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8月底宣布將從2021年起放寬美國豬肉牛肉進口以來,民進黨當局和「閣揆」蘇貞昌的民調「直直落」。
尤其是上周,民進黨以人數優勢,在臺當局立法機構強行通過萊豬進口的九項行政命令,萊豬確定於明天正式叩關後,蔡蘇兩人的滿意度來到了新低。對比今年3、4月間動輒百分之六七十的高滿意度,可以說是斷崖式下跌。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日前發布最新民調,蘇貞昌「內閣」滿意度雖仍有5成,但呈現下滑趨勢。而「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顯示,滿意蘇貞昌施政者有46.8%,不滿意者則有49.3%,未明確回答者為3.9%,蘇貞昌不滿意度首超滿意度,呈現「死亡交叉」。
面對負面民調,蘇貞昌還是老神在在,回應也是「顧左右而言他」,他說,「行政院長」工作非常吃重、是「高耗損」位置,還細數自己任內政績,說什麼這兩年來整個團隊大家一起努力,可以守住非洲豬瘟、防疫世界誇讚、經濟在全世界經濟體中是極少數正成長,排名「亞洲四小龍」第一、股市成績也好,云云。
蘇貞昌還引用蔡英文的「名言」稱,自己會繼續努力,民眾有不滿意的地方則「謙卑檢討」,希望做到讓大家肯定。
雖然蘇貞昌看似不在意民調,但面臨滿意度死亡交叉,傳達了什麼樣的警訊呢?
對此,臺灣媒體工作者單厚之撰文指出,蘇貞昌的滿意度低於不滿意度,意味著「行政院」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反對者都會略多於支持者,每一個動作都可能是減分。而「閣揆」又是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擋箭牌,當「閣揆」的滿意度出現死亡交叉後,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滿意度無可避免的也會持續下滑。
一旦蔡英文滿意度也出現死亡交叉時,如果沒有重大的施政可以逆轉這樣的情況,更換「閣揆」經常是延緩下滑速度的主要手段。
也就是說,如今,蘇貞昌對蔡英文已經是包袱而非加分。現在雖然還可以有效地替蔡英文「擋子彈」,但如果民進黨找不到新的、能加分的議題跟戰場,情況就可能快速惡化,更換「閣揆」是不得不然的結果。
對於多數臺灣民眾來說,「真的不記得有哪一任的『行政院長』可以做到這樣顧人怨的」。不過,如果說這其實都是民進黨高層「棄車保帥」的陰謀,那只能說這計劃真的是非常之成功。
關於蘇貞昌何時下臺,一直是眾說紛紜,尤其越到年底,越是深陷「倒閣」危機。不過,至少目前看來,蘇貞昌已挺過這一波考驗,而還有「利用價值」的他,或許還要再等日本核食過關到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