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桃情感
——婆媳關係太近則厭,太遠則怨。
最近,翻出22年前的經典電視劇《婆婆媳婦小姑》,當年這部電視劇可謂是萬人空巷,記得印象很深的是裡面的媳婦(傅藝偉飾)很漂亮,婆婆很老辣,小姑很刁蠻,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尤其又在同一個家裡,簡直是雞飛狗跳,一地雞毛。
倒是很可憐那個總是一臉笑眯眯好脾氣的男人仇家寶,夾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中間,可謂是顧東不顧西,照顧得了這個照顧不了那個。
故事梗概是:住在上海小弄堂的小嬌,嫁給了二婚的家庭條件不錯的仇家寶,仇家寶和前妻育有一個女兒,家裡還有同住的婆婆和一個未出嫁的小姑家珠。
自從小嬌嫁進來,和婆婆關於做家務、侵犯個人空間、消費觀等問題上鬧得不可開交,完美詮釋了「不要把婆婆當親媽」,「不能把兒媳當親女兒」的真理。
婆媳關係是世界上最難相處的關係之一,她們因為一個共同愛著的男人從而維繫在一起。如果生活在一起,難免因為一些瑣碎小事發生矛盾,進而相互生厭,覺得對方侵犯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如果掌握了正確的處理婆媳關係的技巧,家庭也可以維持得很和睦的。
家務是一個家庭每天都要面對的事,尤其是婆媳之間,如果不能互相理解,那麼該誰做家務,誰做得多誰做得少,都會引發矛盾。
一、「洗碗就應該是我一個人的事嗎?」
進入婚姻,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就是做家務了,如果和婆婆同住,那就更要注意分寸了。
現在大多數的女孩在家裡都是媽媽的掌上明珠,在娘家的時候,很少做家務,很少做飯洗碗,養成了大小姐脾氣。
到了婆家,只好收起懶散的生活習慣,逼著自己有眼力勁兒,看到婆婆做飯趕快幫忙,吃晚飯趕緊收拾碗筷,生怕婆婆嫌棄自己懶。
但時間長了,總會有一個人覺得自己幹得多,另一個人幹得少,產生不滿心理。尤其現在提倡男女都有做家務的義務,媳婦想讓老公幫忙,婆婆卻不捨得讓兒子幹,繼而對媳婦有意見。
《婆婆媳婦小姑》電視劇中,小嬌是學舞蹈的,原來在自己家的時候,十指不沾陽春水,爸媽把她寵成一個嬌滴滴的漂亮女孩。出嫁時,媽媽關於做家務對她進行了一番語重心長的教導:
小嬌自然也是這樣做的,在婆家的第一頓飯,早早地吃完就離開了飯桌,此時的婆婆還想著要給她立規矩,讓她刷碗,沒想到這位新媳婦壓根就沒理這一茬。
婆婆和小姑見狀,互相使了個顏色,相繼離開了飯桌,只留下一個老實的男人埋頭吃飯,抬頭四顧懵逼。
看到老媽大清早起來做了一桌子菜,家寶想讓媳婦小嬌幫著刷碗,結果小嬌卻以換好了衣服推辭,並且認為洗碗不該是自己的責任。
也不讓家寶洗碗,著急催著家寶出門,最後,還是剩下老太太和小姑收拾殘局。
小姑家珠勸告老媽別太慣著新媳婦,太客氣了只能自己受累。因為心疼老媽腰疼,家珠主動收拾了碗筷。
二、該誰洗碗?
為了公平起見,婆婆想到了一個妙招,就是大家輪流做家務。一周7天,婆婆負責三天,另外媳婦、小姑一人兩天。
當然,婆婆心中還是認為男人不該做家務,把兒子排除在外。
這個方法表面看似周到,其實是不可行的。首先,是媳婦小嬌愛睡懶覺,上班前還要化妝,這就要花費很多時間,再加上她不會做飯,所以,小嬌在街上找了個小保姆,負責她的這兩天。
而此時操心的婆婆正在用縫紉機為媳婦做圍裙。於是,婆婆的精心計劃又泡了湯。
於是,家務就變成了婆婆、小姑、保姆在做了,媳婦一身輕鬆。
這樣做自然不能長久,婆婆心疼請保姆的錢,小姑對嫂子的甩手掌柜做法也會不滿,所以,最終還是要商量家務的分工。
婆媳之間到底應該怎樣做家務分工呢?
現在一般年輕夫妻都會工作,而婆婆退休在家,一般情況下,婆婆都會在夫妻下班前把飯做了,懂事的媳婦應該體諒婆婆,飯後主動刷碗。
媳婦嫁進來既不是來當公主,也不是當保姆,所以,如果有空閒時間,不妨學學廚藝,在周末的時候主動承擔些家務,比如做飯。不要認為自己上一天班很累,做飯洗碗就是婆婆的責任。
而婆婆呢,也不能太慣著兒子了,認為家務就是該女人做,讓媳婦產生不滿。適當體諒下媳婦上班的辛苦,媳婦也算半個女兒,你心疼她,她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婆媳之間應該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共同做家務,在做家務的過程中聊聊天,分享下最近的趣聞,也是增進感情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