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年9次挪窩 流浪狗驛站到處流浪 最後不得不遠走惠陽
流浪狗狗「快樂驛站」想回深圳。
深圳晚報記者 陳章琦
「昨天剛從惠州回來,狗舍還在建,忙了一天。」 深圳市犬類保護協會董震君說。照片顯示,空曠的水泥房子裡,大大小小上百隻小狗被關在一個個籠子裡,面對眼前陌生的一切,眼神有些驚慌失措。
這個流浪狗的臨時收容站地處惠陽,十多個義工用幾天時間,才勉強使其成為一個可供犬只居住的地方。這個剛搬來沒半個月的新窩,已是深圳市流浪狗驛站8年來的第十個家。無獨有偶,另一個收容流浪狗的民間組織福田區動物保護協會,此前也剛剛搬家,位置儘管比前者好上不少,但仍難逃「被迫搬家」的尷尬處境。
這會不會是最後一次?所有人心理都沒有底。儘管從事公益,但當活動影響與環境發生牴觸,搬家是唯一的選擇。而對於深圳的兩大流浪狗收容組織而言,他們眼前的尷尬還遠不止這些。
流浪狗狗們被臨時安置在惠陽新家。本版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1 喬遷之苦 煩惱的「搬家史」
第十次搬家始於一次排查。去年6月份,南山區環保執法部門發現,深圳市犬類保護協會旗下的流浪狗驛站,以及福田區愛護動物協會流浪狗中轉基地,地處於西麗水庫二級水源保護區內,不到百米遠就是流入水庫的麻磡河以及當地的飲用水井。由此政府部門開始介入,並要求兩家犬只收容機構自行搬遷。
麻磡村距離中心城區有30公裡,坐落在羊臺山西南面的山腳下。狗只所處的犬舍位於茂密的荔枝林間,場地是向當地的村民租來的,遠離居民區且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對於兩個機構來說,這裡的條件再好不過了。
在被要求搬遷後,流浪狗驛站馬上啟動了搬遷程序。去年12月中旬,驛站將100多隻流浪狗轉移到位於惠陽一處交通不便的山溝內。儘管有工作人員常駐該處,但每周數次的長距離往返,還是讓人疲憊不堪。「現在沒辦法,因為那邊著急搬遷,我們在深圳又找不到合適的地方,所以也只能先這麼安排了。」協會工作人員董先生前兩天剛去參與搬遷,不過,幾輛車都沒能將全部狗只只搬完,部分只能寄放在義工家中。
如此這般的搬遷,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深圳市流浪狗驛站,成立於2006年,原名「快樂驛站」,自2010年犬類保護協會成立後,即作為協會的救助基地而存在,主要功能在犬只的救助、暫時收容及接受領養為主。流浪狗驛站自成立以來,前後已經歷9次搬家,所循的路徑從下梅林、坂田、下沙、布吉、梧桐山、南山花卉世界、蓮塘、西麗,到如今遠走惠陽。
「最開始是規模擴大需要,但後來幾乎都是被迫搬遷,不是因為噪聲被居民投訴,就是因為說對環境造成影響。」最後這次從西麗搬走,對於執法部門的理由,驛站頗有微詞,他們認為基地對汙水處理得很好,並未排入水庫,讓其搬遷的原因並不存在。但為了消弭隔閡,他們還是接受了對方的意見。
這個流浪狗的臨時收容站地處惠陽,十多個義工用幾天時間,才勉強使其成為一個可供犬只居住的地方。這個剛搬來沒半個月的新窩,已是深圳市流浪狗驛站8年來的第十個家。
2 消耗之痛 每次搬家都要重建
與流浪狗驛站的尷尬處境相同,福田區愛護動物協會以同樣的原因,去年從西麗水庫旁的基地搬走,而這是他們的第四次搬遷。「第一次是在金地工業園租的廠房,被投訴有噪音後,第二年搬到沙井,但由於交通不方便,後來又搬到西麗。」協會負責人黃輝告訴記者。眼前他們的第四個蝸居點,是位於梅林關附近的租借場地,位於高架橋底下的這個地方,狗舍還未完全建完。
