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批科學家為何紛紛「逃往」中國?日本人說出了心裡話……

2020-12-03 網易新聞

近年來,有關中國人才流失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但最近的一組數據卻揭露了另一種現象:

中國正在吸引著全世界的人才,有越來越多的海外人才紛紛湧入中國。

這其中,日本科研人員湧入中國的數量尤為顯著。

這不禁引起了人們的疑惑:明明日本國內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優秀的科研人員卻更願意到中國?

1

針對這一現象,近期日媒發表的一篇報導,揭示了日本科研人才紛紛「投奔中國」的原因。

一些來到中國工作的年輕日本科研人員這樣說道:

雖然曾打算在日本工作,但是找不到職位。

相對於在日本而言,中國的研究環境與報酬要比日本好太多。

確實,如今日本老齡化問題已經十分嚴重,供年輕人選擇的職位也越來越少。

有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兩年,日本的科學技術預算已經不及中國的1/7。這讓眾多日本科研人才選擇來到中國發展。

還有一些來華多年的日本研究人員,他們曾經在日本擁有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但由於眾多美國科技公司的收購讓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擄走,很多受不了這份氣的人紛紛離開日本,選擇了待遇更好、發展更穩定的中國。

除了日本國內科技發展的自身條件外,中國人不斷發展創新、努力拼搏的勁兒,也是吸引日本科研人員來華的原因。

一名在中國知名大學搞研究的日籍老教授覺得,中國的學生很有幹勁,讓自己熱血十足。

從日本外務省統計的數據來看,旅居中國展開研究的日本頂尖人才同比上漲25%,他們的加入,無疑給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助了一把力。

日本國寶級科學家福田敏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作為全球頂尖科學家,他曾任職日本一所學府的教授。

不過他所倡導的學術理念,不僅沒有得到日本主流學者的認可,還遭到了日本學術界的排擠。

▲福田敏男

為了能夠證明自己,福田敏男選擇了投奔中國,希望在中國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價值。

於是在2012年,福田敏男選擇到北京理工大學教書和做研究,並成為了首位全職在中國工作的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福田教授結合3D列印技術製造出了直徑最小的人工血管。他還帶領團隊創造了首個納米機器人,這項技術可以提高癌症的診斷成功率,他的種種成績都為人類做出了突出貢獻。此外,福田教授還幫助中國培育了大量的科技型人才。

其實,像福田敏男這樣為中國科學事業做出貢獻的外國科學家還有很多。

2

前不久,美國也有媒體曾報導說,越來越多的美國科學家都在陸續「逃往」中國。

據統計,最近3年來,陸續有1074名頂尖外國科學家選擇來到中國工作。

這些專家大部分都是美籍,有一些其他國籍的人才,之前也一直在美國工作。

目前,他們在中國的一些企業和名校中,從事科研和教學的工作。

比如,美國國寶級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加入阿里雲量子實驗室;

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前校長Jeffrey Vitter加入了百度,Jeffrey Vitter是計算機和大數據領域的專家;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金榕和終身教授施堯耘;

亞馬遜前美籍華人科學家任小楓等等都加入了阿里巴巴。

他們都是量子計算、人工智慧、AI領域的世界級科學家。

▲馬裡奧·塞格德與妻子合影

美國強大的實力,確實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強國。

但是頂尖的科學家並沒有選擇繼續在美國發展,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美國相關媒體對此展開了調查發現,雖然美國曾是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國度。

但今時不同往日,中國對待科技人才給出了優厚的待遇,一系列的優勢,讓美國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走向中國尋求機遇,希望能在中國實現夢想。

一位曾經在耶魯大學頂尖實驗室工作的華人科學家,在美國遭遇科研經費減少,領域進展困難的情況下,他毅然決然地回到中國發展,之後,他在果蠅細胞生物學上有了重大突破。

還有一位在美國工作的西班牙科學家,他每次都要為續籤的事情忙活很久。

有一次外出旅遊回到美國時,竟然被機場人員扣留了兩個小時。

但來到中國後他發現,這裡是一個充滿全新科學機遇的地方,有保證的研究基金、強大的科學領導能力,一切都是很難得的機會。

除了這些,美國政客越來越講究政治正確,科學家們在美國時常會受到幹擾,根本無法安心地工作,這也是科學家們逃離美國的重要原因。

有美國網友感嘆道:

