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創作人才能在西瓜視頻走紅?擁有百萬粉絲,單條視頻下的評論超過千條,靠拍視頻月收入過萬,徹底改變人生?
問題的答案,與他們的手機質量,顏值,經歷,都毫無關係——走紅的往往就是普通人。
這是一個西瓜視頻創作人與粉絲相互陪伴,擁抱日常煙火,也抵禦瑣碎寒涼的故事。
秋名山上行人稀,吃雞還看老撕雞。
王國慶靠著押韻編排出這兩句話的時候,並沒有想到一年多以後這會成為他的標誌性口播。而與這個口播相對應的,是他名為「老撕雞」的ID名(西瓜視頻帳號),以及ID背後,全網超過1500萬的粉絲。
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西瓜PLAY打榜活動中,老撕雞拿到了遊戲直播賽道的第一名,這意味著他將會加入西瓜PLAY的創作人郵輪之旅。
這個結果不算意外。在競爭激烈的遊戲視頻領域,老撕雞的吃雞視頻,善用音效、表情和段子,把操作和遊戲過程描繪得生動有趣,建立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解說語言體系。也因此,老撕雞更願意自稱娛樂創作人,而非遊戲創作人。
這吸引了諸多對遊戲感興趣,卻不那麼熱衷於技術細節的大眾粉絲,他們更在乎視頻提供的娛樂消遣,以及長期陪伴之後對創作人人格的依賴,也因此更願意為創作人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打榜投票。
今年2月份,老撕雞回山東過年,把路上的視頻剪成一條2分30秒的vlog發布到網上,這是他第一次從配音製作背後走出來,用真實生活的樣子面對粉絲。
這條視頻的播放量和日常的遊戲視頻差不多,甚至遠不如那些流傳出去的遊戲爆款,但是評論區卻第一次擠滿了人。2000多條評論中有關注很久的粉絲表達喜愛,有山東老鄉認親、有關注視頻剪輯的、有評論手上戒指的……還有細心的粉絲注意到他上火車的車廂:
「老撕雞好有錢啊,過年上海到曲阜的商務艙不便宜,和飛機頭等艙差不多吧。」
儘管這個價格對比的結論是錯的,但這條評論,像是某種冥冥之中的連接,讓老撕雞想起了兩年前的春節。
與很多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爆紅故事不同,普通人王國慶變成遊戲視頻創作人「老撕雞」的故事更像是反覆嘗試和努力爭取的結果,或者說是迅速跟上新事物的良性回報。
2017年初的春節,王國慶身上的所有現金加起來不到2000塊。此前他已經做過建築工人、紡織工人、維修工、木匠、保安……都入不敷出,這個時候他正開著淘寶店,欠了不少債。
從廣州到菏澤的火車要開22個小時,最便宜的硬座售價206元,這幾乎是他唯一可以選的回家方式。這條火車線路前半段穿山越嶺,後半段一馬平川,似乎恰好分割了外面的世界與山東老家。他在火車上思考未來的打算,他決定還是要出來,但他想試試別的。
2017年,短視頻的風初興,未成氣候卻也小有聲量。王國慶平時消遣的時候就喜歡打遊戲,他決定試試遊戲視頻這個從未踏足過的領域,那是遠離打工、體力、現實生意的另一個領域。他給自己起名為「老撕雞」,並找朋友畫了一幅頗有辨識度的雞頭作為頭像。
比起做已經形成內容生態的遊戲,當時新出的一款吃雞遊戲,也許是更好的切入點——抱著這樣的想法,老撕雞的「雞」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他給自己謅了一句押韻的口播,放在每期視頻的開頭:「秋名山上行人稀,吃雞還看老撕雞。」
老撕雞的目標很明確:流量,要更多的人願意看,於是他設定了兩個努力方向:
多個遊戲持續探索。他一方面開始努力提升吃雞的技術,將精力更多放到吃雞的視頻製作中;另一方面其他有熱度的遊戲,比如——《我的世界》,也持續徵集和製作視頻。
視頻風格的嘗試。他不斷製作視頻,又根據反饋和閱讀量不斷修正視頻風格。
但最初,他並不明白根據觀眾需求來調整內容的重要性。
通常,暑假才是遊戲行業的高峰期,2018年暑假,老撕雞觀察到其他遊戲創作人的視頻播放量,總是可以在十萬量級以上,自己的視頻卻並未因暑假的到來而有起色。他憂心忡忡,覺得,「涼了」。
