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績溪「林中仙子」壽帶鳥來了
回想家鄉鳥數你最為飄然若仙輕盈的於林間上下翻飛卻又一直拖著那曼妙的長長的綬帶————不肯撒手偶然間房門外傳來你那吵鬧的聲響是夫妻間的指責?讓攝友們戀戀不忘、痴心追隨的就是有著「林中仙子」和「林中鳳凰」之稱的綬帶鳥。每年夏季,綬帶鳥如約而至。因為溪馬村獨特的自然環境,吸引綬帶鳥到此繁衍生息。鳥友們可以相約同行,觀賞「林中鳳凰」之餘,還可以體驗農家的熱情與質樸,住農家小院,吃徽州特色家常菜。「綬帶鳥」之名,不知何時開始出現,但人們更喜歡稱它為「壽帶鳥」。
-
壽帶鳥出沒老山 引南京野鳥保護協會志願者高度關注
晨報訊(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盧斌)近日,一對壽帶鳥驚現南京浦口大吉老山樹林中,引起南京野鳥保護協會志願者的高度關注。壽帶鳥,因它形若傳說中的鳳凰,所以,壽帶鳥又有林中仙子之美譽,在南京十分稀罕少見。6月14日,據南京野鳥協會保護鳥志願者介紹,這對鳥兒名叫壽帶鳥,在老山十分少見,因雄鳥尾後拖著兩條炫目的像綬帶的長尾巴而得名,又名綬帶鳥,系夏候鳥,從5月份開始至今在浦口大吉老山發現它們的靚影,這對鳥兒夫妻還在樹林中築起了巢,準備產小蛋寶寶。這對壽帶鳥的出現,令不少志願者喜悅不已,時常隱蔽蹲守在樹叢中,觀察壽帶鳥不停捕捉松毛蟲的情景。甚至,不少外地的鳥友聞訊也紛紛趕來一睹它的芳容。
-
稀有壽帶鳥現身句容,追蹤一個多月記錄下美麗身影!
,今年 6 月中旬,他們在拍鳥的過程中,偶爾在句容河風光帶發現了白壽帶鳥的身影,讓他們興奮不已,經過 2 天的觀察,確定了鳥窩的位置,不過此時小鳥已經出窩,並離巢飛到河對面,再加上當時陰雨,光線不好,給觀察拍攝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且過了一周左右,白壽帶鳥就帶著小鳥飛走了。
-
稀有白紅壽帶鳥現身江蘇鎮江,句容老年「鳥友隊」追蹤一個多月記錄下美麗身影
揚子晚報網7月31日訊(通訊員 楊志國 記者 萬凌雲 ) 「身著迷彩服,背著照相機,騎著電動車,帶著小板凳……」在江蘇鎮江句容,有一支老年「鳥友隊」,從6月中旬開始一直到7月下旬在句容境內追蹤了一個多月,終於拍攝到了白壽帶鳥和紅壽帶鳥的美麗身影。成功拍攝,這讓他們感到格外驚喜!
-
林中仙子壽帶戲水,貌似仙女入瑤池,美的目瞪口呆
綬帶鳥,亦稱「壽帶鳥」,一鳥二吉名。綬與壽同音,但意思卻不一樣,「綬」寓意加官進爵,「壽」寓意長壽,故綬帶鳥有福壽雙全的意思,被視為吉祥鳥。綬帶鳥棲息於山區或丘陵地帶樹叢中,喜歡在溝谷和溪流附近築巢,以昆蟲為食。
-
「神秘白鳳」現身溫州,在林中翩翩起舞,引來眾人圍觀
,它們有著一身仙氣十足的「長裙」,在空中飛舞之時,能夠翩翩起舞,不過平時我們能看到的壽帶大多都是紅棕色的,而這次出現的卻是很少見的白色壽帶鳥。壽帶鳥,俗名白帶子、長尾巴練、練鵲、三光鳥、綬帶、一枝花、赭練鵲、紫長長尾、紫帶子
-
壽帶,家鄉的天堂鳥
,我每年都堅持有一兩個月在家鄉觀察拍攝壽帶鳥。 我的家鄉在秦嶺山中,那裡不僅有美麗山水,更有五彩斑斕的鳥類;那裡濃密茂盛的樹林寧靜優雅,亦少大風大雨之苦,各種林鳥眷戀這濃蔭稠綠,各取所需,各得其樂,倒也怡然。
-
重慶發現一種鳥,雄鳥老了全身羽毛變白,雌鳥交配後尾羽自動脫落
在重慶花山密林中,有攝影師拍攝到一種長著兩條綬帶的鳥正在餵食幼鳥。仔細一看,竟然是瀕危稀有的壽帶鳥。壽帶鳥,也叫綬帶鳥,極其珍貴的鳥類,雄性綬帶鳥長著兩條長長的尾羽像綬帶,也像仙女飄飄欲飛衣帶,猶如「林中仙子」。壽帶鳥身姿纖巧優雅,外形像傳說中的鳳凰鳥,非常美麗,還有些害羞。讓人想不到的是,雄鳥老了全身羽毛會變白,雌鳥交配後尾羽就自動脫落。
-
國畫牡丹壽帶鳥:當代書畫名家石開寫意牡丹綬帶鳥作品賞析
「綬帶鳥」即「壽帶鳥」,一鳥二吉名!「綬帶鳥」之名,不知何時開始出現,但人們更喜歡稱它為「壽帶鳥」。自古以來,國人便將長壽視為「五福」之首,綬帶鳥也因其名中的「綬」與「壽」諧音,深受民間百姓的青睞。在我國的傳統國畫藝術中,也常將綬帶鳥入畫,並與牡丹、梅花、松樹等搭配組成吉祥圖案,表達美好的生活祝願。
-
壽帶鳥如期「回巢」
6月14日,在黃山市徽州區楓楊林溼地公園,壽帶鳥正在給即將離巢的雛鳥餵食。入夏以來,成雙結對的壽帶鳥如期回到徽州區豐樂河兩岸的楓楊林溼地築巢繁衍後代。壽帶鳥是一種夏候鳥,每年5月至7月繁殖。據悉,壽帶鳥2012年被列入《世界保護動物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一種極其珍貴的鳥類。 朱國平/攝
-
世界級瀕危物種珍稀壽帶鳥亮相安徽黃山,鳥兒築巢繁衍後代!
