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職的公司經理突然找你,說讓你回去上班,你們回嗎?

2021-01-10 職場出圈

先說一個聽來的朋友的朋友的故事。

3月的時候,阿步離職了。有點衝動也有有點天真,他從小聰明,兩年以來也算小有成就,辭職的那天,他還在發了朋友圈,感嘆「門裡門外兩個世界,裡面悶頭拉磨的前同事們,再見了!」

隨後他給自己定了一張機票,去南方沒有目標地閒逛起來,蹬著拖鞋曬著太陽,愜意非常。

一個月後,他回來了。

看著銀行卡裡只出不進的流水,從床上醒來看著小區樓下空空的停車位,慢慢有點心情低落了。似乎,這個繁忙的城市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於是,打起精神,他開始精心策劃簡歷,還跟自己約法三章:離家10公裡以上的不投,單休的不投,長期出差的不投,沒有油補餐補的不投……

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充滿了希望,可一周過去了,沒有回音…兩周過去了,回復的寥寥無幾……三周過去了……

阿步開始有點妥協了,降低了自己的要求,也陸續等來了幾個面試邀約。

記得兩個月前,他還覺得「公司配不上自己,天將降大任於我,現在的工作就是我的絆腳石,必先除之。」但一下子好像回到剛走出校園的時候,像個光溜溜的土豆,被挑來挑去,這個說形狀不好看不值啥錢、那個說個頭有點小還需磨鍊。

第三個月的時候,阿步胖了,虛胖。

一來,雖然有朋友邀請他一起創業,但阿步還是不敢;二來,工作依舊沒有落實,這也著實打擊了他的自信心。

後面的事情就回到了標題:

你離職的公司經理突然找你,說讓你回去上班,你們回嗎?

阿步最後回去了。

不是因為公司少了他就幹不下去了,只是一個巧合,公司缺人手,於是經理給他發了消息,問能不能做個兼職帶個班?

其實,阿步因為走的「太瀟灑」,所以根本就沒有走正式的離職手續。事後,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說「休假了」,前一個月月薪減半。

最近一次聯繫的時候,說去阿步,問他情況還好嗎?他說這次「重吃回頭草」,讓他看清楚了幾件事:

人八成都會看高自己,其實很可能,你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厲害,那麼不可或缺;如果有時間,多充實自己,別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一點砝碼都沒有;如果想裸辭,先看看手裡的錢,沒有錢的底氣都是虛的。

阿步的事情給我觸動還是挺大的。特別是當時他說「感覺回到了剛進社會的時候」。

其實,應屆畢業生找工作,雖然被挑選,但卻沒有這種「悽涼」感。反正一切都剛剛開始,哪個起點都是新的,只有已經在社會中摸爬滾打的人,才有之前的「對比」,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在面對「前公司問你要不要回去」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應該都是:

好馬不吃回頭草。

畢竟,如果真需要我,那你們早幹嘛去了?

發現我的代碼沒注釋,接得下來的人工資要求可能比我高得多的時候回來找我了?門都沒有!

離職的原因,用馬雲的話說,「錢沒給到位,人不開心了。」

算一算這幾年自己看到的,大概還可以擴充一下:

沒有成長;錢沒到位;錢到位了,但把人當狗使喚;規劃一片燦爛,當下意亂亂麻。(俗稱畫大餅型)

「有沒有成長」最好放在第一位。

吃苦不是不可以,但如果你的工作總是很忙,但忙的內容都一樣,不僅看不見給自己增值的空間,也看不見留給你休息的時間,那就是在害你。

特別是年輕人。

一年不成長,你還能用現在的水平維持一下;兩年、三年都沒有進步,市場很快就會拋棄你的。既沒有賺到足夠的錢,又提前透支了身體,還耽誤了自己體驗生活,最後被「一笑而過」,這難道不是細思極恐嗎?

