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整個華語樂壇和聽眾,已經接受了李榮浩這樣一個小眼睛帥哥的存在,自2013年出道以來,他出過很多歌,《老街》、《戒菸》、《作曲家》、《不將就》和《年少有為》等等。其中如《年少有為》和《戒菸》都有著很高的傳唱度。
但是要說在華語樂壇,李榮浩這位歌手他的存在感高嗎?不能算高,至少和周杰倫,陳奕迅這樣成名已久的歌手來比,不能算高。但他作為中國好聲音新的導師,其存在感也確確實實不低,誰還記得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火起來的呢?
細細數來,應該,是2013年的那個秋天。專輯《模特》發行的那個秋天。
2013年九月,李榮浩攜專輯《模特》出道,而13年的那個秋天,因為李榮浩一首《李白》,全網掀起了尋找「李白」的風潮,也真真正正地讓李榮浩這個名字走入大眾的視野。
《李白》這首歌是《模特》這張專輯的主打歌,而事實也證明,這首歌十分的成功。歌名《李白》,歌詞「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有著淡淡的自嘲意味,李榮浩灑脫的歌聲,用一股鄉村搖滾的率性旋律,搭配簡明輕快但又不失力度的節奏,表達著對於自由率性的生活的嚮往。
而誰又知道,這一張專輯,以及《李白》這一首歌的背後,是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努力呢?
李榮浩,安徽蚌埠人,1985年出生,9歲時通過卡帶自學吉他,由於對音樂太過痴迷,導致荒廢了學業,初二時便輟學,父母見其喜歡音樂,便讓他每周從蚌埠坐火車到南京學習低音提琴,堅持了6-7年時間,師從演奏家尹富源教授。
後來他教過吉他,學生最多時有一百多人,他組過樂隊,獲得了江蘇省第五屆流行音樂大賽一等獎,他也曾想過高考,但自考三次全部落榜。
雖然學業不順,但這幾年的時間為李榮浩打下了堅實的樂理基礎,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這幾年對於音樂的沉澱,相信他是不可能寫出《李白》這樣的歌的,是對於音樂的熱愛,支撐他走過了青春的起點。
再後來,他出了一場很嚴重的車禍,在醫院休養了一年多,出院不久父親就因白血病離世。為了治病,李榮浩一家欠了很多的錢,於是,迫於生活,他帶著母親到北京,去為別人寫歌、製作音樂來還債。那時的他,剛剛成年。債是什麼時候還清的呢?無從得知。
但是我們知道的是,青春的開始,為了夢想而追逐音樂的那幾年,李榮浩打下了堅實的音樂基礎。青春過後,他開始面對現實,欠下的債是要還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人生百味,在給別人寫歌、幫別人製作音樂的那幾年,相信他都有體會過。
若無故事,又怎能唱出回味無窮的歌?
2004年,李榮浩接受了人生中第一次專訪,在音樂雜誌《吉他平方》上發表吉他單曲《煩》,這應該是他第一次正式發表自己的歌曲,歌名一個字「煩」,這個字很形象地表達出了19歲時的李榮浩的內心狀態。
面對生活這座大山,沒有誰能簡簡單單地挺直腰杆,李榮浩也不例外。但生活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從來不會辜負努力的人。
次年,李榮浩便接受音樂雜誌《現代樂手》專訪並發表單曲《DREAM》;同年9月擔任《我的音樂夢想》系列吉他叢書主編,後正式成為吉他中國的樂手;同年籤約艾回唱片,成為其臺灣地區獨家創作藝人。
從賣出第一支作品,到參與趙薇、陳坤等的專輯製作,再到2011年開始擔任音樂總監。一路走來,李榮浩是在不斷的成長中,用自己的作品與才華,一步一步向華語樂壇證實著自己的實力。
從九歲到十九歲,李榮浩為夢想追逐音樂,後來的一段時間裡,在夢想與生活的雙重壓力下,他不斷地學習,沉澱,成長。最後帶給我們的是一曲灑脫的「李白「,要是能重來,相信他對音樂的熱愛,以及他對於音樂的付出,依舊能夠支撐他成為如今的李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