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勝的日子,讀誦此殊勝文

2021-01-17 願成佛度眾生

《聖妙吉祥真實名經》

次第花開2017-11-06

《聖妙吉祥真實名經》敬禮孺童相妙吉祥! 複次吉祥持金剛,難調伏中勝調伏,勇猛超出三界內,自在金剛密中勝。眼如白蓮妙端正,面貌圓滿若蓮花,自手執持勝金剛,時時仰上作拋擲。複次第現忿等像,亦有無邊持金剛,勇猛調伏難調者,具威猛相極怖畏。於金剛尖出勝光,自手向上令拋擲,有大慈悲及智慧,方便益生極殊勝。具足喜樂安隱心,示有忿怒之形相,於行正覺行中尊,眾皆來集身恭謹,向彼如來薄伽梵,究竟正覺禮敬已,於前恭敬伸合掌,端坐正念而告白:如幻網中成究竟,願我真實獲菩提!有諸煩惱亂其心,不解泥中而沒溺,為利一切有情類,令獲無上之果故。亦大記句達真性,了知根心殊勝者。彼出有壞之智身,是大頂旋言詞主,亦是智身自超出,妙吉祥智勇識者,誦彼殊勝真實名,是甚深義廣大義。無比大義勝柔軟,初善中善及後善,過去正覺等已說,於未來中當演說。現在究竟等正覺,亦遍數數皆宣說,大幻化網本續中,持大金剛持密咒,如彼無邊諸佛勅,妙音宣暢今當說!世尊究竟正覺等,願成真實持咒故,如我決定未出間,當勤堅固而受持!遠離煩惱令無餘,於諸謬解舍離故,即以無別無異心,為諸有情願宣說!密自在者持金剛,向如來前說是言,告白畢已而合掌,以身恭敬坐其前。 (以上為祈禱十六頌)複次釋迦出有壞,究竟正覺兩足尊,於自面門殊勝舌,廣長橫遍令舒演。顯現三種世界內,調伏四魔諸怨敵,有情皆具三惡趣,為現清淨微笑相。於其清淨梵音中,遍滿三種世界已,為持金剛大力者,密自在主而答說:具足有大慈悲者,汝為利益有情故,具足智身妙吉祥,誦真實名是大益。能作清淨除罪業,於我精勤應諦聽,善哉吉祥持金剛,手持金剛汝善哉。密主我為此事故,為汝巧妙令宣說,汝今一心應諦聽,唯然薄伽梵善哉。 (以上為回答六頌) 複次釋迦出有壞,一切密咒大種性,密咒明咒持種性,於其三種令觀察。世間及出世間性,顯作世間大種性,殊勝廣大手印種,大種大髻應觀察。 (以上觀察六種性二頌) 言詞之主演偈頌,密咒王者具六種,將令顯出於無二,無生法者自宣說:

阿阿厄厄嗚嗚誒誒喔喔 昂阿 薩特多 舍德 加納 麼兒德 Ra 杭 部多部達能 扎哈達 哇德能aa ee uu eiei oo·ang a·sa te duo·she de·jia na·me er de·ra hang·bu duo·buda neng·zha ha da·wa de neng(住三世佛心,我乃智身佛)嗡班資兒 德恰納 德卡策達 扎加 加納 麼兒大耶 加納 嘎雅 瓦格 修Ra 阿 Ra 巴匝納 雅喋納瑪ong ban zi er·de qia na·de ka ce da·zha jia ·jia na ·me er da ye ·jia na ·ga ya ·wa ge ·xiu ra ·a ra ·ba za na ·ya die na ma(金剛利斷苦,具足智慧身,智身語自在,令熟尊前禮)(以上為幻網現證菩提次第三頌)

