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三歲前必須學會這5個好習慣,快看你家寶寶落後了嗎?

2020-12-04 寶寶知道

每一天,媽媽看著可愛的寶寶健康成長,學習新本領,媽媽非常的開心,寶寶終於要長大了。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媽媽不僅要照顧寶寶的身體健康,還要關注寶寶的行為習慣,寶寶是天生的模仿小能手,所以教育寶寶的時候,爸媽首先要起到示範榜樣的作用,言傳身教,讓寶寶學習新本領。尤其是寶寶在3歲之前一定要學好這5個好習慣,才不耽誤寶寶的成長,遠離疾病,讓寶寶健康成長。

一、寶寶如廁的習慣

現在的寶寶大多三歲就上幼兒園了,在寶寶上幼兒園前必須要學會如廁,所以在寶寶兩歲的時候媽媽就要訓練寶寶如廁了,平時媽媽可以把寶寶放在馬桶上,讓寶寶感受馬桶,不害怕馬桶,時間長了寶寶就慢慢的學會自己如廁,另外還有上完廁所之後擦屁股等這些媽媽也要趁早教會寶寶,才不耽誤寶寶上學。

二、飯前便後洗手

寶寶喜歡摸任何東西,手上的細菌非常多,尤其是寶寶上完廁所之後,一定要記得洗手,還有吃飯的時候也要記得洗手,飯前便後勤洗手,讓寶寶遠離細菌,寶寶不生病,這個就要媽媽平時多指導寶寶,習慣了,寶寶自然就學會了,記住了。

三、自己好好吃飯

現在的孩子太寵了,已經那麼大了,還要爸媽追著餵飯,自己不會吃,寶寶要是上幼兒園還不會自己吃飯,這可是個大麻煩.所以爸媽一定要儘早教會寶寶吃飯的習慣,當然還要注重餐桌禮儀,不能在餐桌上沒有禮貌,而且寶寶學會吃正餐,可以有效的避免寶寶吃零食,有助於寶寶健康成長,寶寶三歲是餐桌禮儀形成最好的時機,媽媽不要錯過了。

四、良好的睡眠習慣

寶寶的成長離不開睡眠,所以寶寶從小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助於寶寶健康成長,另外寶寶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寶寶上課學習才有足夠的精氣神,不耽誤寶寶學習新知識。