有人說,要不要回前公司,這和「要不要與前任複合」是一個道理,都要考慮三個問題:

第一,誰主動?第二,分開的原因是什麼?已經解決了嗎?第三,重新開始的話,待遇和福利如何?

一般來說,誰主動誰就有更有說話的分量,這會影響你以後的人際關係。

當然,主動和被動不能只看「誰提出」,而是看「誰挽留」。類似阿步這種情況,雖然是阿步提出辭職的,但當時並沒有被挽留,也就失去了事後談條件的話語權。

至於離開的原因有沒有解決,這與你「回頭」之後能待多久有關。

因為矛盾爆發過一次,就會爆發第二次,除非徹底解決,否則始終是個隱患。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公司邀請你回去的「誠意」。

我問過一個離婚的閨蜜,為什麼前夫還在追她,但她一點都沒有回心轉意的意思。她說:

我和她媽媽價值觀不合,見面就吵架,而他只會當和事佬,遇事就和稀泥,現在說的再好聽,下次遇到事了還不是一樣?

這事我倒是挺認同的。

《知否》中有一句臺詞:

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看看最低處的那兒能不能忍得下去,最低處就是品性的最低處。

就好像,一個人值不值得成為朋友,不是看他平時好的時候能有多好,而是看他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到底能有多壞。

