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先進志願服務組織
張家口「愛在點滴」愛心公益
愛在點滴愛心公益組織創建於2014年9月份,是一個自發的平民公益組織,資金來源靠內部自籌和社會募捐,累計募捐善款30餘萬,受助人員500多人。該公益組織由當初的24人發展至今,已經成立三個部:橋西區愛在點滴志願服務聯合會、萬全區愛在點滴公益促進會、愛在點滴大學生部。在冊志願者300多人,非註冊志願者逾千人的正規化公益組織。下設秘書管理組、宣傳策劃組、物資後勤組、財務組、監督組、安保組等工作部門。每個志願者儘自覺最大的努力做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被社會廣泛認可。
張垣之心蔚縣微公益志願服務隊
張垣之心蔚縣微公益志願服務隊2016年共發起「助學、助困、助殘、環保」四大主題的公益活動15次。
2016年3月8日,在婦女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張垣之心蔚縣微公益志願服務隊一行21人,組織看望了蔚縣聾啞學校的孩子們,並且參加了公益勞動,替孩子們打掃了教室及宿舍衛生,還為他們送去了學習文具用品(其中書包32個,文具盒32個,鉛筆32盒),兩位老師還親自對孩子們進行了心理疏導,讓這裡孩子們在這開春之計感受到了來自社會上的溫暖。
2016年4月10日,張垣之心蔚縣微公益志願服務隊進行了「春暖蘿川大地,愛獻山區老人」活動,對草溝堡鄉當地三村4戶孤寡老人家庭進行慰問。活動之前經過精心策劃、用心準備,對每家每戶進行摸查、核實,並記錄好老人們的日常所需,對每戶所需不同分別進行物資採購及經濟資助。
2016年7月,為紀念建黨95周年,歌頌黨的豐功偉績,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和傳統。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生活在美好和諧的社會當中,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還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就連日常的起居生活都需要人照顧,那就是鄉村的孤寡老人,特此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蔚縣分會黨員小分隊在7月2日發起此次活動。活動針對代王城鎮、楊莊窠鄉、北水泉鎮9位孤寡老人進行走訪慰問,歷經12小時驅車三大鄉鎮途徑百餘村落舉行「7.2迎接黨的生日,愛獻鄉村老人」大型公益活動。
涿鹿縣愛心公益協會
涿鹿縣愛心公益協會成立於2013年12月8日,本著凝聚草根力量、奉獻一片愛心的原則,以QQ群(198254891)為交流平臺。匯聚社會愛心人士的力量,盡己所能的幫助那些迫切需要得到幫助的人。現有志願者734餘人,正式會員70人。發起的活動涉及到關愛孤寡老人、關愛特困家庭、關愛特困學生、關愛殘疾人群體、參與重大疾病救助、宣傳社會正能量、宣傳並參與環保活動。其中長期資助孤寡老人9人,定期為他們送去衣物和生活所需的食物、生活用品。長期資助特困學生讀書 10人。以一對一、多對一的資助方式,按月、按季度直接將資助款由專人負責打入學生在校飯卡,或親手交於其監護人。與敬老院、特殊教育學校形成長期互動關係,定期組織活動。讓這些弱勢群體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長期參與宣傳環保,發起多次環保活動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並連續三年在暑期為全城環衛工人設立10餘個愛心驛站,免費提供休息、避雨場所,提供免費飲用水。多次發起和參與重大疾病救助,以群內募捐和戶外募捐的方式為家庭困難的重病患者籌集醫療費用。
惠安苑社區「五彩絲帶」志願服務隊
惠安苑社區「五彩絲帶」志願服務隊組建於2014年7月23日,共有成員100餘人,隊伍的組建是為了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並對特殊群體進行幫扶助困。在每次的志願服務中,志願者胸前都繫著一條絲帶,而這些絲帶分為五種顏色,分別是「文藝宣傳紅絲帶」;「衛生健康白絲帶」;「科普文化藍絲帶」;「消防安全綠絲帶」;「敬老助困黃絲帶」。五支志願者隊伍分工不同卻又相互配合,條條絲帶均系民情,一條「五彩絲帶」搭起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幸福橋梁。志願者們發揮各自優勢,經常深入機關、小區、學校等地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受到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隨著隊伍的不斷壯大,這支充滿愛心的志願者服務隊逐漸成為了橋東區一張閃亮名片。目前「五彩絲帶」志願服務已陸續開展彩色周末進社區、雙擁文藝演出、免費體檢、為老服務、健康普查、急救演練、消防模擬演練、科普知識宣傳等活動300餘場次。
陽原縣誌願服務聯合會
陽原縣誌願服務聯合會由熱心公益事業的愛心人士及單位組成,自2012年開始籌備建設並開始開展志願服務奉獻、於2015年正式民政註冊,主管單位為陽原縣文明辦。經上級相關部門批准陽原縣誌願服務聯合會相繼成立陽原縣誌願服務聯合會婦女委員會、共青團陽原縣誌願服務聯合會支部委員會等基層單位。目前陽原縣誌願服務聯合會共登記志願者320餘名,累計資助貧困生,幫扶貧困戶200餘戶,累計捐款80餘萬元,發放物資近百萬件,走訪了陽原縣各個鄉鎮村。形成活動四大活動項目(助殘、助學、扶困、培訓)七大服務品牌(女童保護項目、寶貝回家計劃、應急救援項目、一對一資助、愛心早餐項目、公益可持續項目以及志願服務培訓)。
