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魚出現哪些情況,必須及時加溫,否則就可以面臨患病或死亡?

2020-10-22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昨天,養魚老道看看自己的幾缸觀賞魚,感覺它們是挨不過去了,因為近期的水溫還算是大致平穩,但是一直處於一個相對低溫的區域。

而如不太準確的天氣預報所示,明天我們這裡可能就會再次降溫,因此最遲在這一兩天之內,就需要給它們全部加溫了。

那麼,在昨天就有魚友提出來了,最遲什麼時候,飼養的熱帶魚必須要加溫,加到多少度為好呢?

持續低溫,並且維持時間超過了半個月以上,一降再降,這就很不好了

其實我也說句實話吧,飼養這些普通的熱帶魚,很多魚友都是如此,特別是飼養多缸熱帶魚的,我們是能挨一天就是一天。

但是,總有我們挨到頭的那一天。

有些觀賞魚,如果是體質強健的,給它們適度進行一下低溫鍛鍊,倒也不是什麼壞事,而有些觀賞魚,尤其是飼養時間不長的,或者以前根本沒有進行過這種鍛鍊的,那麼,它們極有可能就會留下隱患了。

這個隱患就是,可能在長期低溫環境中,它們已經患病,也有可能暫時沒有表現,一升溫,毛病出來了,這種情況其實也很常見。

那麼,我們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在從30度掉到25度這個範圍內,我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裡指的是普通比較耐低溫的熱帶魚,而不是龍虎魟、羅漢、七彩之類的。

從25度再往下掉,接近20度以上,問題還不是很大,但是我們也要看降溫的幅度和時間,不能太大意,時間也不可以過長的,如果魚缸水溫已經持續在20度上下徘徊,並且動不動就在十八九度及以下,那麼,不好意思,還是及時加溫為妙。

諸如鬥魚、地圖、狗頭、皇冠、燕魚、菠蘿魚、燈科魚、乃至孔雀魚、月光之類的很多普通熱帶魚,都有可能在這個區間患病。

再者就是觀賞魚的狀態和食慾,開始持續下降,一降再降

再者就是,我們一定要觀察到觀賞魚的狀態、體色和食慾變化,這一點也很重要,越是接近極限溫度值,它們的消化能力就會越下降,尤其是投餵葷食。

它們很容易出現比較嚴重的消化不良,繼而開始出現腹水或者腸炎,而處在低溫環境的觀賞魚,即使我們下藥,這個下藥的藥效也會被水溫大打折扣,我們處理起來就會很麻煩。

同時,觀賞魚的體色和遊動速度,狀態等,全部都有所變化。

比如說,平時較為明亮的體色,開始慢慢暗淡無光了,魚鰭的舒展度、遊動的速度,都會有所降低,看起來觀賞魚的行動非常遲緩、心理壓抑,連個打鬥的精神頭都沒有了。

攝食起來吞吞吐吐,平時最愛吃的食物,也能在魚缸內殘留下來,觀賞魚對於食物開始不聞不問,也不願意搶奪,這個問題就有點大了。

到後來,可能就是開始頻繁蹭缸、或者開始集體趴缸了,這就可能是白點或者水黴前兆。

可能它們已經患病了。

第一次加溫,魚缸的水溫應該如何設定,是不是越高越好?絕對不是的

關於冬季給觀賞魚加溫,我們第一次的水溫設定在多少度合適?

這個問題我們要看魚,也要看起始溫度。

一般來說,大部分魚友,都會選擇在20度及以下的小範圍內,開始給魚缸加溫,也就是十八九度左右。

首次加溫,我們可以把加熱管設定在24度,這個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不管它是一夜升溫還是幾個小時升溫,都不會對熱帶魚造成任何的影響,因為從低到高升溫,特別是極限溫度,升個五六度、七八度,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升溫之後,觀賞魚的活躍度一定會增加,與此而來的,就是它們的食慾和排洩,也就是新城代謝開始迅速活躍,這個時候,我們首先關注的不是投喂,而是水質問題。

因為水溫一上升,必定魚缸內的異養菌最先趨於活躍,硝化細菌肯定會滯後,即使是有機物和糞便的發酵過程也會加快,所以說,我們在加溫後,第一關注的一定是魚缸水質,尤其是加溫過快更要注意。

