★投稿郵箱:Lql151936762 18@qq.com。    ★關於獎勵:作品發出去三天內,根據讀者反饋情況,按閱讀量(一個一票),留言數(一條兩票),讚賞數(讚賞錢數一元抵5票)的綜合數計算,達到4000票獎勵100元,達到3000票獎勵50元,達到2000票獎勵20元,達到1000票獎勵10元。
  • 動漫:戲說蜘蛛俠,假如梅阿姨成為超級英雄會怎麼樣?
    【動漫:戲說蜘蛛俠,假如梅阿姨成為超級英雄會怎麼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梅阿姨成為超級英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是的,梅阿姨會跑到會議上給她。雖然我沒注意到,放射性蜘蛛咬了她的阿姨,使她頭暈目眩。回到家後,蜘蛛的毒液使她感受到蜘蛛感覺蜘蛛的敏感性和攀爬牆壁的能力。當然,梅阿姨也想到了從這個超級大國賺錢的方法。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準備一套西裝。然後,她看了電視,看到一個名叫Leap Frog的傢伙在附近的一家糖果店搶劫。戰鬥結束後,梅阿姨倒在了後院。
  • 束光文化旗下鼠年IP「鼠寶揪揪」與來電科技戰略合作
    束光文化旗下鼠年IP「鼠寶揪揪」與來電科技戰略合作來源:聯商網2019-12-31 17:16農曆鼠年將近,國內知名IP運營機構束光文化旗下的鼠年IP「鼠寶揪揪」與共享充電寶行業的開拓者來電科技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聯合定製了多款趣味十足的鼠年IP共享充電寶——鼠寶揪揪「新年令牌」,在線下多個城市掃碼借用共享充電寶,隨機收穫鼠年IP送上的祝福。
  • 奇裝異服多年被嘲「妖化」,陳志朋《點亮一束光》指引道路
    在小虎隊解散之後,陳志朋選擇了以各種誇張穿搭來博取眼球,讓許多網友直呼辣眼睛,但近期的他卻恢復了正常,並且發布了單曲《點亮一束光》,這是什麼情況呢?其實陳志朋近幾年來怪異的穿搭都並不是出自本人的意願,而是公司為了博取關注度和眼球為他打造的。雖然想要博取熱度沒錯,但是陳志朋已經人到中年,時尚前衛的服飾和「殺馬特」的髮型讓許多網友都吐槽他過於油膩。
  • 江南先生談老銀系列《梅花和喜鵲登梅老銀飾》
    江南:梅花和喜鵲登梅老銀飾日月總是爭輝,「橋梁建造師」喜鵲總是和春天一起落在梅花的枝頭。古人說,梅具四德,初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後人又說: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徵。一是快樂,二是幸福,三是長壽,四是順利,五是我們最希望的和平。
  • 用「一束光」展示「中國亮度」
    即便是回到了國內,對於這一原創技術也多是半信半疑的態度。面對質疑,李屹埋頭技術研發,(ALPD)技術也從2007年誕生到2013年實現產業化,至今已發展到第四代。目前光峰科技已申請的專利量突破1650項,在全球範圍內獲授權專利996項,專利申請量在全球相關領域排名第一。2013年,光峰與LG合作推出全球首臺100吋的雷射電視,開創了雷射電視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