如是正覺出有壞,究竟正覺阿中出,阿者一切定中勝,是大利益微妙字。諸境之內出無生,即此遠離於言說,是諸說中殊勝因,令顯一切諸言說。大供養者是大欲,一切有情令歡喜,大供養者即大嗔,一切煩惱廣大怨。大供養者是大痴,亦愚痴心除愚痴,大供養者即大忿,即是忿恚之冤讐。大欲即是於大樂,大安樂者大喜足。大境色與廣大身,大色並及大形像,大名及與大廣大,大中圍者是廣大。解者執持大幻化,大幻化中成利益,大幻化內喜中喜,大幻化中施幻術。以大禪定住靜慮,以大智慧令持身,具足大力大方便,大願勝智是大海。具大神通及大力,大力及與大速疾,復大神通大名稱,大力令他令摧伏。三有大山悉能壞,持大堅固大金剛,大緊即是大雄勇,於大怖中施怖畏。尊者大種即殊勝,上師密咒大殊勝,住在於彼大乘相,大乘相中最殊勝。(以上為金剛界大曼茶羅十四頌) 廣大正覺眾明主,具大寂默大寂默,大密咒中令出現,有大密咒自性理。欲得十種到彼岸,住於十種彼岸中,十彼岸到是清淨,即是十種彼岸理。十種義相義中義,自在寂默十力主,作諸利益無有遺,具有十種大自在。離彼無始戲論主,真如自性清淨主,言說真實不諱句,如其所說而依行。於無二中說無二,住於真實邊際中,無我獅子具音聲,外道惡獸極怖畏。集中之師集中勝,集王集主集自在,執持愛護大靈驗,大義不受他恩念。種種決定超出中,彼諸大中獨一因。明解及與於神足,世間善逝勝明解,於我不執不執我,住於二種諦理中。於一智中而出現,以智慧器破一切。法王妙法具顯現,於世間中勝明照,以法自在法中王,能演妙道令宣說。有義成就滿誓願,舍離一切諸虛妄,無盡法界實離妄,勝妙法界極無盡。具大福田勝福足,智中廣大殊勝智,具足智者解有無,無二種中而積集。諸常見中勝禪定,誓修靜慮是智王,自解各各皆不動,最上勝者持三身。具足正覺五身性,遍主五種智自性,首冠莊嚴五覺性,持五種眼離執著。令諸正覺皆增長,正覺尊子勝微妙,勝智出有出生處,出現法中離三有。獨一堅固金剛性,初生已做有情主,現空性中自超出,勝智妙智如大火。 以大光明遍照耀,以智慧明令顯現, 是有情燈智慧炬,具大威勢顯光明。是勝咒主明咒王,密咒王者作大益,具大肉髻希有頂,大虛空主說種種。 是諸正覺勝自性,具足有情歡喜眼,能令增長種種相,諸大仙等皆供贊。令持三種之密咒,大記句者持密咒,尊者守護三寶故,宣說最勝三乘法。(以上為清淨法界智二十五頌) 金剛王者六面怖,六眼六臂力具足,亦具骨相露牙者,哈喇哈喇具百面。是獄王主魔中王,有力金剛能作怖,名稱金剛金剛心,幻化金剛具大腹。金剛中生金剛主,是金剛心如虛空,不動獨發相嚴身,所著大象生皮衣。大緊呵呵皆哮吼,希希聲吼能作怖,若作笑者有響笑,金剛喜笑大哮吼。眾持金剛具金剛,一種金剛能退敵。身中具有金剛毛,金剛毛者獨一身,指甲增長金剛尖,以金剛心皮堅硬。執金剛鬘具吉祥,以金剛鬘而莊嚴,呵呵響笑決定吼,具六種字金剛聲。大柔和聲大音聲,三世界中獨一音,遍虛空界聲哮吼,諸有聲中皆殊勝。(以上為不動中圍十頌) 真實無我真實性,即是真際無有字,宣說空性眾中勝,甚深廣大聲哮吼。即是法螺具大聲,亦法犍椎大音聲,超越無住圓寂性,十方法中即大鼓。無能過中大名稱,三界之中大自在,住於最極聖道中,大興盛中之法幢。救世間尊意無私,救中救者而無上。能滅無餘諸煩惱,到彼輪迴大海岸,勝智灌頂具頭冠,真實究竟令莊嚴。決定解脫諸障難,住於如空平等中。超越一切煩惱垢,能解三時及無時,諸有情中即大龍,功德帶中之鬢帶。 諸有身中即解脫,虛空道中真實住, 持於如意大寶珠,遍主一切寶中勝。圓滿是大如意樹,勝妙淨瓶大中勝,能作有情諸利益,隨順有情而利益。亦解善惡及時辰,遍主解記具記句,解時及解有情根,亦能作於三解脫。具足功德解功德,解法讚嘆現吉祥,吉祥之中最吉祥,吉祥名稱善名稱。大止息中大法筵,大歡喜中大音樂,恭敬承侍悉具足,勝喜名稱性吉祥。具勝施勝是尊者,微妙歸處堪歸敬,於世怨中勝中勝,離一切怖無有餘。五面具有五種髻,五髻各系花鬢帶。即是禿髮大勤息,行淨梵行勝勤息,大苦行者建苦行,微妙淨宮喬答彌。梵婆羅門解淨梵,超圓寂時得淨梵,脫離纏縛解脫身,解脫圓寂是圓寂。超越悲哀滅悲哀,微妙決定近出離,能除苦樂之邊際,離欲身中而超越。