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會遇到無數個老師。其中,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時候,寶媽們是最擔心的,會經常的詢問孩子的情況,對於家長的這種心情,老師們是能夠理解的。但若是家長對幼兒園老師們不信任,甚至還做出一些舉動,就讓老師們非常的寒心了。
家長不信任老師,受傷的只能是孩子
幼兒園老師發現男孩褲兜「鼓鼓的」,翻出一看寒心了,園長:孩子已退園。李女士是一位高齡寶媽,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孩子,自然是視若珍寶,在孩子的成長期間,都是照顧有加,就怕將孩子磕碰到了。
很快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自己就沒有辦法天天守在孩子的身邊,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能夠注意到孩子的一舉一動。
這天小朋友一如既往的去上學,幼兒園老師發現孩子的褲兜裡面好像藏了什麼東西,於是便讓他拿出來。但男孩卻告訴老師:「媽媽說了,褲子裡面的東西千萬不能拿出來。」
這就讓老師非常的疑惑,更加激起了好奇心,等到孩子將東西拿出來之後,老師被驚到了,稍後便覺得非常的寒心。因為,男孩的褲兜裡面是一支錄音筆,並且處於錄音狀態,裡面的內容都是老師和小朋友之間的對話。
老師很快就將這件事情向園長反映,園長很快就查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並直接給李女士打電話,讓其給孩子辦理退園手續。
事情到了這裡,也就告一段落了,但從這件事情中,家長不信任幼兒園的老師,最終受傷害也只能是孩子。那家長不信任老師,對小孩到底有怎樣的影響呢?
小朋友會封閉自己
小朋友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差,讓其學會警惕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孩子連老師都無法信任,那麼他就會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中,自己不會主動去靠近別人,也不允許他人靠近自己。
長期的結果便是,孩子不會輕易的信任他人,對任何人都抱有戒備心,心理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在這樣的狀態下長大,也會逐漸的喪失對社會基本的信任,很難與社會接軌,也比較難以有出息。
那家長應該如何處理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呢?
一、經常溝通
家長若是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可以直接和老師溝通,這樣可以及時的獲得孩子的具體情況,也能讓老師更加的重視自己的孩子。但老師通常是比較忙的,建議家長電話溝通,比在微信上溝通更加的方便。
二、多一點理解
幼兒園的學生比較多,但老師通常是比較少的,幾個老師要照顧很多的小孩,很容易出現照顧不周的情況。因此,這個時候家長對老師的理解就特別的重要,不要因為一點點的小事就找老師的麻煩,這樣就是對老師工作最大的支持。
三、信任老師
李女士的孩子被退園,根本原因就是家長的不信任,因此「不信任」是大忌。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一般都是經過仔細考察的,既然選擇了,就要充分的信任老師。只有多一點的信任,才會讓老師和家長的關係更加的和諧,也能讓孩子無憂無慮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