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家什麼都好,只有兄弟手足之情,似乎比不得尋常百姓家。歸根結底,不過是為了一個皇位。在爭鬥中落敗的皇子,或不免有「恨生在帝王家」的感慨。而縱觀古代歷史,最有此等感慨的人,或非曹植莫屬。
曹植的《七步詩》可謂人人皆知,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道出了生在帝王家的多少無奈。此詩作後,曹丕暫時饒過了曹植,但從未放鬆對曹植的警惕。而曹植一身才華,不願意過著被人天天盯著的日子,甚至希望主動與曹丕交好,以獲得施展才華的機會。然而這只能說明曹植太過天真,夢醒之後的曹植寫下一首《七哀詩》,情詞懇切,其中10個字以一組比喻含蓄地道盡了與曹丕微妙的兄弟情。
《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全詩大意:一輪明月照耀高樓之上,清冷的夜光在樓閣間流轉徘徊。月下的婦人,凝睇怨絕,一聲聲長籲短嘆,透露出無限的哀傷和惆悵。神思惶惶的悲嘆者是何人呢?她自己說是她是宕子的妻。丈夫已經出門十年了,她只能一人過著。丈夫啊,你就像那路上的清塵,沒了蹤跡;我就像那路上的泥水坑,永遠在原地守候。浮沉的分別,就像你我;我們註定漸行漸遠,又哪裡有相會的日子呢?我只希望化身為西南風,吹入你的胸懷。可是你的胸懷從未張開懷抱,我又當如何接近你呢?
這首詩可以說寫的千迴百轉,感人至深,即便是作愛情來看,也是極美的。首句寫高樓之上,流光徘徊,點明環境之清冷幽靜。在如此月色之下,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這就像一個特寫鏡頭,一下子把我們拉近了主人公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這句承上啟下,直接帶出後面的第一人稱的娓娓敘述。十年是丈夫離開的日子,也是妻子「獨棲」的時長。緊接著的10個字,用兩組比喻巧妙地寫盡了二人的關係,「清路塵」是浮;「濁水泥」是沉,浮沉之間,豈有會合時?因此「會合何時諧」就是一個早已經有了答案的問題,這冷冰冰的答案,令人斷腸!
最後,女人公說願意化為西南風,飛入「君懷」;然而,「君懷良不開」,叫我怎麼辦呢?「賤妾當何依」,無限情深,卻註定無依無傍,搖颺無主,豈不傷悲!
全詩以一個棄婦自喻,他與兄弟曹丕之間正似詩中婦人與愛人間一樣,」 浮沉各異勢, 會合何時諧」。曹丕看過此詩之後,有何感觸我們不得而知,但這首詩確實是抒情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