福田區愛護動物協會成立於2008年,是我市最早的一家通過城管局批准,民政局註冊的動物收容、救助機構,開展流浪犬、貓的收容是他們最主要的一項工作內容。「每次搬遷,都要牽扯到大量的精力,最主要還是搬遷成本的問題,一次至少要花上幾萬元。」對於頻頻搬遷,黃輝也很無奈,讓他近來更氣憤的是,建設狗舍購買的大量鋼筋水泥露天放置,卻一夜間被人偷走了大半。而資金上的捉襟見肘,讓工程遲遲未能完工。
據黃輝介紹,愛護動物協會目前收容的流浪狗總共在300隻左右,由於新狗舍防寒措施不足,目前近一半狗只被義工接回家中暫養。記者到訪看到,在目前的3個狗棚內,每個狗籠用鐵絲網隔開的,放著一到兩隻小狗。見到有陌生人進入,開始集體躁動起來。基地目前有兩個工作人員全職照看狗只,而熱心的義工平常不時會前來幫忙。
路程遠、交通不便,讓遠在惠陽的流浪狗驛站面臨著無力照看的尷尬,這一方面讓市民領養犬只增添不便;另一方面,他們也擔心會因距離,讓一直熱心幫忙的義工失去凝聚力。董震君表示,他們一直在謀求重回深圳的機會,更願意把此處定位為臨時安置點。不過,在深圳原特區外找到一處他們滿意、又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影響的地方,並不容易。
這個流浪狗的臨時收容站地處惠陽,十多個義工用幾天時間,才勉強使其成為一個可供犬只居住的地方。這個剛搬來沒半個月的新窩,已是深圳市流浪狗驛站8年來的第十個家。
3 難言之隱 缺乏資金讓收容陷困境
每一次搬家,代表著一切要從頭開始建設。流浪狗驛站目前有狗只150隻左右,每月的開銷在5萬~6萬元,其中狗糧佔30%,疫苗佔30%,其他的則是場地租金、排汙費用和不可預估費用。「每次搬家,支出就會大幅增加。」驛站對此很是無奈。
自建立起,流浪狗驛站構建了一套完善的捐助制度,目前資金幾乎都來自社會捐助。董先生告訴記者,從目前情況看,資金基本可以維持,通常情況下,他們會量入為出。由此產生的結果是,必須控制收容基地犬只的規模。
「現在想要進站的犬只都要排隊了。」排隊,言下之意,即是只有狗只通過收養或其他形式離站,站外等待的犬只才能補充進來。1月3日,在站外等候的流浪狗共有22隻。對於協會來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福田愛護動物協會則採取了另一種模式。協會負責人黃輝在建起流浪狗收容站初期,自己開設有寵物醫院,建起初期以自己投入為主。隨著收容站規模擴大,政府部分購買服務的資金也進入其中。據悉,受制於人力、物力的投入,目前,福田、羅湖等區城管部門均將流浪犬的收容工作外包給該協會,並給予一定的投入。「我們每年給協會一定費用,當我們收到流浪犬,就都送到他們那裡去。」羅湖城管局表示,不過,購買服務的投入費用並不多,協議是一年一籤,每個月投入的開銷也就在一千多元,「估計對方還有虧損。」對此,黃輝稱,協會已經暫時停止接收社會上的流浪狗。
承接相關部門的外包服務以獲得資金,流浪狗驛站坦言他們也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他們剛於去年取得了提供服務的資質,希望藉此個機會,讓收容所發揮更大的作用。不過,他們坦言,等政府部門的資金進入,顯然還要一定時間,而眼下只能暫且維持這樣的局面。即使外界對此有非議,他們也無計可施。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