後來一次聊天中,西瓜視頻遊戲領域的負責人和老撕雞提到視頻風格:「你認為好的視頻,觀眾不一定喜歡,只有觀眾喜歡的視頻,才是好的視頻。」
老撕雞似乎領悟到一些什麼,開始花更多精力在調研和觀察反饋上。調整了幾版吃雞的錄製風格後,播放量提升了幾個量級,累積的吃雞粉絲也越來越多。
他於是終於決定全力發展吃雞視頻,停止了其他遊戲視頻的更新。
觀眾的增加甚至還催生出了一些流傳在粉圈裡的梗。由於在遊戲中喜歡先放手雷,而手雷的準度不確定,他在一次視頻中隨口喊出來的「亞洲雷神」,被粉絲們當成一個梗,後來長期出現在丟手雷的彈幕中。
粉絲數量飛快增長,老撕雞常常在評論中回復粉絲互動,也會在遊戲的時候帶上粉絲一起玩,這其中精彩的片段逐步集結起來,被他做成了100多期的「帶粉絲吃雞」系列。
擔心視頻內容同質化帶來的審美疲勞,他又基於帶表弟一起玩吃雞的視頻做了一個「帶表弟吃雞」系列。兩個人的互動讓遊戲交流過程變得更加有趣,視頻效果很好,幾乎每日一更。
另一個帶來新進展的是vlog。
2019年春節回家路上隨手錄製的視頻,收穫了史上最多的評論,這些評論並不談論遊戲,他們談論老撕雞本身。真人比想像中清秀好看,這大概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可能是,vlog基於真實生活的這一特性,賦予了視頻更低的觀賞門檻,更強的人格化,露出也有助於創作人吸納更大眾的粉絲並提高粘性。
老撕雞很快發布了第二條vlog,介紹他在上海浦東的出租屋,也是直播工作室。
遊戲視頻走上正軌之後,他把發展的地方規劃到更繁華也有更多機會的上海,在浦東比較偏僻的地段租了一間4300元的一居室。窗外陽臺可以看到一條細長的河,那是張江,於是他把自己的房間稱為「江景房」。
他不太在意所謂的私人性。每天早上9點,起床立刻開始寫稿子,為新的視頻配音錄製,下午檢查視頻,看是否需要修改和調整,晚上8點準時開始直播,到凌晨1、2點睡覺。如果生活中有任何私人和娛樂的時間,他都會自動舉起相機,將它記錄下來,成為vlog的素材。
從最早的一個月更一次vlog,到半個月一次,再到一周一次,最近兩次vlog的間隔時間不過兩三天。老撕雞從vlog中體會到另一種樂趣,獨立於遊戲視頻的成就感,那是另一種被關注的快樂,以及建立真實聯繫的快樂。
4月1日愚人節,也是老撕雞的生日,他收到了幾位女粉絲聯合寄來的大包裹,體積幾乎超過門框。箱子打開之後是巨大的空投箱,樣子和吃雞遊戲中作為補給空投下來的空投箱一樣。他把開箱的過程記錄下來,在鏡頭前挨個拆開包裝,好幾大盒各種各樣的零食,完美符合空投補給的概念;還有機械鍵盤和防止滑鼠手的墊子……
7月份的ChinaJoy現場,很多粉絲從不同地方趕來。一位千裡之外的南方學生趕來現場,說為了來見老撕雞,他完成了他媽媽提出的條件——考試考到滿分就可以來。
在如今更新到15期的vlog,包含了老撕雞絕大部分的遊戲外生活:他去了哈爾濱和青島、他在成都丟了身份證、他在青城山淋了雨、他吃了火鍋、他去訂做了人生中第一套西裝、他去ChinaJoy見到了粉絲……
彈幕中從最早此起彼伏的「雞哥」,到如今時常出現直呼其名的」王國慶「,粉絲和他的距離被拉得更近。而那些總會出現的彈幕或許可以歸納出一些別的問題,它們通常是」帥「、」兩隻眼睛不一樣大「、」開了美顏吧「、」我給你介紹女朋友「等等。
老撕雞在意這樣的反饋,並且他總會想辦法解決,他一直就是那樣的人,即使只是模糊的方向,也會一步一步不辭辛勞的修正方向,並大步奔向它。
兩年過去,遊戲主播老撕雞如今已經做到了普通人王國慶2017年坐在火車上定下的目標:要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要混出點名堂。甚至,現在的生活比當時想的還要走得更遠。
他也同樣清楚,這是一個曾經失業,一貧如洗的年輕人不斷求生,緊緊抓住機會學習新事物並努力跟上和調整的故事,而並不僅僅只是一個有關幸運的故事。
這是西瓜視頻呢「看見生活的溫度」專欄的第三篇故事。
西瓜視頻的創作人們,為粉絲提供陪伴價值,提供個人獨特生活的小小奇觀,也漸漸被粉絲陪伴。
這是一種無需相見的共生關係,只要被看到,就不再孤獨。
來源: 北國網 | 作者:李辛文 | 責編:華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