無塵離塵即無垢,離失舍除於過患,最極寢寤覺自性,諸解諸明即微妙。正覺無垢亦無邊,最初正覺亦無因,獨一智眼無垢染,具足智身即如來。於勝觀察殊勝喜,積聚威勢是入意,熾炎光中吉祥相,手臂光耀令顯現。十方一切虛空界,建立法幢極微妙,具於正覺大威勢,持於一切正覺身,是諸正覺大修習,是諸正覺唯正法。金剛大寶灌頂相,諸大寶性即自在,世間自在諸法性,持金剛者一切王。一切正覺即大心,一切正覺在心中,一切正覺之大身,亦是一切正覺語。金剛日是具大明,金剛月是無垢光,離欲等中是大欲,種種諸色熾炎光。金剛跏趺正等覺,執持真實究竟法,吉祥正覺蓮花生,亦能攝持正覺藏。復持種種幻化王,廣大正覺持明咒,聰明金剛即大劍,真實清淨殊勝字。是廣大乘除苦惱,金剛法者廣大器,金剛甚深唧哪唧,金剛智慧依義解。諸到彼岸皆究竟,一切地中具莊嚴,真實清淨無我法,真實智月殊勝光。廣大精進幻化網,本續一切殊勝主,金剛坐者具無餘,持於一切智慧身。一切正覺之大心,復持種種之化輪。是一切體殊勝性,亦持一切體自性,即無生法種種義,持於一切法自性。廣大智慧剎那中,解持諸法無遺餘,現解一切諸法者,勝持寂默真實際。殊勝不動自性淨,持於正覺妙菩提,一切正覺現於前,智火熾炎光顯盛。(以上為妙觀察智四十二頌) 隨樂成就微妙義,一切惡趣悉清淨,諸有情中殊勝尊,一切有情令解脫。煩惱敵中獨勇猛,威猛能破愚痴怨,具吉祥智而嚴身,執持堅固之惡相。能令動於百種手,舉步相中而作舞,吉祥百手皆圓滿,遍空界中能作舞。大地中圍一界分,以一足跟堅踏之,以足爪甲界內分,淨梵世界盡令押。無二一義法之義,即微妙義無怖義,亦種種識具色義,於心意識具相續。體義無餘數歡喜,愛空之性殊勝智,舍離三有之貪慾,三有歡喜廣大者。亦如初出妙日輪,爪如赤銅光皎潔。頭冠殊勝尖末青,勝發亦復紺青色,大寶光明具吉祥,正覺化身莊嚴具。諸百世界皆令動,而能具彼神足力,持於廣大實性念,四念住中靜慮王。以七覺支為花香,即是如來功德海,解八道支義理故,是解真實正覺道。解諸有情根與義,能奪有情諸心意,亦解五蘊實性義,清淨五蘊令受持。拔十二支三有根,持於清淨十二種,具有四諦之義相,解持八種之心識。十二實義令具足,十六實性現體解,以二十種成菩提,勝解一切正覺相。一切正覺幻化身,無邊億界令出現,彼諸剎那現了解,亦解剎那諸有義。種種乘者方便理,利益去來皆了解,決定出於三乘者,住在於彼一乘果。諸煩惱界清淨性,盡能滅除諸業果,過於一切江海中,寂靜加行中出現。煩惱及與隨煩惱,及以習氣皆棄捨,以於大悲智方便,於諸有情作利益。一切想義悉棄捨,亦令滅除心識意,能緣一切有情心,亦解一切有情意。在彼一切有情心,隨順一切有情意,充滿一切有情心,令諸有情心歡喜。成就究竟無錯謬,一切謬解皆舍離,於三義中無疑智,諸義三種功德性。五蘊義理三時中,於諸剎那能分別,一剎那中正等覺,持於一切正覺性。無身之身身中勝,解了諸身之邊際,種種諸相諸處顯,大寶即是大寶首。(以上為平等性智二十四頌)解了一切正覺者,正覺菩提即無上,出密咒處無文字,大密咒者是三種。 諸密咒義令增長,大明點者無文字, 大空即是五種字,空明點者百種字。具靜慮身身中勝,受用身者一切勝。自在之天天中天,非天自在非天主,自在無滅天之師,作壞作壞即自在。名稱普於十方界,施法之主廣大者。備足莊嚴慈鎧者,以慈憫心為堅甲,智慧為劍持弓箭,欲離不解煩惱敵。能降勇猛魔怨者,兼除四種怖畏魔,亦能退諸魔軍旅,究竟正覺救世間。是堪供贊禮敬處,亦是恆常承侍境,應供詠處最殊勝,真堪禮敬勝上師。一步能遊三世界,如空無邊實鎮押,清淨三明是清淨,具六神通隨六種。菩提勇識大勇識,大神通者超世界,達彼智慧之實性,亦獲智慧之體性。一切自明令他明,殊勝丈夫勝一切,超離一切諸譬喻,能智所智殊勝主。尊者即是法施主,宣說四種手印義,有情奉施殊勝主,決定所入三種住。具足吉祥皆成辦,文殊師利勝吉祥。 (以上為成所作智十五頌) 勝施金剛我敬禮! 真實邊際我敬禮!出現空性我敬禮! 正覺菩提我敬禮!正覺貪著我敬禮! 正覺欲者我敬禮!正覺歡喜我敬禮! 正覺戲論我敬禮!出現無者我敬禮! 出現正覺我敬禮!出現虛空我敬禮! 出現智者我敬禮! (以上為贊五如來智五頌)