宣化小小燭光愛心公益群體
宣化小小燭光愛心公益創建於2014年10月21日,於2014年10月28日正式啟動,由400多名民間愛心人士組成,秉承「用愛心點燃希望、用愛撒播人間」的理念在愛心公益的道路上揚帆啟航。兩年來,進行各種公益活動達60餘次,參加人數多達1880餘人次,為張家口地區6縣困難家庭及個人募捐款項22餘萬元,解決危重病人搶救費治療費3萬餘元,為35人次解決家庭其他困難,節假日慰問養老院,老幹部,老黨員46次。不僅在宣化區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而且多次在省市電視臺網站以及國內許多網站都報導過。
懷來愛心公益群
懷來愛心公益群自2007年12月8日成立至今,始終以「懷來人在懷來,懷來人愛懷來」為活動宗旨,秉持「奉獻社會、服務大眾、照亮他人、提升自己」的服務理念,深入推進志願服務工作。
2015年12月,榮獲中共懷來縣委宣傳部、懷來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聯合授予的「懷來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典型榮譽稱號,並在全縣作了匯報。十年來,以殘疾、重病、孤困、留守人員為對象,以送溫暖、獻愛心、長期幫扶為主題,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紮實開展系列活動。
河北省優秀志願者(部分)
陳文廷
自2012年起,她就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目前她帶領的平民志願服務團隊達1200餘人,2015年以來,已組織50餘次扶助活動,救援、救災行動6次,受救助的人數達500多人次,多次組織環保、義務獻血、文明宣傳等活動,產生很好的社會效果,她本人是器官捐獻志願者,榮獲2015張家口「十大公益人」榮譽稱號。
張曉南
在基層街道工作以來,她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恪盡職守,無私奉獻,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積極組織並參與各類志願服務活動,累計時長300多個小時,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受到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郝若雯
於2012年參加工作,現擔任萬嘉社區黨委副書記,2012年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近四年來她始終本著「依託社區,服務社區」的工作宗旨,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累計服務400多個小時,他帶領志願者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認可。
李軍
於2010年初加入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現任張家口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秘書長,六年多的時間裡,他參與策劃和組織了張垣之心幾乎所有的公益活動,主要精力和愛心全部用在了公益事業上,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他是品牌張垣之心和文化張垣之心的發起人,是張垣之心「快樂公益,輕鬆公益」的主要倡導者。
李一凡
現任張家口經開區馬路東街道東寧街社區居委會主任。作為一名八零後,自2013年進入社區工作以來,他把居民當作親人,積極組織開展志願服務,犧牲節假日休息時間,默默堅守在基層第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上彰顯志願者的先鋒模範作用。
陳歡
現任懷安供電分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成立於2012年3月,共有隊員12人,全部由分公司共產黨員和業務骨幹組成。在陳歡的帶領下,黨員服務隊主要服務內容,一是日常業務服務情況,包括修訂便民管理制度、完善便民業務流程、簡化便民服務手續、實施便民工作措施及組織應急搶修活動等;二是延伸服務活動,包括組織搶險救災活動、組織扶弱助困活動、組織奉獻愛心活動、組織開展進小區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戶進醫院五進活動。
滿貴芳
他今年已經73歲,依然關心社區建設,附近居民都親切的叫他「滿叔」。
2014年,宣赤路北社區專門為「滿叔」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黨員接待室。這下,「滿叔」對這項工作更來勁了,還把自己的家變成了接待室,雖然地方不大,但作用卻很大。社區居民無論大事還是小情都會先想到「滿叔」,找他討個主意或是評評理。「有事找滿叔」也逐漸成了小區居民的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