美國高層並沒有把科學看得很重,而中國卻對未來的科學之路有詳細的發展計劃,照這樣的情況下去,中國科學遲早會超過我們。

3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當今世界大國之間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說過:「外國很多高科技都是中國人創造的,結果中國企業去用還要花大價錢,應該讓中國的雞在中國下蛋。」

這話聽起來有些心酸,但確實有一定道理。

從改革開放至2018年底,中國人才流失成了不爭的事實。

這兩年國內各大企業開始出手,人才流失的境況出現好轉。

截至去年11月,已有260多萬人才從西方國家返回中國。

連《華爾街日報》都刊文稱,越來越多高技術人才,放棄蘋果、微軟等高科技雲集的矽谷,選擇回中國發展。

尹志堯博士就是歸國潮的一份子,他曾在英特爾中心研發晶片,東京電子的刻蝕機都是他一手教會的。

想到自己的國家還沒有刻蝕機,他帶著60多項專利回國,研製出屬於中國的刻蝕機。

▲尹志堯

還有微軟級別最高的中國AI科學家沈向洋,去年他辭去微軟執行副總裁職務,回國擔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員雙聘教授。

他的離開,讓比爾蓋茨都直呼損失。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

如今中國發展得蒸蒸日上,全世界有目共睹。

中國早已今非昔比,人才的湧入是大勢所趨,也是必然選擇。文/阿小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外媒:海外中國科學家,紛紛購買回程票
    雅虎新聞網1月20日報導,原題:中國科學家紛紛購買回程票 為了揭示宇宙的奧秘,中國打造了巨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比地球上任何望遠鏡都靈敏。但對中國政府來說,對科研投資的最重要回報,是在國外生活和從事科研的中國科學家歸國。
  • 熊貓戰鬥力「足以對抗」老虎,為何成為瀕危動物?科學家說出真相
    熊貓戰鬥力「足以對抗」老虎,為何成為瀕危動物?科學家說出真相大熊貓呆萌的樣子看上去非常溫順,這讓很多人覺得它是以賣萌為生,但是你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可就算是小看它了,熊貓的戰鬥力其實是非常強的,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但是即使是這樣。
  • 雞大保終於說出心裡話
    在故事的開頭,在髮廊看店的雞大保被告知,阿七和小飛給人綁架了,如果不想看到他們的屍體,那麼就立刻趕到目的地,於是雞大保頭也不回的就趕過去了。然而去到之後,他卻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居然是第一季中,出現過的人物,山雞王。當年山雞王被雞中霸王的雞大保打敗,於是就失去了蹤影,沒想到再次出現,他卻變成了一個鋼鐵山雞王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他為何要綁架阿七和小飛,引雞大保前來會面呢?
  • 周杰倫《晴天》:有多少人打著歌詞的幌子,說出了心裡話
    周杰倫《晴天》,有多少人打著歌詞的幌子,說出了心裡話,周杰倫的一首《晴天》,雖然叫晴天,但整個故事都在下雨……每次想聽周杰倫的歌,就會想起這首《晴天》,真的很多年了,但是依舊喜歡。聽著就感覺,又有多少人打著歌詞的幌子,說出了心裡話呢?小A說:年少時用磁帶複讀機反覆的聽著周杰倫的睛天,可惜,我的青春啊,漸漸的長大成了孫悟空的壓力,豬八戒的身材,沙和尚的髮型,唐僧的絮絮叨叨招人嫌。
  • 旅日大熊貓旦旦7月回國 大批日本人抽籤告別
    本文轉自【海外網】;遊客抽籤入園和「旦旦」告別(共同社) 旅日大熊貓「旦旦」(神戶新聞) 【海外網6月1日編譯報導】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日本蔓延,神戶市立王子動物園此前閉園2個月之久,終於在6月1日再次開門營業。
  • 日本秋田犬在海外走紅,中國飼養最多