嗡 薩兒瓦 達兒瑪 阿巴瓦 索巴瓦 貝修喋 班資兒 則恰 阿阿 昂阿 扎格兒德 巴熱 修達 薩兒瓦 達兒瑪 雅獨達ong ·sa er wa ·da er ma ·a ba wa ·suo ba wa ·bei xiu die ·ban zi er ·zeqia ·a a ·ang a ·zha ge er de ·ba re ·xiu da ·sa er wa ·da er ma ·ya du da(一切法無事自性清淨金剛,一切法自性清淨如是)薩兒瓦 達踏 嘎達 加納 嘎雅 曼則 謝熱 巴熱 修德達 麼巴 達雅德 昂 阿 薩兒瓦 達踏 嘎達 舍達雅 哈Ra哈Rasa er wa ·da ta ·ga da ·jia na ·ga ya ·man ze ·xie re ·ba re ·xiu de da ·me ba ·da ya de ·ang a ·sa er wa ·da ta ·ga da ·she da ya ·ha ra ha ra(當持一切如來智慧身妙吉祥清淨)嗡吽舍 班嘎萬 加納麼兒德 瓦格 修熱 瑪哈 巴扎 薩兒瓦 達兒瑪 嘎嘎 納 阿瑪辣 素巴熱 修達 達兒瑪 達度 加納 嘎兒巴 阿ong hong she ·ban ga wan ·jia na me er de ·wa ge ·xiu re ·ma ha ·ba zha ·saer wa ·da er ma ·ga ga na ·a ma la ·su ba re ·xiu da ·da er ma ·da du ·jiana ·ga er ba ·a(世尊智慧身,語自在大語,諸法如虛空,無垢極清淨,法界智慧藏)

