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有山沒水缺了靈動,有水沒山缺了沉穩,有山有水自然是再好不過。我們在遊山玩水時,該如何優雅地表達對壯美山河的讚美呢?好在,中國那麼多的仁者、智者為我們留下了大量描寫山水的佳作,隨手拈來,寥寥數字,勝似長篇累牘。
山煙涵樹色,江水映霞暉。
這句詩出自南朝何遜《日夕出富陽浦口和朗公詩》。富陽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有山有水。夕陽西照,煙靄四起,山間漸漸瀰漫的濃霧吞沒了樹色。落日的餘暉照耀在江面上,金碧輝煌。我們或許都曾見過高山裡的雨煙霧繚繞,但杭州附近的山都不高,能「山煙涵樹色」並不常見。沉暗的「山煙」與絢麗的「霞暉」相映襯,真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這句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李白《峨眉山月歌》,描寫夜色行舟所見。上句寫靜態的山景,下句寫動態的水色。兩岸青山高聳入天,一輪玄月當空照。月亮倒映在江水中,伴著水波泛起褶皺,隨著江水飄向遠方。居住在城市裡的人們,「掬水月在手」都難以體驗,更別說月亮在水中流淌的絕妙美景了。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這首《登鸛雀樓》我們再熟悉不過了,鸛雀樓在今山西省永濟市。遠山近水,氣勢磅礴。太陽可曾想要落下,黃河可曾想要入海?不甘落寞沉淪,只有更上一層樓!
【唐】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元】白樸《天淨沙·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這一首唐詩,一首元曲就猶如一幅色彩斑斕的山水畫卷,可謂「以詩為畫」。一幅春之景,以江碧襯鳥白,以山青襯花豔。一個「燃」字點燃了人們對春天的熱情嚮往。一幅秋之景,「白草紅葉黃花」描繪出秋的蕭條,但將此微景置於「青山綠水」的大背景下,則寂寞的秋景似乎又多了點生氣。
【宋】範仲淹《蘇幕遮》: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
落葉滿地的秋色與秋水相連,水面上升起了薄霧,略點著些寒意,霧靄漸濃,漸漸吞沒了綠樹。遠處的山倒映在金色的斜陽中,水天相接。浙江建德新安江上,每逢傍晚時分便會起霧,那景色極美,令人難以忘懷的。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這句出自白居易《春題湖上》,描繪了西湖春天的醉人美景。西湖被三面群山環抱,汪汪一碧,水平如鏡。不言山水之境有多美,只說「似畫圖」,給人們留下不盡遐想空間。
【宋】王觀《卜算子》: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唐】劉禹錫《秋詞》: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宋】黃庭堅《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裡看青山。
關注有伴陪你讀詩詞,人間便是好時候!
龔琳娜深情演唱的《庭院深深》,作者到底是歐陽修還是馮延巳?
尋好夢,夢難成!古詩詞中關於失眠的經典名句,句句催人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