    今年是狗年,狗的話題在日本變多。
  • 作為發達國家,人均GDP超3萬美元,韓國為何大批人移民海外?
    本文來源:圖南米宅海外根據韓國新聞媒體YTN的調查報導,全韓國56%的年輕人都想移民海外。下滑的經濟、老齡化的窘境和沉重的兵役稅負,都在壓垮韓國年輕人。財閥們自然也不例外,韓國大多數財閥都有外國籍或者外國居留權,這群「外國人」把控著韓國的經濟,更甚至有財閥移民柬埔寨。1韓國人有多喜歡移民?
  • 日本人加速移居海外,10多萬人湧入中國這座城市,原因何在?
    日本人加速移居海外,10多萬人湧入中國這座城市,原因何在?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之一,大家對他的了解並不少了,最近有消息稱,日本人家族依據海外十多萬人有著做這座城市,一到底何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日本是海洋上的一個小島國,地理面積很小,但是很小,但是人很少,但是人卻眾多,已經超過了13億,如此獨特的國情,讓他們國民非常擔憂,為此,依據海外成為了他們一個新出路,最近就有專家報導稱,日本人正在加速這項進程,十多萬的,十多萬的民眾有如中國之中,國之鑿鑿中國這些年的發展有目共睹,作為一個新興的強國,新穎了很多國家的目光,將來旅遊,留學甚至定居生活的人並不在少數,中國的這座城市就受到日本人的鐘愛
  • 耿直的李榮浩:把物業罵上熱搜,卻被網友吹捧,說出大家心裡話!
    耿直的李榮浩:把物業罵上熱搜,卻被網友吹捧,說出大家心裡話!引起了網友的強烈共鳴,這麼長的一段文字,其中也不乏一些讓人忍不住想笑的語句,類似:"一股傲氣不知從何而來,可能是從東土大唐而來",還有"訓你跟訓孫子的口氣一模一樣",屬實是將自己真實的樣子赤裸裸的放在公眾面前。
  • 看透了一切扎心的說說 絕對說出了你的心裡話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看透了一切扎心的說說 說出了你的心裡話 我玩得起也收得起心,我可以專一到你驚訝,也可以花心到你害怕,我喝過最烈的酒,也放棄過最愛的人,我可以想瘋子一樣玩,也可以像爺們一樣工作,更可以在家做賢妻良母相夫教子,這一切都取決於你如何待我,將心比
  • 老司機說出了心裡話:就三點!
    老司機說出了心裡話:就三點!買車不少人都會注重汽車安全配置,不管是汽車的硬體指標還是汽車的駕駛風格都會有影響!但是統一的安全配置,愛車安全帶基本上沒有區別!但是要是說汽車中有哪些配置是多餘的,我想大部分人都想的是後排安全帶!實話實說,幾乎沒人系過!那麼為什麼國人坐後排不喜歡系安全帶?老司機說出了心裡話:就三點!下面就一起聽聽老司機這麼說!
  • 到日本旅遊,為何街頭沒有早餐店?遊客疑惑:日本人不吃早餐嗎?
    為何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因為書中的畢竟就只是書中的,如果能夠親身經歷,也就更容易吸收外界的新奇事物,這樣就造就了如今旅遊業的盛況。中國遊客是目前全球遊客最亮眼的一個群體,在乎它的多,也在乎它的有錢。雖然聽起來不太好聽,但中國遊客是真的有錢,什麼都能買,什麼都敢買,也就讓很多國家對中國遊客都抱有深切的好感,畢竟行走的人民幣誰不喜歡。
  • 媒揭露海外各地禁忌語 莫對臺灣人說「狗」字
    原標題:媒揭露海外各地禁忌語 莫對臺灣人說「狗」字 據日本Culturezine網站3月18日報導,自己原本是打算表揚別人而說出的話,對於對方來說也許會很失禮,甚至有時會讓對方生氣。如果文化不同,那麼對兩個地區的人來說這種情況就更常見了。
  • 五年級第六單元作文,《爸爸,我想對您說》,孩子終於說出心裡話
    正因為如此,對爸爸說心裡話的作文,選材和角度不同,才比較新穎,更能引起讀者注意。一篇《爸爸,我想對您說》,孩子終於說出心裡話,當爸爸的看一下孩子想說什麼,小朋友們可以參考和借鑑怎樣寫好作文。我就鬥膽給你寫信,說出憋在我心裡很久很久的心裡話,希望您能理解一下我的苦衷。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就是有點兒愛嘮叨。雖然我對她的嘮叨有點兒煩,可是我和媽媽相處的很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毛病,我的問題就是每天下午放學後的作業有點拖拉,字還有點醜。於是,媽媽就開始嘮叨了,可是我們都習慣了。只是有一次,我覺得好煩呀!