五、注重個人衛生

寶寶要注重衛生,勤洗手洗澡,所以媽媽也要教會寶寶洗澡。寶寶衛生乾淨,寶寶才能遠離病菌病毒,遠離疾病,寶寶才更加安全,成長更順利。

這些好習慣,你家寶寶學會了幾個?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然語)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幼兒1-2歲生長發育指標,你家寶寶一樣嗎?
    文/可馨育兒 幼兒1-2歲生長發育指標,你家寶寶一樣嗎?一、前滷門閉合寶寶長到一歲半的時候,大多數寶寶的前滷門已經完全閉合了,發育快的寶寶甚至在一歲半以前就已經閉合了,即使還沒有閉合,也已經很小了,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
  • 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多摸孩子這三個地方,做好寶寶的智力開發
    目前,我國每年平均新生兒約1500萬人,這意味著有2000多萬人升格為父母,他們必須學會撫養孩子。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會出現很多育兒問題。寶寶3歲之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黃金階段,尤其是寶寶3歲時。此時,是孩子成長最快、最活躍的階段。一旦不掌握智力的發展等,孩子的大腦活動就會逐漸衰退。那麼,作為父母的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可以觸摸到寶寶的三個部位。
  • 寶寶吃喝能力發展有規律,你家達標沒?僅喝水一項很多娃都落後了
    很多寶媽在寶寶要上幼兒園時都很焦慮,我家寶寶還不會自己吃飯呢,怎麼辦?其實,這些是因為寶寶的吃喝能力還沒有達到要求。而寶寶的吃喝能力,也是反映寶寶身體發育和精細動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畢竟,寶寶吃喝需要用到手臂、手腕和手指這三個身體部位的協作。
  • 想知道寶寶聰不聰明?看這三個方面很關鍵!一歲就可看出來
    不過有時候孩子到底聰不聰明,通過一些小事就能夠看出來。這樣說可能很多家長都覺得有些不太明白,這或許是因為家長平時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忽略了孩子的一些習慣和能力。如果從現在開始加以注意的話,你會慢慢發現在在孩子身上有一些閃光點,自己一直都沒有看到,又或者在此之前,孩子這樣的行為會被認為不好的表現。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究竟哪些行為預示著孩子特別聰明,或許一歲之前就能看出來了。
  • 2歲前,讓寶寶學會4個吃飯技能,以後不用追著餵了
    10 個月——自主進食 嘗試過手指食物之後,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迅速發展。寶寶開始在吃飯的時候伸手搶勺子,還玩食物。這可不是搗蛋,而是讓寶寶學習自己吃飯的時機到啦!1 歲半——用勺子吃飯 寶寶學會自主進食後,就可以開始嘗試獨立吃飯啦!不少寶寶這個時候就開始會用勺子自己吃了。不過,寶寶剛開始學習吃飯時,可能會把食物弄的到處都是。媽媽們千萬別因為「不忍直視」,就扼殺掉寶寶自己吃的積極性哦。如果覺得讓寶寶自己吃,打掃起來太麻煩,可以事前做好準備:給寶寶帶上圍兜、袖套,地上鋪上報紙或廢布,這樣就沒問題啦。
  • 【科普】「十大秘笈」教你如何帶早產兒寶寶
    新手爸媽帶寶寶 手忙腳亂?寶寶哭鬧,不會說話 究竟是什麼意思?不用擔心南方醫院新生兒科這就為你帶來帶寶寶「十大秘笈」>秘笈三:觀察前囟的閉合時間不知道什麼是囟門?>正常的前囟閉合時間一般在1-1.5歲之間如果囟門過早閉合(小於6個月)則會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 0-2歲寶寶必須要做的這7種訓練,快給你家寶寶安排上
    0到2歲是嬰幼兒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不同的階段應對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來輔助寶寶健康成長。下面這7大訓練在寶寶成長的這一階段可是至關重要的哦~媽媽們快給自家寶寶安排上吧!
  • 寶寶多大才好帶,熬過這5個階段,你就輕鬆了
    寶寶有5個階段不好帶,熬過去,寶媽就輕鬆了一、剛出生(0-6個月)在懷著無比喜悅與緊張的心情中,爸爸媽媽的小天使終於來到了人世間,新生兒剛來世上各種的不適應,不適應新世界的環境、氣味、聲音,不適應和人接觸等等,讓寶媽心力交瘁。遇到白天睡覺,晚上興奮的寶寶更是無力招架,每隔一兩個小時寶寶就要起來餵寶寶。
  • 2~3月齡寶寶生長發育全解析, 看看你家寶寶落後了沒?
    原標題:2~3月齡寶寶生長發育全解析, 看看你家寶寶落後了沒?寶寶在平躺時能夠輕輕的抬頭,坐著的時候能控制部分頭部的運動。 ①頸部力量增強 這兩個月寶寶最重要的發育是頸部力量的增強。寶寶在2個月前,趴在一個地方時,他會掙扎著想要抬頭並向四周張望,有時候只能抬起1-2秒。豎著抱寶寶的時候,他的頭也會無力地向後仰。這些短暫的嘗試,會逐漸強化寶寶頸部的肌肉。
  • 爸爸媽媽與寶寶雞同鴨講?學會這5個技巧,促進寶寶語言的發展
    但是很多時候,寶寶能聽懂媽媽的話,媽媽反而聽不懂寶寶的話,所以為了讓寶寶和爸爸媽媽能更快地建立溝通,這個5個技巧家長一定要學會,它能促進寶寶語言系統和聽力系統的發展,讓寶寶更快聽懂爸爸媽媽的話。在學習這5個技巧之前,我們要知道寶寶的說話語言能力往往是從聽力開始的,所以我們得先了解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和出生後的兩個階段的發育特點,才能更加了解這個5個技巧的重要性。
