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西大同華嚴寺之下華嚴寺,純銅地宮和露齒菩薩令人讚嘆不已

2020-12-05 天涯色影

遊覽完上華嚴寺,向南走幾十米就來到下華嚴寺的後面,所以下華嚴寺就是由後向前遊覽了。

下華嚴寺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華嚴寶塔,它高約44米,在很遠處就能看到它高聳的外觀,因此成為大同古城的一個標誌性建築。華嚴寶塔是2010年重新建造的,是一座採用純木榫卯結構的方形木塔,是僅次於應縣木塔的全國第二大純木寶塔。

採用現代技術建造一座純木榫卯結構的寶塔也並非難事,所以木塔本身並不是遊覽的重點。這裡最主要的景觀是寶塔下面的純銅地宮,雖然也是現代建造的,但規模和精緻程度的確令人讚嘆不已。沿著樓梯來到寶塔下面的地宮中,我立刻被地宮的精緻與豪華驚住了。

這是一座用了近130噸純銅打造的地宮,地宮的頂部、地板、牆體和樓梯,全部用純銅鑄造,殿內四面有四尊大佛,牆壁上鑲嵌小銅佛1000尊,尤其是地宮正中的銅製寶塔內,有一座純金打造的小塔,塔內供奉一顆元代高僧慧明法師的真身舍利。舍利為白色,黃豆粒大小,這是我第一次可以如此近距離的欣賞高僧的舍利子。整個地宮觀賞完了只有讚嘆!

這座地宮打造精美,佛像眾多,確實令人流連忘返。走出地宮,還要登上寶塔以觀寺院的全景。來到寶塔的最高層,不僅寺院景觀一收眼底,就連大同古城的景觀也一覽無餘了。

下了寶塔,繼續向前走,就來到下華嚴寺的大殿薄伽教藏殿。薄伽教藏殿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是遼代殿堂建築的典型風格。」薄伽「是釋迦牟尼佛另外一個名字,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後的一個梵語,譯為世尊,」教藏「就是存放典籍的地方。」薄伽教藏「殿就是尊貴的釋迦牟尼佛存放經書的地方。該牌匾為清代原物。

薄伽教藏殿內的佛壇上供奉著三十一尊遼代泥質彩塑佛像,由於近千年來香火的薰染而呈顯古銅色,堪稱遼代雕塑的精品。其中尤以合掌露齒菩薩最為經典,藝術史學家鄭振鐸先生將她譽為「東方維納斯」。只見這尊菩薩面帶微笑並露出了牙齒,古人要求女人笑不露齒,她不僅笑而露齒,還露出了後背,背部僅用絲帶纏繞,體現了這尊菩薩在當年那個時代是何等的超凡脫俗。

薄伽教藏殿內環殿依牆還建有重樓式藏經壁櫃38間,雕刻精美,巧奪天工,是我國遼代的藝術珍品,被梁思成先生贊為「海內孤品」。大殿的建造年代及眾多的泥塑佛像,要比善化古寺的大雄寶殿及其泥塑佛像還要早上一百多年。在我看來,這座大殿也是華嚴寺內的精華景觀,不論從觀賞價值還是文物的歷史研究價值,都是華嚴寺中最珍貴的。

走出薄伽教藏殿,就來到下華嚴寺的觀音殿,觀音殿內供奉了一尊新塑的觀音站像,走出觀音殿就是下華嚴寺的山門,也就是華嚴寺的出口了。

遊覽完華嚴寺,給我印象最深的依次為薄伽教藏殿、純銅地宮和大雄寶殿,可以說華嚴寺這三處最精華的景觀只參觀一處便覺不虛此行。如果大家去華嚴寺遊覽,千萬不要錯過喲!