至於回去後的福利待遇,就應了一句老話:人不能做賠本的買賣。

職場本身就是利益交換法治,抓住議價的時機,千萬別錯過了。

相關焦點

  • 離職後如果發現還是原單位好該回去嗎?
    在職場中離職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有的人辭職了在外面轉了一圈以後,發現新找的公司遠不如之前的公司,於是就想回原來的公司發展。如果不是離職後發展很好被原單位返聘的情況不建議回原單位。我的一個朋友小v就是這樣,當時他想出去創業,辭職時他的領導執意挽留他,結果創業失敗,虧了很多錢,迫於生計也沒有更好的單位,他想還是回原單位踏踏實實上班吧,於是找到了原來的領導,送了很多禮,領導勉強同意。但是他發現當初極力挽留他的領導已經失去了對他的信任感,領導不敢重用他,反而有時還有些挖苦他,覺得當初我那麼的挽留你,你卻執意要走,這下知道外面世界的險惡了吧,外面的錢不是那麼好賺的吧?
  • 我用10年從員工幹到經理,反過來只用3個月,全因老闆的坑人套路
    公司先是進行一項安全檢查,發現營業部的插排電線裸露容易造成火災,存在安全隱患。以老劉管理不當為由,從經理變成了見習經理,老劉心裡也委屈,但是工作了這麼長時間,也看出點兒門道了,公司這是想辭退他,又找不到老劉的錯處,就牽強附會,先找個小毛病讓他降職,相信後面還有更多的手段等著他。果不其然,公司又開始了一系列非常規動作。
  • 北漂,離職一年,想再回原單位,我還有機會嗎?
    去年,因為個人原因,我從工作了兩年的原單位離職了。經過一年的打拼,我混得並不理想。綜合這一年的經歷,我發現還是原單位比較適合我。我現在想回原單位。請問,我還有機會嗎?同事們會怎麼樣看我?謝謝!為你解惑:辭職後,要不要回原單位?這個事情不是絕對的。如果當初離開,是因為自己認識不足,或者恰好在那段時間個人發展受了瓶頸制約,離開也是一種鍛鍊。
  • 辭職後,要不要回原單位工作?過來人給你3個不回去的理由
    我有個前同事,入職公司5年,逐漸成為技術部門的業務骨幹,工資也從3500漲到9000,同事關係處得也很不錯,一切順風順水,然而有一天卻突然跳槽了。我和他關係很不錯,一次閒聊中,他說出了實情。原來,有獵頭找上他,願意開價13000元,把他挖走,他沒猶豫就同意了。
  • 離職3年,工作不順發朋友圈吐槽,前任老闆說歡迎回來,怎麼回復
    離職3年,工作不順發朋友圈吐槽,前任老闆說歡迎回來,怎麼回復小麗已經從上一家公司離職3年了,在新的公司工作,可是一直都不怎麼順利。工作壓力大,任務重,而且工資還一般,經常被上司訓。為了排解心中的情緒,小麗就在朋友圈吐槽了一把,發洩心中的煩悶。沒想到,前任老闆在動態下評論說:如果做得不開心,歡迎回來,公司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 工作2年,被提拔成經理,本以為是好事,半月後,我主動提出離職
    工作2年,被提拔成經理,本以為是好事,半月後,我主動提出離職 小花是我的一個好朋友,她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兩年,突然被提拔成了經理,其實她特別高興。她升職的那一天,我們還一起聚餐,我還給她送了一個升職蛋糕。
  • 東莞圖書館留言農民工離職回武漢:應在需要我的圖書館裡上班
    談辭職:沒有把我放在正確的位置上記:既然工友們友善,工作地離圖書館又近,為什麼會突然作出離開公司的決定?吳:這不是一個突然的決定,只能說離開提前了,我如果不在今年10月離開,也會在過年前離開。進入物業公司後不久,7月初,我的一些朋友和網友都在說我選擇職業時錯了,我的位置並不應該在物業公司,而應該在圖書館。物業公司並不能體現我的價值,就像我問你「我的價值在哪裡」。我認為我的價值就應該在圖書館發揮,讓一座城市的圖書館影響力更大,有更多人願意來讀書。所以,7月份我就有想法在過年回家前辭工,我應該是在需要我的圖書館裡上班。
  • 正在經歷的人告訴你
    有人說,遠嫁一定不幸福,但是,我覺得任何事情都有兩年性,不能夠片面的去下結論,到底遠嫁好,還是近嫁好,一直都是大家爭議的一個話題。那麼,女人遠嫁,真的是「十嫁九悔」嗎?遠嫁的女人告訴你感受。01公司的保潔小周最近要辭職,因為小周幹工作比較認真負責,公司領導不想讓她辭職,就找小周談話,了解她離職的原因,希望她能夠留下來。
  • 工作2年,被提拔成經理,本以為是好事,15天後,我主動提出離職
    工作2年,被提拔成經理,本以為是好事,15天後,我主動提出離職小花是我的一個好朋友,她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兩年,突然被提拔成了經理,其實她特別高興。她升職的那一天,我們還一起聚餐,我還給她送了一個升職蛋糕。但是沒有想到,過了半個月,她和我們說,她準備離職了。
  • 黑心公司症狀有這些,如果你的公司符合三條以上,趕緊離職