2019年6月28日,安徽黃山,一隻壽帶鳥在徽州楓楊林溼地公園巢穴上給剛出殼不久的雛鳥餵食。壽帶鳥作為國家「三有」(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2012年,被列入了《世界保護動物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一種極其珍貴的鳥類。
-
國畫牡丹壽帶鳥:當代書畫名家石開先生寫意牡丹綬帶鳥作品賞析
「綬帶」即「壽帶」,一鳥二吉名!「綬帶鳥」之名,不知何時開始出現,但人們更喜歡稱它為「壽帶鳥」。
-
觀鳥觀出鳥們的一些趣事
觀鳥攝鳥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觀察自然生態條件下的鳥類活動狀況能夠增長自然科學知識。觀鳥首先要認識所觀察的鳥種,從書本和電腦上查閱相關鳥類知識,觀鳥的過程也是學習實踐掌握鳥類知識的過程。各種不同鳥的生態習性也不相同,正確辨認鳥種是觀鳥先決條件,特別是那些珍稀鳥種和本地發現的新鳥種。
-
炎熱、日曬、蚊蟲叮咬,都是拍壽帶鳥的日常(二)
壽帶鳥在我居住的城市停留4個月左右,這4個月是我們鳥群最忙碌的時候。壽帶是很警覺的,一點點輕微的動靜就會被它們發覺。有時候被蚊子叮得紅包密集,還不能動。回想起來也真好笑。 最糟糕的是一個關係很好的鳥友,為了砍開一個叢林裡觀察壽帶鳥的拍攝點
-
能與傳說中的鳳凰比美的鳥,有著鳥族一枝花的美譽
相信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種鳥,它們長得有幾分像傳說中的鳳凰,而且江湖人稱「一枝花」,端的是美豔絕倫。一枝花的學名叫做壽帶鳥,屬於雀形目、鶲科下的一種小型鳥類。這種鳥的亞種有很多,按照不同地域不同形態劃分有多達十四個亞種。
-
這種鳥你見過嗎?三門峽發現「小鳳凰」
雄性鳥有著長約27釐米的飄逸的尾羽,頭部和頸部是泛著光的藍黑色,它們快速上升,又極速落下的靈動體態,宛如小鳳凰一般。 這就是壽帶鳥。這組壽帶鳥戲水的照片,更是讓很多人大飽眼福。張明雲介紹,壽帶鳥又被稱為「小鳳凰」,只因它飛起來時,尾羽翩翩、體態優雅,像極了傳說中鳳凰的樣子。而且壽帶鳥的雄鳥才有尾羽,雌鳥上體及背部紅褐色,下體白色。
-
壽帶鳥,讓我見識了神鳥鳳凰的翩然舞姿!
壽帶鳥壽帶鳥又被稱為而且壽帶鳥的雄鳥才有尾羽,雌鳥上體及背部紅褐色,下體白色。「吉祥鳥」,在我國明、清兩代的青花瓷器中常見,如「花卉綬(壽)帶鳥紋」圖。不僅如此,壽帶鳥壽命很長,還實行「一夫一妻制」,所以這種鳥也成為了夫妻相敬如賓,家庭福壽安康的象徵。
-
遇見大連蓮花山林中仙子——梅花鹿
梅花鹿毛色亮麗、體態優美,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有著「林中仙子
-
喚鳥人引來「林中仙子」:千年古村因鳥重煥生機
人物篇在福建省三明市的「雲端古村」紫雲,一位老者與一群美麗鳥兒的故事流傳甚廣,老人能呼喚「林中仙子」白鷳相聚,好似朋友般相處了數年。隨著老人一起出名的還有他居住的村莊。觀鳥者們終於親眼見識到,為什麼白鷳被稱作「林中仙子」——它從平地飛上樹梢,翅膀內側的羽毛布滿華麗的花紋,長長的尾巴似幾條飄搖的絲帶,雪白的身軀點亮了整片森林。完全不同於屏幕和動物園,這是一種只能在自然中獲得的觀賞體驗。白鷳屬雞形目雉科鳥類,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喜歡在山林下層的濃密竹叢間活動,性情機警,常人很難在野外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