本文由天涯色影人原創,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雲岡石窟罕見露齒菩薩像重見天日 笑容詭異
    原文配圖:第8窟後室南壁明窗西側壁的合掌露齒供養菩薩頭部特寫  中新網太原1月4日電  記者4日從山西省雲岡石窟研究院獲悉,在此間舉行的「雲岡石窟研究院職工書畫攝影雕塑作品展」上,一幅雲岡第8窟後室南壁明窗西側壁的合掌露齒供養菩薩攝影作品,引起民眾關注。該院研究員張華表示,露齒菩薩像在世界佛教領域極為罕見。
  • 雲岡石窟露齒菩薩像罕見亮相 笑容極詭異(圖)
    原標題:含笑露齒倆酒窩 雲岡石窟有尊超「萌」菩薩像   大同車友會會長史鍇生最早在車友會的微信公眾號披露了這一信息,經傳播,這尊超「萌」菩薩像被網友形容為「一笑,驚豔了全城」。   今日上午,記者趕至雲岡石窟景區,在第8窟後室南壁見到了超「萌」菩薩真身。這尊供養菩薩像離地大約8米,雕像本身高約2米,身姿微轉,帔帛搭腕飄垂。
  • 這個地方有點兒意思「大同古城」
    山西大同,古稱「雲州」、「代京」,遼金時代成為遼國的陪都,稱為西京大同府,後簡稱「大同」,沿用至今。大同位於山西省的最北端,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相接,因此在古代中國大同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今天我絕非是給大家普及古代歷史知識,之所以前面贅述這麼多,無非想告訴大家,在大同裡面有著眾多的歷史遺蹟,是一個探究中國歷史,遊覽古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好地方。
  • 【遊山西·讀歷史】到大同感受別樣的冬天
    禾豐削麵坐落在大同市潘家園外圍,對面就是著名旅遊景點華嚴寺。魏都水世界室外佔地642畝,室內面積56000平方米,是目前全國較大的室內水上樂園,國家級AAAA級旅遊景區。  遼保大二年(1122年)金完顏宗翰攻佔大同府,仍以大同為西京,改西京道為西京路,府治、縣治未變。  元初大同仍稱西京。太祖七年(1212年)置警巡院。至元二年(1265年)省雲中縣入大同。元劃為省、路、府(州)縣四級制,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西京道大同府為大同路。  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大同路為大同府,隸屬山西行中書省。
  • 大同華嚴寺:邊邊角角皆風景
    大同華嚴寺:邊邊角角皆風景 2020-12-25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嚴寺開啟初冬最美模式 層林盡染金色滿園
    華嚴寺極盡了嶗山的美,春日綠蔭古剎小徑通幽,夏日玄石林立避暑佳處,秋日夕陽斜下看盡落葉紛紛,冬日層林盡染美如畫卷。山石嶙峋,卻被溫柔的紅楓裹住;金色滿園,一片片銀杏覆蓋住華嚴寺近400年素雅的土地。
  • 《佛國京華——大同》釋中峰
    大同不僅是中國的古代名都、更是佛教文化之都,以北魏時期由皇家開鑿的雲岡石窟和遼代由皇家建造的華嚴寺為代表,充分展現了大同佛教的國家性格和民族性格,因此,大同被稱為佛國京華。  這就是大同最大不同之處!  我是大同人,也是一位慚愧比丘,如何發心呢?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為自修、做自了漢嗎!還是為大同這座古老而佛教文化歷史悠久佛都,盡心盡力呢?上報四重恩,如何發菩提心、發大願心、及發出離心去完成自身的人格呢?只有去力行,去做,佛都,具足慈悲無量、智慧無量的恆沙界,時時攝受每位大同人民的心啊?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1)——大同善化寺
    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3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41篇:大同善化寺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佛像及老照片除外),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一場小雨並沒下多久,在從關帝廟前往善化寺的路上,就雨霽天晴了。
  • 遊記:東大寺是日本華嚴宗大本山
    東大寺是 日本 華嚴宗大本山,又稱為大華嚴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寺等。東大寺位於平城京(今 奈良 )東,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約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 東大寺,1998年作為古 奈良 的歷史遺蹟的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大同人說大同
    距今二三百萬年前,今日的大同盆地曾是一片碧波蕩漾、煙波浩渺的湖海。湖邊生活著30多種哺乳動物,有第三紀留下來的長鼻三趾馬和爪蹄獸,還有第四紀的標準動物種屬,如原始牛、三門馬、巨駱駝、板齒犀、新獵豹、劍齒虎、四不象鹿、轉角羚羊、李氏野豬等。