複次吉祥持金剛,懇分歡喜而合掌,如來尊者出有壞,敬禮究竟正覺已。複次尊者密自性,持金剛之金剛王,所餘種種同住處,高聲如是而白言:尊者我等亦隨喜,善哉善哉說善哉,為彼欲求解脫果,有情為無救度者,我等真實救度者,作護菩提大利益,宣說幻化微妙理,此是清淨微妙道,亦是甚深極廣大,大義有情作利益,一切正覺境界者,諸正覺等皆已說。(以上為總結五頌)

出有壞妙吉祥智勇識所誦真如之真實名經·出有壞世尊如來所說已畢

【附生偏字】

【忿】:fen 【勅】:chi 【謬】:miu 【髻】:ji 【讐】:chou【罥】:juan【】:juan 【鬘】:man 【犍椎】:jian zhui 【鬢】:bin【筵】:yan【寢寤】:qin wu

【詮】:quan 【唧哪】:ji na 【紺】:gan 【憫】:min

相關焦點

  • 法華經中的殊勝功德名句
    一切聲聞闢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暗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 學誠法師:正確讀誦《地藏經》的要領,不可不知!
    學誠法師:地藏經是大願地藏菩薩的行誼,佛陀慈心宣說,處處慈悲、處處光明,經中也提到至心讀誦的殊勝利益,可是很多人寧可聽信「有人說」,也不信佛說,何其顛倒?所謂招鬼招陰之說,更不如說是引發了自己內心的「鬼」,妄想、懷疑、恐懼、自私……那沒事也會想出事來;如果真的一心與地藏菩薩相應,心裡充滿對三寶的信心、感恩、皈依以及對眾生的慈悲,又何怕之有呢?
  • 金剛經誦讀: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
    不少人在修經時會選擇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這樣在讀誦時不但會順利,也不會出現讀錯的情況。但金剛經雖然能讀誦,只是在讀誦時也需注意幾點,這樣效果會更好。讀誦金剛經的注意事項:1、不求甚解:在讀誦金剛經時,若是對金剛經不是很理解,且認識不深,那麼在讀誦的過程中不要急於去了解每一句經文的意思。畢竟金剛經的每一句都含有很深的智慧,而智慧並不是一兩天就能得到的。
  • 《大悲咒》解釋:大悲咒的作用及讀誦方法
    大悲咒是一段咒語,雖然這段咒語很短,但是這段咒語確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精華,在其中蘊含著非常多的人生哲理,我們如果能夠從中領悟,對我們的做人做事這些方面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在修行大悲咒的時候就需要對於念誦大悲咒作用及讀誦方法有所了解。
  • 揭秘地藏菩薩道場蘊藏的玄機妙義,給您一個殊勝的認知
    在此,與諸位佛子分享交流一下。地藏菩薩當年修行的寺院化成寺,坐落在山腰一盆地中,坐北朝南,也是山中極少正坐的寺廟之一。寺廟的天門外有一月形池塘,與寺廟互相輝映,寓意著日月之奧妙。對面的山頂,自然形成的蓮花瓣,美麗綻放,與盆中的化成寺遙遙相望,形成了一幅美妙的篇章。
  • 清明節期間,用《六字大明咒》回向給他們,此咒最為殊勝!
    這樣的祭祖是多麼的殊勝!這勝過一切,勝過所有,無比殊勝。佛陀的教育可以回答和解決生活中面臨的一切問題,所有的煩惱皆是菩提,所有的疑惑想不開皆能從中找到答案。要不然佛法又豈能存在那麼久,且經久不衰,裡面自有其中的奧秘。
  • 抱佛腳的真實含義是什麼,你可以抱佛腳,親感佛的殊勝
    佛祖當年在遙遠的靈山道場傳法,可以說是金剛道場、金剛聖地,我等不要執著哪裡的殊勝,實際上靈山與佛就在自己的心裡,莫要向外求。即自己的心就是修行最好的道場,佛菩薩無處不在,就在自己的心中,就在自己的身邊。依據佛經如來三十二瑞相,高八十八米的大佛,就供奉在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
  •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普賢行願品》:我此普賢殊勝行,無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這是總的回向祈願一切眾生都獲得究竟安樂。我對普賢行願做了聞思修等的殊勝法行,由此產生的無邊無際的殊勝福德,一切都回向所有還在受苦受難的眾生,都快快往生阿彌陀佛的最勝剎土。
  • 在最無助的日子裡,讀一部佛經,這是最好的選擇!
    誰都會有一段很長很長的無助的日子,沒人願意理你,好運似乎也只屬於別人,無聊至極翻看著朋友圈,所有的精彩都跟你無關。這樣的時光過得很壓抑,既然這段時間定要讓自己來受,那麼何不重整旗鼓,對這段無助的時光重新定義呢?讀一讀佛經,這是最好的選擇,為什麼這樣說?又有誰會在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日子裡去修行自己呢?
  • 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普賢行願品》: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深信並且讀誦、書寫十大願王的人,臨命終時,在最後那一剎那的時間,一切諸根眼耳鼻舌身意都完全散壞,一切親屬也都舍離而去。此人在世時的權威勢力都完全失掉了。
  • 讀誦《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三個月方方面面的巨大收穫
    感恩佛菩薩從來沒有因為我的貪嗔痴慢而放棄我,依然耐心地慈悲教誨,讓我接觸到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這麼殊勝的經典,可以安下心來,好好修行。我是2018年12月4日結緣並開始讀經的,現在讀了1400多遍。修學尚淺,並沒有什麼造詣,只是佛菩薩慈悲,不斷地幫助我、加持我。
  • 這五本名氣很大的佛經,本本都無比殊勝
    其實佛家三寶——「佛,法,僧」,重要程度依次下降,其中信佛為最殊勝,其次是學經讀經抄經,最後才是供養僧眾。所以學佛第一重要的是要對佛有正信,如果你本身還在半信半疑甚至乾脆都不信,那後面兩樣就沒必要做了——做了也是白做。而有了正信之後,再想提高自己的修為的最佳方式莫過於讀經,學經,抄經——有不少高僧甚至都用自己的血來抄寫,以示自己的虔誠之心。
  • 今日阿彌陀佛聖誕,值此殊勝時節因緣,一定要讀這3部經書!
    《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告訴我們,觀世音菩薩超越世出世間的相,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證得了這樣的大光明二殊勝 。 實際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如此。從出世間上說,聲聞緣覺雖然出了世間,但還沒有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的圓滿;菩薩雖然發起了菩提心,一分一分分證法身,但顯現也是直到等覺菩薩才 位近極果。 而佛陀才是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