如果有條件,可以在加溫前,適度抽底換水一次,順便兌點熱水提升一兩度水溫也不是不可以的,這樣會有助於加熱管更好的工作,然後等到溫度上來以後,再去觀察一下水質變化,但是不必換水過多,最多以四分之一為宜。

之後的問題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主要在於觀察觀賞魚的食慾和狀態恢復。

不要投餵過度,一定是少量,循序漸進增加,主要目的還是保護水質。

至於說大部分觀賞魚的溫度設定,其實二十四五度、二十六七度,都是可以的,這個就要看我們個人的需求了,以及觀賞魚的品種不同而定。

當然了,如果一經發現了,觀賞魚出現了明顯的白點或者水黴病,水溫可以持續再上升,到30度,甚至於32、34度,這個也是要看觀賞魚的疾病情況,水質情況,以及觀賞魚的品種,等等。

只要是說到了熱帶魚的加溫問題,總會有人問到金魚和錦鯉還有草金、蝴蝶鯉,還是那句話,看我們的個人需求,感覺願意讓它們在冬季裡正常生長,那就最低保持在18度及以上,最佳溫度還是在二十五度左右。

如果沒有那個條件,低溫過冬也不是不可以,這個沒有必要再去糾結。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熱帶魚冬天可以不用加溫,春天來了反而要加溫?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事實上在我們北方地區,飼養熱帶魚冬天不加溫,而到了春天反而要加溫,這種情況會經常遇到的,一個是水溫必須要達到觀賞魚要求的問題,另一個是水溫恆定的問題,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我們這個沿海小城市,由於冬季裡家家戶戶幾乎都能供暖,所以說飼養一般的熱帶魚,比如說孔雀、斑馬、白雲金絲等比較耐低溫的熱帶魚,或者是室內溫度保持在25度左右,水溫保持在23度左右,大部分的小型熱帶魚都無需額外再去加溫。
  • 冬天家裡如果供暖的話,哪些熱帶魚可以不必加溫?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今天有位魚友來問養魚老道,家裡養了一缸地圖魚冬天室內供暖可不可以不用加溫?一看就知道這是我們北方的魚友,養魚老道的家中冬天也是供暖的,特別是住在城市的集體供暖房中,一般的室溫冬天都不會低於20度,就像我家室溫一般的都保持在26度以上,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百分之八十的熱帶魚都不用去額外加溫的。
  • 銀龍、地圖、巴西亞等觀賞魚,水溫最低在22度,需要加溫飼養嗎?
    一位魚友提出來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相信很多飼養這些比較皮實的中大型熱帶魚的魚友,也都會有此疑問,問題是這樣的:道哥,我的魚缸裡飼養有銀龍魚、地圖魚、巴西亞、鸚鵡魚等,我家裡的溫度室溫保持在在25度左右,你說這缸觀賞魚不用加溫棒是不是也可以,即使不用加溫棒的話,我的魚缸水溫也低不過22度,是不是可以不用加溫飼養了?
  • 冬天不用加溫的觀賞魚,都有哪些品種,所有的熱帶魚都要加溫嗎?
    很多魚友每到這個季節都會詢問可以飼養哪些不用加溫的觀賞魚?因為如果是魚缸較大的話,這個加溫的電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再加上我們的室溫不高,那就會更加的費電了。 我們北方地區的冬天還可以,至少都有集體供暖或者可以生爐子取暖,大部分家庭的室內溫度基本都在18度以上,在這個溫度下很多的小型熱帶魚問題都不大,而南方的朋友可能到了冬天,如果沒有供暖設備和空調,室內溫度有的就會相對較低了。
  • 冬季裡某些熱帶魚,可以合缸加溫飼養,很多細節需要注意