  • 老北京文化:潭柘寺和天寧寺塔的建築特點
    華嚴大師(唐武則天時名僧,住幽州城北、傳說他念華嚴經的時候,整個幽州城都能聽見)來此講經潭中的龍也出來聽經,有所感悟願意舍潭建寺。一夜之間龍飛走了,龍潭成為平地,並且湧出兩個吻。後來這兩個鴟吻就安置在大雄寶殿主脊上。華嚴大師也就成為潭柘寺的開山始祖。薊城地區佛教的流行,可以上溯到西晉時期,潭柘寺就是西晉時所建,為北京最古老的寺廟。
  • 寺內古木參天,被譽為江南名剎之一——興福寺
    梁大同五年大修並擴建,改名「福壽寺」,因寺在破龍澗旁,故又稱「破山寺」。1983年被列為全國佛教重點寺院,1995年4月19日被公布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興福寺成為江南名剎之一,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和禪堂、崇教興福寺塔、華嚴塔、觀音樓、救虎閣、空心亭、四高僧墓、伴竹閣、飽綠軒等。
  • 盛世佛光——汶上寶相寺塔地宮出土佛教文物展
    2014年,適逢汶上縣寶相寺塔地宮佛教文物出土二十周年,山東博物館和汶上縣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汶上縣寶相寺塔地宮出土佛教文物展」。此次展出的展品包括佛牙、舍利、金棺銀槨、跪捧真身菩薩等29件珍貴佛教文物,是寶相寺塔地宮出土佛教文物最大規模的第一次外展,是對悠久燦爛的佛教文化藝術的一次特別展示,讓觀眾近距離感受中國傳統佛教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
  • 普賢菩薩造像沿革:端嚴示坐六牙象 大行大願顯神威
    它應該和華嚴經典的傳播路線一致,即從華嚴經信仰的大本營于闐,經由絲綢之路上的敦煌、涼州傳到當時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然後由長安再向內地傳播。這裡,我們不妨再來簡略地回顧一下有關普賢經典的翻譯情況。東晉義熙十四年(418年)至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在揚州道場寺譯出了《華嚴經》六十卷。
  •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舍衛國人,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大智慧的象徵,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相傳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在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頂結五髻,以代表大日五智,手中持劍,表示以智慧為利劍,另外文殊為相應眾生的不同因緣,還會有不同形象的「示現」,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兒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最為常見
  • 文殊菩薩的「道場」——山西:五臺山
    五臺山在山西省五臺縣屬於太行山系的北端,是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的峰頂地勢平坦所以稱之為舞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傳道的場所,歷代都在這裡廣建寺院,傳揚佛教文化。它是中國古建築雕塑繪畫的藝術寶庫,五臺山現有建築比較完整的寺院95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六處,五臺山的佛教組織是以寺院為單位按照佛教傳承的不同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
  • 都知道佛菩薩,那麼知道脅侍菩薩的來頭嗎?如何識別她們?
    如下面這尊坐落在河北正定隆興寺內,被魯迅先生譽為「東方美神」,表情閒適,端莊優雅的倒坐觀音,被稱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美的觀音像。大勢至菩薩是管「智慧」的菩薩,算起來,和觀音菩薩大概算同事關係。當釋迦牟尼佛說法時,左脅侍是文殊菩薩,右脅侍是普賢菩薩,他們並稱「華嚴三聖」。
  • 大同市第一學府,山西大同大學,誰與爭鋒!
    山西大同大學,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市,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境內古蹟眾多,如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等,都是著名的文物古蹟。大同市,人口346萬,GDP1318億元,在山西省內來講,算是比較大的城市。全市共有4所高校,1所本科高校,3所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