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裝修快8年了,當初為了追求簡潔的風格,打的柜子很少。有孩子後,東西越來越多,怎麼收拾就覺得滿噹噹的。後來慢慢增加了一些收納用品,一些心得和大傢伙分享一下。
1、臥室
先說北臥吧。10平左右,當初裝修的時候考慮過物品的歸置,做成榻榻米結構,就是為了收納,只是娘倆的東西。。。。。。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首先我給閨女的衣櫃撤了,用愛麗思的收納箱作為她的新衣櫃(分兩批買的,前後使用了差不多2年了)。這款是前開式的,鋼架龍骨,白黃粉三種顏色。這種柜子的特點就是可以任意擺放和歸置,怎麼搭配都好看。有了顏色的提示,能更快的找到內務,分類放置,更乾淨衛生。
商家說這類箱子可以承受到4層。在我看來,很難實現,3層差不多了。在多個收納箱互相堆疊的時候,承重性就會顯得很重要了。不要一味的考慮箱子能不能裝,又或是一面牆都填滿箱子,實際使用中就會發現如果每個箱子都填滿物件,長久下來,再好的箱子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擠壓,變形。最終導致了密封性受影響。
我家的情況亦如此,總結了經驗,減少到3層,最上層放些重量輕的小物件,中間層選擇的是內衣物品,最下層是大的收納箱,放些冬季的厚衣服。以我家的使用經驗來看,愛麗思家的這款收納箱半透明蓋的沒帶顏色的厚實。
在此給大家個建議:不要陽光直曬這類收納物品。質量不好的,沒幾天就變色、發脆、開裂。大品牌的,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牆壁裡的柜子。原本是面牆,巧手的工人師傅生生掏出個柜子。但這柜子不能直接放物品,因為潮溼。放上收納箱後,問題就解決了。這些箱子裡放的是閨女的日用品,洗衣皂、牙膏、紙巾、溼巾。。。都得常年有儲備啊。
2、辦公桌
辦公桌下是最容易被忽視的角落,這塊我也給利用起來了。採用的是半透明的收納箱。記性不好,半透明的隱約能看到裡邊裝的是啥,哈哈。考慮到辦公桌的高度,我最後選的是兩大兩小收納箱 。
茶几下的收納。這既是小茶几又是大嬸的辦公桌,大嬸說在別處沒靈感,這個。。。這下邊也都利用起來了。
還有她的展品區。這只是冰山一角。
3、衛生間
衛生間很多地方都可以利用起來。就拿我家這洗漱臺來說吧,原來是1米的把牆的,但在我看來利用率還沒最大化,後來換成了80釐米的吊櫃。這樣牆邊就有空餘位置了,放個窄邊收納櫃,正好。既可以緩解吊櫃的壓力,又可以把常用品都放在裡邊。選擇衛生間的窄邊櫃,一定要下部鏤空,沒積水,不發黃打滑,更不易滋生細菌。
不過家人洗漱動作幅度大的,就不要考慮選擇窄邊櫃了。
吊櫃內部的收納。兩大兩小。大的裡邊放了牙刷牙膏、紙巾類的物品,小的放女士用品、香皂等。
衛生間能利用到的位置還有很多,總之是只有你沒想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4、其他
門後。空著也是空著,窄邊櫃來一個。
書架。除了近期需要閱讀的書外,還有娘倆常用的小裝飾品。這類裝飾品,只要是有女孩的家庭,好像都不少吧。
真就應了那句話。有多少設計,就有多少收納。但終究還是得有個愛收拾的人,還有習慣好一點的另一半。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