    因為冬天即將到來,飼養諸多熱帶魚就會牽扯到一個加溫的問題了,在我們這裡一般是九月底,如果是飼養一缸觀賞魚,那就無所謂了,只要保證住這一個魚缸的水溫即可。如果是飼養多缸熱帶魚呢?這個加溫就成了大問題,因此很多的魚友在冬季到來時,要麼縮減養魚密度,或者更換飼養品種,要麼就可以適度進行合缸,這樣可以省下來很多電費的。
  • 夏天買了一堆熱帶魚,冬天咋辦,哪些觀賞魚不必加溫飼養?
    養魚老道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現象,那就是很多魚友在夏季裡會把自己的魚缸塞得滿滿的,甚至於再去多買幾個魚缸,飼養各種各樣的熱帶魚,看起來是真爽啊,因為夏季裡很多普通熱帶魚,根本不必加溫飼養。
  • 夏天買了一堆熱帶魚,冬天咋辦,哪些觀賞魚不必加溫飼養?
    養魚老道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現象,那就是很多魚友在夏季裡會把自己的魚缸塞得滿滿的,甚至於再去多買幾個魚缸,飼養各種各樣的熱帶魚,看起來是真爽啊,因為夏季裡很多普通熱帶魚,根本不必加溫飼養。但是,只要夏天一過,秋季來臨,我們就傻眼了,面對一缸缸的熱帶魚腦袋就開始疼了,眼神不免朝向了家中僅有的幾根加熱管,慘啊,冬天這要浪費多少電錢呢?
  • 為什麼很多熱帶魚可以低溫飼養,而很多原生魚卻變成了熱帶魚?
    為什麼很多的熱帶魚都可以低溫飼養呢? 在現在很多新魚友的認知中,熱帶魚就是熱帶魚,最起碼的飼養水溫也應該在18到20度以上,否則它們就很難存活,事實上有很多的熱帶魚是生活在溫帶地區的,本身它們的原生地的水溫可能並不高, 正如以前養魚老道曾經說過的,老式水溫計標註的最佳溫度永遠是18到24度,也就是說在三十多年前的那批熱帶魚品種,在這個水溫範圍內都可以很好的生長,只是由於人為的飼養環境
  • 颱風過後氣溫驟降,為什麼大部分的熱帶魚仍然沒必要加溫?
    不過,非常幸運的是,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天,小小的迷你鸚鵡魚苗,它們並沒有出現任何的死亡現象,而且還在不斷成長,比我剛放入水缸之前,還長大了很多,這我就比較放心了。暫時看來並無什麼白點、水黴的跡象,為什麼它們會如此的耐受呢?不是說小魚苗在溫差兩度之內就會玩完嗎?
  • 熱帶魚中,有些品種患白點病的概率很大,這個季節要隨時警惕
    這個問題,其實也會與觀賞魚的品種有關,雖然說原因暫時不明,我們也只能說這種魚對於白點病不耐受吧,但這種情況,確實是魚友們經常遇到的,至少,我們要知道都有哪些品種,以便於我們能夠隨時提高警惕。以前這缸小菠蘿剛到家的時候,也曾有過一次患病,不過是魚鰭炎症,不是真正的白點,這次可是貨真價實了。究其原因,有兩點,一個是因為小菠蘿魚,本身就愛患上白點,這個很多魚友應該都清楚的。另一個是因為,它們的魚缸靠窗放置的,可能水溫不是那麼恆定,基本上就是這兩個原因,治療倒也簡單,加溫就是了,能夠倒缸一下,可能更好,所以我也及時給它們倒缸了。
  • 熱帶魚對水溫的要求有哪些?魚缸的保溫和降溫方法,你都知道嗎?
    熱帶魚對水溫的要求熱帶魚喜歡生活在水體潔淨、水草茂盛、微有流動的河流或湖泊中。因為來自熱帶,人工飼養首先要滿足溫度這一條件,也就是水溫偏低時需要加溫。絕大部分熱帶魚所需的水溫為18~30℃,最適宜的水溫為22~26℃。
  • 想要養好熱帶魚,對水的要求必不可少,以下建議新人值得參考
    即便如此,由於水質的差異,魚兒剛剛倒下後的一兩秒內可能有掙扎或急遊的現象,為此,你可以在事前向缸中倒入一些水質安定劑或黑水等。最初的幾天內,你應不停地增氧,得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過了兩三天,再去嘗試著餵食。
  • 為什麼小型熱帶魚如果患病,比起中大型觀賞魚,更難治療?