    相信大家在找工作的時候都非常害怕找到黑心的公司,特別是對於剛畢業出來的年輕人來說,對這社會了解得又不多,如果剛好不巧碰到了一家黑心的公司,是會有很多的麻煩的。其實黑心公司還是很好分辨的,上了一周的班,發現公司有這些症狀,如果條件符合三個以上,趕緊離職吧,這可能就是一家黑心公司。
  • 辭職後,還想回原單位上班?只有這2種情況,才可以再回去
    辭職後,還想回原單位上班?只有這2種情況,才可以再回去行走職場,小孩才論臉皮,大人只論利益。你想回去原單位上班,不是要臉不要臉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回去、能不能獲得利益的問題。如果不是原單位「求著」你回去,估計你回去的可能性不大,建議你還是別去丟這個臉了?何況還沒有可靠的利益?
  • 領導故意找麻煩逼你辭職,你可以這樣做
    ,我不甘心就樣被逼走,有什麼好對策嗎?  這種問題相信在職場不是個案,首先無論怎樣,都要先繼續上班。絕對不要寫辭職申請書主動去離職。因為你一旦主動離職,就拿不到任何的補償,這正合領導的心意。只要你不主動離職,主動權就在你自己的手裡。
  • 網紅與明星、小公司與CBD,你敢進入下沉市場嗎
    所以明星自己和大眾已經給了他們一個高的定位,這其實是一種無形的枷鎖,這個枷鎖讓很多明星即使沒有戲拍,也不會去找其他工作餬口養生。但從本質上來說,拍戲和其他工作都是賺錢,如果不是為了夢想,做什麼真的那麼重要嗎?頭部網紅比明星賺得多早已不是秘密。其實換算到職場中也是同理。
  • 小區保安離職後,突然發微信告訴業主:你被監控長達一年之久!
    但如果有人告訴你,小區的監控設備也用來監視你的一舉一動,你會作何感想?日前有東莞南城某小區的幾位業主就說遇到了這種奇葩事。上個月16號晚上,喻先生收到小區離職保安肖先生用微信發來的道歉信息說:希望你可以原諒我,從一年前開始,我們就對你的一舉一動進行著監視。
  • 經理看電工太「悠閒」,找老闆告狀,老闆怒懟一句話,他傻眼了
    前幾個月,工廠原來的那位經理,因為家裡有事回去了,老闆不得不重新招聘一位經理,物色了一段時間,終於找到了一位能力比較強的,據說原來還是在一家大型企業裡做管理,而且才是30幾歲的人,很年輕,所以老闆也比較看重他。
  • 婆婆,我把你兒子還給你,你們娘兩好好過吧
    我和我老公是大學同班同學,大學畢業後我們在同一所城市同一個公司上班,不久之後我們就結婚了,在工作的地方租了一個一居室,開始了我們二人的婚後生活,我們兩屬於那種別人眼裡的夫妻,無論對方去哪兒另一個人都會知根知底的,結婚兩年後我們手裡攢了一些錢在加上父母的接濟我們就按揭了一套三居室。
  • 離職跳槽前,總想找好下家再辭職?職場老司機告訴你,不找也無妨
    他的原話是:這樣靠關係競爭的公司肯定發展不起來,他要立刻馬上離職。我直接懟了句:「你幹的不爽,直接走不就得了,就算給你找上下家,你確定能去?」「沒有下家怎麼行?沒工資怎麼養家,怎麼還房貸?」表弟憋著通紅的臉反問?「那你看來還能幹下去」。我丟了這句話後走了。
  • 狗走失了,主人很著急,第二天上班,同事說:「有隻狗在找你。」
    失主沿著丟失的方向尋找,找了一整天也沒找到。結果第二天上班時,同事竟然對她說:「有隻狗在找你。」狗主人蔡小姐說,早前她已經帶著愛犬「小白」搬到了新居。前幾天(4月13號)兩人外出散步時,在住處附近遇到一隻狗,對方故意襲擊小白。混亂中,小白掙脫衣領逃跑了!蔡小姐跟著小白迷路的方向走了一整天,還是沒找到。
  • 離職女服務員告訴你真相
    現在這個社會中不少女性會選擇在夜店、高檔夜總會上班,這些之前在夜場中工作的女孩,在後來她們一般會嫁給什麼人呢?一位夜店離職女服務員告訴你真相。做了這種工作之後,肯定不能再在工作的地方附近找人嫁了,因為你在當地工作的話,肯定會有不少人知道,先不管你去夜店有沒有做什麼不光彩的事情,一傳十,十傳百,一百個人裡面指不定有人說你不好。
  • 有人說:「千萬不要去小公司上班。」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千萬不要去小公司上班。」這句話,我並不認同。為什麼?一、「狼多肉少」法則如果我們把大公司比作一塊肥肉,那麼想去吃這塊肥肉的會有多少?還記得《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嗎?同理,大公司稀少且總量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受限於行業天花板,任何細分行業下大公司的數量都是有限的,不去小公司上班的前提是你自己得足夠的優秀。說一個真事吧,我表弟是土木工程畢業的,今年31歲了,雖然目前隸屬於國企,但行業資源的傾斜,也讓他未來的前景看不到什麼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