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被看作是當下社會的核心競爭力,從國與國利用出口專利限制對方博弈,到企業間商業模式之爭,再到個人不斷保持學習培養創新意識,科技創新逐漸被全社會共識的背後,是因為其攜帶者巨大的生產力,能充分調動和利用社會資源,提高邊際生產率。
在金融行業,科技創新對其影響同樣也不容小覷。科技不僅決定了金融公司旗下產品拓展的界線,也是企業能否打破同質競爭重要因素。
薩摩耶金服作為金融科技浪潮中的「弄潮兒」之一,成立於2015年5月,是提供集產品設計包裝、獲客引流、風險初篩、定價建議為一體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運營主體為深圳薩摩耶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自成立以來,薩摩耶金服專注於助貸業務,行業內也稱之為網際網路助貸行業的「鼻祖」,在發展過程中就充分利用自身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優勢,堅持與持牌金融機構合作。
不僅如此,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應用方面,薩摩耶金服充分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時代的數據驅動力和金融科技的突破力,自主研發了「獵戶座」反欺詐模型、DNA信用評分模型、「七劍」專有技術系列矩陣、「LBSRM」地理位置模型以及「歐拉」獲客渠道監控等系統,應用到業務各流程環節中,洞察用戶類型和需求,並提供差異化精準服務。
薩摩耶金服也在不斷對一些前沿技術領域進行探索,如通過先進的機器視覺技術Resnet和Densenet,自主創新一套模型融合方法訓練「異常證件識別模型」,達到了「與人眼相當」的識別率。
「整套的風控的體系,包括模型、策略、流程都是自主研發,而且研發投入方面2018年比2017年增長59.42%,」林建明說,「我們本身就是一家科技公司,無論在既有產品優化還是創新產品,IT的投入都在持續加大。」
此外,薩摩耶金服還利用金融科技構建了更加精細、靈活且可快速響應的風控技術底層,並且持續迭代和優化,幫助金融機構提升風控能力,解決行業風控、流量兩大痛點。
「我們的助貸服務從成立就是主營業務,業務佔比一直都是100%,剛出來的時候很少人接受合作,我們去敲門很難敲,現在已有金融機構主動過來找我們合作。」林建明在採訪中表示:「數據訓練出來的模型,在初始階段,經驗模型非常重要,我們過去做了十幾年的信用卡業務,薩摩耶金服成立第一天我們就知道什麼樣客戶能放款而什麼樣不能。現在通過網際網路,在反欺詐和信用評分兩個風控的維度,對項目和量化方式不斷進行細化。」
具體來看,薩摩耶金服通過金融科技的創新,結合傳統銀行經驗與網際網路特點,助力金融機構研發及搭建一整套風險自動化、計算、識別的頂級風控體系,同時運用多種專有金融科技信審模型系列矩陣,實現資產貸前、貸中、貸後全生命周期的管控。
更重要的是,薩摩耶金服經過四年的網際網路信貸及風控服務的探索,自主研發了一套全新且具有前瞻性的自動化量化風險決策系統,從根本上變革了傳統的行業通行的風險管理模式。此系統經過長期調試並於2019年初正式上線後,在貸前審批環節取得突破性成效提升,在核准率大幅提升同時,風險水平基本穩定且信用核驗成本下降。
對此,林建明說道:「我們的精力是從用戶的可觸達上面優化,提升轉化率,也就是說在同樣用戶量下轉化出更多的交易,或在同樣交易量下把成本降得更低,同時讓用戶更加便捷獲得產品、服務。我們金融科技的技術在流量和風險上做到更優化,通過對用戶體驗的提升,來提升交易的活躍度,最終實現收入的提升。」
在經過4年的發展後,薩摩耶金服也取得不錯成績。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8月,薩摩耶金服累計為近70家持牌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累計註冊用戶數達到4500萬,累計放貸金額已達335億。
林建明說道:「現在已有產品和服務覆蓋範圍已經很廣,公司的發展從業務規模上、能力建設上來講都達到了創業初的預期,但是對社會、金融科技或消費金融領域的貢獻度,這塊仍是需要努力提升的方向。」
近期,我國工信部近期已正式向運營商發放了5G商用牌照,一個萬物互聯的智能網際網路有望形成,金融科技與5G結合起來或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
隨著5G時代的到來,金融數位化的步伐勢必加快。5G技術引領的新一輪技術和產業變革,必將大幅度提升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和寬度,驅動金融服務進入智慧金融時代。而薩摩耶金服一直通過科技創新的方式,拓展和搭建金融服務邊界。相信在5G時代戰場上,科技創新的成功模式將助力薩摩耶金服推出更好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贏得更多用戶的尊重和認可。
轉自:中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