    就是如此的道理,事實上大部分的小型觀賞魚之所以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疾病根本就無法治療,會與很多因素有關的,總體來講,它們一旦患病,絕對沒有很多大型觀賞魚、尤其是中大型熱帶魚更容易治療。小型觀賞魚的多品種混養,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第一個難題,也就是交叉感染小型熱帶觀賞魚,本身就價格便宜、體質弱、雜交極為嚴重,這是它們得以頻繁患病的最根本原因。
  • 為什麼小型熱帶魚如果患病,比起中大型觀賞魚,更難治療?
    就是如此的道理,事實上大部分的小型觀賞魚之所以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疾病根本就無法治療,會與很多因素有關的,總體來講,它們一旦患病,絕對沒有很多大型觀賞魚、尤其是中大型熱帶魚更容易治療。小型觀賞魚的多品種混養,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第一個難題,也就是交叉感染小型熱帶觀賞魚,本身就價格便宜、體質弱、雜交極為嚴重,這是它們得以頻繁患病的最根本原因。
  • 如果這兩個細節不注意,觀賞魚隨時都會患病,尤其是熱帶魚
    這裡主要指的還是孔雀魚、瑪麗魚、白雲金絲、斑馬魚、迷你鸚鵡小苗等比較耐低溫的品種,其他的小型熱帶魚患病的概率會更大,比如鬥魚、藍曼龍、麗麗等。魚兒遊動緩慢、攝食慾望就不會強烈,只是保持在不死的狀態而已,然後就是長期的飢餓,最後全部拜拜,這就是不加溫或者使用水體相當小的魚缸,飼養這些小型熱帶魚最終的結果。有沒有能夠耐得住長久低溫的?
  • 龜苗必須加溫飼養才能平安越冬?其實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而什麼樣的龜苗什麼樣的情況能夠冬眠呢?這其中的原由還是比較複雜的,今天我們就詳細聊一聊。一、加溫和冬眠其實一樣有風險加溫的風險很多小主堅持第一年的龜苗不能冬眠,一定要加溫飼養,多半是覺得,只要加溫了,龜龜正常吃喝,自然就沒有風險了。
  • 氣溫持續升高,哪些熱帶觀賞魚,現在就可以不用加溫飼養了?
    昨天養魚老道發表了一篇關於夏季養魚注意事項的文章,很多魚友評論說,如果再能總結一下我們經常飼養的一些小型熱帶魚,到什麼溫度下可以不必加熱飼養,我們自己就心中有數了,即使是室外養魚也不怕了。養魚老道想想這倒也是個好辦法,就此簡單的再給大家總結一下。第一點、為什麼不提倡很多熱帶魚長期加溫飼養?
  • 哪些拖拉養魚習慣,可以造成觀賞魚的各種疾病,或者死亡?
    而另一種就是,由於各種各樣的水質問題,觀賞魚長期處在這種亞健康的狀態,持續出現各種體表炎症,我們還在那裡無動於衷。半個月不換水也不加水,不是可以,一個月呢,兩個月呢?二、觀賞魚長期在低溫狀態下,或者水溫極度不穩定的狀態下生活,加溫問題一拖再拖,觀賞魚極易患病還有的魚友,對於自己魚缸的加溫問題,根本不去重視,總想把這個問題一拖再拖
  • 夏季可以繁殖爆缸的小熱帶魚有哪些,選購鬥魚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夏季到來很多小熱帶魚都不需要加溫了,這是我們飼養起來比較省事的原因之一,一個簡單的小魚缸,或者整理箱、泡沫箱都可以隨便拿來養魚。尤其是各種小型熱帶魚,比如孔雀魚、斑馬魚、燈科魚、鬥魚、藍曼龍、月光魚、瑪麗魚、迷你鸚鵡魚等。
  • 又到了加溫季節,是不是所有魚缸都要加溫,定在多少度為好呢?
    目前這個時間段,很多地區的氣溫開始逐級下降,魚缸裡的加熱管有的就必須要開啟了。關於這個加熱管的設置,有些魚友是一年365天,加熱管根本不停,這個就無需再關注了,而有些魚友,飼養的就是些普通觀賞魚,到了夏季,無需加溫,就可以把加熱管撤下來清洗維護後,等到這個季節再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