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老年人便血很常見,尤其是有便秘的老年人,多以為是痔瘡發作了,不在意,不及時就診。
今年67歲的李先生,出現大便帶血已有半年時間。時輕時重,一直在家按痔瘡治療,療效不好。近日到縣醫院檢查結腸鏡,才發現是直腸癌。
為了更好地治療,家人帶他來到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普外科二病區住院治療。
經充分的術前準備及討論,醫師決定為患者行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在團隊一起努力、精心協作和麻醉醫師的密切配合下,順利完成了手術。
該院普外科二病區副主任醫師楊更光介紹,對老年人便血,首先需要排除便秘引起的痔瘡。
便秘的同時,常伴有大便乾結,會伴有排便困難,這種情況容易導致肛管黏膜和肛管血管的破裂,引起便血的情況。
但是老年人便血,首先還需要排除結腸和直腸佔位性病變,下一步需要檢查一下結腸鏡,觀察結腸及直腸黏膜的情況,如果結腸鏡檢查有問題,下一步還需要進行病理檢查化驗。
老年人便血不容小覷,需要好好檢查一下排除惡性疾病的情況,以免耽誤病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對於老年人便血期間的調理,專家也給出了建議:
1、良好生活規律,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身體健康;
2、合理飲食,一日三餐正常進食,少吃辛辣、油膩等刺激食物,如辣椒、菸酒,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和維生素較多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柔軟;
3、養成定時大便習慣,最好不要超過3分鐘,排便時避免用力過度和久蹲看報紙等,每天早上喝杯水,幫助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
4、減少對直腸、肛門的良刺激,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手紙宜柔軟、清潔。是肛門不受損傷,避免大便出血的現象;
5、加強肛門鍛鍊,主動收縮肛門,放鬆後再收縮,連續3次,每日3-7次。如出現痔瘡腫痛、出血較多等情況時,應及時就診治療;
6、大便出血的預防和平時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如果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比花大價錢買保健品實惠得多。如果出現大便出血的現象,還請及時的治療,以免病情惡化造成更大的危害。
老年人出現便血後,日常飲食該注意哪些呢?
1、便血患者多注意飲食和營養,要注意補充營養,又要適當減少飲食中的纖維素成份,高纖維素成份可能給結腸黏膜帶來的機械性損傷;
2、便血患者少纖維、低脂肪食物有促進腸蠕動、刺激腸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對腸道不好。多油及脂肪類食物少吃;
3、便血患者注意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在日常飲食中應選用一些易消化的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魚、蛋、豆製品及富含維生素的新鮮嫩葉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減少纖維的攝入,因為慢性腸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應採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飲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營養,改善症狀;
4、日常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粗糧如:標準粉、糙米、綠豆、薯類、玉米、燕麥片等;新鮮瓜果和蔬菜,尤其是西瓜、香蕉、梨、蘋果、苦瓜、黃瓜、白菜、芹菜、絲瓜、黃花菜等。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李燕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