  • 寶寶學會走路前,要先做好4個準備,否則學步要吃苦頭
    最近上班比較忙,沒有特別注意寶寶的變化,昨天晚上終於抽出了一些時間和寶寶一起玩,讓我驚訝的是,寶寶竟然已經學會爬了,而且爬的特別熟練,婆婆告訴我,寶寶不僅學會了爬行,而且已經可以穩穩地站起來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學會走路。
  • 0-5歲寶寶每天要睡多久?睡不夠影響智力嗎?快來對照看看你家寶寶睡夠了沒?
    :睡眠範圍擴大1小時至11-14小時(以前為12-14小時);3-5的學齡前兒童:睡眠範圍擴大1小時至10-13小時(以前為11-13小時)。聽聽寶寶的建議,讓這個睡前儀式,每天晚上都能在寶寶的兒童床上得到實現。注意觀察寶寶睏倦的時間點,為孩子制定合理的睡眠計劃。● (學齡前兒童3-5歲)推薦睡眠 10-13小時3歲左右的寶寶,大多數孩子在白天還會有一次小睡,大概時間1~2小時。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可能白天看過的動畫片或者玩過的玩具,會演變成夢中的怪物。
  • 兒科醫生:這都是寶寶發育遲緩的表現,你的寶寶也有這些症狀嗎?
    嬰幼兒時期是寶寶發育最快的一個階段,不論是體能還是智力,都會有質的變化。但是有些家長就發現自己的寶寶和同齡孩子相比,發育遲緩了一些,有些是在智力上,有些是在身體上。但是家長又不確定這是否為發育遲緩,下面就給大家列出了幾種孩子發育遲緩的表現。
  • 1歲10個月開口吟詩30首,做到這幾點,你家寶寶也能早說話
    1歲3個月他開始進入句子表達階段,能組出七個字左右的句子,能完整唱出《小老鼠上燈臺》、《小兔子乖乖》的兒歌;1歲5個月能與大人接十幾首五言和七言律詩,識別並能說出五十個左右的汽車標誌,還能準確說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姨媽姨父、姐姐的名字;1歲半會熟練使用「還」,「又」,「再」等副詞組句,比如「又來了一輛車過去了」,「媽媽再給一點點」。
  • 0-4歲寶寶每月發育指標,快來看看你家寶寶達標了沒?
    寶寶的各個感官都應得到刺激才能促使大腦的神經發育,如果缺乏刺激,只讓寶寶吃飽就睡,寶寶的大腦神經細胞數目會減少,神經纖維聯繫減少,造成智力落後,情緒冷漠。所以對寶寶進行適宜的感官刺激,設定視覺、聽覺、觸覺的練習非常重要。此外,媽媽還要注意為寶寶提供手的抓握練習,允許寶寶吃手,這樣可加強手口聯繫。
  • 寶寶多大長第一顆牙?這5個「小怪癖」,是寶寶在說:我長牙了!
    寶寶究竟多大的時候長「第一顆牙」呢?如果你發現寶寶突然多了這5個小怪癖,那很可能是他們正在長牙的信號。「人類幼崽」什麼時候長牙?有一個朋友評論:「你家寶寶怎麼這麼快就長牙了,我家的都快10個月了還沒出牙,我可急死了。」看到評論後,芊芊馬上回復了朋友:「正常寶寶都是6個月左右長牙的,你家寶寶可能是出牙比較慢,別著急。」為什麼有的寶寶出牙晚?
  • 想要寶寶語言發育領先一步,一定繞不過這三個問題
    語言發育的科普問題很多,今天聊聊語言發育相關最密切的三個問題,需要父母及早觀察,預防語言障礙的發生,讓寶寶的語言領先一步,讓聰明的大腦率先運轉起來!聽覺能力聽覺和發音系統是語言發育最直接相關的硬體條件,理論上說,這兩個條件缺失,是很難得到正常語言發展的。
  • 寶寶智力低下的幾大特徵,快來看看你家孩子有嗎?早發現早治療!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快樂做個聰明的寶寶,但是還是會有寶寶出現智力低下的情況,智力低下的孩子存在語言表達,行為理解方面很多的障礙,因為無法與正常人溝通,所以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被同齡人歧視,這對孩子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會使孩子的情緒變得暴躁,讓孩子變得很自卑。孩子智力低下的特徵你知道嗎,快來看看吧!
  • 【動物教育】看《動物的家》讓寶寶愛上閱讀
    一本有趣的繪本可以打開閱讀的大門,讓寶寶愛上閱讀。閱讀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而好習慣就要從小養成。不必糾結寶寶還不認識字,怎麼去閱讀?繪本的存在意義就是讓寶寶即使不認識字,依然可以愛上閱讀。這本《動物的家》是非常有趣又好玩的一本書,不僅可以認識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還可以鍛鍊寶寶自己的動手能力,去發現藏起來的秘密。每一個頁面上,都會有幾處可以翻開的地方,可以讓寶寶去猜猜答案,然後再動手去找到答案。比如,池塘裡是誰的家?下面是小蝌蚪,荷葉上面有青蛙,還可以延伸知識,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呢?是青蛙。
  • 0—1歲繪本推薦,給寶寶選繪本,看這篇就夠了!
    這天,朋友小尤來我們家玩,看到我們家裡一牆的書櫃研究了很久,最後忍不住跟我傾訴她最近的煩惱:「雨滴姐,我知道要早點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我也囤了一堆繪本,可是我還是不知道該給孩子看哪一本,該怎麼給他看書。」我笑了,說:「你家娃才7個多月,你就開始焦慮了?」「能不焦慮嗎?就怕錯過培養他閱讀習慣的良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