  • 南京大屠殺中,殺人不眨眼的日軍為何嚇破膽?一位老兵說出了原因
    問題來了,在南京城內殺人不眨眼無法無天的日軍,為何嚇破膽兒,五位士兵為何讓日軍嚇成這德行?針對這個問題,一位親眼目睹南京大屠殺慘案的國軍老兵說出了原因。 這位國軍老兵隸屬於國民黨軍隊的精銳教導總隊,他是一位營長,在南京淪陷後,被困南京城,親眼目睹了日軍在南京的種種暴行。
  • 愛馬仕中國官網銷售大增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日前,愛馬仕發布前三季度財報表示,歐美市場銷售額下滑嚴重,同期,愛馬仕中國官網銷售則大增近100%;另一邊,疫情致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拉麵館的倒閉數量也創下新高。亞洲市場則相反,在中國,愛馬仕今年前9個月在中國官網銷售大增近百分之百。(品牌服裝網)點評:歐洲、亞洲市場簡直那個冰火兩重天啊~3麥當勞中國接入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10月23日消息,阿里巴巴方面表示,麥當勞中國已接入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目前麥當勞中國已上線了阿里跨端輕店鋪「官方會員店」。
  • 日本人有床不睡,為何偏愛「睡地板」?當地女孩偷偷說出原因
    提起日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亞洲地區極為少見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並且旅遊業發展的甚好。受歷史文化的影響,從而導致中日兩國存在著諸多相似之處,因此吸引了不少中國遊客的到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過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日本人有床不睡,總是喜歡睡在地板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大媽疑惑:為何日本人便當都是冷的?日本人的回答令人扎心!
    中國大媽疑惑:為何日本人便當都是冷的?日本人的回答令人扎心!隨著全球的經濟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出去旅遊了,不少身上有些錢的就會到一些發的達的國家,好比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日本的美景放眼亞洲乃至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乾淨的地面以及超高的人口素質,都讓這個國家備受歡迎。
  • 南京大屠殺中,為何那麼多婦女被玷汙?一位德國人說出了原因
    南京大屠殺中,為何那麼多婦女被玷汙?一位德國人說出了原因 南京大屠殺中,為何那麼多婦女被玷汙?那麼,為何有那麼多女人被玷汙,她們不知道躲起來麼?當時在南京的一位德國人,在給德國外交部發報告時說出了真實原因。 如今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80多年,至今日本也不承認他們所犯下罪行,然而,遠在歐洲的德國檔案館裡,卻詳細的記載了日軍當年的一些罪證。
  • 學齡前兒童熱衷海外動畫片 國產動畫片為何遇冷?
    原標題:學齡前兒童熱衷海外動畫片 國產動畫片為何遇冷?學齡前兒童應該看什麼樣的動畫片?這個問題困擾著不少家長。她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並不太願女兒看某熱播國產動畫片:「裡面好多『老公』、『老婆』的臺詞,動不動就用平底鍋敲人,小朋友又愛模仿,太危險了」。另一位陳女士則表示,4歲的兒子早年還喜歡看《熊出沒》,「但現在打開電視就都放這個,小孩早看煩了,乾脆上網找日本少兒動畫片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